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圖,名副其實的「小路專家」,確有繞小路的癖好。
那為什麼高德會繞路呢?有時是為了避開施工,或者道路不通路段。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一國內道路太多、太複雜,二有些地方道路施工很頻繁、很隨意,三是地圖導航數據和算法,確實有提高空間。
在偏遠地方,導航走小路有壞處,但也有好處。
比如在山區裡轉悠,當你覺得山窮水復疑無路的時候,它總能找到一條難以置信的小土路,幫你殺出重圍,有時還能繞開多如牛毛的公路收費站。
但風險也很大,路倒是有,但車過不去。要麼泥濘不堪,要麼溪流水深,要麼有砂石堆積,要麼只有四驅車才能過,如果陷到泥裡出不來就更慘了。
在城市裡,繞路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路太窄,或者不通。
有用戶就被導航到一個小巷裡,兩邊是牆,得把後視鏡放倒才能過的寬度,最後還真過去了,但嚇出一身冷汗。這種時候,最擔心的是碰到會車,或者前面是個更窄的巷子,或者死胡同根本過不去就更坑了。
有時候導航還會「迷路」,總提示「路線偏移,重新規劃」,結果一直繞圈子,或者一直往在修的路上領。
重點來了,在使用高德導航的時候,怎麼能避免繞小路呢?
第一,仔細看路線方案,選擇靠譜的。
搜索到目的地之後,不要直接點「導航」,而要點「路線」,在幾個備選方案裡,自己選一條走大路的路線。
另外,還可以調整導航選項,選項有四個:躲避擁堵、避免收費、不走高速、高速優先,一般默認是「避免收費」。要避免走小路,建議把「躲避擁堵」這一項去掉。
第二,放大地圖,如果有小路彎路,另設一個途經點。
如果路線彎彎曲曲,明顯不是大路,就放大地圖看路線,設置一下途經點,導航就會重新規劃路線。
鄉路、巷路是必經之路,這種情況很少出現,一般通過設置途經點都能繞開。
導航軟體知道路線,但它並不知道路況,有時可以嘗試別的導航軟體,因為各家數據和算法不同,高德不行,也許別的反倒可以。
小編覺著,高德如果能把土路、巷路分出來,給個選項,讓用戶選要不要走小路,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