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世界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可20秒運行,系中國2倍

2020-12-26 大洋科創

據韓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12月24日發布消息稱,韓國人造太陽,先進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在上個月的一次實驗中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約束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這是韓國在核聚變領域首次打破記錄,此前該記錄一直由中國和美國保持。韓國KSTAR項目是由首爾國立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託卡馬克型核聚變反應堆KSTAR的建造始於1995年,並於2007年8月完成。2009年KSTAR進行了第一個實驗,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全超導磁體系統的核反應堆。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該項目沒有重大進展。

事情來到2018年才出現轉機,KSTAR首次達到1億度的等離子體離子溫度,2019年,該項目實現了8秒持續運行,而到了最近,該項目的運行時間達到了20秒。韓國聚變能源研究所負責人表示,自KSTAR裝置2008年開始運行以來,平均每年進行2000至3000次試驗,經過10年2.5萬次實驗才取得這一成果。

相比之下,中國環流器2號M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目前最長的保持時間僅有10秒,其他核聚變項目僅能達到1秒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EAST託卡馬克裝置實現了101.2秒持續放電,而不是等離子體約束時間。不過,放電時長紀錄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目前,等離子體約束技術是世界各大熱核聚變科學家團隊全力攻關的關鍵部分,核聚變必須滿足三個方面:超高溫、高壓和維持足夠的時間。

氘和氚的混合氣體必須在超過一億度的高溫下,才能使原子核和電子分開,處於這種狀態的物質稱為等離子體。在足夠的高壓下,原子核才能克服相斥的力,大規模核聚變才會發生,高溫和高壓還必須維持一定的時間,核聚變才會持續。

另外,等離子體會在託卡馬克裝置內部進行高速的圓周運動,會產生幾千億甚至上萬億安培電流,在約束等離子體的同時還要考慮如此高強度電流帶來的影響。

雖然韓國在關鍵數據上實現了暫時領先,但是在熱核聚變領域,中國仍是無可爭議的領頭羊。坐落在四川成都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便是關鍵標誌,在先進性方面,HL-2M與韓國KSTAR相比有著跨越式的提升。

中國環流器二號M在裝置物理與結構設計、特殊材料研製與連接技術研發、關鍵部件製造與總裝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

並且,中國環流器二號M剛剛實現首次運行,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實現更長時間運行時間。

中國能夠在熱核聚變領域持續領先,是曠日持久的大額投資換來的。以國際熱核聚變項目舉例,投入已超過 160 億歐元,總成本預估將達 200 億歐元。著名的中國EAST項目,在過去十多年間,進行大約3.3萬次試驗,每次試驗花費巨大,每秒消耗5萬元。

由於耗資巨大,歐美國家大多已經放緩該領域的研究,或者加入國際熱核聚變項目,與其他國家分攤成本。美國是最早開始發展核聚變技術的國家,但由於常年耗資巨大,可控核聚變項目已經被美國能源部拖延到了相當緩慢的程度。據美國媒體一次報導透露,美國核聚變科學家已經到了臭名昭著的程度,因為他們向主管部門申請經費時不擇手段。

但是,中國在核聚變領域發展道路的決心非常堅定,根據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披露,中國已經開建核聚變綜合研究設施,主要研究超導磁體研究系統。中國聚變工程試驗堆也已經立項,這是人類工程化核聚變電設施,是實現人類聚變能源夢想的重要裡程碑。不過,我們不應過於樂觀,人類要實現聚變能的商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幾代核聚變研究團隊的接力奔跑。

相關焦點

  •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人造太陽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了,目的並不是真正的製造出一個可以掛在天空當中的太陽,而是希望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的核聚變,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新的能量。
  • 韓國宣布: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要實現全人類夢想?
    圖為磁約束裝置內部近日,韓國進行的一次可控核聚變試驗成功創下了將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維持20秒的世界紀錄,打破了之前中國創造的10秒世界紀錄,難道中國人造太陽記錄被打破?雖然韓國宣布,人造太陽要打破中國記錄,從而要實現全人類夢想,卻不料慘遭打臉,中國的等離子體溫度指標已經提升到了2億度,相關裝置即將在近期完成建設,韓國在這方面還有巨大差距。
  • 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運行20秒,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
    當然人造太陽最終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人類提供更加清潔能源,因為它在使用的時候,聚變能具有資源無限,不汙染環境,不產生高放射性核廢料等優點,所以才成為了世界各國研究的重點。而這兩天,全球的人造太陽項目又出現了重大的突破,韓國在運行時間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性。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從對人造太陽的運行時間來看,確實韓國人造太陽已經超過了中國。
  • 人造太陽韓國破了中國紀錄,攝氏1億度維持20秒
    全球人造太陽核融合裝置競賽火熱展開,中國今年4月創出的攝氏1億度近10秒紀錄,如今據報被韓國打破了這項記錄;韓國核融合研究所(KFE)研發的核融合裝置KSTAR,成功讓攝氏1億度的高溫電漿體維持20秒,創下新的裡程碑。
  • 韓國人造太陽創下奇蹟!1億度高溫維持20秒,打破我國保持的紀錄
    對於人類來說,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而這些都需要藉助科學人員的研究,而一項項世界紀錄被打破,也象徵著人類的前進步伐。在核聚變研究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經我國東方超環所保持的世界紀錄是一億度高溫下運行了10秒,而現在這一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了奇蹟,成功將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了20秒,消息一經公布立馬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
    ,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來了?
    其中最有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就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造太陽。最近,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1億度持續運行20秒的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在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的情況下,成功維持高溫等離子體20秒,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項成果是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獲得的。
  • 韓國揚言打破中國人造太陽技術,日本專家:門戶之見,實在可笑!
    2020年,中國有一項科技完成世界首創的成就,這項科技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並且引起了國際上諸多科學家的熱議,原因很簡單,這項科技對於人類的發展而言,實在是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人類科技不斷怎麼發展,其背後都是離不開能源的支持的。
  • 韓國人造太陽在1億度溫度下創造了20秒運行時間的新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由於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韓「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1億度下持續運行20秒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高溫下連續運行了20秒!比2019年的時間(8秒)延長了2倍以上,創下新世界紀錄。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刷新世界紀錄!
    近些年來,國際上一些就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在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而這一項計劃也被成為「人造太陽」,科學實驗的進展也一直備受全球關注。這項計劃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因為它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命運」。其中參與這一項研究計劃的有我國、韓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
  • 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導讀:如果說太陽系最恐怖的天體是什麼,答案一定是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核心,太陽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空間輻射熱量,而地球只是接收到了其中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就誕生出了如此美麗的世界,由此可見太陽擁有的能量是何等龐大!
  • 韓國KSTAR 核聚變裝置在 1 億度下運行 20 秒,打破世界紀錄
    IT之家12月26日消息 據微博 @環球科學雜誌社消息,韓國名為 KSTAR 的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本月成功在 1 億度下運行 20 秒,打破了目前的世界紀錄。該項目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項目的一部分,負責 KSTAR 的是韓國聚變能源研究所(KFE),近日從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分離出來,成為獨立機構。
  • 韓國核聚變實驗打破世界紀錄:控制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運轉20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領航者(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它剛剛打破了世界紀錄,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其溫度超過1億度。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EF)的KSTAR研究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實驗中,成功地使溫度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20秒,這是KSTAR等離子驅動核聚變的核心條件之一在2019年,KSTAR等離子體持續了8秒。
  • 韓國「人造太陽」創紀錄的在1億攝氏度下運行了20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其離子在超過1億度(攝氏溫度)下維持了20秒鐘。韓國的研究人員於去年8月開始運行KSTAR,並持續進行等離子體操作直至12月10
  • 韓國核聚變實驗打破世界紀錄:控制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運轉20秒
    2020-12-26 22:11:33 來源: 煎蛋網 舉報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領航者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有望促進可控核聚變反應從夢想走向...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高溫下連續運行了20秒!比2019年的時間(8秒)延長了2倍以上,創下新世界紀錄。這一成果有望促進可控核聚變反應從夢想走向現實。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
    這項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科學試驗計劃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被寄予厚望。12月27日,外媒「Phys.org」發布評論性文章稱,韓國的「人造太陽」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在12月26日的實驗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將等離子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已經是目前全球同類試驗中最長時間的記錄。
  • 人造太陽創新紀錄 實現從60秒到百秒量級的跨越
    人造太陽創新紀錄,穩定運行101.2秒創世界記錄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今天宣布,國家大科學裝置——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東方超環再傳捷報,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