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記錄顯示麒麟座Alpha流星雨曾在20年前的1995年爆發,僅持續了30分鐘左右,當時歐洲地區觀測到最高數量約為EZHR~420-450,不過這麼多的流星同時出現的時間只有5分鐘而已。流星雨專家Esko Lyytinen表示:根據他的推算,地球下一次要穿越麒麟座Alpha流星雨的流星體時間得等到2017年和2020年,不過穿越時間不在11月,因此見不到爆發;下一次比較強的麒麟座Alpha流星雨出現時間可能在2043年。
下面的信息翻譯至國際流星組織 發布的近期文章
2017年#麒麟座α流星雨# 可能有突出的流星概率?
為什麼說有突出的流星概率?見圖,圖為2016年來自全球(和日本)的無線電觀測數據,2016年的時候該流星雨有突出的流星活動,所以今年流星觀測發燒友繼續注意新的較大流星概率。
圖片來自日本無線電2016年的觀測數據
地球在十一月中旬撞擊獅子座流星雨的塵埃顆粒核心後不久,將會遭遇到另一群流星體的撞擊,我們對於這些流星母知之甚少,但是這些能夠引發很多的流星概率。麒麟座α流星雨可能是由一個未知的天體產生的,也很可能是一個長周期的彗星?我們地球定期會在每年的11月15號到25號之間撞擊這些流星體(塵埃顆粒)。最大的活動一般發生在11月21-22日,輻射位置在赤經117度,赤緯+ 01度。它的輻射夜空位置實際上位於小犬星座的東南部,也就是位在0等恆星南河三東南的幾度處。一般流星活動非常低,不過在20世紀有至少4次的爆發。最後一次爆發發生在1995年,最高時達到每小時450(顆)流星。這些爆發大概僅僅持續了30分鐘,短而強烈!
麒麟座α流星雨過去的爆發趨勢
預計今年(2017年)不會有這麼大的爆發,但是去年(2016年)卻出現了一場意想不到的突出活動,而且去年還是受到月光幹擾的情況下。因此,今年也有可能出現一些來自這個源頭的突出活動,而且今年不會受太大的月光幹擾,對黑暗的觀測環境有利,這對於流星觀測發燒友是件有利的條件。國際流星組織給出的極大時刻可能會在北京時間的 2017年11月22日05:26 。這個時間對應的最佳觀測位置將會在有東歐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當獵戶座(三星一線)升起時便可以開始觀測該流星雨了。從午夜到黎明是觀看這些流星的最佳時刻。
麒麟座α流星雨輻射點大致位置圖
觀測時需要注意的是該流星雨發生日期與獅子座流星雨相近,連輻射點位置都很接近,因此在觀測時,要小心分辨。提示:流星隨機出現在夜空任意位置,所以,輻射位置升起後就可全天隨機觀賞了。為了達到很好的效果,您可以提前適應黑夜半個小時後進行觀賞。注意保暖以及安全,這樣的流星雨如果沒有預報大的爆發可能性,建議躺著觀賞。
小編不推薦大眾去觀賞,小編個人也不會去觀賞,去觀賞的流星發燒友愛好者們,如果爆發了,一定要通知我們喲。到時,也可以看看全球無線電的觀測數據。預祝觀測者RP值大爆發,那麼流星也爆了!
下面的信息翻譯至國際流星組織 2017日曆版本
2017年#麒麟座α流星雨# (246 AMO)介紹
活躍時段:11月15 - 25日;最大時期: 11月22日01時BJT(太陽黃經λ⊙=23932); 流量大小:ZHR =數量可變化,通常≈5(顆),但可能會產生一個≈400(顆)的爆發,見下文本詳說; 輻射位置:赤經= 117度,赤緯= + 01度;輻射漂移:見圖; 相對速度: 65km / s; 亮度指標: 2.4(等)。 詳細說明:
最近強大的爆發發生在1995年,ZHR約420(顆)。
根據芬蘭流星專家伊斯克·萊汀恩(Esko Lyytinen)最近麒麟座α流星雨數據而建立的模型表明,其母體彗星主要密集塵埃顆粒(拋射物)的軌跡近期將不會再次穿過地球軌道,2017年的預測亦是如此。然而,2019年11月,可能會出現一些小的爆發?但這要取決於這條拋射物軌跡的密集寬度。在2043年之前,麒麟座α流星雨爆發是不太可能的,也就是說2043年11月麒麟座α流星雨可能出現大的爆發,因為地球距離拋射物非常接近。根據流星專家Mikiya Sato最近的模型指出,在北京時間 11月22日03時26分地球將最接近一個塵埃顆粒群【塵埃尾跡(dust trail)】 。不過流星數目(ZHR~5的次極大)可能會低於1985年和1995年.今年(2017年)恰逢(11月18日的新月)新的月牙,無月光幹擾,相對來說,觀測環境還不錯。雖然流星數目預測不多,但是大家都知道流星很難預報,所以國際流星組織還是提醒觀測者注意可能的流星驚喜爆發!說不定觀測這個流星的流星發燒友RP值爆了!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都可以在當地時間約23時後,躺著觀測夜空任何一位置,靜待流星!
流星數目不多,僅預報個位數。所以不推薦觀賞,有發燒友想觀賞拼爆發的可以在下半夜觀賞喲!選擇視野開闊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做好保暖以及安全工作。
麒麟座α流星雨未來的爆發趨勢(下次2019年?)
近期爆發時間:2019年?,2043年? 更多詳情請參見http://isky.skylook.org/alpha-monocerotids-outburst/
相關名詞
ZHR 定義:天頂每時出現率:ZHR(ZHR為Zenith Hourly Rate之縮寫),是指高峰期時,假設流星雨輻射點在天頂的位置,歸算至每小時出現的頻率,所以叫做「天頂每時出現率」 Zenithal Hourly Rate(注意:是流星出現的頻率,是個比例;並不是流星出現的數目,所以不應該翻譯為「每小時天頂流星數」或者「天頂每小時流星數」),簡稱ZHR 。
麒麟座又名獨角獸座是在天球赤道上的一個黯淡星座,它的名字在希臘的意思是獨角獸。它是由17世紀的荷蘭的製圖員普朗修斯所創建的星座。與它接壤的星座在西邊是獵戶座,北邊是雙子座,南方是大犬座和水蛇座的東面。與它接壤的星座還有小犬座、天兔座和船尾座。
麒麟座α流星雨或11月的麒麟座流星雨是一個國際縮寫為AMO的流星雨:不要與另一個國際縮寫為MON的麒麟座流星雨混淆了。這個流星雨出現在每年的11月15日至25日,高峰期出現在21或22日。流星的速度約為 65公裡/秒,通常的ZHR非常低,但在某些場合中,它原本是顯著的流星雨,而它的特點是持續時間不少於半小時:這種類型的流星雨,稱為爆發型,在1925、1935、1985和1995都曾發生。在1995年的爆發已經可以確認 輻射點和峰期的太陽黃經,在不到一小時的簡短與有效的爆發時間內,輻射點被確認是麒麟座α星。但母天體,可能是彗星,仍然未能確認。
參考資料
2017/11/21 麒麟座α流星雨極大期(ZHR~Var.): 網頁連結麒麟座α流星雨未來的爆發趨勢: 網頁連結Possible activity from the alpha-Monocerotids in 2017?: 網頁連結流星無線電檢測: 網頁連結 新浪微博天文在線: 網頁連結 國際流星組織2017中文版本 :https://weibo.cn/sinaurl/blocked941f2460?u=http%3A%2F%2Fwww.imo.net%2Ffiles%2Fmeteor-shower%2Fcal2017cn.pdf 麒麟座α流星雨未來的爆發趨勢(下次2019年?) http://isky.skylook.org/alpha-monocerotids-outburst/
最後更新時間:2017-11-20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