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心表達還是暗加嘲諷?挪威首富近日的一句「中國政府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引起了波瀾。
據香港《南華早報》英文版報導,斯坦恩·埃裡克·哈根是挪威綜合企業奧克拉集團董事會主席。本周三,他在接受挪威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VG採訪時說,中國正在「成功的讓數億人脫離貧困」,這是一個「值得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成就,是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
「中國正在不斷的進步,而且她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超級大國,」報紙如此引用哈根先生的話。
外媒評論稱,挪威政府2010年向劉曉波頒發諾貝爾和平獎一事嚴重影響了中挪關係,尤其是對兩國的經貿關係造成嚴重影響。那之後,中國中斷了與挪威政府關於「中國-挪威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
而近日,挪威政府拒絕會見25年前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達賴喇嘛(達賴喇嘛7日抵達挪威首都奧斯陸進行非官方訪問)。此舉被認為是釋放了與中國改善關係的誠意。據悉,在達賴到達奧斯陸前不久,中國非官方智庫曾建議挪威方面採取動作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哈根的這番發言被認為是該國企業界催促挪威政府儘快採取更多動作改善中挪關係的信號。
挪威奧克拉集團主席斯坦恩·哈根
不見達賴,過半挪威人指責政府懦弱
據報導,在哈根發表這番講話的同一天,1989年曾獲得諾貝爾獎的達賴喇嘛抵達挪威首都奧斯陸,參加為期三天的紀念他獲得諾貝爾獎25周年的活動,挪威政府沒有為他舉行任何官方活動。
上個月,VG報進行了一次調查, 一半以上受訪挪威人認為挪威政府此舉顯得「懦弱」。
哈根和奧克拉集團尚未發表相關回應。
奧克拉集團是哈根的家族企業,它的業務範圍覆蓋了從食品到制鋁的廣泛產業,該公司市值估計為53億美元。福布斯雜誌的排行榜上,哈根是挪威首富,在全世界排名279位。
周二,奧克拉集團發表消息稱,該集團旗下的一家鋁業公司正在「尋求擴展的可能性」,該公司可能將把其業務擴展到瑞典和中國。
中國的「報復」讓挪威受不住
歷史上曾有兩名中國人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即為達賴喇嘛和劉曉波。達賴喇嘛獲獎事件發生在1989年,由於當時的國際局勢,中國未對這一事件進行認真的回應。而2010年劉曉波獲獎則直接引發了中國的報復,這給挪威經濟帶來了「痛苦的後果」。
首先,中國中斷了原先給予挪威的歐盟國家公民「72小時免籤」待遇,這一待遇允許歐盟國家公民在中國停留3天而不需籤證,但這一決定並未影響到冰島、瑞士等國。
此外,據法國媒體一月報導,堆積如山的挪威三文魚正在腐爛,原因是中國大幅減少了從挪威進口三文魚的數量,該國的三文魚一度佔據了中國92%的市場,如今則僅有29%。
中國和挪威的外交關係已在過去3年中保持「冰凍狀態」,挪威前外長去年3月曾表示他對中挪關係恢復正常「樂觀」。然而中國和挪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仍然中斷,同樣的協定已於去年在中國與冰島、瑞士間籤署。
挪威政府今年終於決心採取進一步行動以修復其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關係。達賴喇嘛最近的訪問之前兩周,挪威政府就表示了不會與達賴進行任何官方接觸,挪威外長稱原因是「中國與挪威間絕對特別的形勢」,同時他承認中國與挪威間已經多年沒有「任何真正的政治聯繫」。
同時,中國外交部在去年12月就已經譴責了達賴的行動,外交部發表的日常新聞通報稱:「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為達賴喇嘛的分裂言行提供舞臺,反對他與任何外國領導人的會見。」
諾獎委員會將在今年10月10日宣布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獎名單,今年的和平獎提名名單的長度空前,有231個個人和47個組織得到了提名。
2012年,挪威諾獎委員會曾向歐盟頒發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理由是「歐盟六十年來為歐洲和平、和解、民主和人權做出的持續努力」。今年,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到目前為止,諾貝爾和平獎還從未有過對單個國家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