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小的野花在細雨中探出腦袋,腳下的這片奼紫嫣紅,你能認出其中幾種?
這幾天,春日踏青的遊客們或許都發現了,細雨中,許多小小的野花已然探出腦袋,遠遠望去,柳如煙、花似錦,一派生機。仔細看看,腳下這片奼紫嫣紅,你能認出幾種?
城市天然大花園裡,黃色花系的小花屬於主流之一。這個季節裡令人驚嘆的金黃,並不像櫻花那樣由一棵棵大樹相互排列而成,而是成片成片的小草本簇擁形成。
同樣成片的佛甲草屬於景天科,葉片肉肉的,生長在薄的土層上,花黃色較小且頂生,組成聚傘狀花序。在落有薄土的大石塊上,偶爾會遇到一大片金黃的佛甲草。
成片的佛甲草
在大大小小的公園或綠化帶中,偶爾也會遇到一株或一叢野花。其中要數蒲兒根和黃堇常見,孤獨盛開在花壇中。黃色的花和白色的花一樣,在豔陽下格外顯眼,這也是野花為了繁衍後代所進化出的一種手段。
蒲兒根
黃堇
蒲公英的花也是亮黃色的,看起來由許多花瓣組成,陽光下特別耀眼。當花授粉之後,會慢慢乾燥、成熟、展開,形成一團絨球,風吹來,一朵朵就像是降落傘似的飄飛,帶著種子去遠方落地紮根。
在野生黃花系列中,也有很多會依水而居。如毛茛,偶爾水會沒過,基部的葉子會被淤泥埋沒,但也可以看到潔淨的金黃,有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只是略少幾分嫵媚。毛茛是毛茛科植物,在上海與它同科同屬的親戚有很多,花都是金黃色,與毛茛的區分也是很明顯的。如貓爪草,基生葉單葉,常有肉質根,但毛茛不具有;刺果毛茛植株無毛或近無毛,毛茛卻被貼伏或開展的柔毛。有了這些區分,就不會搞混這三個物種啦。
散亂的毛茛
黃色花系遠不止這麼多。在被子植物中有一個堪稱第一大科的菊科,共有25000多種,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在上海除了前面介紹的蒲兒根,還有很多很多開黃花的菊科植物,如苦蕒菜、天名精屬、旋覆花屬、蒲公英屬等。
蒲公英
最近紫花也很多。紫色的二月蘭,又叫諸葛菜,花瓣有4片,排列成十字形,因此稱之為十字花冠,整體形態和油菜花很像,都是十字花科的植物。二月蘭的花色常常會有變異,除了開紫色的花,偶爾可以見到白色或白紫相間的花,仔細尋覓,沒準就能幸運地找到它們呢。
二月蘭
救荒野豌豆的紫色也很靚麗好看。它的葉片像羽毛一樣從莖上伸出,有兩列差不多大小的小葉片成對排在中軸兩側,這樣的葉片叫做羽狀複葉。它的莖柔弱無力,無法支撐自己,有時匍匐於地面蔓生,但或許是覺得這樣的姿勢不太體面,於是它的葉軸末端就繼續伸長變態為卷鬚,攀附在周圍的植物上,拓展生存空間。救荒野豌豆的花一般著生在葉片的基部,1-2朵,粉紅色,整個花冠好神似蝴蝶,因此稱之為蝶形花冠。花開完後會結出小豆莢,裡面排著一列整齊的小豆子。
救荒野豌豆
紫色寶塔一般的寶蓋草,花序像是堆疊的寶塔,一層一層往上開出毛絨絨的紫紅色小花,因此得名寶蓋草。寶蓋草的花瓣裂成上下兩片,好似嘴唇,有這種特徵的植物類群被稱為唇形科植物。寶蓋草的花筒細長,伸出「塔」外,上唇微微露出橙色的花葯,下唇像是展開的魚尾巴,魚尾上有時還有深紅色的斑點。
寶蓋草
還有一種紫色小精靈紫雲英,它古稱翹搖,因莖葉柔弱,難擋春風,花葉搖動,楚楚生姿,不禁令人心生憐惜。紫雲英的葉片碧綠,花粉紫白三色漸變暈開,覺出輕靈。紫雲英不僅是個好看的小清新,還是非常有用的綠肥。
紫雲英
紫花地丁的紫色很深,辨識度頗高。葉片下部呈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上部者較長,呈長圓形、狹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花中等大,喉部色較淡並帶有紫色條紋,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紫花地丁
菊科植物泥胡菜,屬於一年生草本。花果期為3-8月。莖單生,很少簇生,通常纖細,被稀疏蛛絲毛,上部常分枝,少有不分枝的。粉色的小花毛茸茸的,看起來十分可愛。
泥胡菜
白色家族中有粉白色的點地梅和雪白的薺菜花。點地梅的葉柄很短,葉片也小,看起來是趴在地上,若是一旁有其他小草,你幾乎難以分辨出來,因此它太容易被掩藏了。想要一睹它的芳容,只能耐心等待它伸出花梗,撐起一把小傘似的花序,開出那略帶粉暈的小白花來。想要一睹這羞答答的美人的芳容,可真不太容易;吃薺菜的最佳時機,是在其未開花之前。此時花薹[tái]未抽出,主要的營養集中在葉片上,因此這時候的薺菜鮮嫩多汁,口感極佳。開了花的薺菜漸漸變老,吃是不好吃了,但看看它白色的花簇,心形的葉子,也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點地梅
薺菜花
在自然界,藍色的花朵並不多見。可這春日裡的郊野,隨處可見的就是這種天藍色的小花了。它的名字叫阿拉伯婆婆納,這種天空藍的小花全株矮小,最高不過腳踝,開花時,一朵朵小花通常星星點點地點綴在綠葉裡,陽光鋪灑下來,花兒彼此依偎,甚是熱鬧。
阿拉伯婆婆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