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粉絲團《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大講堂》成功舉辦「小海豹們...

2020-12-0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4日訊今天下午14:30,大眾傳媒大廈4樓學術報告廳前人頭攢動,由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濟南市急救中心舉辦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大講堂》活動在此進行。雖然是工作日,但是海報粉絲團的「小海豹們」與海報新聞小編60餘人參加活動。到場的「小海豹們」不僅和小編們近距離交流,也在課堂中學到很多專業的急救技能。

參與大講堂的小編與「小海豹們」合影

來自急救中心的專家為大家普及了生活中的急救常識,演示並教學心肺復甦、海姆立克法、緊急外傷包紮等急救技能,對大家提出的一些醫療常識和急救問題,進行了有趣的講解和糾正。「小海豹們」與小編也是全情投入,一致認為這次學習受益匪淺。

濟南市急救中心專家為大家做詳細講解

參加學習的小編與「小海豹們」認真聽講

海報粉絲團網友普克對記者說:「學習急救知識我覺得十分必要,今天來自急救中心的老師用專業知識和經驗闡述了生活中常用到和常見的急救知識。心肺復甦的條件與技法,胸口按壓的姿勢與頻率,用布去按壓止血的常用方法,兒童常見的溺水問題等都進行詳細的介紹。大家聽的十分認真。這次大講堂的內容十分實用,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中都能用的上。多學習有好處,萬一碰到我不會慌亂,而是能理智的去處理。」

急救中心專家為小編們糾正心肺復甦姿勢

海報粉絲團網友楊海:「生命誠可貴,「救」在你身邊。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學習了好多急救技能,老師的講解過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通過急救知識的學習,提高了學習者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普及了急救知識和技能,增強了學習者的自救互救意識。」

急救中心專家為大家講解止血帶的用法

小編李士環:「這堂課的收穫很大,急救中心的老師講的特別詳細,讓我們對心肺復甦、海姆立克法、外出血包紮等有了非常具體的學習,最主要的是,培訓現場我們還親自進行了上手實驗,使得我們對一些急救辦法的細節要求有了更準確的把握。」

相關焦點

  • 西安航空基地成功舉辦網絡安全大講堂
    9月16日,西安航空基地成功舉辦網絡安全大講堂。陝西省資深網絡安全專家、西北大學老師孫騫為西安航空基地40餘名網絡宣傳員帶來一場精彩生動的現場授課。本次活動旨在以「網絡安全大講堂」的方式,加強西安航空基地網絡安全工作隊伍建設,提升網絡安全專業技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 松山湖醫護連續開展5場急救技能培訓
    為了普及急救意識,提高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9月27日—11月18日,在市科協的指導下,松山湖社衛中心和市松山湖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走進松山湖綠荷居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專場,舉辦了5場急救技能培訓活動。
  • 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展急救培訓 普及市民急救知識(圖)
    「我為家人學急救」歸來曬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 馮凱 楊柳)5月24日上午,由荊楚網、武漢市衛計委、武漢市中心醫院聯合開展的首期「我為家人學急救」市民免費急救培訓活動圓滿落幕。百餘市民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培訓現場觀摩,18名荊楚網網友通過理論和操作學習,拿到了急救合格證書。
  • 當「海報新聞」遇上小海豹 煙臺人的心被萌化了
    工作人員為網友講解海豹知識  據工作人員介紹,海豹灣是一處適合海豹生存的天然海灣,公園為海豹們提供了足夠野生的生存環境。遊客在給海豹餵食  上午10點多,海報新聞的網友們正好趕上了海豹餵食的一刻。網友在拍攝海豹餵食  在國際海豹日來臨之際,海報新聞邀請網友們看望小海豹
  • 昆明機場醫療急救中心開展航空醫學知識培訓
    航空醫學知識培訓班現場    10月28日,昆明機場醫療急救中心舉辦了航空醫學知識培訓班,全體醫務人員參加航空醫學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航空醫學基礎知識和航空醫學專業知識兩個部分。
  • 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實驗室基礎急救技能培訓暨現場演練
    11月25日,合肥工業大學開展了實驗室基礎急救技能培訓和現場應急演練。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曉平出席活動。演練結束後,劉曉平在講話中指出,全校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始終把師生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組織實驗人員掌握必要的防護知識和應急能力,確保實驗全過程的安全,為學校發展建設改革各項事業提供安全保障。
  •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舉辦急救知識普及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衛生健康意識,幫助他們掌握基本急救操作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現場緊急處理的應變能力,12月29日,合肥市藍天救援隊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急救知識普及活動走進安徽審計職業學院,開展急救知識培訓。學院部分學工人員、學生代表約200人參加了培訓。
  • 海南公眾急救知識普及不足2% 全省僅2名專職培訓人員
    公眾急救知識普及不足1%  「我國公眾急救知識普及率低,急救技能匱乏。」呂傳柱告訴記者,截至2010年初,全國培訓合格的救護員僅有1000萬名,尚不足全國人口的1%,即使全民普及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深圳市,普及率也僅為2%。
  • 為生命保駕護航 「急診夜鷹」科普急救知識與技能
    當天,廣州市科學技術交流館組織市民、學生及部分媒體記者走進「公眾急救教育與傳播科普基地」,邀請「急診夜鷹」團隊科普科學的急救知識與技能,使參與的市民能夠為家人、朋友的生命保駕護航。王西富醫師在講解活動現場,來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副主任醫師、模擬醫學中心負責人、百萬粉絲自媒體@急診夜鷹創辦人、美國心臟協會/歐洲復甦委員會/國際野外醫學協會急救課程導師王西富以「疾病突發與意外傷害現場急救」為題,講解了暈厥、昏迷、癲癇、氣道異物梗阻、溺水、心臟病發作、腦中風、心臟驟停等突發情況下的現場急救要領和實操互動。
  • 培養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市實驗小學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10月13日,青島市實驗小學和青島衛生學校聯合舉辦了一次小學生應急救護知識培訓。青島市實驗小學5年級的二百多名小學生參與了這次實訓活動。本次培訓旨在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培養臨危不亂、正確救護的能力,促進學校安全教育的順利開展。
  • 急救技能傍身,走到哪都不怕!「急診夜鷹」醫生手把手教您如何做急救
    很多人面對突發疾病者出於恐慌或害怕擔責而手足無措,或採取錯誤的急救方法,不僅延誤最佳救援時間,甚至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可以說,目前國內大眾的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匱乏,普遍存在不敢救、不會救的現象,學習急救的渠道也非常有限。但公眾關注急救,學習急救的熱情正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大眾的急救素養?作為醫院的醫務人員能為此做哪些事情?
  • 2020年度「匠心東營」職業技能競賽成功舉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賈志遠 見習記者 吳鑫淵 東營報導  12月28日,2020年度「匠心東營
  • 山東科學大講堂——愛眼護眼科普知識講座成功舉辦
    11月24日上午,山東科學大講堂——愛眼護眼科普知識講座在濟南槐蔭區道德街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居委會圓滿成功舉行。「山東科學大講堂」是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倡導創新文化,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努力實現《山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十三五」期間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0%的任務目標,邀請相關專家開展科普講座和報告的活動。
  •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長清區第三實驗幼兒園開展急救實操演練培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瑋 通訊員 郝曉青 濟南報導  1月11日,為了提高教師安全意識,增長教師的急救知識,在突發事件中能運用簡單易行的急救知識進行急救,第三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心肺復甦和海姆立克急救實操演練活動
  • 《QQ飛車手遊》萌寵小海豹技能羈絆怎麼樣 萌寵小海豹技能羈絆介紹
    導 讀 QQ飛車手遊萌寵小海豹技能羈絆怎麼樣?
  • 浙江援黔醫療專家進琉森堡康養社區進行防疫講座和心肺復甦技能培訓
    學員們感覺受益匪淺,不時還提問交流,講座氣氛非常活躍。 據了解,心肺復甦培訓在西方國家,已經基本普及,心肺復甦技術可以有效地防止心源性猝死,1分鐘內的有效心肺復甦可使患者的生存率高達90%,近年來我國的心血管發病率逐年上升,國家也加強了心肺復甦技能的培訓與推廣。 在授課時,兩位專家講述了心肺復甦技術的原理以及這門急救技術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隨後,便展開了技能培訓。
  • 智惠行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教育培訓在杭舉辦
    智惠行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教育培訓在杭舉辦 2020-12-01 19:00:51 來源: 杭州數字經濟聯合會
  • 禹城婦幼科普「急救」走進公眾!
    突發事件、突發疾病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何抓住黃金時間進行急救,是每個人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1月10日下午,禹城婦幼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禹城市職業教育中心,向20級電商一班的教師和學生們進行了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增強了師生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全面保障校園安全。
  • 【工作動態】惠民縣司法局舉辦惠民大講堂暨全縣領導...
    【工作動態】惠民縣司法局舉辦惠民大講堂暨全縣領導... 本文原標題:《【工作動態】惠民縣司法局舉辦惠民大講堂暨全縣領導幹部法治專題培訓班
  • 市科技館舉辦《太空環境 保護》主題科技大講堂
    11月14日上午,泰州科技館舉辦第三期「科技大講堂」專場活動,邀請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自然資源部極地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姜鵬博士為150多名小學生作《太空環境保護》高端科普講座。姜鵬博士通過現場視頻連線的方式,向小朋友們分享了最新的極地科考成果,並從專業角度展示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現場回答了小朋友們的提問,引導小朋友了解極地科考的意義和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從而增強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和保護地球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