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有人暈倒了,要怎麼辦?」
「胸外按壓的姿勢正確嗎?」……
普通人遇到緊急情況,
大多數人是束手無策,不敢救,不會救。
第一時間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突發事件、突發疾病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何抓住黃金時間進行急救,是每個人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1月10日下午,禹城婦幼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禹城市職業教育中心,向20級電商一班的教師和學生們進行了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增強了師生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全面保障校園安全。
培訓一開始,禹城婦幼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隊長王立忠醫師講解了急救知識培訓走進公眾的重要性。他介紹:「據統計,我國每年有54萬人死於突發心臟病導致的心臟驟停,同樣的情況美國每年有40萬人,美國的平均搶救成功率是10.8%,在拉斯維加斯等城市搶救成功率可達50%,但是在我國的大城市搶救成功率只有1%,大家算一算,同時想一想,有多少人該活而沒活下來?我們是否應該樹立正確的急救意識,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呢?」
心跳驟停的患者有80%在醫院外發生,一般來說,如果在4分鐘內得到及時的有效的心外復甦救治的話,搶救成活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在4到6分鐘內有效搶救的成功率在百分之十以上,如果超過10分鐘,得不到有效的心外復甦救治,成活率幾乎為零。所以,如何抓住「黃金4分鐘」?那就是,讓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復甦這一項基本技能,為出現意外的提供更大的生存機會。
志願服務隊副隊長許玲護士長、隊員張迎迎詳細解說了心肺復甦操作的步驟、易錯點和難點:「按的深度是5到6釐米,不能少於5釐米,比例是按30下,吹(人工呼吸)兩下。我們要按5組循環,然後觀察復甦效果,效果不好繼續進行復甦」聽完要點講解,並現場進行心肺復甦操作示範演示,在許護士長耐心的指導之下,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踴躍嘗試新學來的急救技能。
急救知識的掌握非常有必要,應該讓急救走進公眾!禹城婦幼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將繼續為我市市民服務,讓更多的人懂急救,掌握急救技能,去拯救那些本不該逝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