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重大!中國人造太陽1億度新紀錄 大規模應用或還需數十年

2020-11-23 前瞻網

意義重大!中國人造太陽1億度新紀錄 大規模應用或還需數十年

 Evelyn Zhang • 2018-11-12 18:06:52 來源:前瞻網 E5888G5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近期,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EAST),成功實現了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

中科院等離子所今日發布聲明,中國科技「人造太陽」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突破: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

(圖源:網絡)

獲得的實驗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EAST近年來在高性能、穩態、長脈衝等離子體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它是等離子體所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目標是讓海水中的氘和氚在高溫條件下像太陽一樣進行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清潔能源,所以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繼去年創造了101.2秒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的世界紀錄後,今年的EAST實驗重點開展了高功率加熱下堆芯物理機制研究的系列實驗。

2018年度EAST實現的1億度等離子體放電

通過優化穩態射頻波等多種加熱技術在高參數條件下的耦合與電流驅動、等離子體先進控制等,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在電子迴旋與低雜波協同加熱下,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

這件事意義重大,並且我國科學家已經為之奮鬥了數十年,真正能夠得到大規模應用還需數十年,但一旦成功,其深遠影響將直接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造太陽」能達1億度以上運行,距利用核聚變能還多遠?
    中國現在「人造太陽」達到1億度以上運行,這意味著我國核聚變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什麼樣的裝置能耐如此高溫?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什麼差距?據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4月公布的消息,中國「人造太陽」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將於今年建成,HL-2M是在我國首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大型託卡馬克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HL-2A)」基礎上新研製的又一大型託卡馬克裝置,其科研目標是探索可控核聚變研究,實現「人造太陽」的人類終極能源追求。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要將兩個氫原子變成一個氦原子,首先需要打碎它們的電子外殼,再克服兩個原子核之間極大的庫倫力,才能讓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它們的能量提高到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這就是超過1億度以上的高溫——是太陽表面溫度的近2000倍,世界上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存。
  • 中國「人造太陽」達1億度以上運行,使用「核聚變能」還有多遠?
    中國現在「人造太陽」達到1億度以上運行,這意味著我國核聚變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什麼樣的裝置能耐如此高溫?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什麼差距?(HL-2A)」基礎上新研製的又一大型託卡馬克裝置,其科研目標是探索可控核聚變研究,實現「人造太陽」的人類終極能源追求。
  •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人造太陽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了,目的並不是真正的製造出一個可以掛在天空當中的太陽,而是希望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的核聚變,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新的能量。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來了?
    其中最有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就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造太陽。最近,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韓國人造太陽創下奇蹟!1億度高溫維持20秒,打破我國保持的紀錄
    對於人類來說,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而這些都需要藉助科學人員的研究,而一項項世界紀錄被打破,也象徵著人類的前進步伐。在核聚變研究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經我國東方超環所保持的世界紀錄是一億度高溫下運行了10秒,而現在這一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了奇蹟,成功將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了20秒,消息一經公布立馬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運行20秒,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
    當然人造太陽最終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人類提供更加清潔能源,因為它在使用的時候,聚變能具有資源無限,不汙染環境,不產生高放射性核廢料等優點,所以才成為了世界各國研究的重點。而這兩天,全球的人造太陽項目又出現了重大的突破,韓國在運行時間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性。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從對人造太陽的運行時間來看,確實韓國人造太陽已經超過了中國。
  •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運行,這個「太陽」怎麼造?
    中國的「人造太陽」像一個磁線圈,當氣體加熱到上億度以後,它就會發生聚變,如太陽一樣能夠發出巨大的能量。為什麼我們要人造一個太陽?科學家怎樣造出這個「太陽」?看過鋼鐵俠的人都知道,鋼鐵俠裡面有一個人造太陽叫託卡馬克,像一個磁線圈一樣。如果把氣體加熱到上億度,它就會發生聚變,可以像太陽一樣發出巨大的能量。如果是現實版的託卡馬克的話,中國有兩個人造太陽,一個在合肥,另一個在成都,分別叫合肥超環和中國的環流器1號。
  • 中國人造太陽實現重大突破!問題來了,中國有幾個人造太陽?
    我有一個~ 美麗的願望~ 長大以後能——前幾天,一則跟中國「人造太陽」有關的消息又刷爆了朋友圈,根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 1 億攝氏度運行近 10 秒。
  • 人造太陽韓國破了中國紀錄,攝氏1億度維持20秒
    全球人造太陽核融合裝置競賽火熱展開,中國今年4月創出的攝氏1億度近10秒紀錄,如今據報被韓國打破了這項記錄;韓國核融合研究所(KFE)研發的核融合裝置KSTAR,成功讓攝氏1億度的高溫電漿體維持20秒,創下新的裡程碑。
  • 1億5千萬度!太炫酷!中國科研團隊向「人造太陽」邁出一步!
    中國的「人造太陽」:將來的反應溫度能夠達到1億5千萬度,是太陽溫度的7倍!圍繞著太陽能應用,人類想了很多辦法。在中國,科研人員正在製造一顆人造太陽。ITER是一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計劃。ITER裝置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如同太陽一般,給人們帶來能源。因此被叫做人造太陽。自然界的太陽每天都在發生核聚變反應,地球的萬物生長所依賴的光和熱,就是太陽核聚變反應後釋放的能量。
  • 1億度維持了10秒!中國人造太陽核聚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東方超環」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報導,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其三大科學目標是在未來15年內實現1兆安電流、1000秒放電、1億度高參數等離子體的穩定運行,為國際熱核實驗聚變試驗堆ITER和中國未來獨立設計建設運行聚變堆奠定堅實的科學和技術基礎。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1億度持續運行20秒的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在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的情況下,成功維持高溫等離子體20秒,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項成果是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獲得的。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核聚變發展重大突破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在12月4日下午2時02分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這是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標認中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將加快探索未來能源。
  • 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根據科學家們的測算,太陽已經持續燃燒了近50億年,而且還會持續燃燒大約50億年!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新突破!近年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備受全球各界矚目。人們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來形容這項偉大的工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包含中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人造太陽。
  • 竟然1升海水替代300升汽油!中國的人造太陽到底多厲害?
    竟然1升海水能替代三百升汽油!中國的人造太陽到底多厲害?中國的「人造太陽」,是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太陽」。中國的「人造太陽」,全稱是「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它可以像太陽一樣發光發熱。據專家稱,中國人造太陽的溫度比真正太陽的溫度還高,產生的能量更大。據悉,中國人造太陽的溫度可以達到驚人的2億度,是現在太陽溫度的4倍。如果說夏天40度氣溫很難讓人忍受,那麼2億度,意味著任何物體都會瞬間被氣化。如果將人造太陽投入日常生活,今後不論春夏秋冬,黑夜變成白晝,老百姓及社會工業的耗電量也會大幅減少。
  • 韓國人造太陽在1億度溫度下創造了20秒運行時間的新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由於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刷新世界紀錄!
    近些年來,國際上一些就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在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而這一項計劃也被成為「人造太陽」,科學實驗的進展也一直備受全球關注。這項計劃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因為它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命運」。其中參與這一項研究計劃的有我國、韓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邁向實際應用還有多遠?
    12月4日14時02分,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核聚變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啟動並實現首次放電,這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和運行技術,核電研究能力再次取得重大進步。
  • 「人造太陽」實現一億度運行,中國大科學裝置重大突破
    小時候的夢想,長大了要種太陽,我國的「人造太陽」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2日報導,中科院等離子體所今天發布消息,我國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日前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