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婦幼科普「急救」走進公眾!

2021-01-11 人文禹城

「碰到有人暈倒了,要怎麼辦?」

「胸外按壓的姿勢正確嗎?」……

普通人遇到緊急情況,

大多數人是束手無策,不敢救,不會救。

第一時間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突發事件、突發疾病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何抓住黃金時間進行急救,是每個人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1月10日下午,禹城婦幼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禹城市職業教育中心,向20級電商一班的教師和學生們進行了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增強了師生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全面保障校園安全。

培訓一開始,禹城婦幼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隊長王立忠醫師講解了急救知識培訓走進公眾的重要性。他介紹:「據統計,我國每年有54萬人死於突發心臟病導致的心臟驟停,同樣的情況美國每年有40萬人,美國的平均搶救成功率是10.8%,在拉斯維加斯等城市搶救成功率可達50%,但是在我國的大城市搶救成功率只有1%,大家算一算,同時想一想,有多少人該活而沒活下來?我們是否應該樹立正確的急救意識,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呢?」

心跳驟停的患者有80%在醫院外發生,一般來說,如果在4分鐘內得到及時的有效的心外復甦救治的話,搶救成活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在4到6分鐘內有效搶救的成功率在百分之十以上,如果超過10分鐘,得不到有效的心外復甦救治,成活率幾乎為零。所以,如何抓住「黃金4分鐘」?那就是,讓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復甦這一項基本技能,為出現意外的提供更大的生存機會。

志願服務隊副隊長許玲護士長、隊員張迎迎詳細解說了心肺復甦操作的步驟、易錯點和難點:「按的深度是5到6釐米,不能少於5釐米,比例是按30下,吹(人工呼吸)兩下。我們要按5組循環,然後觀察復甦效果,效果不好繼續進行復甦」聽完要點講解,並現場進行心肺復甦操作示範演示,在許護士長耐心的指導之下,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踴躍嘗試新學來的急救技能。

急救知識的掌握非常有必要,應該讓急救走進公眾!禹城婦幼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將繼續為我市市民服務,讓更多的人懂急救,掌握急救技能,去拯救那些本不該逝去的生命!

相關焦點

  • 為生命保駕護航 「急診夜鷹」科普急救知識與技能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記者皮澤紅報導 9月12日是「世界科普日」,同時也是世界急救日。當天,廣州市科學技術交流館組織市民、學生及部分媒體記者走進「公眾急救教育與傳播科普基地」,邀請「急診夜鷹」團隊科普科學的急救知識與技能,使參與的市民能夠為家人、朋友的生命保駕護航。
  •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科普微視頻獲評中國微視頻大賽優秀作品
    頒獎現場紅網時刻11月25日訊(通訊員 張蓓)2020年11月21日,在第五屆健康中國微視頻大賽揭曉儀式中,由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匡曉妮主講,健教科拍攝的科普作品《預防接種》從上千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健康家庭促進計劃項目優秀獎
  • 走進禹城:吃貨誰人不識「君」
    集團公司於1993年1月創建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現總部坐落於德州(禹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20餘年的發展,東君乳業集團現擁有山東禹城、江西贛州和寧夏銀川三個生產基地,1個萬頭有機牧場,2個在建牧場(1個萬頭牧場、1個5000頭牧場);總資產10億餘元,擁有員工2000餘人。
  • 急救技能傍身,走到哪都不怕!「急診夜鷹」醫生手把手教您如何做急救
    很多人面對突發疾病者出於恐慌或害怕擔責而手足無措,或採取錯誤的急救方法,不僅延誤最佳救援時間,甚至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可以說,目前國內大眾的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匱乏,普遍存在不敢救、不會救的現象,學習急救的渠道也非常有限。但公眾關注急救,學習急救的熱情正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大眾的急救素養?作為醫院的醫務人員能為此做哪些事情?
  • AED科普隨處學 心臟急救誰都不是旁觀者
    ▲海航機場集團旗下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瓊海博鰲機場、三沙永興機場、宜昌三峽機場、安慶天柱山機場、營口蘭旗機場等六個城市、六家機場的候機樓出發廳、到達廳、安檢口、登機口等區域共計196個點位的航顯屏、LED大屏播放「急救知識科普」公益宣傳視頻。
  • 重慶科技周 青少年走進"人類胚胎實驗室"探索奧秘
    8月24日,重慶市婦幼保健院舉行人類胚胎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公眾開放日活動。24日下午,重慶市婦幼保健院人類胚胎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來自全市的十餘名學生參加活動,近距離聆聽專家科普,探索人類誕生的科學奧秘。 開放日講座現場。
  • VR、3D… 婦幼健康科普展廳帶您探索生命旅程
    近日,金華市婦幼保健院的婦幼健康教育基地的婦幼健康科普展廳正式開放了。該院是浙中地區首家開設婦幼健康科普展廳的醫院。婦幼健康科普展廳佔地面積180平方米,以「生命的旅程」為主線,分為「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誕生
  •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書展上,《你也學得會院前與家庭急救》等醫學科普類書籍備受關注
    昨天,由他主編的《你也學得會院前與家庭急救》新書推介會在上海書展舉行。不少讀者第一時間購書,他們的共同語言裡包括「帶個家庭醫生回家」。對於許多70後、80後,醫學類的科普書籍並不陌生,幾乎每個人的兒時記憶裡都有一本父母收藏的醫學科普書。可當信息隨手可得,我們還需要書架上的「家庭醫生」嗎?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上海書展上,許多中青年讀者開始重新把醫學科普書買回家。
  • 離石:血液科普知識走進小學課堂
    11月27日,呂梁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來到離石區城內小學,為小朋友們送上了一堂淺顯易懂的血液知識科普課。課堂上,血站工作人員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豐富的圖片,精美的課件以及生動的故事,用通俗化、趣味化的方式,給學生們講解了血液成分、血液在身體內的功能以及無償獻血的意義和獻血流程等內容。
  • 「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共築心梗救治戰線
    來自全國的院前急救、心血管臨床專家、心梗科普達人、媒體記者共同出席。活動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心肺復甦大使、東方衛視主持人周瑾主持。活動期間舉行了「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啟動儀式,攜手騰訊科技共築心梗救治戰線。
  • 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舉辦 「阻斷艾梅乙」宣傳活動
    原標題: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舉辦「阻斷艾梅乙」宣傳活動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廣大婦女兒童和千家萬戶的主要健康問題,最大程度地減少因「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造成的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的感染,改善民眾的生活質量及健康水平。
  • 德州禹城優質服務催生裝配建築「中國速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付彪 王觀博 禹城報導蓋房子像搭積木一樣,十幾分鐘「砌」一面牆,40個小時可蓋一層樓……12月3日,記者走進位於德州禹城市的裝配式PC建築產業基地內,目睹了一項項裝配式建築生產的頂尖技術。
  • 禹城鄉村振興示範民族村創建成功破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付彪 德州報導金秋十月,走進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創建單位——德州禹城市梁家鎮回族村桂莊村,投資2000餘萬元、佔地1000多畝的果玩田園綜合體苗木蔥鬱,瓜果飄香,攜家帶口的市民一大早就趕來採摘,收穫滿滿。
  • 山東禹城用集群註冊解答
    廣州的企業為何要在禹城辦證?營業執照上的「集群註冊」又是啥?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禹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創業初期成本壓力大、對企業管理缺少系統了解,是部分創業者面臨的兩個痛點。按照往常,開公司要有經營場地,然而對於很多從事電子商務、網絡服務的初創公司來說,由於房租成本過高,經營場所成了「門檻」。
  • 學校配「救命神器」兼具急救和科普意義
    原來,去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準備分批次將AED安裝在市內寄宿制高中,因為疫情,首批次AED安裝配置工作不得不由開學之初延遲到了放暑假之前。這批次AED於7月18日全面安裝完工,205臺AED順利入駐深圳69家寄宿制高中校園。(7月20日《南方都市報》)在寄宿制高中配備AED,難免會面臨「是否有必要」「學生會不會使用」等質疑。
  • 科學就在日常點滴中——走進中科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董瑞豐)實驗室裡「製造」龍捲風、探索晶片的內部世界、從「星際爭霸」遊戲看人工智慧博弈技術、虛擬主播讓基礎科學走進「二次元」……中國科學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於18日、19日舉辦活動,一大批科研場所向公眾開放,「硬核」科學在這裡變得炫酷起來。
  • 長治婦幼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
    圖為:長治市婦幼保健院「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現場圖為:參加活動的醫護人員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長治市婦幼保健院以此次「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為契機,通過大屏幕、LED、海報、宣傳折頁、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
  • 應急科普丨汛期若遇雷擊,如何急救?
    應急科普丨汛期若遇雷擊,如何急救?舉報 (原標題:應急科普丨汛期若遇雷擊
  • 九江市第十一中學開展「探尋生命奧秘」主題科普研學活動(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玉文報導:為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加深其對人體構造及相應功能的了解,提高其對學習的積極性及準確度,樹立科學學習的方法,12月11日,九江市十一中組織同學們來到九江市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基地開展了一場「探尋生命奧秘」主題科普研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