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猝死暴露中國AED缺失,但更「危險」的卻是公眾是否有急救意識

2020-11-30 和訊

  11月27日,臺灣省藝人高以翔在節目錄製過程中意外去世消息震驚全網。

  據節目組聲明,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對於高以翔的去世,網友們在為其嘆息的同時,有關「救命神器」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缺失的話題也不斷發酵開來。

  那麼,什麼是AED?目前,中國AED公共場所配置的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1

  國內AED配備數量

  與發達國家差距甚遠

  說起AED,大伙兒對其不太了解。它是一種自動體外電擊器,與心肺復甦術配合使用,可以提高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在首都機場,你無意間路過的,就是AED。

  圖據微博網友

  然而,十幾年過去了,首都機場的AED急救設備不僅成為了擺設,也普及緩慢。

  據北京晚報報導,AED進入中國雖然有13年時間,但仍難覓蹤影。

  特別是上圖首都機場的AED,早在2006年,就在二號航站樓內安裝了11臺自動體外除顫器急救設備。

  但13年來,我國各地在公共場所安裝的自動體外除顫器數目不超過1000臺。

  除了首都機場之外,海口美蘭機場配有15臺,杭州在機場、車站、市民中心配備的AED共有15臺,上海從2015年起在公共場所陸續配置了315臺。其餘的就屈指可數。

  在高以翔事件發生之後,有小夥伴表示,北京地鐵系統工作日平均客流量超過一千萬人次,近年來乘客心臟猝死時有發生,不知道什麼時候每個車站都能設置一臺?

  反觀國外,AED的數量早已是十分龐大。

  其中,美國是早已立法,日本密度最高!

  資料顯示,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各州就開始規定公共場所必須安裝AED,並要求在步行十分鐘內即可獲得。

  目前,美國每10萬人可獲得AED的數量是317臺。

  日本,由於2002年憲仁親王因心臟衰竭逝世,因此掀起了推廣AED儀器的高潮,其王妃高圓宮久子妃甚至把推廣AED作為終身事業。

  據統計,目前日本全國有大約60萬臺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應的每10萬人是555臺。

  而業內專家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只有0.2臺。

  這一數據的背後,再次尷尬的顯示了中國AED缺失。

  3

  AED產業爆發,

  兩大上市公司除顫業務大增

  除了公共AED缺失,AED的售價也是不菲。

  金妹兒看到,在某電商平臺上,飛利浦的AED售價高達3萬左右,而國產的AED售價也達到1萬。

  同時,在生產上,目前國內品質較好的AED公司只有邁瑞醫療(300760,股吧)和魚躍醫療(002223,股吧)。

  2018年年報顯示,邁瑞醫療輸出了新一代AED,並且在除顫領域已處於全球前列。

  其中,除顫儀的銷售量與生產量增長均超過30%。

  同樣,魚躍醫療在AED領域也是可圈可點。

  年報顯示,2018年,魚躍醫療的AED醫療急救全球業務營收達到1.35億,國內市場增速在180%以上。

  同時,2018年,魚躍普美康AED已為54場全國各級別馬拉松比賽超過40萬選手進行了生命護航,並在馬拉松賽道上拯救了三位心臟驟停選手。

  魚躍醫療表示,在報告期內,為企事業單位、社區進行了舉行了近600場的急救與AED使用的普及培訓,直接受益 人數約1.5萬人次,並為近1300人次進行了美國心臟協會AHA授證培訓。

  企查查顯示,目前國內涉及除顫的公司只要78家。

  因此,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高以翔事件所引發大眾對心源性猝死的關注,很可能使得AED產業進入爆發期。「在行業集中度的背景下,龍頭公司將顯著受益。」

  除了AED醫療儀器繼續普及,相關救護培訓產業也極為可觀。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提供的數據,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接受紅十字會系統救護培訓的人員達到1900萬人。

  然而,在發達國家,一般中小學都有相關的急救知識的培訓,所以應用得很普遍,可以說幾乎人人都會用。

  因此,我國群眾性救護培訓的普及率依然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3

  多一點熱心,

  多了一份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AED產業發展的同時,公眾相關急救意識淡薄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在網絡上,金妹兒看到了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在路上碰見有人突然暈倒,你是否會出手急救嗎?

  要知道,在很多情況下,第一目擊人通常是打120,等醫生來。但此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間。

  最重要的是,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全國性的急救法,來規定應急救護中造成的後果責任由誰來負?

  來自中國新聞周刊的報導顯示,目前,國家對AED設備是作為醫療器械來備案的。「從法律上來講也沒有一個說法認定普通人可以使用。」

  因此,僅從AED設備的配備與使用遇到的困境中,就能看出法律在這一領域的缺失。

  但儘管如此,在高以翔事件發生後,人民日報等眾多媒體都轉發了AED如何使用、幫助發生心室顫動的病人恢復心律視頻。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相當於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

  面對驚人的數據,金妹兒呼籲,在公共急救面前多一點熱心,也就多了一份生存的希望!

  編輯|陳美 審核|廖小濤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投資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高以翔意外離世 猝死及急救方法引關注
    高以翔去世消息一經證實,網友紛紛表達了悼念之情,有網友發現高以翔最後一條微博發布時間為26日1點半,推測其凌晨還在工作,有研究表明壓力大、勞累、熬夜都會加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此外醫院宣布高以翔為心源性猝死,因此大眾在表達緬懷之情的同時,對此類疾病危害的關注度也隨之上升。
  • 每拖1分鐘,死亡的概率增加10%,高以翔心源性猝死背後給我們敲響的...
    從昨天一大早到現在,高以翔的名字就一直高掛熱搜。除了惋惜、悼念之外,疲勞工作、安全意識、急救措施等,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 根據我國心血管中心數據,每年有高達55萬人因心源性猝死,這個數字是全球第一。那麼心源性猝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 臺灣第一男模高以翔猝死!我國每年54萬人猝死..
    我國每年54萬人猝死,很多都是年輕人!「悲痛!武漢市漢陽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周春鵬夜班搶救病人後,猝死在值班室。年僅30歲!」近日,武漢一醫生猝死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事發時,周春鵬當值夜班,當夜救治了6名患者。凌晨2時25分,護士發現周春鵬躺在床上沒有意識,瞳孔散大,沒有呼吸、心跳,已測不到血壓。
  • 高以翔:在人生最好的年華意外猝死,嘆惜之餘應反思~
    此後,主演的奇幻冒險電影《聖杯神器:骸骨之城》在美國上映,高以翔在片中飾演了神秘的東方人Magnus Bane,這也是他首部進軍好萊塢的作品。並被評為第7名,這也是他連續第四年上榜;2019年8月9日,與鹿晗、舒淇等合作主演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上映;2019年10月16日,與宣璐共同主演的《彩虹的重力》首播;而在於2019年11月27日,高以翔在錄製《追我吧》綜藝節目時突然暈倒送醫急救
  • 知識官陪你健康過年丨珍愛生命,從普通人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開始
    據新聞描述,高以翔在 「跑步時暈倒休克,現場採取急救措施進行心肺復甦」。最後節目組官方聲明證實是心源性猝死。 高強度運動和通宵工作,堪稱「兩大心臟猝死高危因素」。 而這一節目的設定,既包含各種高強度運動、又是連夜錄製,「夜間追跑」,對於明星體能的挑戰其實非常大。
  • 高以翔去世,是什麼原因讓這位35歲年輕人突然猝死?
    高以翔去世了,真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無法接受。心痛。1984年9月22日,今年才剛剛35歲,這麼年輕,就這樣突然猝死,真是不可思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35歲年輕人突然猝死?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然猝死,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尤其是娛樂圈和IT圈,應該是多發區。凌晨,你去一線城市的寫字樓看看,大多數燈火通明的,基本上都是從事IT行業的。為了業績,為了效率,不得不長期熬夜加班,讓年輕人的身體達到超負荷運轉,最終導致心身疲憊,扛不住的,就倒下了。
  • 35歲男演員高以翔不幸去世,關於「猝死」,這些預防知識99%不知
    臺灣知名男演員高以翔在11月27日凌晨永遠離開了我們。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奔跑途中突然暈倒,在現場的網友說:高以翔曾心跳停止3分鐘,但經過10分鐘的心肺復甦搶救後,送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醫院最終宣布心源性猝死,享年35歲。
  • ...為高以翔猝死負責!徐崢痛斥!網友聲討……為什麼藝人喜歡上綜藝?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年僅35歲的藝人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時猝死,令人痛心。就在昨晚,浙江衛視回應「高以翔去世」,表示願意承擔責任。@浙江衛視中國藍 發聲明,稱事發當時,在第一時間即展開救治並緊急將高以翔送往醫院,但仍沒能挽回他的生命。對此意外造成的後果,感到遺憾和惋惜,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並會深刻反思原因,對節目所有環節進行全面檢查,更周全地做好節目安全保障工作。
  • 海南公眾急救知識普及不足2% 全省僅2名專職培訓人員
    呂傳柱說,這促使產生了心源性猝死生存率在中國為1%,而在美國為28.7%的生死懸殊。  另外,據業內專家介紹,自動體外除顫器在歐美已經盛行10多年,而我國普及率極低,僅在部分機場、車站及少數體育館配有,使用率幾乎為零。  「我們培訓時發現,即便簡單的急救知識,公眾的知曉度也低得可憐。」謝雯說,通過上課培訓提問,發現接受培訓的公眾回答常常五花八門,「土辦法」盛行。
  • 高以翔猝死,反生物鐘夜間運動節目被炮轟,再有出事的不是高雲翔
    高以翔在27日參加綜藝節目《追我吧》時不幸猝死,這位年僅35歲的演技派明星離開了我們,如今廣大網友都表示無法接受,並指責該節目反生物鐘,在晚上進行劇烈運動這是不對的,而且會影響觀眾,出事之後吳宣儀直接崩潰大哭,黃景瑜更是大喊不想錄了。
  • 與死神賽跑的國產AED
    全國普及的理想與現實 相比之下,2019年,中國每十萬人僅有0.2臺AED,顯得非常落後。 儘管救治效果顯著、使用門檻低,但AED在中國的普及進度卻比較緩慢。早在2006年,北京首都機場安裝了11臺AED,這也是最早擁有AED設備的公共場所。
  • 高以翔去世一年,好友猝死在他墓地旁:人生下半場,最輸不起的是健康!
    文 / 木棉姐姐 來源 / 木棉說(ID:mumianshuo) 01 去年11月27日,高以翔在錄節目時意外猝死,今天是他去世的一周年。
  • 生前還在祭拜高以翔,突發心臟病猝死在墓旁
    經記者求證,著名音樂人呂曉棟為高以翔掃墓期間,暈倒在高以翔墓園旁,在11月26日上午10時36分正式離開人世,因心梗猝死於臺大金山醫院。其後圈內好友也證實其死訊,稱其有心臟問題,最近幾天一直喊累。  細心的網友或許已經能聯想到高以翔於11月27日的周年祭。正如大家所想,就在26日上午8時左右,呂曉棟獨自開車前往金寶山拜祭已故好友高以翔。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音樂人為其掃墓突然倒地猝死
    轉眼間,高以翔已去世一周年。很多明星為其哀悼,表達對好友的懷念。但在11月26日,發生了一件很詫異的事。臺灣知名音樂製作人呂曉棟,為高以翔掃墓時,突然倒地猝死,年僅63歲.......
  • 25歲,年薪30萬,猝死!心臟猝死前的4大徵兆,你有嗎?
    平均每分鐘有3人猝死 猝死多數是由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臟猝死最為常見。據統計,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的總人數高達50多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 高以翔逝世一周年又出人命!親密好友倒在墓地,在祭拜中與世長辭
    去年11月27日,知名影星高以翔在浙江寧波錄製節目《追我吧》時突然昏倒猝死 ,一時間在國內引發巨大轟動,無數網友為其鳴不平,深感惋惜 ,而其英年早逝也讓親朋好友都難以接受,沒想到時間這麼快,轉眼間已經是他逝世一周年了。
  • 禹城婦幼科普「急救」走進公眾!
    突發事件、突發疾病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何抓住黃金時間進行急救,是每個人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1月10日下午,禹城婦幼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禹城市職業教育中心,向20級電商一班的教師和學生們進行了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增強了師生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全面保障校園安全。
  • 吃掉高以翔的那隻禿鷹究竟是誰?
    白巖松在新聞中表示對於高以翔猝死的惋惜和心痛時,提到了此次事件中的關鍵詞——黃金四分鐘。失去「黃金四分鐘」的最佳搶救時間,才是導致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網上有一個網友問到:高以翔走了,為什麼會感覺那麼難受?這位網友稱,之前確實也喜歡高以翔,但也只是了解欣賞,這幾天每每看到有關高以翔的字眼或新聞,心裡真的持續隱隱的難受難過,還特別想哭,導致這幾天心情都很低落。
  • 高以翔二哥發布聲明,明確指出高以翔肖像權問題,疑似打臉蔣珅瑋
    2019年11月27日凌晨,在錄製夜跑類真人秀節目《追我吧》的錄製過程中,作為當期飛行嘉賓,高以翔並沒有堅持到節目錄完就離開了大家,從突然暈倒到現場急救,再到送往最近的醫院搶救,最終還是沒有留住帥氣溫暖的高高。
  • 曙光公益急救特訓營之心臟救護員培訓班開班
    中國江西網訊:目前,意外傷害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死亡的患者約70萬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歲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  現代醫學證明,猝死患者搶救的最佳時間是4分鐘,嚴重創傷傷員搶救的黃金時間是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