研究預測80年後印度工作年齡人口保持世界首位

2020-07-19 財新健康

導讀

研究顯示,全球總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峰值後開始下降,15到64歲之間的人口在未來將大幅度減少,或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預計會在2035年達到人口峰值,隨後開始下降,工人數大量減少;至2100年,有23個國家(包括日本、泰國、西班牙等)人口將減少50%

研究預測80年後印度工作年齡人口保持世界首位

當地時間2020年7月2日,印度加爾各答,一名咖啡館工作人員在工作。《柳葉刀》雜誌近期在線發表全球疾病負擔人口預測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全球總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峰值後開始下降,15到64歲之間的人口在未來將大幅度減少,或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預測80年後印度工作年齡人口保持世界首位

文丨實習記者 閻格 記者 馬丹萌

人口預測是政府管理風險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對學校及醫療保健的需求上。《柳葉刀》雜誌近期在線發表全球疾病負擔人口預測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全球總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峰值後開始下降,15到64歲之間的人口在未來將大幅度減少,或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題為《2017年至2100年195個國家的生育率、死亡率、移民與人口地緣情況:一項全球疾病負擔預測分析研究》,作者來自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自1950年以來,世界人口預測數據主要由聯合國秘書處(UNPD)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提供,其預測模型與方法不斷改變。然而,諸多不確定因素以及不穩定的預估方法,導致全球人口預測產生重大差異。此研究不僅開發了新型預測生育率、死亡率、移民遷移及人口的方法,並分析人口變化對未來經濟與地緣政治的潛在影響。

研究者認為,現有的預測模型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不允許出現任何不確定因素。現有的生育率預測模型普遍沿用聯合國於2010年開發的統計方法;死亡率預測模型沿用於2012年研發的統計方法。兩者預估模型將時間作為唯一決定因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長期全球人口遷移的預測則是基於任意假設。在最新修訂版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預測,至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09億。

但此次研究預測,全球總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隨後就開始下降,峰值也僅為97.3億人,至2100年,全球總人口為87.9億人。新的預測模型讓每一個模型(生育率、死亡率及人口遷移)分別擁有獨立驅動因素,科學家又根據受教育程度與避孕需求變化,制定相對應的預測情景。

如在死亡率預測方面,新型模型由三個部分組成。其中,通過SDI(社會人口統計學指數)、時間以及其他特定原因協變量,預測出基本死亡率;通過GBD2017-風險等級制度與調節風險因素,計算特定原因死亡率;利用ARIMA模型,統計無法解釋的剩餘死亡率。優化後的模型將更適用於遠程預測。

……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閱讀網站「財新網」。如有意閱讀全文,可直接訂閱。謝謝!)

新冠疫情下的生命核算和人口政策反思[2020-07-01]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各國封城、停工,寄希望於疫苗。疫苗何時能問世?是否有效、安全、穩定?現在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長期的經濟民生停擺會帶來更大的次生危害,各國陸續解封、復工,現在是疫苗和群體免疫競賽。

群體免疫是指當人群中一定比例的人被感染並獲得免疫力,從而令病毒不能在人際傳播。

多數學者認為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在3.0左右,那麼群體免疫的閾值感染率為67%,最終總感染率為93%。

中國是否跌入低生育率陷阱?[2019-04-15]

前不久,中國人民大學翟振武教授接受廣州日報專訪時稱:「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的10年間,全國平均總和生育率應該在1.65左右。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總和生育率有所上升,超過1.7以上,並沒有達到國際學術界認為的『低生育率陷阱』臨界值(1.5以下)。」這一斷言嚴重誤導輿論。

翟振武是中國人口學界核心人物,曾在2011年4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講解人口問題。他自2014年擔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2018年連任該職,並被國家監察委員會聘為特約監察員,聘期至2023年3月。鑑於翟振武在人口學界的地位,有必要詳細分析其言論及其影響。

人力是資本不是負擔:轉換政策視角應對低生育率[2019-02-13]

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而2017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2016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滑。

根據全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來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生育率下降是個整體的趨勢。但對於我國來說,應對人口下滑對經濟發展的衝擊,要扭轉對人口負擔的過分關注,轉向提高人力資本質量。

家庭的生育考慮主要是投資為導向,而政策層面對人口問題更多考慮的是負擔,這一認識錯位,導致現在家庭承擔了過高的生育成本。

責編|任波

版面|趙今朝 王怡然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詢:caixinhealth@caixin.com

相關焦點

  • 研究稱80年後全球人口或比聯合國預測少20億,中國人口將是7.3億
    據法新社15日報導,周三公布的一項重大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居住,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了20億人。該研究預測,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將塑造新的全球格局。此項預測稱,80年後中國人口將從現在的14億減少到7.3億。與此同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將增加兩倍,達到30億左右,僅奈及利亞一國的人口將在2100年增至近8億,僅次於印度的11億。
  • 2100年的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低20億
    巴黎(法新社)-周三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預測,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的家園,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人。該研究預計,新的全球力量結盟將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形成。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柳葉刀》雜誌上報導說,到本世紀末,除非有大量移民湧入,否則195個國家中的183個國家將降至維持人口水平所需的替代門檻以下。
  • 專家預測2100年世界將遭受人口重大變化
    鑑於不斷變化的人口規模和年齡結構可能會對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以及目前缺乏有效的預測人口相關數據的統一方法的現狀,在最近發表於《The Lancet》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Christopher J L Murray博士等人開發了一套預測死亡率,生育力,遷移和人口的新方法。
  • 2100年印度人口全球第一?全球人口下降或引發國家間「權力轉移」
    【南方+7月16日訊】醫學雜誌《柳葉刀》的一份新報告表明,到2064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7億,但到2100年,這個數字將減少到88億,由此將引發各國經濟實力的根本轉變,形成「徹底的權力轉移」。研究顯示,包括日本、西班牙和義大利在內的23個國家的人口預計將減少一半以上,包括中國在內的34個國家人口將減少25%以上。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因為死亡率下降,同時達到生育年齡的婦女人數增加,人口增長率將是目前的三倍以上。因此,到下個世紀之交,非洲可能會超過亞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
  • 最新研究:世界人口預計2064年達到峰值後開始萎縮
    最新研究:世界人口預計2064年達到峰值後開始萎縮中新社北京7月16日電 醫學期刊《柳葉刀》日前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
  • 研究預測世紀末全球人口減少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研究人員模型分析顯示,由於出生率下降,全球人口預計在2064年前後達到97億頂峰,之後逐漸萎縮,到本世紀末將減少至88億人,產生「令人震驚」的社會影響。通常認為,如果生育率降到2.1以下之後,人口開始減少。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援引數據顯示,20世紀50年代全球生育率為4.7。研究人員克里斯多福·穆雷教授說:「世界將從此進入人口自然衰減。」受此影響,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到2100年將減半。
  • 研究: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後開始下降
    科學家預測,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億的峰值,然後就開始下降,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包括日本、義大利在內的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少一半,全球人口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一項新研究發現,隨著女性有更多機會接受教育和採取避孕措施,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97億的峰值,然後會在本世紀末降到約88億。
  • 研究認為,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億峰值,然後下降至88億
    7月14日發表在《柳葉刀》(Lancet)上的這項建模研究還預測,印度和中國等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將大幅下降,研究人員說,這可能對國家經濟增長不利,並對勞動力和社會支持系統產生負面影響。但研究人員指出,隨著生育率下降,移民可能會抵消人口減少的影響,尤其是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低生育率國家。
  • 世界21世紀人口預測
    未來80年非洲增加的人口相當於2.2個現在中國 中國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2018年新出生人口為1523萬,到2019年是1465萬逐年減少,根據中國社科院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7年出現收縮。
  • 世界人口排行榜:2027年印度人口超中國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基金用「黃金標準」推算第80億人口將出現在2025年,第100億人口將出現在2100年前,並表示誤差不超過1%。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
  • 聯合國報告:印度人口8年後將超中國,成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發現提要》報告稱,印度2027年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報告稱,2019年的中國人口為14.3億,印度為13.7億,分別佔全球人口總數的19%和18%。
  • 世界人口或在本世紀中葉後減少,全球人口和經濟將重大轉變
    研究顯示,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頂峰,約為97億,到本世紀末將降至88億,其中23個國家的人口預計縮減50%以上,對全球經濟有一定影響。作者提示,在應對人口減少時一定不能損害人類在爭取女性自由和生育權利方面的進展。同時,本刊編輯還採訪了該研究的作者,討論了這一人口預測模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本研究預測的結果有何重要的影響。
  • 《柳葉刀》最新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88億,印度11億!中、美呢?
    未來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又是哪些?周三(15日),全球知名的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稱,據一批國際學者對世界人口增長預測顯示,未來全球人口將發生巨變。具體來看,到2064年,全球人口將達到高峰,而到2100年之前,這一數字可能會降至88億,這比聯合國的預測整整少了20億人。
  • 《2017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24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
    據韓聯社6月22日報導,當地時間21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發布了《2017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報告稱,2017年全球人口共計75.5億,預計2023年將突破80億,2024年印度人口或將超過中國。
  • 研究報告: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97億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15日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這項由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研究對整個21世紀的「人口持續增長」提出質疑。該研究認為,世界人口在2064年將達到峰值97億,然後到2100年會逐漸下降到88億。
  • 研究:預計到本世紀末,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從9.5億下降至約3.6億
    據《衛報》15日報導,一項研究稱,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值少20億,全球人口增長可能會比預期更快達到頂峰。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主導並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稱,到2064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7億的峰值,到本世紀末將回落至88億。報告說,包括日本,西班牙和義大利在內的一些國家的人口將減半,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將在未來80年內增加兩倍。
  • 科學家預測80年後,世界人口112億,1/10哺乳動物會滅絕
    尼安德特人和直立人;到了1.2萬年前,全世界的人口數量可能已經達到了600萬;再到公元1年,世界人口已經超過了2億,增長了30到40倍。時至今日,聯合國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到2100年,世界人口將會達到約112億但是相應的,動物的處境卻不容樂觀
  • 2100年全球人口預測出爐 中國跌至第三 但將成本世紀第一強國
    聯合國預測廿一世紀全球人口將持續增長,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億的巔峰,之後因婦女生育率下滑而開始減少。到2100年時,全球人口估計約88億,屆時中國內地人口將只有7.3億,各國國力排名將因人口消長而重新洗牌。目前全球人口為77.95億。
  • 世界人口概況
    儘管20世紀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在20世紀前半葉,年平均增長速度從未仍未超過1%,但在20世紀後50年,世界人口數量激增,年平均增長率近2%。現在,世界人口仍然在繼續增長,每年新增人口7800萬,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發展中國家。據預測,2013年,世界人口將達到70億,2028年將達到80億,2054年將達到90億。
  • 新研究預測: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僅88億,比聯合國數據少21億
    科學家發布的一項重大研究顯示,根據模型分析,全球人口預計在本世紀中葉達到97億頂峰,之後開始萎縮,到本世紀末將減少至88億人,比聯合國的預測少21億。研究預計,由於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全球將出現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