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博士要給大家分享的
是關於「跑偏」的知識
車博士經常被問到,「四輪定位」是不是4S店在忽悠人。
說句公道話,還真不是,除非你認為每天洗腳是在忽悠自己。
汽車的輪子就像雙腳之於我們,而四輪定位的確是一項挺重要的維護項目,它對汽車的操縱穩定性,轉向性能和輪胎的壽命都有影響。
腳是要洗的,四輪定位也是要做的。
這算是一個新技術,應用時間也就是二三十年。主要是因為以前車子的懸架結構簡單,不需要用到。
四輪定位是校正車輪幾何定位角的技術,由前輪定位和後輪定位兩個部分組成的,包括對車輪、懸架、車橋、轉向節各種角度的定位和校正。
那麼,做「四輪定位」對汽車有何影響呢?
四輪定位就是為了保證車輛的直行性、行駛穩定性、轉向自動回正作用、減少輪胎磨損延長使用壽命而設計的,以日常家用轎車為例來說,理論上同軸的兩個車輪定位參數呈對稱性相等,左右前輪對稱、左右後輪對稱。如果車輪定位發生偏差,表現出來最常見的故障現象為跑偏、啃胎、方向賊或方向重等。
那麼
四輪定位主要調整的是哪些參數呢?
主銷後傾角、主銷內傾角、前輪外傾角、前輪前束、後輪外傾角、後輪前束
是不是感覺不知所云?
下面車博士給大家好好解釋一番
主銷後傾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
自行車和摩託車的前叉都是向後傾斜的
其實這個傾斜角
就是為了讓前輪能夠自動回正,保證汽車直線行駛的穩定性
尤其是在高速時
能夠讓車輛保持直線
否則就需要不斷地修正方向
那麼車輛就無法平穩行駛
所以騎自行車的時候
車速起來之後
有些人就能夠撒歡放開雙手
就是靠著這個角度提供的平衡
運用到汽車上,也是這個意思,就是車輪的主銷會有一個向後的傾角。一般來說,後傾的越多回正力越大,相應的,方向盤也會更沉,但主銷後傾角過大,對行駛的穩定性不一定越好,並且還會比較吃胎,所以四輪定位需要調整這個角度的參數。
主銷內傾角
主銷內傾角就是
車輪主銷向內傾斜的意思
就像是傾斜的比薩塔一樣
相信大家在停車的時候都會發現
如果方向盤是朝著一側打死的
那麼兩個車輪會朝著內側傾斜
這其實就是因為
車輪的主銷就是向內傾斜的
車輪繞著傾斜的主銷轉動
所以車輪自然也是傾斜的
車輪傾斜後會有什麼情況呢?就好像是把桌子抬起來一個角,鬆開手它就會自動落下去恢復原狀。因此,主銷內傾的作用也是為了讓前輪自動回正,並且這個回正力和車速無關,它和主銷後傾角一起,讓車輛儘可能地走直線,保持穩定,高速時後傾角作用大,低速時內傾角作用大。
車博士溫馨提示
如果內傾角過大
也會導致方向很沉(不易回正)
同時也會有些吃胎
前輪外傾角
前輪向外傾斜一點,也就是說,從車前看,兩個車輪是倒八字的形狀。它的作用主要是讓方向盤更加輕便。此外,當車輪外傾時,在垂直載荷的作用下會產生一施加於芯軸上的分力,使車輪向內壓在軸承上,防止輪胎向外滑脫。但是,外傾角過大的話,會讓輪胎產生偏磨損。如今,汽車已經廣泛應用了子午線輪胎和方向助力系統,操控輕便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所以外傾角都非常小。
前輪前束
我們看過「內8」走路的姿勢
可能是天生也可能是後天養成的
而汽車前輪則是天生 「內8」
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
大家想一下,如果汽車的前輪是外傾角度的話,車輛在前進的時候,前輪是不是就會有一個向外滾開趨勢力?因此,讓前輪「內八字」一下,就能一定程度上抵消掉這個向外滾開的趨勢,減小輪胎的磨損。
那麼,「外八字」就是後輪前束的效果所致。後輪前束角改變會影響前輪單輪前束角:後輪前束角會決定後輪推進線角。現代四輪定位都是採用推進線定位方法來決定前輪前束。因此改變了後輪前束角造成推進線改變,雖然前束沒有變化,由於其單輪前束的基準線(推進線)變動了,因此單輪前束也會跟著變動,前輪總前束並沒因此而改變。
不僅如此,做四輪定位也不要忘了調整汽車後輪外傾角,因為當外傾過小時,會造成輪胎內側磨損;但是如果外傾過大時,就會造成輪胎外側磨損。不調整的話,會比較吃胎。但是也有例外,在賽車上,為了提升彎道的性能,會特意調大外傾角的幅度。
以上關於四輪定位的知識就講到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