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30日淮安訊 從年產30萬噸醫藥用鹽的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醫藥用鹽項目,到第一批3條生產線正式投產的實聯長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從總投資5億美元的敏實集團淮安汽車零部件項目,到總投資10億美元的臻鼎精密電子(淮安)有限公司多層撓性線路板項目……近年來,全市臺資重大項目建設成果豐碩,到處可見臺商推進項目、加快發展的生動畫面。
昨天,來自江蘇省淮安市統計部門的消息指出,年初以來,面對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環境,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平穩且有所回落的情況下,全市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出現新的增長亮點,且呈現出逐月上揚的良好態勢。8月23日,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發布「2016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評選報告」,淮安投資發展環境再獲臺商青睞,且連續第五年獲評臺商投資「極力推薦城市」。
投資增幅逐月上揚
李永光是臺灣人,1991年跟隨企業來到祖國大陸發展,待過東莞、崑山等多個城市。2009年,擔任宏盛皮具業務主管的李永光第一次來到淮安,對淮安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皮具廠工作期間,他敏銳地發現食用級別的塑膠製品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2013年,李永光離開了工作多年的皮具公司,在淮安開辦塑膠製品廠。「淮安除了政策扶持的力度大以外,另一大優勢是勞動力資源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我們招用的都是淮安本地人,不會受到用工荒等因素的幹擾,這是一大優勢。」如今,李永光在淮安的塑膠廠經營得有聲有色。
今年以來,淮安市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出現快速增長勢頭,且增速逐月上揚。1-7月全市港澳臺商完成投資同比增長82.9%,增速由年初的2.9%逐月盤旋上升至7月份的82.9%。1-7月全市完成外商及港澳臺投資81.11億元(不含房地產),比上年同期增加31億元,同比增長60.4%,佔全部項目投資的比重為7.2%,比上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其中,港澳臺完成投資48.25億元,同比增長82.9%,比上年同期提高30個百分點;外商投資完成32.86億元,同比增長35.8%,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
五億元在建項目6個
「很多地方希望我們過去,我們也去過很多地方,但最終選擇了淮安。」錦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淮安項目有關負責人張喬智直言公司落戶淮安,就是「淮安的熱情和服務打動了我們」。2014年10月,錦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淮安項目正式破土動工,這座佔地近一萬平方米、主營生物科技的廠區於去年底正式投入生產運營,公司希望將「淮安廠區打造成為微生物發酵基地,成為國內益生菌發酵領域的龍頭企業,佔領國內更大份額的市場」。
數據顯示,1-7月全市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在建外商及港澳臺投資項目為46個(港澳臺投資項目27個,外商投資項目19個),同比增加3個,佔全部5000萬元以上項目的比重為8.8%。其中,工業項目41個,同比增長3個;今年新開工項目15個,同比增加3個且均為工業項目。
全市在建的46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計劃總投資為121.14億元,項目平均規模為2.6億元。1-7月完成投資71.87億元,同比增長60.1%。46個項目中5億元以上在建項目為6個,其中實聯化工投資的高新生技鹽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4億元。(張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