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氨被製造出來之後,到現在已經大規模生產,並出口到世界各地生產化肥。在此之後,日本研究人員卻有了新的突破,日本承諾在2050年前將實現碳中和,這給重量級工業企業帶來了希望,並且還將使眾多企業走出經濟泥潭。
研究人員打算將氨作為未來的燃料,但是有的批評人士說,腐蝕性氣體還遠不是一種明確的清潔能源。
晚上彩色的核電站日落景觀Evening colored sunset view of Nuclear
燃燒氨與化石燃料不同,它不排放使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而且比起化石燃料更容易運輸。
液氫,也被吹捧為綠色燃料的潛在來源。
這吸引了一個大型日本公司財團的興趣,該財團熱衷於向日本大規模進口這種燃料,自福島核災難以來,日本幾乎沒有化石燃料儲備,而且核電能力也有限。
綠氨聯合會執行副總裁兼代表主任村崎茂說,「氨水是日本最便宜、最可行的選擇」。
電力天空背景上的能量塔Energy towers on an electric sky
這個財團成立於去年,由70家主要的日本公司組成,這些公司希望先在燃煤發電站使用氨氣,最後也在煤氣廠使用氨氣。
在日本首相於10月份設定了2050年這個仍嚴重依賴煤炭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實現碳中和的最後期限之後,尋找更環保的燃料有了新的緊迫性。
日本首相認為,「2040年以前」,氨可以產生日本電力需求的十分之一。
但是,這種氣體能否提供超越核能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的技術創新,尤其是因為目前大多數生產氨氣的方法本身都會排放二氧化碳。
在生態方面, 「綠色」氨,由水、空氣和可持續電力的化學反應製造。據英國皇家學會一家獨立的科學組織稱,它是100%的可再生和無碳的。
菲德勒斯fiddlers燃煤發電站,位於柴郡附近的widnes附近
研究人員希望「綠色」氨有一天能為低碳星球提供動力,但目前大多數氨都是從天然氣或煤炭中提取的「灰色」氨。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這種方法平均每生產一噸氨水就排放2.4噸二氧化碳,約佔當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
研究人員表明,將生產灰氨和燃燒煤炭所產生的排放量進行比較是很複雜的,但他們一致認為,除非可再生生產,否則就不會被視為環境友好型能源。
目前日本研究者正在進行收集儲存氨水排放的工作,創造出一種名為「藍色」氨的中途站產品。
在日本四日市的工廠
但是目前,人類只能從現有供應商那裡使用符合成本效益的灰氨,因為在未來幾年內,藍色氨都將無法供應。
截止現在,氨能源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的潛力巨大。
9月,沙特石油公司和日本能源智庫組織了一批40噸的藍色氨運往日本,在一個燃煤發電站和兩個小型燃氣輪機中進行實驗燃燒,這位研究氨能源提供了更好的數據來源。
環保人士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可再生資源而不是重新定位化石燃料.
可再生能源
日本環境非政府組織的國際總監告訴法新社,碳捕獲和儲存到2030年都不會大規模實現,與這些技術相關的成本和風險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未來,到底是以氫能源為主的能源開發還是氨的有效利用,還有待研究人員的研究,不過,日本提出的綠色氨也為當今世界的能源多項選擇提供了必要的方向。
不僅僅是日本,中國布局氫能源研發也是能源戰略上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未來會引領世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