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蘇泰連」誰能代表江蘇,成為世界級「中國藥谷」?

2021-01-13 交匯點客戶端

4月25日,蘇州在生物醫藥產業上發出時代最強音:傾力打造萬億級「中國藥谷」!

作為「永遠的朝陽產業」,生物醫藥產業被蘇州上下視為「不能錯過的機會」。蘇州提出將生物醫藥作為「1號產業」來打造,就是要再造一個萬億級產業,支撐蘇州未來10年、20年乃至更長時期的可持續發展。

江蘇作為生物醫藥大省,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無論是病毒關鍵基因測序、研發檢測試劑盒還是開發疫苗等,都展現了硬核實力。

其實「中國藥谷」一詞並非首次提出,2019年5月,南京江寧高新區的相關報導中就有「建設『中國藥谷』,打造生物醫藥千億級產業」。今天,1號君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在江蘇,誰最有可能成為世界級「中國藥谷」。此外,泰州中國醫藥城則明確到2029年基本建成「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名城。當然,有著「中國藥港」之稱的連雲港同樣毫不示弱。

「寧蘇泰連」,爭妍鬥豔

2019年,國家科技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了《2019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權威公布了全國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2019年度競爭力排名情況。

在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寧蘇泰連」全員獲得「好成績」。其中蘇州工業園區進入前三甲,排名第三,且產業競爭力位列第一。泰州醫藥高新區、連雲港高新區、南京江寧高新區分別位居第11、14、15,此外,連雲港經開區、南京經開區、崑山高新區和南京江寧經開區也出現在「前50強」榜單中。那麼南京、蘇州、泰州以及連雲港各自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如何?

南京:跨界抱團發展

江寧高新區在生物醫藥產業布局方面早已下了一步非常精彩的「先手棋」,而今,生物醫藥產業地標正在這裡加速崛起:

2018年,南京的一支原創藥研發團隊堅守了十六年,終於誕生了中國首個原創抗愛滋病新藥;

2019年,挪威科技大學首個中國創新中心啟用,引入3個國際化創新研發項目,預計3年內實現市場化;

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傑伊基斯林領銜的楓楊生物開業運營,其首個高附加值、以替代珍稀植物提取物的強抗氧化劑生產菌株已經構建成功,即將進入產業化階段,有望引領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金斯瑞投資7500萬美金建設具有國際先進研發與生產水平的精準細胞治療中心,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家、中國第一家CAR-T技術產業化公司;

投資28億元的紅太陽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將建成華東最大的生命健康科學研究中心、百姓健康產業展示交易中心及國際人才集聚中心;

正大天晴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基地即將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固體製劑10億粒/年、注射劑1億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左右,利稅5億元……

「跨界抱團發展」是江寧「藥谷」的核心優勢,江寧高新區以「新藥創製+生命健康+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為產業導向,以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生命科技小鎮為核心載體,重點實施機制創新、鏈式發展、融合發展、特色品牌和校友經濟五大戰略,打造生命科學產業高地。

目前,江寧高新區已累計引進總投資億元以上生物醫藥項目20個,集聚和培育各類生物醫藥企業近200家,包括金斯瑞、奧賽康、恆瑞醫藥、正大天晴、康寶萊為代表的生物醫藥領軍企業和高成長型項目;匯聚上市企業24家,其中自主培育上市企業6家。

蘇州:發展速度最快

蘇州醫藥產業發展的速度讓其他地區十分羨慕,該地形成了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崑山小核酸基地等各具特色的醫藥產業集聚園區。

其中,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loBAY) 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內,14年前的春天,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破土動工,拉開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序幕。

2007年,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舉行開園典禮,首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藥物分析測試平臺建成運行;

2010年,合作夥伴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相關合作項目揭幕、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晉升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2年,信達生物聯手生物納米科技園;

2013年,國內首個以轉化醫學為核心的商業運營機構凱傑轉化醫學中心正式投入運營、蘇虞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式奠基;

2014年,蘇州吉瑪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首家登錄第三版的上市企業;

2016年,百濟神州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2016年美國IPO第一單、東耀藥業與蘇州開拓藥業籤訂委託研究生產合同成為蘇州MAH制度第一單......

目前園區內已集聚高層次研發人才10000多名,自主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400多家,園區內的明星企業有:信達生物、基石藥業、百濟神州等,初步形成了以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生物技術、服務外包及納米技術等為主的研發創新型產業集群,並成為高層次人才研發集聚、交流、合作的創新社區。

泰州:開啟二次創業

揚子江畔,蘇中平原。十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農田,2009年,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江蘇泰州醫藥高新區(又稱「中國醫藥城」)誕生於此。

2019年醫藥高新區首批28個重點產業化項目總投資達到85.8億元,涵蓋了抗體生物藥、抗腫瘤診斷試劑、三類醫療器械、5G雷射通訊、靶材等產業領域。所有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值超過110億元,利稅達到15億元。

從2019年公布的數據來看,此前5年,泰州醫藥高新區內生物製品的申報量佔到全省總量的1/4,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產品申報數佔全省的1/6,疫苗產業集聚度在全國同類園區最高,已經成為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泰州醫藥高新區從「零」起步,從無到有,十年來,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品牌形象逐步確立,目前已集聚國內外醫藥企業1000多家,其中包括阿斯利康、武田製藥、勃林格殷格翰等13家全球知名跨國製藥企業;海王集團、石藥集團、邁博太科、大同盟製藥、長泰藥業、蘇中藥業等一批國內知名醫藥企業也先後入駐。

據泰州市委常委、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小兵介紹,泰州中國醫藥城已經開啟「二次創業」新徵程,根據「二次創業」的發展戰略,到2029年基本建成「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名城。

連雲港:群「星」匯聚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連雲港醫藥產業發展起步早。大約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連雲港龍頭藥企開始進入萌芽時期。

1969年8月,江蘇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製藥廠組建,1973年改名為連雲港東風製藥廠,成為正大天晴的基礎。

1970年,恆瑞的前身連雲港製藥廠成立。

1975年,康緣藥業的前身連雲港中藥廠落地。

連雲港豪森製藥公司相對起步晚,於1995年7月成立。

在這裡,群「星」匯聚,「星光」璀璨。恆瑞醫藥、正大天晴、豪森藥業三家企業均為「藥企大牛」,多年進入中國製藥企業研發十強;位於連雲港高新區從事醫藥創新的莫納(連雲港)生物科技是基因編輯工具酶方面的後起之秀,現為國內醫藥巨頭恆瑞醫藥提供部分試劑和耗材……「中國藥港」已成為這個海濱小城的形象名片,甚至有人說:「中國醫藥創新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雲港」。

近年來,連雲港市生物醫藥製造產業也是快速增長,已形成生物製藥、現代中藥、小分子藥物等六大特色產業,產值規模逼近千億,未來規劃打造「防—治—養」一體化的大健康產業體系,逐步成為中國醫藥創新的領軍力量。

走向世界級「藥谷」還需哪些努力?

從上述各園區發展介紹、「王牌」項目、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可以看出,「寧蘇泰連」都是目前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那麼這四個城市能否作為「中國藥谷」走向世界,正是看下個十年如何發展。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成為世界聞名的「中國藥谷」,不妨先向世界知名「藥谷」看齊。蘇州選擇對標波士頓,不只是對「1號產業」下一個十年的期待,還有對標之後借鑑經驗之意。那麼國際上包括波士頓在內的哪些做法值得江蘇醫藥產業學習借鑑呢?

作為全球藥谷的波士頓地區,集聚了全球TOP20製藥企業中的16家、全球前十大醫療設備企業、33家頂級醫院以及最優秀的生物製藥人才。據報導,每年全球開發的新藥中,有6%出自這裡。曾有人言:世界Top20製藥公司大多數不是已在波士頓地區,就是正在進軍波士頓尤其是劍橋的路上。不僅如此,許多初創公司也紛紛前往。

在此之前,杭州、上海等多地的專家學者都曾提出過借鑑波士頓醫藥產業發展經驗的想法。例如,2009年,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刊登《波士頓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經驗及對杭州的啟示》、2015年上海科技報發布《從波士頓經驗看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源頭創新》等等。近年來,杭州更是多次喊出對標美國波士頓,打造全球一流的生物醫藥創新之城。簡而言之,波士頓是我國多個城市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參照範本之一。

其中,上海藥物創製產業化開發中心主任邵黎明認為大波士頓地區生命科學產業的優勢在於:一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基礎研究為源頭的高校和醫院等研究機構;二是不斷湧現的創新型生物技術初創公司;三是大型製藥企業的研發基地雲集;四是完整而配套的人才資源;五是豐富的風投資源和成熟的投資理念與管理機制;六是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為企業提供簡單而高效的行政服務流程,對企業研發投入實行稅收減免等利好政策。

以高校、醫院研究機構為例,大波士頓地區有麻省理工、哈佛大學等高校,還有全美最佳醫院麻省總醫院、婦科位居全美第一的布裡根婦女醫院等。不少企業入駐時會考慮到這裡的科研能力,以便於獲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對於初創企業,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範月蕾、王恆哲與毛開雲三位學者認為,大波士頓地區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高校建立的孵化器均擁有獨立的決策權,提升了孵化器的運營效率和對變化多端的市場的適應能力。

此外,法國、新加坡等國在醫藥產業集群的建設上均有可借鑑之處。

裡昂生物科技園是法國最重要的生物科技集聚地之一。清華大學於永達和閆盛楓兩位學者對全球範圍內8個典型的生物科技園區通過現場訪談、電話訪談等方式收集一手信息,分析發現:裡昂生物科技園在各項評分較高,這源於法國政府、裡昂大學以及賽諾菲等公司聯合成立裡昂生物科技理事會,園區內集聚了33家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為入駐企業提供全產業鏈的外包,此外吸引了包括歐洲之星在內的10餘支支持中小企業研發的投資基金。

據火石研究院分析,新加坡啟奧生命科學院鄰近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通過政府產業基金和VC/PE的投資以及引入國際知名醫藥企業,對大學和科研機構的技術和專利進行商業化轉化,新加坡政府下設的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局,主要職責是促進產業與學術研究之間的聯繫,在園區內部由其各個下屬機構負責對園區產業項目的認證及資金資助。此外,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啟奧生命科學園的公共技術平臺涉及臨床研究、小試、中試、量產等。

但學習他人的經驗也不能生搬硬套,走向世界級「藥谷」,「寧蘇泰連」不僅要學習他人的長處,更要認清自己的短板。那麼江蘇生物醫藥產業還有哪些短板需要補齊?

南京中醫藥大學吳玲霞等多位學者研究分析認為:江蘇作為醫藥大省,醫藥企業長期參與藥品的生產過程,對研發過程的參與較少,這將不利於醫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江蘇省匯聚了大批的醫藥高等院校與醫藥科研機構,科教優勢與開放優勢明顯,技術實力強,但尚未建立產學研合作的創新戰略聯盟機制,因此,科研成果轉化為有競爭力的現實產品的比例較低。

對此,吳玲霞等學者建議醫藥企業應加大高技術投入,建立屬於自己的研發中心,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建立新型的高水平的新藥物研發平臺。與此同時,聚創新要素,充分發揮企業的研發主體作用,完善「校—企—政」醫藥協同創新體系;促進科企聯盟平臺的建設和建立醫藥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為江蘇省醫藥產業引進項目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與配套服務,為醫藥中小企業提供共性技術服務,提高創新效率,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化進程。

此外,由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多位專家學者等組成「江蘇自貿區生物醫藥產業專題研究」課題組通過對南京、蘇州、連雲港三地調研發現存在不足之處包括:進口研發用樣品的申報種類繁多,冗長的進口通關流程降低企業的發展優勢;主管部門對實驗用材料查驗時間、基因樣本進出口辦理前期風險評估時間較長;與國家監管部門溝通效率較低,新藥審批速度緩慢;引進國際創新人才政策力度需加大。對此,課題組為未來發展提出加強通關「綠色通道」建設,積極爭取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改革深化,加大引進國際創新人才政策力度等建議。

未來已來,在生物醫藥產業上,誰將最終脫穎而出,誰會絕地反擊、彎道超車,誰又會黯然離場?1號君持續關注!

交匯點記者 丁茜茜 洪葉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公開資料截圖

L

相關焦點

  • 世界級文旅康養大城亮相寧滁
    11月21日,寧滁恆大文化旅遊城、寧滁恆大養生谷項目醉美示範區盛大開放,數百家媒體爭相品鑑,人氣空前高漲。    項目商業街實景圖    世界500強企業實力加持    企業的品牌實力是置業者保障的基礎,項目由世界500強企業恆大集團旗下恆大旅遊、恆大健康聯手打造,其中恆大旅遊集團作為「2019中國文旅產業優秀品牌企業第一名
  • 江蘇蘇北地區是中國龍捲風多發地區 預報是世界級難題
    中新網南京6月24日電 (記者 崔佳明)江蘇蘇北地區是中國龍捲風多發地區。龍捲風為何年年肆虐江蘇?23日夜,江蘇省氣象臺專家說,這是由於蘇北地區地勢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網交織,處於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易積聚不穩定能量,有助於龍捲生成。「龍捲風是由雷暴雲底伸展至地面的漏鬥狀雲,產生的強烈的旋風。
  • 中交一公局建築公司承建海口藥谷人才房N5號樓封頂
    從一紙藍圖到一棟棟高樓拔地起;從對藥谷人才房建設的構想到如今N5號樓的封頂。每一處細節,都凝結了項目全體職工的汗水,從每一磚每一瓦的砌壘到如期完成工程計劃。每一次驗收,都經歷嚴格的把關和管理。「年輕人應該要有一股向前的衝勁,要有擔當,我們代表公司入駐海口,就應該主動承擔責任,打造精品工程,打通海南市場」,在印象裡,這是每一次項目部會議上,項目經理張瑩對項目職工說得最多得一句話。張瑩經理時常很嚴厲,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說:「藥谷人才房項目在2019年最後的重點工程裡,任務重、工期緊、不允許項目部有一個混日子的人,我也不允許我們的團隊有一個這樣的隊友。」
  • 「人才+創新」壘築贛州青峰藥谷發展「新高地」
    「我們的發展進度很快,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全省及我國中部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藥谷,打響『青峰藥谷』品牌。」青峰藥業肖厚福向記者介紹道。一系列的招才引智的政策出臺和推動,為青峰藥谷建設增添「新動力」。目前,章貢區已引進高層次人才30人,創辦領辦企業22家,高層次人才數量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一。「如今贛州高鐵開通了,也解決了我們過去在引進人才方面交通不便這一難題,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願意走進贛州,留在贛州。」贛州市章貢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家斌對青峰藥谷的未來充滿信心。
  • 江蘇蘇北是龍捲風多發地區 預報是世界級難題(圖)
    原標題:江蘇蘇北地區是中國龍捲風多發地區 預報是世界級難題  圖為當日22時許,中新網記者趕赴救援現場——鹽城阿特斯協鑫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仍下著小雨,大批消防和警察在現場救援,門口拉著警戒線。
  • 寧杭角逐,皖南醒來
    明清時代,先是徽商稱雄,創造了影響東亞的「徽(州)文化」,躋身中國三大地域文化;而後蕪湖生產力和經濟力不斷蓄力,加之清末開埠,榮列中國「四大米市」,成為全國知名工商業城市。歷史至此,農耕時代的皖南,表現可圈可點,一個「徽」字,極贊皖南。20世紀中後期開始,相比周邊,尤其是江浙滬,皖南衰相漸顯。
  • 南京生物醫藥谷:「第一資源」激蕩創新巨浪
    在更大範圍內和更高層次上集聚高端人才,集聚創新資源,成為園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放眼江北新區,藥谷大道「人才攢動」,基因之城「巨浪奔湧」。我當時準備乘高鐵去其他城市考察,藥谷的相關領導帶著招商人員,到高鐵站找到我,說趁我等車的時間再談談。」世和基因創始人邵陽說,就在高鐵站的咖啡館,關於園區、關於企業發展,一番理念「碰撞」,讓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就留在藥谷。自2013年落地新區藥谷,世和基因與江北新區共成長。公司現已累計檢測超31萬例中國人腫瘤樣本,居國內第一。
  • 讓世界的成為中國的——肯寧家將攜一眾時鐘力作參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中國國家會展中心舉辦,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充分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包容性和全球化特點
  • 江蘇或將「合併」的城市,將成省內第4個萬億城市,未來誰能匹敵
    江蘇省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充分利用了時間和地點,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江南的富饒之地,近代以來,江蘇是中國眾多省份中實力最強的省份,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萬億元的城市已經有三個:南京、蘇州和無錫,未來,這些城市有潛力發展成為中國的「超級城市」!
  • 研製的防癌藥剛問世,龍南這位世界級科學家卻英年早逝!
    他生在龍南,長在龍南  大學畢業後又重回母校龍南中學執教  1992年,他考取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  從此在生物醫學領域潛心研究  直至成為世界級的生物醫學科學家  他就是  張春雨博士  兩個月前  張春雨博士傾注多年心血研製的
  • 牛頓跟愛因斯坦,誰更偉大:古中國,沒有世界級的科學家!
    有關牛頓跟愛因斯坦之間,誰更厲害的爭論,至今依然「不死不休」。早在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之前,牛頓就已經創建了「經典力學」。而在牛頓之前,伽利略則為牛頓的「經典力學」奠定了基礎。在伽利略之前,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 寧滁恆大文化旅遊城:2020中國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文旅標杆
    由世界500強企業恆大集團旗下——恆大旅遊集團傾力打造的寧滁恆大文化旅遊城因其區位價值、產品價值、投資價值和品牌價值,被中指研究院評為「2020中國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文旅標杆」。、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 LOL:新的忍界大戰一觸即發,宇智波水與漩渦寧人的誰能取得勝利
    7月26日IG對戰滔搏的比賽被稱為忍界大戰,抗壓吧與B站的各路大神把他們刻畫成了火影忍者裡面的人物,忍界大戰也成為繼「決賽看豬狗」、「電競春晚」之後的新一輪強者之爭。叛逃至滔搏的宇智波水與IG的漩渦寧人誰將會帶隊獲勝呢?
  • 勸服江蘇人,誰都比不過一碗鱔魚
    位列八大菜系之一,最早出現在國宴場合,如此說來,淮揚菜應該就是江蘇菜的代表了。這時候,平時在內部會議中不怎麼插得上話的蘇北和臨省首府終於忍不住口吐芬芳了,早在1987年中國烹飪協會成立的時候,你淮揚菜當代表的事就不是民心所向。經濟上讓你們和蘇南壓一頭也就算了,吃飯這件事上還能給你們欺負咯?
  • IG與滔搏忍者大戰一觸即發,漩渦寧人大戰宇智波水,誰能笑到最後?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英雄聯盟那些事兒,IG與滔搏的比賽,堪稱LPL賽區的「忍者大戰」,兩個隊伍被火影迷一一對應,寧王成為漩渦寧人、肉雞成為卡卡西、Theshy成為麥特Shy、寶藍成為春野藍,就連Puff也有了自己的定位,而滔搏戰隊就更厲害了,Knight成為了大蛇丸、阿水成為了叛忍宇智波水、雷達哥卡薩成為了幹柿鬼鮫、369
  • 誰代表黨中央發聲?解密人民日報「社論」等重點評論
    從「社論」到「任仲平」,從「本報評論員」到「本報評論部」,2014年人民日報刊發四種署名評論近400篇文章,「能從人民日報讀出啥,全看你的本事」。各位親愛的讀者君,你知道不同的署名評論代表什麼意義?誰代表黨中央發聲?「任仲平」又是誰?這些評論都是如何出爐的?本網在此為您一一解密。
  • 中國最有代表的明星誰能全部認識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 --- 1985年6月12日 ),江蘇金壇人,中國著名數學家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從SpaceX的顛覆式創新來看,誰能成為中國版SpaceX?
    此後,以翎客、藍箭、零壹為代表的第一批民營航天公司開始創立。中國商業航天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儘管是這樣,中國商業航天整體發展階段還處於早期,距離美國仍然有很大距離。從技術路線來說,SpaceX公司幾乎覆蓋了所有商業航天公司需要觸及的領域,而中國大部分商業航天公司大多選擇沿著兩大路線方向即火箭和衛星,分別發展。
  • 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在寧揭牌
    6月24日下午,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儀式暨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大會舉行。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丁文江共同為研究院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防空兵學院教授劉怡昕出席。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橋不斷刷新世界級
    回顧中國橋梁發展史,每一座大橋的設計與施工建造,背後都凝聚著建設者自主創新的智慧和勇氣,一座座世界級橋梁相繼落成,讓中國從橋梁大國邁向橋梁強國。目前,中國公路橋梁總數超過80萬座,鐵路橋梁總數超過20萬座,成為世界第一橋梁大國。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跨度梁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中,中國都各自佔據半數,中國橋梁已成為響亮的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