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觀察報記者 莫豐齊
中國郵輪經濟經過10年發展,如今已進入一個重要節點。近日,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過去10年,主要是消費者對郵輪度假的認識階段,是傳播郵輪知識、文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一些港口已初步建成,市場培育已經逐步成熟。比如郵輪母港的建設,從北到南,基本布局已經成型,大致可劃分為5個核心圈:
一是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圈。2014年,上海郵輪旅遊的遊客與航次,佔大陸市場50%,位列全球第9,今年可能列入第8位;
二是以天津為核心的環渤海圈,2014年郵輪旅遊的遊客與航次佔全國大陸市場20%;
第三是以香港、廣州與深圳為核心的華南沿海圈,第四是以廈門為中心的海峽兩岸,第五是以三亞為中心的南海圈。
專家認為,這5個圈相比較,上海圈是龍頭,而南海圈也可以看成是華南沿海圈中的一個二級區域,目前郵輪旅遊量不大,加上南海國際局勢存在風險,所以遊客總量還不會太大。不過,三亞所能輻射的南海區,長遠來看佔據戰略要津,可闢航線豐富,區域內海景風光旖旎,市場需求展示出巨大的潛力。
附表:中國已建成的五大郵輪母港
香港維多利亞港
上海吳淞國際郵輪母港
天津國際郵輪母港
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母港
廈門郵輪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