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草缸總是繞不開底床這一必需品,沒有底床,跟裸缸區別不大。怎麼選擇草缸底床?種水草用什麼好?陶粒和水草泥孰優孰劣?這些都是初入行人員經常問的問題。其實,底床的選擇真的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於你用它幹什麼。我在這裡逐一分析各類底床的特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把底床基質分為兩類,一類是能量性基質,一類是非能量性基質。
一、能量性基質
能量性基質首推水草泥。水草泥以亞熱帶肥沃的黑土為原料,輔以各種微量元素,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水草泥品牌眾多,品質參差不齊,其肥效及耐久度也有很大差別。水草泥的優點是:入水後會緩慢釋放水草所需的營養成分,同時具有改善水質的功效,能夠降低水的PH值和GH值,為燈科魚提供類似於原產地的環境。缺點是持久性不足,好一點的水草泥,可以使用兩年左右,質量差的半年就完蛋了,然後就會失去肥效、粉化成灰。所以,使用水草泥,通常在失去肥效、粉化以後,需要翻缸。
還有一種能量性基質,就是仙土。仙土為自然礦產資源,疏鬆透氣,富含有機質,不易粉化,常作為蘭花的培養基質,近年來也有不少網友嘗試用於草缸。仙土同時具備水草泥和陶粒的優點,即為不易粉化、持久性好,能持續提供肥力供水草生長需要。缺點是仙土會黃水,這個缺點廣為網友詬病,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解決(浸泡、水洗、添加除黃劑)。還有一個缺點也值得一提,那就是容易產生黑毛藻。這也許是最另網友頭疼的一種藻了,不亞於人類的癌症!經驗豐富的高手,可以嘗試使用仙土開缸。
二、非能量基質
非能量基質,顧名思義,這種底床基質沒有肥效。常見的非能量基質有陶粒、河砂、黑金砂、宜蘭砂、珊瑚砂、菲律賓砂、黃金砂、化妝砂等。考慮到成本及實際效果,我推薦陶粒和河沙作為非能量基質使用。下面,我先說一說陶粒。
陶粒,採用優質黏土經700°以上高溫燒制而成。陶粒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對水質幾乎沒有影響。硬度較高,不易粉化,內部多孔,質量輕,有利於硝化細菌的培養和植物根系成長。由於陶粒是燒制的,硬度高,所以使用壽命較長,可以反覆使用。對於愛折騰的網友來說,陶粒的優勢比水草泥明顯。但同時其缺點也很明顯,高溫燒制下,有機物幾乎全部玩完,沒有什麼肥效可言,只能起到固定水草的作用。微量元素或許有,能不能溶於水中供水草利用,還有待論證。雖然陶粒沒有肥效,但前輩高人們已經為我們想出了解決辦法,基肥、能量砂就是近年陸續推出的解決方案。目前,已有網友成功採用基肥+陶粒的模式,養出了狀態撩人的水草。所以,使用陶粒養草的話,基肥是必需的,不然水草很難紮根。本人也正在試驗陶粒+基肥的養草模式,期待能夠成功。
河砂,就是我們通常建築用砂,也可以作為草缸底床使用。河砂價格低廉,易於獲取,使用方便。河砂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與玻璃的主要成分相似,其物理物質和化學性質都非常穩定,對水質影響極小,有利於穩定微環境。缺點與陶粒砂一樣,沒有任何營養成分可言,使用過程中也需要添加基肥。不過,我看過很多用河沙造景的案例,幾乎都是把河沙作為化妝砂使用,很少有在河沙上種水草的。
其它的黑金砂、宜蘭砂等,與河沙特點相似,巧妙使用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就不再一一累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