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吐槽:這樣的諾貝爾和平獎,趕緊廢除吧

2020-12-06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美媒吐槽:這樣的諾貝爾和平獎,趕緊廢除吧

據福克斯新聞9月12日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後,美國《大西洋》月刊當地時間周五發表了作家格雷姆·伍德的一篇文章,呼籲廢除諾貝爾和平獎。

福克斯新聞報導稱,一位挪威議員在提名川普獲諾貝爾和平獎時,提到了川普在促成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成和平協議方面的作用。

然而,《大西洋》月刊的這篇文章認為:「如果川普獲獎,這將是第四個為以色列與其鄰國之間的和平頒發的諾貝爾獎。」伍德諷刺說,這說明阿拉伯-以色列「和平調解人」在吸引諾貝爾委員會方面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更加成功。

伍德在文章中表示:「不將和平獎授予任何人是一個諾貝爾委員會應該恢復的傳統,也許應該永久持續下去。」「

歷史上,和平獎得主取得的成就如此參差不齊,獲獎理由也如此五花八門,因此委員會應該花相當長的時間去思考,和平是否是一個值得認可的類別

。和平曾有過機會,但卻被毀了。川普的提名就說明了這一點。」

伍德還表示,對川普的提名是「荒謬的」,並認為「到目前為止,和平獎的矛盾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焦點

  • 川普、拜登紛紛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個獎項如何越走越偏?
    每年的九月末、十月初,有關諾貝爾獎的新聞總是佔據不少媒體的版面,尤其是諾貝爾和平獎。今年更是熱鬧。美國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拜登,雙雙被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前者在得知自己提名之後,連發17條推特來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什麼?這也能獲獎,不少「吐槽」聲也撲面而來。甚至有美國作家說:「這樣的諾貝爾和平獎,不要也罷。」
  • 一周被兩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川普轉推:沒人能做到!
    福克斯報導截圖福克斯新聞報導稱,瑞典議會議員雅各布森(Magnus Jacobsson)11日在推特上宣布,他已提名川普政府、塞爾維亞與科索沃政府競逐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們「通過在白宮籤署的合作協議,促進了和平與經濟的共同發展」,「貿易和溝通是和平重要的基石」。
  • 最好笑的笑話: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為世界帶來「和平」
    據美媒報導,近日奉行右翼民粹主義的挪威進步黨議員蒂布林·耶德在臉書上發起一項倡議,他提名一人為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這個人竟然是美國總統川普。耶德表示,川普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正常化中,做出了很大貢獻,理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諾貝爾和平獎:一半魔幻,一半荒誕
    1895年,人在義大利的諾貝爾設立遺囑,將自己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利息設立了五大獎項,分別為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和平學獎。儘管很明確但和平獎的翻車現場仍舊多的數都數不過來2017年,和平獎頒給了一個名叫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的組織,這個組織成立於2007年,主要的活動是開會討論廢核,事倒是好事,問題它的成員不僅沒有核國家連日本使用核電國家都沒有,100多成員國提供的經費只有100萬美元,基本上相當於啥也沒幹,不過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裡不幹事就相當於做好事。
  • 川普第3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他為世界帶來和平
    日前,川普第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據澳大利亞天空新聞報導,四位澳大利亞法學教授最近提名川普獲得這一最高榮譽。周日,這位法學教授在向新聞機構解釋最近的提名時,還提到了他所稱的「川普主義」,「他對川普主義的做法是,他決定不再讓美國捲入無休止的戰爭,這些戰爭除了殺死成千上萬的年輕美國人之外,什麼也沒有。」
  • 爭議不斷屢遭質疑 走入政治歧途的諾貝爾和平獎
    這三條標準是一個整體,體現了諾貝爾先生對世界和平的渴望。在和平獎的獎章上,就刻有「為了人類的和平與情誼」幾個字。  在過去100年裡,尤其是近幾十年來,諾貝爾和平獎引發的爭議一直不斷,受到的質疑和批評也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諾委會把他們的政治觀點塞進了評獎的標準,使這個獎項背離了諾貝爾的遺囑。
  •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剛剛揭曉 盤點這些年和平獎得主的那些事
    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以表彰該組織致力於普及核武器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相關知識以及爭取徹底消除核武器的努力。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女性在六個諾貝爾獎項中,諾貝爾和平獎是女性獲獎人最多的獎項。截至2019年,共有17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1905年,首位女性得主獲得和平獎,她是當時奧匈帝國的貝爾塔·馮·蘇特納。
  • 川普被挪威議員提名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理由公布
    據福克斯剛剛消息,川普被挪威議會議員提名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參與斡旋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這是諾貝爾基金會即將離任的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Lars Heikensten)說的。諾貝爾獎公布將於10月照常進行,但由於疫情,12月的慶祝活動將受到嚴重限制。海肯斯滕說,以往在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進行的傳統晚宴被取消,在音樂廳舉行的音樂會很可能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進行。諾貝爾基金會尚未決定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舉行的方式。
  • 川普一周被兩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是最大的國際笑話!
    令全世界都無比可笑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美國的總統在最近一周內竟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評選提名。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月9日,川普被一名挪威議員提名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理由是「川普參與斡旋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
  • 美議員提名「佔中」頭目參選諾貝爾和平獎 港媒嘲諷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美國國會12名議員2月1日宣布,提名包括黃之鋒在內的三名參與非法「佔中」運動頭目角逐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港媒評論指出,「和平獎」本身早已笑料百出,淪為世人笑柄,將這三人與「和平獎」劃上等號,是對「和平」兩字最大的諷刺。
  •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1901—2015)
    馬爾蒂·阿赫蒂薩裡(芬蘭)三十多年來在各個大陸為解決國際衝突而作出的重要努力  2009年 歐巴馬(美國現任總統)其致力於加強國際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2010年 劉曉波 中國 持不同政見者民主運動  2011年 塔瓦庫·卡曼(葉門),埃倫·詹森-瑟利夫(利比亞)與萊伊曼·古博薇(利比亞)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川普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24日報導,俄作家謝爾蓋·科姆科夫(Sergei Komkov)宣布,他在9月10日提名俄羅斯總統普京競逐諾貝爾和平獎。由於本年度該獎的推薦信必須在2月1日前寄出,因此普京將競逐202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 港媒:提名黃之峰,讓諾貝爾和平獎從「笑話」升級為「馬戲團」
    【編譯 觀察者網/奕含】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美國國會12名議員日前宣布,提名包括黃之鋒在內的三名參與非法「佔中」運動頭目角逐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此舉讓香港社會唏噓不已,認為將這三人與「和平獎」劃上等號,是對「和平」兩字最大的諷刺。
  • 諾貝爾和平獎,唯獨沒有和平!透視「和平獎」背後的霸權邏輯
    其後,諾貝爾這個名字,影響世界一百餘年,「諾貝爾」這三個字,甚至成為科學文化領域最高榮譽的象徵。這一切始於諾貝爾的遺囑:「請把我的全部財產作為基金,以其利息作為獎金,獎給那些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人」這筆基金的數目是920萬美元,每年利息約為20萬美元。這便是諾貝爾獎。獎金共分為五等份: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和醫學獎、文學獎與和平獎。
  • 美國總統兩獲提名後,自己的媒體都不滿:諾貝爾和平獎可以停頒了
    不過,對於美國總統獲得這項提名,美國自己的媒體卻非常不滿,甚至表示諾貝爾和平獎可以廢除了。9月15日,曾爆料並批評美總統輕視陣亡士兵的美國《大西洋月刊》認為,提名美國總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異常荒謬,且和平獎比其他獎項更為主觀,得主成就實際上參差不齊,是該先停頒了。
  •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川普?美媒稱評選正在進行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FOX報導,距離宣布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只剩幾周的時間,而就在幾個月前,有多名人士提名美國總統川普角逐今年的獎項。曾經獲得和平獎的哥倫比亞前總統桑託斯(Juan Manuel Santos)稱,川普採取「大膽舉措」尋求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等對手建立私人關係是「很重要的」。截至今年1月31日,共有301名候選人獲得提名,包括223名個人和78個組織。
  •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又尷尬了  文/孫文曄  最近兩年,諾貝爾和平獎頒得越來越尷尬。就在網絡籤名「要求收回翁山蘇姬諾獎」趨熱之際,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又揭曉了,不過,這回得獎的不是個人,而是一個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ICAN)。  諾獎花落非政府組織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也屬慣例。截至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共頒發了98次(其間有19年沒有授獎),共有131名得主,包括104位個人和24個組織。
  • 2020諾貝爾和平獎揭曉!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
    (原標題:2020諾貝爾和平獎揭曉!世界糧食計劃署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
  • 劉曉波與諾貝爾和平獎的雙重笑料
    聽說劉曉波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們中國人可以給為劉曉波獲得這個獎項忙前忙後的西方一些人頒發一個遏制中國「最佳創意獎」。頒獎詞可以這樣寫:幾十年來,為了他們心中不可告人的目的,殫精竭慮,將西方的智慧中最為拙劣的部分運用得可謂淋漓盡致。
  • 2020諾貝爾和平獎揭曉!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圖源:諾獎官網)也正因此,2020年的第101個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下稱世糧署),以表彰其為戰勝飢餓所做的努力,為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做出的貢獻,以及在防止將飢餓用作戰爭和衝突的武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諾獎評審委員會認為,該組織每天為增進諾貝爾在對和平獎的遺囑中提到的「國家間兄弟般的友誼」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