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展急救培訓 普及市民急救知識(圖)

2020-12-07 荊楚網

    社區熱帖:護士很美,網友很棒!「我為家人學急救」歸來曬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 馮凱 楊柳)5月24日上午,由荊楚網、武漢市衛計委、武漢市中心醫院聯合開展的首期「我為家人學急救」市民免費急救培訓活動圓滿落幕。百餘市民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培訓現場觀摩,18名荊楚網網友通過理論和操作學習,拿到了急救合格證書。

18名荊楚網健康體驗營網友與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合影

百餘市民趕到武漢市中心醫院觀摩學習急救知識

    活動現場,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通過急救情景教學片、親身示範、網友親自體驗、模擬急救比賽等多種形式,將心肺復甦的步驟和要領傳授給網友。寓教於樂的方式讓網友們大呼過癮,不僅聽得認真,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他們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爭先恐後地體驗了一把「模擬人工呼吸」。

    在模擬急救比賽環節中獲得第一名的王先正今年48歲,他坦言,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對於熱愛戶外運動的他十分有必要。幾個月前他看到深圳一女子暈倒地鐵口因無人施救而死亡的新聞十分痛心,這次得知有心肺復甦的急救培訓就趕緊和妻子叫上好友一同報名學習。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的大四學生柯海明告訴記者,「因為平時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專業的醫學培訓,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就會驚慌失措,經過今天的培訓我知道了要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我覺得我應該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回去後我還會告訴同學、家人我學到的急救常識」。

    對於有些市民擔心自己急救水平不專業反添亂的心理現象,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李文洲強調: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只有五分鐘!急救大家一定要做,做比不做要好。哪怕沒有醫務人員做得好,只要按照幾條重要的要領來做,也可能為病人贏得搶救的時間。

    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告訴記者,歐美地區心臟驟停搶救的成功率大約為五分之一,然而在中國,即使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上海,也只有百分之一。作為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我們看到不少患者因無人急救而猝死覺得非常可惜。

    艾主任表示,本次心肺復甦急救培訓只是武漢市中心醫院普及市民急救知識的第一步,今後還將針對生活中常遇到的比如車禍、燙傷、溺水等突發事件的急救開展相關培訓,教會市民如何正確應對。她希望市民將學到的知識傳播給身邊的親人、朋友,當有人需要幫助時他們可以勇敢地站出來、伸出雙手挽救生命。

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為獲得急救比賽第一名的網友頒獎

網友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學習急救知識

    急救小貼士:

    心肺復甦五步驟:「叫叫CAB」

  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劉迪用五個字概括了心肺復甦的步驟:「叫」——呼喊患者判斷其是否有意識;「叫」——撥打120向旁人求助;「C」——胸外心臟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劉迪強調,無間斷地對患者進行胸外按壓是心肺復甦的關鍵,即使不願意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不間斷胸外按壓等待救護車到來也十分有效。胸外按壓的頻率應為100次/分鐘,肩肘腕在一條水平線上與患者軀幹垂直。

相關焦點

  • 松山湖醫護連續開展5場急救技能培訓
    為了普及急救意識,提高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9月27日—11月18日,在市科協的指導下,松山湖社衛中心和市松山湖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走進松山湖綠荷居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專場,舉辦了5場急救技能培訓活動。
  • 海南公眾急救知識普及不足2% 全省僅2名專職培訓人員
    呂傳柱告訴記者,一些發達國家有《好心人法》使施救者得到免除責任的法律保護,不用擔心因對患者急救過程中造成傷亡而遭到的追究。   公眾急救普及培訓陷尷尬  紅十字會的工作和職責之一為普及群眾性的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我省紅十字會從2000年開始進行公眾急救知識培訓。
  • 昆明機場醫療急救中心開展航空醫學知識培訓
    航空醫學知識培訓班現場    10月28日,昆明機場醫療急救中心舉辦了航空醫學知識培訓班,全體醫務人員參加航空醫學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航空醫學基礎知識和航空醫學專業知識兩個部分。
  • 急救技能傍身,走到哪都不怕!「急診夜鷹」醫生手把手教您如何做急救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黃光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廣州市公眾急救教育與傳播科普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並獲得美國心臟協會授權建立了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  組建這支隊伍的初衷是想打造一支具有專業急救能力的醫學專業志願者團隊,面向大眾開展急救科普知識、急救技能培訓,以便在突發事件到來的關鍵時刻,能夠做到「自救」、「會救」、「敢救」,增強對突發事故應對處理能力。
  • 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實驗室基礎急救技能培訓暨現場演練
    11月25日,合肥工業大學開展了實驗室基礎急救技能培訓和現場應急演練。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曉平出席活動。演練中,參演人員按照事先編制的應急演練方案,模擬實驗室發生安全事故後出現師生受傷和窒息暈厥的緊急情況,施救者開展緊急止血包紮、實施心肺復甦CPR和AED電擊除顫等救助措施,確保被救者維持生命體徵,爭取足夠的時間直到救護車抵達。
  •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舉辦急救知識普及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衛生健康意識,幫助他們掌握基本急救操作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現場緊急處理的應變能力,12月29日,合肥市藍天救援隊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急救知識普及活動走進安徽審計職業學院,開展急救知識培訓。學院部分學工人員、學生代表約200人參加了培訓。
  • 海報粉絲團《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大講堂》成功舉辦「小海豹們...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4日訊今天下午14:30,大眾傳媒大廈4樓學術報告廳前人頭攢動,由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濟南市急救中心舉辦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大講堂》活動在此進行。雖然是工作日,但是海報粉絲團的「小海豹們」與海報新聞小編60餘人參加活動。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一鍵查附近權威醫院,爭取急救黃金1小時
    11月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召開,會上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致力於實現「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即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院前轉運不超過1小時,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 截至目前,廣東省通過國家腦防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含建設)60家,位於20個地級市,高級卒中中心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 為生命保駕護航 「急診夜鷹」科普急救知識與技能
    當天,廣州市科學技術交流館組織市民、學生及部分媒體記者走進「公眾急救教育與傳播科普基地」,邀請「急診夜鷹」團隊科普科學的急救知識與技能,使參與的市民能夠為家人、朋友的生命保駕護航。王西富醫師在講解活動現場,來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副主任醫師、模擬醫學中心負責人、百萬粉絲自媒體@急診夜鷹創辦人、美國心臟協會/歐洲復甦委員會/國際野外醫學協會急救課程導師王西富以「疾病突發與意外傷害現場急救」為題,講解了暈厥、昏迷、癲癇、氣道異物梗阻、溺水、心臟病發作、腦中風、心臟驟停等突發情況下的現場急救要領和實操互動。
  • 長春醫生手繪示意圖普及急救常識,希望精進繪畫技巧展現更多
    近日,來自長春市急救中心的女醫生荊爽用自己的手繪作品向市民普及急救常識,同時向社會展示急救醫生的工作和生活。荊爽今年27歲,是長春市急救中心的一名急救醫生。雖然從事醫學工作有6年之久,但轉行做急救醫生,荊爽還是一個不到一年的「新兵」,她拿起畫筆的原動力也是為了學習。
  • 曙光公益急救特訓營之心臟救護員培訓班開班
    所以,公眾急救技能培訓的開展和普及對降低我國突發事件和災難發生時的死傷率至為重要。在歐美發達國家,急救技能普及率非常之高,如美國達30%,日本中學生高達92%,而中國還不到1%。  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地鐵白領猝死、上海外灘踩踏以及大學生軍訓猝死事件等,足以說明我國民眾嚴重缺乏尊重生命的意識及安全急救知識,在突發事件中大部分人都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救和他救。
  • 禹城婦幼科普「急救」走進公眾!
    突發事件、突發疾病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何抓住黃金時間進行急救,是每個人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1月10日下午,禹城婦幼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禹城市職業教育中心,向20級電商一班的教師和學生們進行了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增強了師生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全面保障校園安全。
  • 疫情之下 瀋陽急救人與時間賽跑——遼寧省瀋陽急救中心全力抗擊新...
    組織全體急救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相關知識培訓,同時,對應急保障隊員個人防護知識進行多次培訓,以穿脫隔離服操作、轉運流程為重點,確保人人熟悉、人人掌握、人人過關。 1月20日,迅速完成人員、車輛、急救設備、防護物資集結調配工作。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186家醫院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
    央廣網廣州11月28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粵衛信)11月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會議發布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對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和質控工作進行培訓。
  •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長清區第三實驗幼兒園開展急救實操演練培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瑋 通訊員 郝曉青 濟南報導  1月11日,為了提高教師安全意識,增長教師的急救知識,在突發事件中能運用簡單易行的急救知識進行急救,第三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心肺復甦和海姆立克急救實操演練活動
  • 「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共築心梗救治戰線
    在政府的指導下,在學術組織和專家的推動下,圍繞心梗救治日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大大提高了我國心梗救治的成功率,降低了心梗的死亡率,讓心梗救治生命鏈貫穿患者發病入院的始終,流暢高效的幫助心梗患者挽回瀕死心肌、挽救生命。石麗英副秘書長呼籲廣大醫生走出醫院,走進社區,把心梗防治等心血管科學知識有效的傳播給民眾,政府、企業、媒體、群眾攜手共同暢通生命綠色通道。
  • 高以翔猝死暴露中國AED缺失,但更「危險」的卻是公眾是否有急救意識
    據節目組聲明,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對於高以翔的去世,網友們在為其嘆息的同時,有關「救命神器」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缺失的話題也不斷發酵開來。   那麼,什麼是AED?目前,中國AED公共場所配置的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 戴上VR學急救 雨花有了紅十字生命安全體驗館
    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是「世界急救日」,旨在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昨天,雨花臺區紅十字生命安全體驗館在鐵心橋街道春江社區開館,由於首次配備了VR設備,對於今後學急救的市民而言,不僅更加有趣,也多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 培養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市實驗小學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10月13日,青島市實驗小學和青島衛生學校聯合舉辦了一次小學生應急救護知識培訓。青島市實驗小學5年級的二百多名小學生參與了這次實訓活動。本次培訓旨在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培養臨危不亂、正確救護的能力,促進學校安全教育的順利開展。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搶救病人,最關鍵的就是在3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186家醫院共同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11月27日,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