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2009年十大新物種:史前巨蟒重1噸(圖)

2020-11-24 搜狐網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09年度十大新物種,其中「博薩維毛鼠」位居榜首,迷你霸王龍、重達1噸的史前巨蟒均榜上有名。

  1.博薩維毛鼠
博薩維毛鼠

  

  如果老鼠讓你渾身不舒服,那麼你最好不要去紐幾內亞島的博薩維死火山(MountBosavi)。今年初,一個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自然歷史節目組導演、科學家和學者組成的探險小組來到博薩維山探尋未知物種。這座死火山的火山口邊緣高聳入雲,整個地方人跡罕至,生物學家相信他們一定會在此發現獨一無二的生物。

  果真如此,在探險小組發現的新物種當中,包括極為罕見的毛蟲、巨大的蝴蝶和樹袋鼠,不過,最為驚人的發現是一種體型巨大的老鼠,科學家暫時將其命名為「博薩維毛鼠」。這種老鼠體長近3英尺(約合0.91米),重量超過3磅(約合1.36公斤)。幸運的是,它們是素食動物,看上去十分溫順。  

2.迷你霸王龍
迷你霸王龍

  

  霸王龍亦稱暴龍,擁有大型頭顱骨,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擁有鋒利的牙齒。相對於它們大而強壯的後肢,霸王龍的前肢短小,而其龐大的身軀、鋒利的牙齒足以令人望而生畏。2009年以前,恐龍專家一直以為霸王龍的頭部和前肢會隨這種動物的整個身軀一起進化。但是,今年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塞利諾(PaulSereno)的新發現徹底改變了這種認識。

  塞利諾和同事當時在《科學》雜誌上宣布,他們發現了迷你版霸王龍,這種小恐龍的歷史可追溯至大約1.25億年前,也就是說,比霸王龍在地球出現的時間早了6000萬年左右,它們擁有與霸王龍相同尺寸比例的頭骨、短小的前肢,但體型僅是霸王龍的百分之一。

  科學家及化石收藏家亨利·克裡斯坦(HenryKriegstein)的名字命名了迷你版霸王龍——「Raptorexkriegsteini」。是克裡斯坦購買了這個恐龍化石,但他當時並不知道它們是從中國走私出來的。在得知這件事以後,他同意將這些化石捐獻出來用於科學研究,並將最終歸還中國。  

3.夜光蘑菇
夜光蘑菇

  

  夜光蘑菇可不是最新的「派對毒品」,大多數人可能連它們的存在都不知道。據介紹,夜光蘑菇一共有64種,全部生長在世界各地陰冷潮溼的地方。但是,對於那些始終在關注夜光蘑菇生存狀況的人來說,這一數字已經過時。一個探險小組今年在亞洲、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新發現了7種夜光蘑菇。更為準確點講,研究人員發現了4種全新的蘑菇,以及3種以前就知道、但現在確定其發光的蘑菇。

  科學家表示,它們全都發出綠色和黃色的光芒,這可能是引誘夜間活動的動物過來,將它們吃掉,散播其孢子。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丹尼斯·蒂斯賈爾丁(DennisDesjardin)今年10月在《Mycologia》雜誌上介紹了這一發現。他借鑑莫扎特的安魂曲,將其中兩種夜光蘑菇命名為「Mycenaluxaeterna」和「Mycenaluxperpetua」,即「永恆之光」和「永久之光」的意思,  

4.粉紅鬣蜥
粉紅鬣蜥

  

  加拉帕戈斯群島向來以出產各種怪異的物種而聞名於世,比如大海龜、不會飛的鸕鷀以及成群的鬣蜥。20年前,沃爾坎島上的護林員發現了一隻粉紅色的鬣蜥。當時,科學家並不清楚它是否是查爾斯·達爾文在1835年加拉帕戈斯群島之旅中發現的鬣蜥的變種。為解開這個謎團,一個義大利科學家小組今年對其做了DNA分析,結果刊登在1月份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據他們介紹,粉紅鬣蜥是一個全新的物種,存在的歷史可能比更為常見的黃鬣蜥還久遠。這是縈繞在科學家腦海中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則是,這個物種是否瀕臨滅絕?目前尚無答案。  

5.世界最大蛇類
世界最大蛇類

  

  Titanoboacerrejonensis巨蟒在近6000萬年前也從地球上消失。這種巨蟒是現代水蟒和大蟒蛇的祖先,重達1噸,體長45英尺(約合14米),遠比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蟒蛇更大、更長。由於體型龐大,在古生物學家從哥倫比亞的露天煤礦中挖出其骨骼時,還以為發現了大鱷魚。

  Titanoboa巨蟒在今年2月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初次亮相。這個龐然大物不僅對當今蛇類的研究至關重要,還對科學家了解地球氣候變化有很大幫助:如何在平均溫度達86華氏度和93華氏度之間的環境下生存,相比之下,現在那裡的溫度為82華氏度。或許,地球以後的溫度會達到那麼高的水平。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們最需要擔心的應該是Titanoboa巨蟒的回歸。  

6.世界奇異魚類
世界奇異魚類

  

  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新襞魚種類或許並不是世界上最奇異的魚類,但我們依舊認為你們找不到比它還奇怪的生物了。首先,新襞魚的名字——Histiophrynepsychedelica是為了向其令人瘋狂的彩色斑紋「致敬」。這僅僅是個開始,同其他Histiophryne一樣,這條也有像腿一樣的鰭。它擺動魚鰭從水底遊上來,同時從腮部不斷往出噴水,接著又遊回水底,如此循環往復——向前移動,但不是以直線,因為尾巴不是位於身體的正中央。

  據科學家在《Copeia》雜誌上對新物種的描述,Histiophryne魚「的面部平而開闊,四周是厚厚的肉質面頰和下巴,眼睛向前直視,身體皮膚厚而鬆弛,形成了肉質褶皺,將不成對的魚鰭包起來。」簡而言之,這種魚好比魔術師。  

7.紐幾內亞新蜘蛛
紐幾內亞新蜘蛛

  

  對於喜歡跳蛛的人來說,當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家韋恩·麥迪遜帶著50個全新跳蛛從紐幾內亞返回時,其驚喜程度不啻於聖誕節在春天降臨。最新發現也使得已知跳蛛的種類達到5000個左右。跳蛛不織網,而是依靠銳利的視覺和有力的雙腿彈跳捕捉獵物。

  一次發現如此多的跳蛛新種類對科學家和醫學研究人員而言是個好消息,有助於了解這種獨特的蜘蛛的演變,以及如何利用蜘蛛毒液研製有用的化合物。麥迪遜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世界上恐怕還有5000個新跳蛛種類等待我們去發覺。  

8.馬達加斯加新蛙種
馬達加斯加新蛙種

  

  非洲海岸附近的馬達加斯加島是個環境熱點地區。這裡被認為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根據今年5月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論文,馬達加斯加島擁有這項榮譽確實是實至名歸。科學家們2009年在那裡確認了221種新蛙種,使得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兩棲動物種類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兩棲動物數量被大大低估,那麼就應該啟動全面的調查,以發現其他動物群落是否存在類似現象。不幸的是,馬達加斯加島上80%的雨林因人為砍伐已經消失,那裡可是許多物種的棲息地。因此,馬達加斯加也成了地球上最危險的「生物災區」,物種消失的速度可能比世界其他地區都快。  

9.恐龍「扎克」
恐龍「扎克」

  

  美國曾有一隻霸王龍被命名為「休」(Sue),現在澳大利亞也命名了一隻食草恐龍為「扎克」(Zac)。「扎克」體型龐大,脖子很長,生活在距今9700萬年前,外形特徵類似於雷龍。「扎克」並非因這些特徵而在科學家心目中佔據了重要位置,而是其代表的恐龍種類。澳大利亞此前從未發現過恐龍活動的大量蹤跡。

  然而,在發現「扎克」的牧場,即昆士蘭州北部小鎮埃羅芒加附近,顯然在靠近地面的地方存在數百具骨骼。古生物學家或許可以藉此發現在此之前鮮為人知的恐龍進化的時間和地點。  

10.喜馬拉雅山新物種
喜馬拉雅山新物種

  

  很難說,在科學家過去十年間在喜馬拉雅山東麓發現的350多個新物種,哪一個是最令人感興趣的:或許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鹿——站高只有2.5英尺(約合70釐米)左右,也可能是一種會飛(準確的說應該是滑行)的紅腳青蛙、一百年來首次發現的新猴種(一種獼猴)以及擁有一億年歷史的壁虎。答案取決於大家,你可以讀一讀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表的題為《東喜馬拉雅——世界在此碰撞》的研究報告,報告詳細記錄了過去十年間在該地區獲得的一系列重大發現。與馬達加斯加一樣,喜馬拉雅山東麓的生物多樣性同樣很豐富,但同樣面臨威脅,不同的是,後者面臨氣候變化的威脅。(孝文)

相關焦點

  • 《時代周刊》評2012年十大新物種
    《時代》周刊點評「2012年度十大」忙得不亦樂乎。繼先後推出2012年「十大國際新聞」、「十大醫學突破」以及十大好片和爛片之後,又給諸位看官帶來「十大物種」,以滿足讀者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如果屏幕前的您求知慾旺盛,想了解地球往事中帶給人的重重驚喜,那接下來一定不容錯過!
  • 科學家復原史前巨蟒:15米長重1噸可吞鱷魚[圖]
    原標題:科學家復原史前巨蟒:15米長重1噸可吞鱷魚[圖] 當時那些大體型的哺乳動物,如水豚(世界上最大的嚙齒類動物),都還未出現,因此,體型巨大的泰坦巨蟒所捕獵的是體長達7英尺(2米)的肺魚,或是巨大的龜類甚至鱷魚。這些巨蟒並非那個時代唯一的巨獸,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正如你可能已經知道的那樣,爬行動物需要外部熱量來保持體溫,用於維持新陳代謝和生命運行。
  • 哥倫比亞出土6千萬年前史前巨蟒化石
    9月28日信息,據外國媒體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哥倫比亞北部出土的蛇類骨架化石推測,55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巨蛇可能是研究者已知蛇類中最長的物種。研究人員將這條巨蛇命名為Titanoboa cerrejonensis。Titanoboa cerrejonensis巨蟒在近6000萬年前也從地球上消失。
  • 史前巨蟒能生吞霸王龍?恐龍時代十大最兇猛動物盤點_遊俠網 Ali213...
    1、史前巨蟒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哥倫比亞北部出土的蛇類骨架化石推測,55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巨蛇可能是研究者已知蛇類中最長的物種。研究人員將這條巨蛇命名為Titanoboa cerrejonensis。
  • 史前十大海洋霸主排名榜單揭曉
    現在我們看到的海洋生物,陸地生物,乃至所有生物都是經過了幾千幾萬的年進化而來的。史前是一個神秘的的時代,所謂史前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東方是從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如果你看過史前十大海洋霸主,會了解到史前有許多的大型怪物,體型很大,現在小編為大家介紹史前十大海洋霸主,一起看看史前十大海洋霸主有哪些?
  • 《時代》:2010十大新發現物種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公布了2010年十大十大新發現物種名單,其中長著豬鼻子的蟾蜍、可以織出25米直徑蛛網的蜘蛛,用前腿戳人的紡織娘,以及全身透明的青蛙等新奇物種都是首次亮相。新發現物種的完整榜單如下: 1、長著豬鼻子的蟾蜍一支由「保護國際」基金會派出的科考隊日前深入到南美哥倫比亞的叢林中。
  • 地球上最強大的5種史前動物,圖5體重可達100噸,牙齒非常恐怖!
    大約1.35億年前,恐龍是無可爭議的地球統治者。如果不是因為大約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災難性彗星,他們今天可能仍然存在。
  • 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原標題: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 這是保存最完好的蜘蛛化石。它來自中國,年代可追溯至1.65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這種蜘蛛學名為Eoplectreurys gertschi。
  • 《方舟:生存進化》新截圖 史前巨蟒和巨鯊
    《方舟:生存進化》新截圖 史前巨蟒和巨鯊在島上玩家將看到超過70種的史前生物。設定圖中公布的物種,它們是雙脊龍,劍齒虎,泰坦巨蟒,腔棘魚和無齒翼龍。  之前發布的遊戲細節:    玩家醒來時發現自己身陷一個神秘島上,一絲不掛,而且還很餓。在遊戲中它們必須打獵,採集物品,打造武器,調查技術和建造房子來抵抗炎熱的白天,冰冷的夜晚,易變的天氣系統,危險的野外和潛在的敵人。
  • 全球七大史前巨獸:史前巨蟒活吞史前巨鱷
    10月22日消息,我們都知道恐龍的個頭很大,但不一定知道公牛一般大的老鼠、比人還高的海洋蠍子、皮球一樣大的巨型蛙、小個子成人一般大的企鵝、酷似地懶一般的有袋動物和15米多長且比現代大白鯊還要重30多倍的鯊魚。這些巨型動物都曾存在過,只是出現的時期和地方不同。
  • 盤點地球上史前十大奇異生物
    史前生物是指許多生活於地球上的生物體,年代範圍大約是從38億年前到大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保留文字紀錄以前。在這段演化期間,許多新型態的生命誕生;許多如恐龍般的生物則滅絕。它們在大約1萬年前的冰河時代末期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尚未確定究竟是氣候變化,還是人類獵殺活動是導致猛獁象滅絕的罪魁禍首。有人還認為,彗星撞擊地球使得猛獁象從地球上消失。
  • 地球上的新霸主泰坦巨蟒,因天下無敵被大自然滅絕!
    史前巨獸泰坦巨蟒大家知道嗎?泰坦巨蟒雖然已經消失在地球上幾十萬年了,但是其兇猛殘暴的性格依舊讓人記憶猶新啊!
  • 《方舟:生存進化》新截圖 史前巨蟒和巨鯊都來了
    《方舟:生存進化》新截圖 史前巨蟒和巨鯊都來了 時間:2015-05-21 20:30:32 來源:3DM新聞組-skylark
  • 2012年度十大新物種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 ——快科技...
    5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目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1世紀末之前地球將失去50%物種。我們花費大量的財力,製造望遠鏡搜尋類地行星,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漠視地球生態系統遭受人類的破壞。
  • 2012年度十大新物種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 ——快科技...
    5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目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1世紀末之前地球將失去50%物種。我們花費大量的財力,製造望遠鏡搜尋類地行星,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漠視地球生態系統遭受人類的破壞。
  • 地球史前十大怪物,棘龍第一
    1、棘龍 (史前最大的食肉恐龍)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非洲北部,約為1億1400萬年到6500萬年前。棘龍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發現於埃及,並在1915年加以敘述、命名。
  • 稱霸世界的十大史前巨獸,海王龍僅排第四,第一可以和霸王龍爭鋒
    但在我們這個時代,許多物種都已經退化了,在史前時代有著無數體型龐大的動物。許多動物的體型甚至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和想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稱霸世界的十大史前巨獸,身長10多米的泰坦蟒排最後,海王龍僅排第四,那麼第一是誰呢?
  • 地球上史前十大最強悍的動物,光看照片就嚇哭!
    這種史前Arctotherium(南美巨型短面熊)平均體重達到1600~1700公斤,站立時高度可達到4.9米!02泰坦巨蟒那就是泰坦巨蟒,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蛇類;體長達9~15米,重約1.135噸,美國生物學家復原了這種遠古蛇類!可以切身感受到他的巨大,兇猛與恐怖!幸好沒活在那個時代!03恐鱷
  • 世界最大巨蟒,重1135公斤,獵守鱷魚為生,壽命能和人類比肩
    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生活著各種現在難以見到的動植物,一般我們稱之為&34;,在時代的變遷中,這些史前生物基本都已經滅絕了,如今還存在於地球上的只有極少數。這些在人類之前霸佔地球的動植物,很多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體型非常之「大」,以至於大到了令人恐懼的地步。
  • 盤點2009-2011年30大新物種:尤達蝙蝠受熱捧
    年度十大新物種==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物種勘測協會和一個由分類學家組成的國際委員會本周公布了由其評選出的2009年度十大新發現物種名單,迷幻襞魚、吸血鬼魚等物種榜上有名。除了2009年度十大新發現物種名單,國際物種勘測協會還發布了「物種狀態報告」(State of Observed Species Report),報告稱2008年總共發現18225個新的植物、動物、微生物、藻類和真菌種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