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2021-01-09 籠子裡的平田君

導讀:如果說太陽系最恐怖的天體是什麼,答案一定是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核心,太陽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空間輻射熱量,而地球只是接收到了其中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就誕生出了如此美麗的世界,由此可見太陽擁有的能量是何等龐大!

根據科學家們的測算,太陽已經持續燃燒了近50億年,而且還會持續燃燒大約50億年!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太陽核聚變

我們知道,太陽內部在持續進行著核聚變,這也是太陽能夠向外輻射能量的原因,但太陽的核聚變是無法控制的!鑑於核聚變龐大的能量,科學家們希望能夠人為控制核聚變的進程,從而為人類提供巨大的能源,這便是「人造太陽」!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新突破!

近年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備受全球各界矚目。人們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來形容這項偉大的工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包含中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人造太陽。

早在今年4月份,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人造太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1億度的溫度下將人造太陽維持了10秒之久!創造了世界紀錄!

然而8個月之後,在12月26日,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在人造太陽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將等離子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這已經是目前全球同類試驗中最長時間的記錄。比4月份東方超環創造的記錄足足長了10秒鐘。

韓國創造人造太陽持續時間新紀錄

據悉,韓國的研究人員於去年8月開始運行KSTAR,並持續進行等離子體操作直至12月10日。研究人員在此期間進行了110次等離子體實驗,包括高性能等離子體操作和緩解等離子體破壞的實驗。而在此之前,KSTAR的最長時間記錄是8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

為什麼各國都在積極研究人造太陽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物質內部蘊含著巨大的能量!而目前為止,人類能夠獲得這些能量的途徑基本上有兩種:核裂變和核聚變!

我們知道,原子彈和氫彈分別是核裂變反應和核聚變反應的代表。但如此劇烈的能量釋放只能造成巨大的破壞,只有穩定可控的能源才是人類所需要的,而目前能夠穩定獲取核能的設備便是我們所熟知的核電站。

核電站

目前商業運轉中的核能發電廠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而發電,在此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核廢料!核廢料具有非常強的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一直是巨大的難題。這也是核電站的一大弊端,想必很多人都記得日本福島核電站的事故是何等恐怖!

而人造太陽採用的技術是可控核聚變,雖然不能說人造太陽完全沒有核輻射方面的擔憂,但與傳統的核電站相比,人造太陽所產生的核輻射微乎其微,完全可以認為是清潔能源!

可控核聚變

不僅如此,隨著人類社會科技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人造太陽的能源比核電站要巨大得多!而人造太陽項目甚至被認為「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由此可見人造太陽的重要性。

清潔能源已經成為時代趨勢

事實上,發展人造太陽不僅僅能夠滿足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是保護環境必不可少的一環!

自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劇增。而現在,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環境問題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視。

各個國家陸續開始開發新能源,比如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潮汐發電來取代傳統的火力發電。而人造太陽巨大的清潔能量正是環境保護所需要的。

清潔能源

所以,人造太陽計劃的進展將直接關係著人類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運行20秒,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
    當然人造太陽最終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人類提供更加清潔能源,因為它在使用的時候,聚變能具有資源無限,不汙染環境,不產生高放射性核廢料等優點,所以才成為了世界各國研究的重點。而這兩天,全球的人造太陽項目又出現了重大的突破,韓國在運行時間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性。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從對人造太陽的運行時間來看,確實韓國人造太陽已經超過了中國。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
    這項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科學試驗計劃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被寄予厚望。12月27日,外媒「Phys.org」發布評論性文章稱,韓國的「人造太陽」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在12月26日的實驗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將等離子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已經是目前全球同類試驗中最長時間的記錄。
  •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人造太陽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了,目的並不是真正的製造出一個可以掛在天空當中的太陽,而是希望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的核聚變,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新的能量。
  • 韓國「人造太陽」創紀錄的在1億攝氏度下運行了20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其離子在超過1億度(攝氏溫度)下維持了20秒鐘。儘管20秒並不長,但與研究人員團隊在2019年記錄的8秒等離子操作相比,這是一個重大進步。達到1億度以上的離子溫度是2020 KSTAR等離子運動的核聚變的核心條件。在2018年,該團隊第一次達到了1億度的等離子體離子溫度,持續時間為1.5秒。聚變反應堆可以產生類似於在陽光下發生的聚變反應。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刷新世界紀錄!
    近些年來,國際上一些就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在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而這一項計劃也被成為「人造太陽」,科學實驗的進展也一直備受全球關注。這項計劃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因為它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命運」。其中參與這一項研究計劃的有我國、韓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
  • 韓國人造太陽在1億度溫度下創造了20秒運行時間的新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由於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1億度持續運行20秒的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在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的情況下,成功維持高溫等離子體20秒,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項成果是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獲得的。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
    ,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韓「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1億度下持續運行20秒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高溫下連續運行了20秒!比2019年的時間(8秒)延長了2倍以上,創下新世界紀錄。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來了?
    其中最有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就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造太陽。最近,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中國一世界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可20秒運行,系中國2倍
    據韓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12月24日發布消息稱,韓國人造太陽,先進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在上個月的一次實驗中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約束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核聚變領域首次打破記錄,此前該記錄一直由中國和美國保持。
  • 人造太陽韓國破了中國紀錄,攝氏1億度維持20秒
    全球人造太陽核融合裝置競賽火熱展開,中國今年4月創出的攝氏1億度近10秒紀錄,如今據報被韓國打破了這項記錄;韓國核融合研究所(KFE)研發的核融合裝置KSTAR,成功讓攝氏1億度的高溫電漿體維持20秒,創下新的裡程碑。
  • 韓國人造太陽創下奇蹟!1億度高溫維持20秒,打破我國保持的紀錄
    在核聚變研究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經我國東方超環所保持的世界紀錄是一億度高溫下運行了10秒,而現在這一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了奇蹟,成功將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了20秒,消息一經公布立馬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人造太陽」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近10秒
    央視報導,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東方超環」EAST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我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
  • 韓國核聚變新突破:超高溫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下保持20秒
    核聚變示意圖韓國聚變能源研究所11月23日在大田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將韓國超導核聚變研究裝置KSTAR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的溫度下保持20秒。KSTAR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自2008年裝置開始運行以來,平均每年進行2000至3000次試驗。經過10年25860次實驗取得了這一成果,韓國的核聚變技術由此上升到世界最高水平。KSTAR項目於1995年開始建設,2007年完成,2008年開始運行。設備耗資約4億美金,研究團隊規模約為300人。
  • 韓國揚言打破中國人造太陽技術,日本專家:門戶之見,實在可笑!
    2020年,中國有一項科技完成世界首創的成就,這項科技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並且引起了國際上諸多科學家的熱議,原因很簡單,這項科技對於人類的發展而言,實在是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人類科技不斷怎麼發展,其背後都是離不開能源的支持的。
  • 中國人造太陽獲重大突破,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白宮:大事不妙
    根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4月3日的最新報導稱,自從今年1月份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之後,中方動用了全國的力量去撲滅這場疫情,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之內,就將其完全控制住。截止到目前,中方境內尚且存在的確診總數量已經下降2000人以下。
  • 超高溫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下保持20秒,韓國的核聚變是什麼突破
    近日,韓國聚變能源研究所在大田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將韓國超導核聚變研究裝置KSTAR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的溫度下保持20秒。他們經過10年25860次實驗取得了這一成果。並稱韓國的核聚變技術由此上升到世界最高水平。
  • 中國「人造太陽」獲重大突破:1億度能運行近10秒
    據央視報導,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中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其等離子體中心電力溫度首次實現了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資料顯示,東方超環是我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不過要明確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除了自主研發的東方超環項目,中國在核聚變領域上同時也廣泛開展國際合作。
  • 1億度維持了10秒!中國人造太陽核聚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來源:小央視頻、快科技、國際核電的那些事近日,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東方超環」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報導,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