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造太陽在1億度溫度下創造了20秒運行時間的新世界紀錄

2021-02-20 百科故事大全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由於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11月24日(星期二),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EF)的KSTAR研究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它成功地使等離子體連續運行離子溫度高於1億度持續20秒,這是2020 KSTAR等離子運動中核聚變的核心條件之一。

將2019年KSTAR等離子運動期間的8秒等離子運行時間延長2倍以上是一項成就。在其2018年的實驗中,KSTAR首次達到1億度的等離子體離子溫度(保留時間:約1.5秒)

為了重新產生地球上太陽中發生的聚變反應,必須將氫同位素放置在像KSTAR這樣的聚變設備內部,以形成等離子體狀態,在該狀態下離子和電子被分離,並且離子必須被加熱並保持在高溫下。

到目前為止,還有其他融合設備可以對1億度或更高溫度下的等離子體進行簡單管理。他們都沒有打破將操作維持10秒鐘或更長時間的障礙。這是正常導電裝置的操作極限,並且難以在這樣的高溫下長時間地在融合裝置中維持穩定的等離子體狀態。

在其2020年的實驗中,KSTAR改進了內部傳輸屏障(ITB)模式的性能,該模式是去年開發的下一代等離子運行模式之一,並成功地長時間維持了等離子體狀態,克服了現有的限制。超高溫等離子操作。

KFE KSTAR研究中心主任Si-Woo Yoon解釋說:「長期運行1億等離子所需的技術是實現聚變能的關鍵,並且KSTAR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倍數秒之內,將是確保長期高效等離子操作技術安全的競賽中的重要轉折點,這是未來商用核聚變反應堆的關鍵組成部分。」

「通過克服ITB模式的某些缺點,KSTAR實驗在長期高溫操作中的成功使我們離實現核聚變能技術的開發更近了一步。」

哥倫比亞大學Young-Seok Park博士對高溫等離子體的創建作出了貢獻,他說:「我們很榮幸參與KSTAR取得的如此重要成就。通過有效地進行核心等離子體加熱,離子溫度達到1億度如此長的時間證明了超導KSTAR裝置的獨特功能,並且將被認為是高性能、穩態聚變等離子體的令人信服的基礎。」

KSTAR於去年8月開始運行該設備,並計劃將其等離子體產生實驗繼續進行到12月10日,共進行了110次等離子體實驗,其中包括高性能等離子體操作和緩解等離子體破壞的實驗。

除了在高溫等離子體操作方面取得成功之外,KSTAR研究中心還針對包括ITER研究在內的各種主題進行了實驗,旨在解決在剩餘的實驗期間聚變研究中的複雜問題。

KSTAR將在2020年5月舉行的IAEA聚變能大會上與全球聚變研究人員分享2020年的關鍵實驗成果,包括這項成功。

KSTAR的最終目標是到2025年成功實現300秒連續運行,離子溫度高於1億度。

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EF)所長Suk Jae Yoo表示:「我很高興宣布KFE作為韓國的獨立研究組織而正式啟動。KFE將繼續進行具有挑戰性的研究以實現人類目標的傳統:實現人類的目標。核聚變能。」他繼續說道。

截至2020年11月20日,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EF)重新成立為獨立研究機構。

相關焦點

  •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
    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在1億度高溫下,成功運行20秒!人造太陽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了,目的並不是真正的製造出一個可以掛在天空當中的太陽,而是希望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的核聚變,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新的能量。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1億度持續運行20秒的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在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的情況下,成功維持高溫等離子體20秒,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項成果是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獲得的。
  • 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運行20秒,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
    當然人造太陽最終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人類提供更加清潔能源,因為它在使用的時候,聚變能具有資源無限,不汙染環境,不產生高放射性核廢料等優點,所以才成為了世界各國研究的重點。而這兩天,全球的人造太陽項目又出現了重大的突破,韓國在運行時間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性。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從對人造太陽的運行時間來看,確實韓國人造太陽已經超過了中國。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刷新世界紀錄!
    近些年來,國際上一些就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在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而這一項計劃也被成為「人造太陽」,科學實驗的進展也一直備受全球關注。這項計劃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因為它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命運」。其中參與這一項研究計劃的有我國、韓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
  • 韓國「人造太陽」創紀錄的在1億攝氏度下運行了20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其離子在超過1億度(攝氏溫度)下維持了20秒鐘。最新的測試於2020年11月24日在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FE)的KSTAR研究中心進行,它也正在漢城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之間的聯合研究計劃中工作。儘管20秒並不長,但與研究人員團隊在2019年記錄的8秒等離子操作相比,這是一個重大進步。達到1億度以上的離子溫度是2020 KSTAR等離子運動的核聚變的核心條件。
  • 韓國人造太陽創下奇蹟!1億度高溫維持20秒,打破我國保持的紀錄
    對於人類來說,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而這些都需要藉助科學人員的研究,而一項項世界紀錄被打破,也象徵著人類的前進步伐。在核聚變研究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經我國東方超環所保持的世界紀錄是一億度高溫下運行了10秒,而現在這一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創造了奇蹟,成功將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了20秒,消息一經公布立馬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韓「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1億度下持續運行20秒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高溫下連續運行了20秒!比2019年的時間(8秒)延長了2倍以上,創下新世界紀錄。
  • 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根據科學家們的測算,太陽已經持續燃燒了近50億年,而且還會持續燃燒大約50億年!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新突破!近年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備受全球各界矚目。人們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來形容這項偉大的工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包含中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人造太陽。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
    ,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
    這項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科學試驗計劃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被寄予厚望。12月27日,外媒「Phys.org」發布評論性文章稱,韓國的「人造太陽」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在12月26日的實驗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將等離子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已經是目前全球同類試驗中最長時間的記錄。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來了?
    其中最有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就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造太陽。最近,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韓國KSTAR 核聚變裝置在 1 億度下運行 20 秒,打破世界紀錄
    IT之家12月26日消息 據微博 @環球科學雜誌社消息,韓國名為 KSTAR 的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本月成功在 1 億度下運行 20 秒,打破了目前的世界紀錄。▲ 圖片來自韓國聚變能源研究所,下同KSTAR 全名 「Korea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Advanced Research」,被稱為 「韓國太陽」,該裝置此前於 2019 年能夠在 1 億度下運行 8 秒。
  • 人造太陽韓國破了中國紀錄,攝氏1億度維持20秒
    全球人造太陽核融合裝置競賽火熱展開,中國今年4月創出的攝氏1億度近10秒紀錄,如今據報被韓國打破了這項記錄;韓國核融合研究所(KFE)研發的核融合裝置KSTAR,成功讓攝氏1億度的高溫電漿體維持20秒,創下新的裡程碑。
  • 中國一世界紀錄被打破,韓國"人造太陽"可20秒運行,系中國2倍
    據韓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12月24日發布消息稱,韓國人造太陽,先進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在上個月的一次實驗中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約束20秒,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事情來到2018年才出現轉機,KSTAR首次達到1億度的等離子體離子溫度
  • 韓國核聚變實驗打破世界紀錄:控制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運轉20秒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領航者(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它剛剛打破了世界紀錄,成功地將高溫等離子體保持了20秒,其溫度超過1億度。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EF)的KSTAR研究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實驗中,成功地使溫度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20秒,這是KSTAR等離子驅動核聚變的核心條件之一在2019年,KSTAR等離子體持續了8秒。
  • 韓國核聚變實驗打破世界紀錄:控制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運轉20秒
    2020-12-26 22:11:33 來源: 煎蛋網 舉報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領航者
  • 中國人造太陽1億度新紀錄 大規模應用或還需數十年
    中國人造太陽1億度新紀錄 大規模應用或還需數十年  Evelyn Zhang • 2018-11-12 18:06:52 來源:前瞻網
  • 韓國宣布: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要實現全人類夢想?
    圖為磁約束裝置內部近日,韓國進行的一次可控核聚變試驗成功創下了將1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維持20秒的世界紀錄,打破了之前中國創造的10秒世界紀錄,難道中國人造太陽記錄被打破?雖然韓國宣布,人造太陽要打破中國記錄,從而要實現全人類夢想,卻不料慘遭打臉,中國的等離子體溫度指標已經提升到了2億度,相關裝置即將在近期完成建設,韓國在這方面還有巨大差距。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有望促進可控核聚變反應從夢想走向...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讓等離子體在超過1億攝氏度高溫下連續運行了20秒!比2019年的時間(8秒)延長了2倍以上,創下新世界紀錄。這一成果有望促進可控核聚變反應從夢想走向現實。
  • 1億度20秒,韓國核聚變打破我國保持的世界紀錄,技術難關在哪
    11月24日,韓國聚變能研究所的超導託卡馬克研究中心宣布,他們成功地將高於1億度的等離子體連續運行了20秒。這項舉動打破了由我國東方超環所保持的世界紀錄,此前我們在1億度的高溫下運行了將近10秒。韓國的聚變研究發展迅猛,2018年它們只保持了1.5秒,2019年就已經能保持8秒了,而今年時間再次翻倍。聚變技術在恆星中,巨大的引力為聚變創造了正確的條件,但在地球上,這很難實現。當把氫氣加熱到很高的溫度時,它從氣體變為等離子體。在等離子體中,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彼此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