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提出了低碳生產氨的新工藝

2020-12-06 科技報告與資訊

氨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見的化學品,也是大多數肥料的重要成分,但目前的工業生產氨的過程每年會產生幾百萬噸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助理教授Meenesh Singh領導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生產氨的新工藝,其碳足跡會低得多。他們在《ACS Catalysis》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氮氣是用於製造氨的成分之一,但由於氮氣中的氮鍵非常穩定,因此需要大量的能量來破壞氮鍵,以便氮氣能夠與氫氣結合產生氨。"目前從氮氣中製取氨氣的方法非常耗能,需要燃燒化石燃料來產生巨大的熱量,這就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作為副產品,"Singh說。

Singh和同事們開發了一種生產氨的新方法,這種方法依靠使用塗有銅的篩網,一種有助於將氮氣與氫氣結合成氨的催化劑。篩網通電有助於推動反應的進行。

純淨的氮氣被推過篩網,然後與水相互作用,水提供氫氣。儘管與傳統工藝相比,Singh的工藝所消耗的能量與傳統工藝相似,但它所需的化石燃料卻比傳統方法少得多,只需足夠給篩網通電即可。"電力可以來自太陽能或風能,這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確實會有很大的幫助,"Singh說。"即使是現代的發電設備也是非常高效的,如果電網以傳統方式供電,我們的工藝仍然比傳統的合成氨生產使用更少的化石燃料,產生更少的有害溫室氣體。"

目前,Singh的工藝能夠生產20%的氨和80%的氫氣。新工藝的臨時專利已經提交。

Singh的小組現在正在研究使用空氣,而不是純化的氮氣,作為生產氨的氮源。"在溫室氣體方面,使用空氣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節約,因為我們使用的是現成的空氣,而不是需要淨化和裝瓶的氮氣。"

論文標題為《Competing Effects of pH, Cation Identity, H2O Saturation, and N2 Concentration on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N2 to NH3 on Electrodeposited Cu at Ambient Conditions》。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出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新策略
    ,為脫硝和電催化合成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為變廢為寶,在一氧化氮和氨之間架起一座切實可行的橋梁,該團隊提出了將煙氣中的一氧化氮電催化還原合成氨的新策略。  研究人員首先基於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考慮了數十種不同的一氧化氮還原反應路徑,發現一氧化氮還原在熱力學上比氮氣還原和析氫(競爭反應)都更容易進行。他們通過基於描述符的方法篩選出最優的過渡金屬催化劑——銅。
  • 合成氨新技術可使化肥生產更環保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美國佛羅裡達中部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新的電化學技術,可在常溫常壓下用氮氣和水生產氨,只需消耗少量電力,效率高於同類技術。  以氨為基礎的化肥是現代農業一大支柱。
  • 科學家提出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新策略—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和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合作,提出將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中排放的一氧化氮電催化還原合成氨氣的新策略,為脫硝和電催化合成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 大連化物所提出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新策略
    近日,大連化物所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和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合作提出將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中排放的一氧化氮電催化還原合成氨氣的新策略,為脫硝和電催化合成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氧化氮是一種有害的大氣汙染物,通常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火電廠鍋爐煙氣、汽車尾氣等,一氧化氮的去除在工業煙氣處理中是必不可少的。
  • 研究人員提出一種石墨烯增強燃料電池的新設計
    倫敦大學學院、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以石墨烯為關鍵成分的這項新研究有望解決迄今為止阻礙這一清潔、無毒、可再生技術發展的一些障礙,從而開啟氫燃料電池作為一項潛在的清潔能源突破的大門。目前,美國能源部估計,氫燃料電池產生的能源成本約為61美元/千瓦。最終目標是將其降低到每千瓦30美元。論文中提出的石墨烯塗層納米顆粒的生產規模的擴大,可能對這一探索有顯著幫助。
  • 低碳鎂碳耐火材料的研究
    鎂碳耐火材料具有優異的抗侵蝕性、抗熱震性和熱傳導性,且製備工藝簡單,被廣泛用作電爐、轉爐及精煉爐等的內襯材料。但傳統鎂碳磚在製備及應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 消耗大量石墨資源;2) 高的熱導率導致熱損耗增加,難以滿足二次精煉工藝要求;3) 高的碳含量容易引起鋼水增碳而汙染鋼水,不利於純淨鋼和超低碳鋼等的冶煉。
  • 研究人員通過代謝重編程研究提出代謝幹預治療肝衰竭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研究員許國旺團隊與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餘祖江團隊及美國NIH教授莊正平團隊合作在肝衰竭轉化醫學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共同揭示了肝衰竭的代謝重編程機制,提出代謝幹預治療肝衰竭的新策略
  • 日本新技術可高效合成氨
    新華社東京4月2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一個研究團隊最新發明了利用氮和水在常溫常壓下高效合成氨的新方法,今後有望用於相關肥料的生產。        據介紹,氨是生產化肥所需的一種化合物,傳統工業合成氨需要用到氮和氫,要求高溫高壓的反應條件,還需耗費天然氣等能源。
  • 氫能源與氨能源,究竟孰高孰低?未來能源市場將由哪個國家主導?
    自氨被製造出來之後,到現在已經大規模生產,並出口到世界各地生產化肥。在此之後,日本研究人員卻有了新的突破,日本承諾在2050年前將實現碳中和,這給重量級工業企業帶來了希望,並且還將使眾多企業走出經濟泥潭。
  • 尿素制氨工藝在鎮江電廠的可行性分析
    由於液氨受到安全、地域等因素的限制,逐漸被新型的尿素制氨技術所取代。本文通過對常見的三種尿素制氨工藝進行分析比較,結合鎮江電廠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尿素制氨工藝尿素制氨技術中根據其反應機理和核心反應設備的不同分為尿素熱解制氨、普通尿素水解和尿素催化水解三種技術。
  • 用釕在較低溫度下催化氨的形成
    生產這些肥料的一個關鍵步驟是合成氨,利用氫氣和氮氣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反應合成。傳統上,氨的生產是通過 "Haber-Bosch "工藝進行的,儘管這種工藝很有效,但需要高溫條件(400-500℃),使得該工藝成本很高。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降低合成氨反應溫度的方法。
  • 2020年合成氨工藝證模擬考試題庫及合成氨工藝理論考試試題
    題庫來源:安全生產模擬考試一點通公眾號小程序2020年合成氨工藝證模擬考試題庫及合成氨工藝理論考試試題是由公眾號安全生產模擬考試一點通提供,合成氨工藝證模擬考試題庫是根據合成氨工藝最新版教材,合成氨工藝大綱整理而成(含2020年合成氨工藝證模擬考試題庫及合成氨工藝理論考試試題參考答案和部分工種參考解析),掌握本資料和學校方法,考試容易。
  • 美媒:新技術可將氨無縫轉化成氫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18日報導,新技術可把氨「無縫」轉化為綠色的氫。報導稱,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環保的把氨轉化為氫的方法。《焦耳》雜誌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概要介紹了這項新技術,該技術將是朝使以氫為燃料的零汙染經濟成為可能而邁出的重要一步。
  • 粉煤灰中氨量測定方法研究
    我國大氣汙染排放標準日趨嚴格,電廠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發生了很大變化,呈現出從石灰石-石膏法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向多種工藝技術共同發展的趨勢,其中氨法脫硫技術被列為燃煤電廠煙氣脫硫的發展方向。氨法脫硫就是以液氨或氨水為脫硫劑,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起反應,並通過空氣氧化,最終產物為硫酸銨的脫硫工藝。
  • 2020年合成氨工藝作業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十五
    參考答案:正確2 、(判斷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生產經營單位現場檢查時,發現現場作業人員有未按照要求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情況,應噹噹場予以糾正。參考答案:正確23 、(判斷題)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 我國科學家在低溫合成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人民網大連9月1日電 近日,大連化物所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陳萍研究員、郭建平博士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組創新性的提出了「雙活性中心」催化劑設計策略,並由此開發出了一系列過渡金屬與氫化鋰組成的複合催化劑體系,實現了氨的低溫催化合成。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期發表在《自然-化學》期刊上。
  • 千噸級煤基合成氣制低碳醇工業側線試驗完成—新聞—科學網
    在科學家們看來,這一進展開闢了低碳醇多聯產工藝合成的全新途徑,也成為產研成功合作的典範。 以「高產」和「溫和」取勝 10月22日,位於神華集團包頭煤化工公司的一套工業側線裝置已連續運轉1000多個小時。事實上,大約在一個月前,身在試驗現場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員房克功從現場採集的數據中得知,試驗結果有望優於預期。
  • 研究人員為茉莉酸生產開發生物技術
    來自比勒費爾德大學化學系和生物系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方法,可以使生產一種具有生物意義的茉莉酮酸前體的方法更有效、更便宜。他們的創新成果。他們模仿了植物生產這種激素的方法。結果得到了12-OPDA,這是一種茉莉酮酸的核心前體。從長遠來看,它還可能成為高品質香水的潛在前體。研究人員在5月29日的研究期刊《高級科學》上發表了他們的方法。
  • KIST公布一種從氨中大量提取高純度氫的技術
    氫燃料電池結合發電的新技術。與傳統的天然氣蒸汽重整制氫法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不同,利用氨氣制氫法只產生氫氣和氮氣。儘管氨氣呈現出諸多優勢,但用氨氣生產高純度氫氣並與燃料電池結合發電的研究還比較少。KIST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膜材料和催化劑,用於將氨分解成氫氣和氮氣。通過將催化劑和膜相結合,研究小組創造了一種能夠同時分解氨和分離純氫的提取裝置。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團隊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團簇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江凌團隊合作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