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瓜生長的過程中,因環境條件等因素導致的蟲害,同樣會使西瓜正常生長受到影響,從而使西瓜的品質變劣、產量降低。因此,了解西瓜蟲害的症狀及病因,並掌握其防治措施同樣重要。
01
西瓜紅蜘蛛
危害症狀
以成蟲若蟲集中於瓜葉背面吸食葉片汁液,受害初期,葉面出現黃白色小病斑點,以後變成紅色斑點,嚴重時葉背、葉面、莖蔓間布滿絲網,葉片褪綠枯黃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
A:農業防治
紅蜘蛛以卵、成若蟲在葉背等凹陷處及枝幹皮層裂逢部位越冬,其中在僵葉上最多,在冬暖年份沒有明顯的越冬現象,成若蟲密度大,象徵下年暴發為害。所以,加強冬季修剪,刮樹皮(木栓化粗皮),清除殘枝落葉,翻土,壓低越冬蟲口基數,是預防大發生的有效基礎。
B:生物防治
紅蜘蛛有多種天敵,主要有肉食性瓢蟲、純綏蟎、薊馬和蟲生菌藻、蚜枝黴、湯普森毛菌等,直接取食或寄生,抑制紅蜘蛛的發生。因此,保護和利用天敵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
C:藥劑防治
紅蜘蛛的發生、繁殖、活動複雜,隱蔽性強。要提高藥劑防治效果,必須巧用農藥。
1、選擇性用藥。紅蜘蛛為吸吮式口器害蟲,在藥劑防治過程中,宜選擇內吸、薰蒸、觸殺的農藥,並要求高效低毒,可殺成蟲、若蟲、卵等各種蟲態。如菊酯類、銅製劑(但不可長期連續使用),三氯殺蟎醇、魚藤劑、松針洗衣粉合劑、卵蟎酯、蒽油乳劑、紫(機)油乳劑、石硫合劑、松鹼合劑等。
2、常用藥劑有80%敵敵畏1000倍液、蛾蟎靈2000倍液、20%蟎死淨2000倍、73%克蟎特乳劑2000倍液、50%溴蟎酯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
3、交替混合用藥。不可一種農藥長期連續使用,不同農藥交替或多種農藥混合使用,以防害蟲抗藥性,充分發揮農藥應用效果,提高防治經濟效益。
4、連續用藥。紅蜘蛛世代重疊,子孫同堂,卵、若蟲、成蟲並存,故大發生期要連續噴藥,每隔5―7天噴藥1次,連續噴藥2~3次,才能有效地控制發生為害
5、細緻噴藥。紅蜘蛛忌光。多分布在枝幹、葉、花、果的各處,特別是陰暗面較多,因此,噴灑藥劑必須細緻周到,陰、陽面,樹冠上下與內外,處處均勻地沾上藥水,防止害蟲漏網,提高殺傷力。
02
西瓜瓜蚜蟲
危害症狀
瓜蚜以成蟲和若蟲多群集在葉背、嫩莖和嫩梢剌吸汁液。嫩葉及生長點被害後,葉片捲縮,為害嚴重時整個葉片捲曲,生長點枯死,瓜苗生長停滯,嚴重時在瓜苗期能造成整株枯死。老葉受害,提前枯落,縮短結瓜期,造成減產。瓜蚜排洩的%蜜露」汙染葉面,影響光合作用,還可引起煤煙病,使西瓜品質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可傳播病毒病,能引起植株出現花葉、畸形、矮化等症狀,受害株早衰。一般5月上中旬進入為害盛期,持續發生時間長。
防治方法
A:農業防治
(1)結合間苗清潔田園。
(2)與麥田鄰作,使麥田上的七星瓢蟲等天敵遷入瓜田捕食蚜蟲,可降低瓜蚜的蟲口密度。
(3)在生產中農民常用菸草水[煙:水二1:(30-40)]噴灑,對蚜蟲防效也很好。
B:物理防治
(1)黃板誘蟲。針對蚜蟲對黃色有強烈的趨性,在西瓜田間插黃板進行誘殺。具體方法:自製木板或紙板,規格為〔50-70)釐米*30釐米。先將木板塗黃色,再用機油加少許黃油攪拌均勻後,塗抹在木板上,每畝20塊左右,插在瓜田株間,插板要高出植株10-15釐米,當黃板粘滿害蟲時,利用上述方法再次塗抹,可反覆利用。同時適用於白粉蝨、美洲斑潛蠅等害蟲。
(2)銀灰膜避蚜。利用銀灰色對蚜蟲的驅避性,覆蓋銀灰色膜在瓜田周圍懸掛銀灰色塑料薄膜,以達到防蚜的目的。
C: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天敵。瓜蚜的天敵很多,根據報導:小黑蛛、星豹蛛、突花蛛日捕蚜量分別為70頭、190頭、84頭;七星瓢蟲、龜紋瓢蟲、黑襟毛瓢蟲等幼蟲期捕蚜量在200-300頭。還有食蚜蠅、蚜繭蜂等,均可捕食或寄生蚜蟲。另外,也可人工飼養釋放蚜繭蜂,進行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
D:化學防治
就目前而言,對瓜蚜的防治主要以藥劑防治為主,但在藥劑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選擇髙效低毒的無公害農藥和高選擇性的生物藥劑。
生物農藥防治
用0.65%茼蒿素水劑800-1000倍液噴霧,兼治瓜葉蟎;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噴霧,既防治蚜蟲又防白粉蝨;也可用2.5%魚藤精乳油600-800倍液或1%苦參素乳油500倍液噴霧。
化學農藥防治
可選用20%吡蟲啉乳油15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1500倍液、3%乙蟲脒乳油15-20毫升/畝,兼治瓜薊馬;3%阿維.高氯氟氰乳油20毫升/畝、連續進行葉面噴施2次,每5-7天1次。應交替用藥,減少蟲抗藥性的發生。不宜選用抗蚜威,對瓜蚜效果不好。
來源:南方蔬菜
免責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本平臺部分文章來源或改編自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標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取需要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不確保文章的準確性。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