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1億度下持續運行20秒

2021-01-09 中國發展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高溫下連續運行了20秒!比2019年的時間(8秒)延長了2倍以上,創下新世界紀錄。這一成果有望促進可控核聚變反應從夢想走向現實。

KSTAR是一款超導核聚變裝置,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在2018年的實驗中,KSTAR首次讓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的高溫下持續運行(等離子體只有被加熱到1億攝氏度以上才可能實現可控核聚變),時間約為1.5秒。KSTAR的最終目標是,到2025年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的高溫下連續運行300秒。

為在地球上模擬太陽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科學家們必須將氫同位素放在類似KSTAR這樣的聚變裝置內,製造出離子和電子分離的等離子狀態,且離子必須加熱並保持在極高溫度下。迄今也有其他聚變裝置能讓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或更高溫度下持續運行,但持續時間都未曾超過10秒,這是正常導電器件的工作時長極限,在如此高的溫度下很難讓等離子體長時間保持穩定。

在2020年的實驗中,KSTAR改進了去年研發的「內部傳輸勢壘」(ITB)模式,成功獲得了最新進展。

KSTAR研究中心主任尹思潤(音譯)解釋說:「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高溫下長時間運行所需的技術,是實現核聚變能的關鍵,KSTAR此次的成功將是獲得長時間高性能等離子體運行所需技術的保障——這些技術是未來商業核聚變反應堆的關鍵。」

KSTAR於去年8月開始運行該設備,並將其等離子體生成實驗持續到12月10日,共進行110次等離子體實驗,其中包括高性能等離子體運行和等離子體中斷緩解實驗等。除在高溫等離子體運行方面取得成功外,KSTAR中心還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相關研究。

總編輯圈點

童謠中,孩子們唱「種太陽」;現實裡,科學家在造太陽。如果能實現可控核聚變,人類就能實現「能源自由」。多麼巨大的誘惑,多麼宏偉的願景,多麼艱難的歷程!在如此高的溫度下,運行時間每延長一些,離人類造太陽的夢想就近一些。本文最後提到,韓國的這家研究中心,參與了ITER的相關研究。ITER是一個規模巨大、影響深遠且耗資不菲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國也參與其中。該計劃的實施結果,可能將影響人類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的進程。

相關焦點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1億度持續運行20秒的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在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的情況下,成功維持高溫等離子體20秒,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項成果是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獲得的。
  •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人造太陽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了,目的並不是真正的製造出一個可以掛在天空當中的太陽,而是希望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的核聚變,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新的能量。
  • 韓國人造太陽在1億度溫度下創造了20秒運行時間的新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由於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運行20秒,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
    根據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發布的公告顯示,在11月24日的時候,韓國「人造太陽」成功地使等離子體連續運行離子溫度高於1億度持續20秒,這是2020 KSTAR等離子運動的核聚變的核心條件之一,並且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個數據比2019年運行的時間8秒,足足的延長了2倍多,所以提升速度非常的快。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刷新世界紀錄!
    近些年來,國際上一些就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在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而這一項計劃也被成為「人造太陽」,科學實驗的進展也一直備受全球關注。這項計劃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因為它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命運」。其中參與這一項研究計劃的有我國、韓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
  • 韓國「人造太陽」創紀錄的在1億攝氏度下運行了20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其離子在超過1億度(攝氏溫度)下維持了20秒鐘。韓國的研究人員於去年8月開始運行KSTAR,並持續進行等離子體操作直至12月10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要將兩個氫原子變成一個氦原子,首先需要打碎它們的電子外殼,再克服兩個原子核之間極大的庫倫力,才能讓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它們的能量提高到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這就是超過1億度以上的高溫——是太陽表面溫度的近2000倍,世界上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存。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來了?
    其中最有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就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造太陽。最近,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韓國人造太陽創下奇蹟!1億度高溫維持20秒,打破我國保持的紀錄
    對於人類來說,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而這些都需要藉助科學人員的研究,而一項項世界紀錄被打破,也象徵著人類的前進步伐。在核聚變研究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經我國東方超環所保持的世界紀錄是一億度高溫下運行了10秒,而現在這一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了奇蹟,成功將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了20秒,消息一經公布立馬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導讀:如果說太陽系最恐怖的天體是什麼,答案一定是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核心,太陽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空間輻射熱量,而地球只是接收到了其中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就誕生出了如此美麗的世界,由此可見太陽擁有的能量是何等龐大!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
    這項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科學試驗計劃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被寄予厚望。12月27日,外媒「Phys.org」發布評論性文章稱,韓國的「人造太陽」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在12月26日的實驗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將等離子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已經是目前全球同類試驗中最長時間的記錄。
  • 韓國KSTAR 核聚變裝置在 1 億度下運行 20 秒,打破世界紀錄
    IT之家12月26日消息 據微博 @環球科學雜誌社消息,韓國名為 KSTAR 的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本月成功在 1 億度下運行 20 秒,打破了目前的世界紀錄。▲ 圖片來自韓國聚變能源研究所,下同KSTAR 全名 「Korea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Advanced Research」,被稱為 「韓國太陽」,該裝置此前於 2019 年能夠在 1 億度下運行 8 秒。
  • 韓國核聚變實驗打破世界紀錄:控制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運轉20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領航者(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它剛剛打破了世界紀錄,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其溫度超過1億度。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EF)的KSTAR研究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實驗中,成功地使溫度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20秒,這是KSTAR等離子驅動核聚變的核心條件之一在2019年,KSTAR等離子體持續了8秒。
  • 中國一世界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可20秒運行,系中國2倍
    據韓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12月24日發布消息稱,韓國人造太陽,先進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在上個月的一次實驗中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約束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2019年,該項目實現了8秒持續運行,而到了最近,該項目的運行時間達到了20秒。
  • 韓國核聚變實驗打破世界紀錄:控制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運轉20秒
    煎蛋網 舉報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領航者(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
  • 人造太陽韓國破了中國紀錄,攝氏1億度維持20秒
    全球人造太陽核融合裝置競賽火熱展開,中國今年4月創出的攝氏1億度近10秒紀錄,如今據報被韓國打破了這項記錄;韓國核融合研究所(KFE)研發的核融合裝置KSTAR,成功讓攝氏1億度的高溫電漿體維持20秒,創下新的裡程碑。
  • 中國人造太陽1億度新紀錄 大規模應用或還需數十年
    中國人造太陽1億度新紀錄 大規模應用或還需數十年  Evelyn Zhang • 2018-11-12 18:06:52 來源:前瞻網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有望促進可控核聚變反應從夢想走向...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高溫下連續運行了20秒!比2019年的時間(8秒)延長了2倍以上,創下新世界紀錄。這一成果有望促進可控核聚變反應從夢想走向現實。
  • 「人造太陽」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近10秒
    央視報導,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東方超環」EAST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我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
  • 人造太陽創新紀錄 實現從60秒到百秒量級的跨越
    人造太陽創新紀錄,穩定運行101.2秒創世界記錄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今天宣布,國家大科學裝置——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東方超環再傳捷報,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