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陽」建成 美核戰力飆升
□本版文字 王裳
在朝鮮核試引發全球核陰霾之際,美國科學家也毫不示弱。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世界最大的雷射核聚變裝置——「國家點火裝置」(簡稱NIF)5月29日在美國加州北部舉行落成典禮。據悉,這個被稱為「人造太陽」的裝置能產生類似恆星內核溫度和壓力,使美國在無需核試的情況下保持核威懾力。不僅如此,該裝置還能幫助研製不受《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限制的新型氫彈。
據報導,包括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聯邦能源部長朱棣文及多位頂尖科學家出席了落成儀式。阿諾發表講話稱,這個雷射系統的落成,是加州和美國的偉大成就,它可能使美國的能源結構發生革命性變化,因它將教曉人們駕馭類似太陽能的能量,使其轉變成駕駛汽車和家庭生活所需的能源。
勞倫斯利物摩爾國家實驗室的新聞公報指出,這個雷射聚變裝置名為「國家點火裝置」(NIF),由美國能源部屬下的國家核安全管理局投資,1997年開始建造,共耗資約35億美元(約合239億元人民幣)。
瞬間可達1億度
據悉,NIF可以把200萬焦耳的能量,通過192條雷射束聚焦到一個2毫米大的冷凍氫氣球上,從而產生高達攝氏1億度的熱力,類似恆星和巨大行星的內核以及核爆炸時的溫度和壓力。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可進行之前在地球上無法進行的許多試驗。
最大威懾:將氫彈變身常規武器
雷射核聚變除了可生產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外,在軍事上還可用於發展新型核武,特別是研製新型氫彈,成為戰爭新「殺手」。早在20世紀50年代,氫彈便已研製成功並投入服役。但氫彈均是以原子彈作為點火裝置。原子彈爆炸會產生大量放射性物質,所以這類氫彈被稱為「不乾淨的氫彈」。
採用雷射作為點火源後,氫彈爆炸就不會產生放射性裂變物,所以,人們稱利用雷射核聚變方法製造的氫彈為「乾淨的氫彈」。傳統的氫彈屬於第2代核武,而「乾淨氫彈」則屬於第4代核武器,不受《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限制。由於不會產生剩餘核輻射,因此可作為「常規武器」使用。
NIF三大任務
1.科學家可以用它模擬核爆,保證美國在無需核試的情況下保持核威懾力。
2.科學家可模擬超新星、黑洞邊界、恆星和巨大行星內核的環境,將為科學界提供大量之前無法獲取的數據。
3.藉助NIF製造類似太陽內部的可控氫核聚變反應,最終用來生產可持續的清潔能源。
現狀對比
美法日爭研「人造太陽」
美國 仍居世界領先地位,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諾瓦」雷射器、世界上功率最大的「X射線仿真器」,還有目前剛剛落成的NIF。
法國 雷射核聚變研究以軍事化為主要目標,確保法國TN-75和TN-81核彈頭能處於良好狀態。早在1996年,法國原子能委員會便與美國合作進行一項龐大的「兆焦雷射計劃」,預計2010年前完成,經費預算達17億美元(約132億港元)。
日本 1998年,日本成功研製核聚變反應堆上部螺旋線圈裝置和高達15米的複雜真空頭,標誌日本已突破建造大型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的技術難點。
反對聲音
NIF誕生加速核武發展
負責NIF的科學家指出,NIF所創造的核聚變能提供大量能源,而產生的輻射廢料則少於傳統核反應堆。但有科學家指這裝置無法解決能源問題,只是浪費納稅人金錢。
除此之外,勞倫斯利物摩爾國家實驗室當天舉行的慶典活動還遭到反對組織的抗議。一個名為「三谷社區反對放射性環境」的組織發表聲明表示,國家點火裝置耗費巨資,比原計劃延遲9年完工,人們忽略了這個雷射器的誕生是為了加速核武器的發展,並會訓練年輕物理學家研發新一代核武。
新聞連結
美防長:對朝鮮把戲已厭煩
據新華社電 美國、韓國和日本3國防長5月30日在新加坡出席亞洲安全大會,之後舉行三方會談,討論重點皆為朝鮮核試驗和東北亞地區安全局勢。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強調,美國絕不會接受朝鮮擁有核武器,聲稱對朝鮮藉助核武器所玩把戲「已感厭煩」。
談及朝鮮半島局勢,蓋茨說:「只要朝鮮試圖積聚能夠摧毀任何目標的能力,美國就不會坐視不管……美國不會接受朝鮮成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蓋茨結束演講後,利用會議間歇與韓國國防部長官李相熹、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舉行會晤。這是3人擔任防長以來的首次三邊會談。李相熹說,朝鮮也許至今仍相信它的錯誤行為會得新的籌碼,但「事情不會再像它想像的那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