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元初,浙江湖州有兩個大書畫家,他們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還美貌非凡。這兩個人最後還結為了夫妻,成了一對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他們就是趙孟與管道昇。
先說這個奇女子管道昇,公元1262年出生於浙江湖州德清,自小天資過人,聰明慧敏,詩、書、畫全能,「翰墨詞章,不學而能」。不僅多才多藝,而且善刺繡、能處家事,據說還十分美麗。自身條件這麼好,眼光自然就高了,所以直到26歲還未覓得如意郎君,當時26歲未嫁已是高齡剩女了,好在管道升父親開明,也不逼著她嫁人。
再說趙孟,生於公元1254年,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自幼聰慧,能詩善文,尤其善於書法和繪畫,他後來創「趙體」,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趙孟不僅是個才子,還是個美男子,美到什麼程度呢?忽必烈召見他,「孟神採秀異,世祖稱為神仙中人」,忽必烈覺得他像是神仙中人。趙孟還是宋皇室後裔,也算是貴族了。多才多藝、出生高貴、長相俊美,這已經不是一個「帥」字可以形容了!
這樣兩位兩位曠世才人終於有一天相識相遇了,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他們終歸結為了夫妻。這一年是公元1289年,管道昇已28歲「高齡」了,總算沒有白等那麼多年。終於遇見你,還好沒放棄!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趙孟條件這麼好,怎麼也三十好幾了還未娶?在那個早婚的年代,這不可能啊!確實,趙孟在娶管道升之前納過一妾,還育有一子。為什麼未娶妻先納妾呢?因為趙孟雖是皇室貴族,但他11歲時父親去世,家道已中落,而且這時已改朝換代,他只是宋室遺民,日子並不好過,而元代時聘禮又很高。趙孟可能由於家貧,暫時娶不起妻子,只能先納個妾;也有可能母親病重,匆忙娶一房妾,以告慰母親。總之他在遇到管道昇時雖然已經三十好幾了,但還未正式娶妻,而管道昇也不介意嫁給一個貧窮的前朝沒落皇孫,不得不說,這是一份難得的緣分!
兩人的結合稱得上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在婚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相互學習促進,相敬如賓。二人之間,你作幅畫我便題首詩;你畫個竹子,我來給你補個石頭。他們之間剛柔相兼,沒有所謂男權女權之分,共同書寫著藝術的人生。
管夫人還是趙孟的知己,趙孟是南宋宗室,卻要去元朝做官,這讓趙孟很鬱悶,管夫人深深理解趙孟的無奈,從不勸趙孟積極進取仕途之事。儘管後來趙孟被封為魏國公,晚年官居到一品,她也被封為魏國夫人,但她並不貪念榮華富貴。在管道昇畫的一幅《漁父圖》上,寫著管道昇與趙孟所作的《漁歌子》:
管道昇作:
人生貴極時王侯,
浮利浮名不自由。
爭得似,一扁舟,
弄月吟風歸去休。
趙孟和:
儂在東南震澤州,
煙波日日釣魚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由。
但是再甜蜜美滿的婚姻,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小插曲。當時的達官貴人名士們有納妾的習慣,中年的管道昇「玉貌一衰難再好」,趙孟於是產生了納妾的想法。但是他擔心管道昇反對,於是就寫了首曲子來試探管道升:
「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意思是「我是學士,你是夫人。你看人家蘇東坡學士還有朝雲、暮雲幾個侍妾,我就是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也不算過分。你看你的年紀也已經四十多了,你只管佔住正房的位子就行了。」
管道昇看了沒說什麼,只是寫了首詞給趙孟,就是後來成為傳世之作的《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 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
意思是說,咱們夫妻感情這麼好,就跟一個人似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與共,你還需要再納妾嗎?
趙孟看了這首詞後先是大笑,說她比喻的太有意思了,也被她的這種炙熱的感情所感動,從此不再提納妾的事。管道昇不愧是文採、情商具備的奇女子,一場婚姻危機就這樣被她巧妙地化解了!
後來即便管道昇去世之後,趙孟也沒有再續弦或納妾,只是哀痛懷念不止,還親自為管夫人撰寫了墓志銘,表達了對愛妻深切的悼念和敬意。管道昇去世第三年,趙孟也離開了人世間,與管夫人合葬於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歷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