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一魚缸變「許願池」 遊客圖吉利往裡投硬幣

2020-11-30 上遊新聞

春節期間,磁器口古鎮一店鋪門口的魚缸變成了「許願池」,遊客紛紛自發往裡投硬幣,許下新年的美好願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石缸內水質清澈見底,二十幾條紅色金魚在水裡來回暢遊。缸低正中間,有一個圓形的小瓦罐,灌口直徑約10釐米,瓦罐四周和罐內有不少面值不等的硬幣。

現場,仍又不少遊客圍著石缸往裡丟硬幣,丟硬幣的大多是年輕人和小孩。

來自成都的李剛和朋友五人,一口氣連投了十多次,才成功將硬幣投進瓦罐中。李剛說,以前去歐洲旅遊也看到不少許願池,都會投幣許願。這次碰到這個「許願池」,當然也不能錯過,許個新年願望,將硬幣投入瓦罐中,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實現。

「石缸裡有瓦罐,好多人在往裡面丟硬幣,我們也丟一個。」到磁器口旅遊的鄧麗對身邊的女兒說。鄧麗和家人剛在旁邊店鋪吃完午飯,出門看到一群遊客圍著石缸,不少人正往石缸內的瓦罐中丟硬幣,覺得好玩,自己也想碰碰運氣,就將一塊錢硬幣遞給女兒。

老闆陳女士說,最初,她只是在店門口擺上石缸種上荷花圖喜慶,花開時,能不少遊客停留觀賞,也能給店裡帶來生意。自從2016年8月,荷花凋謝後,就將荷花移除,在裡面養了金魚。從那以後,就開始有人往裡丟硬幣,後來裡面的硬幣越來越多,丟的人也多起來。

陳女士說,可不要小看這個石缸,它可是一個古董。四年前,她從古玩店花兩萬塊錢將石缸掏回家。石缸看上去有點年頭了,三面雕刻有麒麟、仙鶴和梅花鹿等仙獸,看著喜慶。

每天能聚集不少人氣,給店裡帶來生意,陳女士一家覺得這口石缸能給家裡帶來財氣,每天都精心呵護。據悉,魚缸裡的水基本上3天換一次,每次要換8大桶水,差不多有半噸。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雷鍵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往許願池裡扔硬幣,真的會心想事成嗎?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往許願池裡扔過硬幣嗎?相信很多人都丟過。雖然在行動支付的時代,錢包裡的紙幣越來越少,硬幣更是累贅,但在祈福的時候,硬幣這個C位卻是雷打不動的。出去旅遊,看到了人氣滿滿的許願池,不拋個硬幣許個願怎麼行?於是,當大傢伙兒都抱著這種心態站在景點水池旁的時候,事情就有些失控了。作為動物園裡的一隻揚子鱷,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 在魚缸裡扔硬幣會怎麼樣
    很多人都會在客廳擺放魚缸,一來供人觀賞,二來能夠旺財運。有些人覺得,往魚缸裡扔硬幣可以招財,就好比在外旅遊的時候,總能看到許願池裡很多的硬幣。但事實上,魚缸裡扔硬幣不會招財,反而會阻礙財運。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在魚缸裡扔硬幣會怎麼樣吧。
  • 遊客路過許願池,發現烏龜不對勁,醫生:硬幣它怎麼吃得下去的?
    導語:遊客路過許願池,發現烏龜不對勁,醫生:硬幣它怎麼吃得下去的?在人們眼中烏龜是一種非常吉祥並且神聖的生物,象徵著長壽財運的它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都是關於烏龜的裝飾品。還有一種許願池,裡面也是放著烏龜的,而且一般許願池裡面的烏龜個頭都比較大,人們經過的時候都會向裡面投放一些硬幣,這象徵著給自己帶來好運。投放硬幣這種行為看起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這些硬幣卻對烏龜產生了致命的危害。
  • 往魚缸裡丟硬幣,難道是讓觀賞魚吃什麼自己去買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先不談,我們講講為什麼有的魚友會往自己的魚缸裡丟人民幣,也就是一元或者五角的硬幣,其實養魚老道以前開魚店的時候,也會有此習慣,平時收到的一元錢硬幣,自己懶得往兜裡放,直接順手就扔到了各個魚缸裡,這樣做到底有什麼用處呢?哈哈,其實是啥用也沒有的,在我們這裡有個說法叫做壓缸,就是把硬幣丟到魚缸的意思。
  • 「撒錢幣」祈福有新招:木化石裡塞硬幣
    好好的一座木化石,卻被遊客們「懟」滿了硬幣!這成了南京方山景區山頂廣場上一道奇怪的景觀。正如剛剛那位市民所說,很多遊客把硬幣塞進石頭縫裡,只是為了「祈福」。但顯然,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木化石,還損壞人民幣,涉嫌違法。對此,景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能採取措施,讓遊客們「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其實,類似塞硬幣、投硬幣的事情,只要你有眼力,在哪都能看到。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水池變許願池 網友:30萬的冤魂魂歸何處?
    如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已經深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可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西側和平公園的水池成了遊客的「許願池」。據悉,在2014年國家公祭日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地組織人員清理過這個水池裡的硬幣和地鐵票,但是後來又有遊客隨意拋投硬幣和地鐵票。
  • 魏傑故居許願缸硬幣被吸走 管理處:將進行調查
    福州新聞網(微博)1月5日訊(福州晚報(微博)記者 陳木易)昨日,福州網友「@小土豆哥哥」發微博稱,他在遊玩金雞山魏傑故居的時候,看到有一名老人將遊客投到故居許願缸內的硬幣吸走,直呼「這樣真的好嗎」?據該網友表示,這件事情發生在2日下午4點多,他在魏傑故居內遊玩時看到一名老人「裝備齊全」,手拿一個類似磁鐵的工具,直接伸到許願缸內吸走硬幣,並放到隨身帶著的塑料桶內。「從我進去到離開 5分鐘的時間裡,他都在吸硬幣,老人還介紹『只有新錢可以吸』。」該網友說,故居內有3個這樣的許願缸,老人在吸硬幣期間也不見有人勸阻,他不知道這名老人到底是工作人員,還是普通遊客。
  • 魚缸裡扔銅錢、銅幣是為了圖個吉利嗎?或許是吧,有時候也不吉利
    往魚缸裡扔硬幣的確實有,比如說養魚老道,以前我們這裡的魚店老闆都會有個習慣,往自己店中的魚缸裡扔幾個硬幣,倒不一定是銅幣,一般的都是一元的硬幣,美其名曰壓缸,其實就是圖個吉利罷了,所以說這個事情我也經常幹。
  • 遊客怒懟磁器口,當地人說了一句話他們立馬閉嘴了
    遊客怒懟磁器口,當地人說了一句話他們立馬閉嘴了。說起重慶,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座城市並不陌生,重慶無疑是座非常美麗的城市,每年到重慶旅遊的遊客都不在少數,重慶當地的美景也是非常多的,像當地的長江三峽、武陵山大裂谷等,景色也還不錯。
  • 英國男子手持磁棒吸取許願池內硬幣
    據報導,比起放鞋墊,或是一些讓皮鞋快點變軟的小技巧,英女王選擇更直接的方式來解決新鞋磨腳的問題。負責英女王衣著長達11年的帕文表示,鞋子必須馬上穿起來舒服,所以她找人先穿。  作為皇權的的最高領袖,女王從來不能說,「我不舒服,我走不動了」。根據皇室內部消息人士透露,白金漢宮負責把鞋穿軟的專人在「工作」時必須穿上米色的短襪,而且只能在地毯上行走。
  • 闢謠:魚缸有蛋白蟲能用銅幣來對付嗎?揭開銅幣殺蟲面紗
    也許你在景區裡面可以看見很多水缸裡面會養上幾條金魚錦鯉,然後底部會有很多硬幣甚至是紙幣。包括小區裡面養魚的水池或者噴泉裡面可能也都會見到一些硬幣紙錢之類的東西。但是大多數人往魚缸裡面扔錢,多多少少都是為了圖一個吉利罷了。我一個魚友跟我說這個神奇的操作叫做「壓缸」。
  • 重慶旅遊|外地人才去磁器口 本地人只去萬盛奧陶紀
    作為一個家臨近洪崖洞的本地人,我試圖採訪過當地遊客。從他們的口中我得知,許多人都是因為這些短視頻、旅遊攻略等慕名而來,意圖親身打卡這個「8D魔幻城市」,體驗十二時辰都在找路的新奇感受。但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本地人,真的想表態一句,網紅洪崖洞、磁器口,真的只是外來遊客愛去的地方,我們本地人是真的會去這些地方玩兒嗎?
  • 磁器口派出所變「水上派出所」 民警化身「蜘蛛俠」堅守崗位
    原來就是洪峰過境期間,一樓被洪水淹沒的磁器口派出所。該派出所在斷水斷電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抗洪搶險和日常警務的工作。今天(21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探訪了磁器口派出所,聊起了背後的故事。
  • 闢謠:往魚缸裡放鹽能保養觀賞魚?魚缸裡可別隨意放鹽
    很多魚友經常喜歡往魚缸裡面撒鹽。亦或是有魚友的魚生病了,他就會叫那個魚友撒點鹽。這鹽真的是說撒就撒的嗎?一般情況之下,往魚缸裡扔鹽,究竟目的何在?1. 殺菌消毒。鹽其實就是氯化鈉。一般來說濃度不夠的鹽水是不會長出海裡的細菌來的,只能殺死掉魚缸中的一部分細菌,對硝化細菌固然也是有一些影響的。不過能夠大大降低觀賞魚傷口被細菌侵入感染的風險。
  • 往魚缸裡加鹽可以殺菌、消毒,還能淨水,鹽有淨水效果嗎?
    往魚缸裡加鹽,可以促進藥物吸收,添加藥物的食鹽當然會有治病作用了由於往魚缸裡加鹽,可以調節觀賞魚的滲透壓,因此有助於觀賞魚在患病期對於藥物的,輔助吸收作用,同時可以消炎、殺菌,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觀賞魚病,只靠加鹽就可以治癒,也不是說低濃度的食鹽浸泡,在沒有其他藥物輔助的情況下
  • 導致魚缸裡硝化細菌死亡,可能會與下列因素有關,我們如何改善?
    一、觀賞魚患病其實是最大的因素觀賞魚患病是導致硝化細菌死亡最為嚴重的因素,包括了我們突然往魚缸裡添加有大量的新魚,都可以導致硝化系統的崩潰。這是一個雙向的問題,有可能一開始只是水質不好,我們根本沒有在意,然後觀賞魚就開始患病,只要是觀賞魚一患病或者是新入缸的觀賞魚大量的出現應激反應,我們想要搞清楚魚缸的水質就會變得難上加難。
  • 遊客亂扔硬幣或致一歲白鯨亡 加華裔怒斥殘忍
    (加拿大《明報》)  中新網6月24日電 綜合加拿大《明報》報導,加拿大溫哥華水族館剛滿一歲的小白鯨Nala,於21日晚因病暴斃。水族館獸醫驗屍發現,Nala的呼吸道中有從未見過的囊腫,裡面還有兩顆小石頭及一枚一仙硬幣,間接引發呼吸道阻塞。水族館人員稱從未見過這種怪異的情況,正在研究其原因。
  • 磁器口有群職業吆喝師:每天要喝十瓶水 買車買房全靠喊
    千年古鎮磁器口,紛繁的商業,接踵而至的遊客,催生了一種新的職業——吆喝師。站在店鋪門口,扯著嗓子吆喝,是他們每天的工作。春節前夕,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拜訪了三位職業吆喝師,他們的吆喝聲,迴蕩在石板路和青瓦之上,成為古鎮一道風景。△磁器口絡繹不絕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