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互換?放電高手?毒死自己?跟隨魚類學家體驗神奇的海底世界

2020-09-07 漠鷹茶館

《魚》

【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儘管曉月西沉後你隱匿

在那灰白的落潮深處,

來日裡的人們也將知悉


我是怎樣把魚網拋出,

而你又是怎樣無數次地

躍過那些細細的銀索,


他們會認為你薄情寡義,

並且狠狠地把你斥責。


1、海倫.斯凱爾斯的開心與失落

如果問海倫.斯凱爾斯與魚類之間最開心的時刻,她可能會告訴你,那就是在中國南海的彈丸礁與一條蘇眉魚相逢的時刻。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34;

海倫.斯凱爾斯這樣形容當時的心情:&34;

如果問海倫.斯凱爾斯與魚類之間最傷心的時刻,還是與蘇眉魚有關,當她多年後重返彈丸礁的時候,一條蘇眉魚都見不到了。

在東南亞海域遊蕩的一支船隊,獵取了這些珍貴的魚,他們把能找到的所有蘇眉魚都帶走了。

海倫.斯凱爾斯感覺極為的沮喪,她說:&34;

海倫·斯凱爾斯是英國知名海洋生物學家,她從15歲第一次在野外觀察魚類,到第一次在水下融入魚類的世界,再到成為一名專業的&34;,她的生命中已經離不開魚,她會感覺與魚群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不息和勃勃生機是如此的不平凡。

因此有了這本《魚的好奇心》的問世。

&34;《紐約時報》這樣描述《魚的好奇心》這本書。

2、魚的進化樹與&34;矛尾魚

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對於魚類的起源,人們一直非常有興趣。

最早從古希臘時期的亞里斯多德的《動物志》開始,人們就對魚類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魚類的研究還有一些神話的色彩,等到了16世紀開始一直到近現代歐洲,科學家們開始認真思索水生動物的起源問題,開始用科學的思維來研究魚類。

1837年的時候,達爾文結束了在&34;的探險航行,與1838年的時候,他繪製出一張魚類的進化樹。雖然繪製魚類進化樹的人很早就有,但是達爾文是第一個能夠真正說明來龍去脈的人。

可以看到在達爾文的進化樹還不夠完美,其實是缺少一些環節的。

不同動物種群之間缺少的聯結是什麼?這是查爾斯.達爾文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顯然,無論是在化石還是現存生物中,只要能找到這些&34;,他的物種進化理論就有了實例支撐,而且有助於繪製出完整的生命樹。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動物與陸地上的脊椎動物、四足動物之間存在什麼聯繫?我們的祖先是如何適應陸地生活的?

這一點在&34;身上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34;是腔棘魚的一種,人們一度認為腔棘魚在數百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直到1938年,南非生物學家瑪羅麗.科特尼-拉蒂默在當地碼頭定期觀察漁民捕的魚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腔棘魚,後來人們將其命名為拉蒂默魚(又名矛尾魚)。

這種魚也被稱為&34;,是真正能夠體現出水中脊椎動物向陸地演變的一個過程。

北京自然博物館中珍藏著一條矛尾魚(拉蒂默魚)標本,是葛摩總統訪華時贈送給中國的,每次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的時候,看到自己小時候只有在雜誌上才能見到的標本,對自然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有人還根據地球的歷史,將脊椎生物的進化時間帶入到地球時間歷程中,進行類比。魚類的歷史基本上與此類似

如果將地球的四十六億年歷史壓縮到一年中,那麼一月一日地球誕生;脊椎動物的演化直到十一月十八日下午才開始進行;地球霸主恐龍則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消失於無形;作為萬物主宰的人類直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接近午時才出現在地球上。

讓人不由得感嘆自然的神奇。

3、&34;與五彩斑斕的魚

前陣子剛讀到一本《美的進化》,部分觀點取自達爾文的《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的書,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一種配偶選擇主導的審美進化論,這種力量也在推動著生物進化的進程。但是主流的達爾文主義者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觀點,會損壞自然選擇解釋萬物的能力,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審美進化的理論一直處於被壓制、曲解、曲解、遺忘的狀態。

學者認為,憑藉外貌取勝的動物,在異性面前被選美競賽所消耗,而在同性中又來自捕食者的篩選,大部分物種在美貌方面的進化是一直在進行的。

這種進化觀點與海倫·斯凱爾斯《魚的好奇心》中對於孔雀魚的科學研究極為相近。

通過數千張孔雀魚照片的對比及斑點體色的統計,科學家發現,在捕獵者最少的池塘裡,雄性孔雀魚的色彩最豔麗;而在捕獵者相對較多的地方,孔雀魚的色彩最樸素。

生物學家恩德勒做了這樣一個試驗,他在生活有孔雀魚天敵的水塘中撈了一些孔雀魚,放入另外一個沒有任何捕獵者的小溪中。兩年後再觀察,發現在沒有危險的環境中,豔麗色彩的孔雀魚數量顯著增加。

這是因為色彩最豔麗的雄性孔雀魚在吸引雌性孔雀魚方面是最成功的,生成的後代也最多,因此進化出豔麗顏色的孔雀魚的數量急劇增多。

《魚的好奇心》與《美的進化》對照閱讀,能夠感受到自然界的絢麗多彩填補了生物進化史上的一片空白,為我們從現代的角度去全面認識達爾文的進化論,從不同的側面去了解生物的進化,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4、雙魚並肩遊,安能辨我是雄雌?

9月份有一部迪士尼大片《花木蘭》將要上映。其中在南北朝時期的民歌《木蘭辭》中有這麼一句:&34;

但是如果他們當時看到的是魚類,估計更加分不清楚了,因為某些魚類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夠雌雄性別互換!

有能夠從雌性變為雄性的,最典型的就是蘇眉魚

蘇眉魚是雌雄同體,許多蘇眉魚在出生時是雌性,等它們到五歲的時候,會停止分泌雌性激素,轉而分泌雄性激素,這時候它不再為魚群產卵,真正成為雄魚。

還有從雄性變為雌性的,最典型的是海葵雙鋸魚,也就是小丑魚&34;。

小丑魚群中的領袖是雌性小丑魚。當從卵中孵化出來以後,卵會首先發育成雄性,當群體中的雌性首領離開群體或者死亡後, 原本處於次要地位的雄性小丑魚,會轉換為雌性個體,並增大體型,成為群體中新的首領。

還有雌雄兩種性別互換的,最典型的是加勒比海的堊鮨

堊鮨體長可達8釐米,腹部有電光藍色,非常漂亮。他們不僅同時擁有雌性的卵巢和雄性的精巢,他們還會在伴侶之間互換性別。一對生活在海螺殼中的堊鮨,每天可以伴侶互換性別多達20餘次!雌雄切換自如,太嚇人了。

看完這麼多神奇的魚類,讀者們還敢說自己能夠分辨出眼前的魚類是雄性還是雌性嗎?

5、魚兒狠起來,連自己都能毒死

最近與孩子一起讀到一本自然科普讀物,其中講到一種神奇的動物粒突箱魨。這是一種長得四四方方的魚,遊得非常慢,但是它們有保護自己的辦法。它們會通過皮膚,釋放一種神經毒素,叫做河豚毒素。

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毒素雖然是粒突箱魨自己放出來的,但是對它自己也是有毒的!比如它在魚缸裡放毒,那麼連它自己在內,魚缸裡所有的魚都會被毒死。

孩子問,為什麼粒突箱魨不能免疫毒素呢?那還有電鰻,會把自己給電死嗎?這種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但是很驚喜地,在《魚的好奇心》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河豚是一種非常著名的有毒魚類,有著&34;的說法。但是河豚就不能把自己給毒死,科研家研究發現,其實阻斷河豚毒素是一個相當簡單的過程。只需要改變鈉離子通道(由蛋白質構成)中些胺基酸的結構, 就能阻止神經信號的傳遞和結合,使河豚毒素無法正常識別鈉離子通道。

河豚對毒素的這種天然免疫是多次進化形成的,而且每次基因突變改變的都是鈉離子通道中的單一胺基酸。 在有限的條件下,它們既要增強自身對毒素的抵抗,又要保證神經系統正常工作,所以才會多次以同樣的進化方式改變單一基因, 這也是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

粒突箱魨沒有進化出阻斷毒素的基因,或許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關,或許與它們進化的時間短有關,總之相比於河豚魚來說還是要弱了一些。

至於放電的魚,《魚的好奇心》中提到,在非洲的河流中有著200餘種長頜魚,他們可以發出微弱的電脈衝,用於定位和確定捕食目標,基本上是一個小雷達的作用。

而電鰻呢,則可以發出600伏的電壓,足可以致人於死命。

但是電鰻是非常聰明的,它們不會為了擊中某物隨意釋放強力的電擊。

電鰻一共可以在水中發出兩三種強弱不同的電壓。開始的時候先是放出微弱電壓,如果附近有獵物,這種試探性的電流會讓它們不自主地肌肉抽搐,由此激起漣漪,這樣電鰻通過壓力敏感側線就能探測到獵物的位置。

在這時,電鰻才會發出致命一擊,用強電壓 麻痺獵物的神經,使其肌肉收縮,暫時失去行動能力。方便自己的捕食。

但是很遺憾,為什麼電鰻在捕食獵物時不會電到自己,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6、大自然的一曲讚歌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曾說,&34;

海倫.斯凱爾斯的《魚的好奇心》也像是給我們帶來一首關於海洋,關於自然,關於魚類的雄渾音樂。

書中魚類五彩斑斕的顏色,美妙的歌喉,奇特的本領,乃至於不雅的&34;,都成為神秘魚類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奇妙的大門,讓我們能夠近距離地去了解魚類,去觀察魚類,並愛上魚類。

但是書中提到自然環境的惡化,許多魚類的消失,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

畢竟,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34;從不是一個口號。如果魚類們一個一個的消失,那預示著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惡化到極點,人類自身的存亡也是一個未知數。

世界既大,也小。魚類們,乃至其他的動物們,都是與人類唇齒相依的。

希望將來的某一刻,人類不要成為地球上最孤獨的生物。

相關焦點

  • 漫步邯鄲人自己的海底世界,和美人魚親密接觸!
    坐落於邯鄲陵園路與東環交叉口東行兩公裡的邯鄲海洋世界展示面積10000平方米,總水體約3000噸,集夢幻水母宮殿、黑色空間、海底隧道、美人魚表演、海獅表演劇場、企鵝島、萌寵樂園等20多個區域為一體,這裡每天都在上演著美輪美奐的美人魚表演、黃金風暴、兒童水下情景劇、人鯊共舞、海獅秀等,300餘種30000餘尾海洋生物,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萌寵動物,真實還原海洋、極地和雨林的生態環境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稀有深水海兔,不僅能產生葉綠素還是雌雄同體
    近日,中國的科考船「科學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南側海山進行科考的時候,發射下海裡的潛水器傳回海底的高清視頻,視頻中出現了兩隻頭部為粉紅色,身體發白的海蛞蝓,也就是海兔,這次發現的海兔判斷為深海的稀有海兔。那麼下面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海兔這種神奇的生物吧。
  • 電鰻是如何放電呢?電鰻放電會不會把自己電傷?
    在大自然中總有許多神奇的生物,這些生物有著各種各樣的本領,比如東南亞的眼鏡王蛇,不僅長有鋒利的毒牙還能噴射毒液,還有非洲的變色龍,不僅全身長滿了色素細胞而且能將身體變化成各種顏色,這其中就有一種生物進化的非常出色,這就是「電鰻」。
  • 這種動物雌雄同體自己就可以與自己交配,被人們稱作海兔子
    通常意義下只有雌雄雙方通過交配才能夠繁衍後代,但是這世界上卻有一種可以自己與自己交配的動物。這種動物的名字就是海蛞蝓,在沿海地帶又被漁民們稱為海兔子。但無論是海蛞蝓也好,海兔子也罷,其實這倆名字都沒有描述清楚這是一種什麼動物。
  • 海底動物中的「武林高手」
    來海底世界遊覽過的朋友都會為海底動物的萌態可掬而流連忘返,但真實的海底世界是叢林法則的天下,在危機四伏之中賣萌耍酷是無法逃生自衛的
  • 毒蛇能毒死自己嗎?電鰻會把自己電暈嗎?看完,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毒蛇#第一個問題,毒蛇是否會被自己的毒毒死?假設現在有一條毒蛇,被自己同種類的蛇咬了一口,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它會被毒死嗎?如果毒蛇是被同類的蛇咬了,並且分泌出了同類毒素在體內,那麼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是可以被毒毒死的,因為蛇本身和人體一樣對蛇毒是沒有抵抗力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電鰻如果在海裡放電,那麼它會不會電暈自己呢?
  • 「凱利塔頓海底世界」體驗南極於南大洋海底世界的好去處
    凱利塔頓海底世界是紐西蘭著名的觀光聖地,位於通往奧克蘭東海岸地區的沿海大道,海底世界建於地下未曾使用過的汙水貯罐裡面,採用與眾不同的曲線隧道和扁平平臺結合的方式,使參觀更加方便精彩。凱利塔頓海底世界融冰、雪、水於一體,設有水下世界、魔鬼魚灣、南極探險等五大版區,在這裡遊客可以探索南太平洋海底的奧秘和自然寶藏、目睹在冰天雪地裡玩耍的企鵝、感受魔鬼魚和大鯊魚自由自在的從你頭頂遊過的刺激。它是著名的紐西蘭海洋考古學家凱利·塔頓先生的傑作。經過10年的努力,海底世界與1985年對公眾開放。
  • 全球聞名的海濱城市暗藏澳洲神奇海底世界的縮影:墨爾本水族館
    但是墨爾本作為全球聞名的海濱城市,可以向世人展示大洋洲豐富繽紛的海洋世界。墨爾本的水族館就是澳洲神奇海底世界的縮影。墨爾本水族館就在市區裡面,位於美麗的Yarra river河畔。對於沒有私人交通工具的朋友,是個坐著tram就能消磨一整日的完美觀光地。水族館為四層建築,共有12個有特色的主題探索區。對於熱情自然的朋友,就像在觀看最有趣的「澳洲神奇動物在哪裡」的電影。
  • 【遇見章貢】睡在海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夜宿海洋館你是否幻想過漫步神秘的海底世界神秘夢幻的海底世界那些絢麗多彩的珍奇生命悄無聲息地發生著怎樣奇妙的變化呢?孩子們自己動手搭建帳篷給自己建造一個溫馨的小屋打造自己的睡眠區在奇妙的海底世界伴著成群的魚兒入眠好奇的魚兒們也會集中在一塊打量著
  •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發現無眼甲殼綱動物
    之前未知的無眼甲殼綱動物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科學家在海底一個熔巖管裡發現了潛伏在這裡的一種之前未知的無眼甲殼綱動物。 這種生物學名Speleonectes atlantida,生活在北非西海岸加納利群島蘭扎羅特島世界上最長的海底熔巖管裡。這一發現對古甲殼綱的進化有著重要意義,該研究將發表在《海洋生物多樣性》(Marine Biodiversity)雜誌特刊上。與此同時,這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還在這條隧道裡發現了之前未知的兩種環節蠕蟲。
  • 動畫片裡的那些科技梗 皮卡丘靈感或來自「放電高手」電鰻
    細心的觀眾也許會發現,動畫片裡的一些情節似乎都能從現實世界找到影子。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就讓我們來聊聊動畫片裡的那些科技梗吧。《寵物小精靈》皮卡丘 靈感或來自「放電高手」電鰻看過動畫片《寵物小精靈》的朋友一定對矮胖矮胖圓咕隆咚的小精靈——皮卡丘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對戰中,它可通過臉上的電氣袋釋放電能。
  • 《海底總動員》裡的小丑魚尼莫竟然是雌雄同體?來看大海裡的「神仙...
    經過疫情期間漫長的等待,南京海底世界終於重新營業啦!海底世界裡的200餘種、10000多尾海洋魚類又可以和大家見面了! 所有魚類中,小丑魚「尼莫」的人氣可是相當之高了,你們知道嗎,尼莫其實是個雌雄同體的小盆友!
  • 神奇動物在這裡:性別自己換,當爸當媽自己定,生娃也能自己來
    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千奇百怪的物種,跟各不相同的生存模式,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學,各有各的精彩。比如,在接下來這些動物家庭中,媽媽不一定女的,爸爸也不一定是男的,或者說,媽媽不一定一直是媽媽,爸爸也能變成媽媽。繞暈了嗎?別著急,讓我們來更仔細地一探究竟。首先是因為海底總動員被大家熟知的小丑魚。
  • 為什麼箭毒蛙不會毒死自己?好神奇
    我們很難說,在這個世界上哪種動物是最毒的,但是毫無疑問,原產於哥倫比亞的擁有金色皮膚的毒青蛙(又稱金色箭青蛙)屬於其中之一。不過它們的毒素為什麼對自己沒有傷害呢?這種箭青蛙,皮膚呈金黃色,看起來甚是可愛,但在它們皮膚腺體中存在一種生物鹼毒素——箭青蛙毒素。
  • 愛彼迎開放最新體驗:隨《藍色星球2》的船探索海底
    愛彼迎開放最新體驗:隨《藍色星球2》的船探索海底2018-01-30 17:07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Alucia號是一艘長56米的科學考察船,它為探索海洋提供了便利,拍攝BBC紀錄大片《藍色星球2》的科考船「阿盧西亞號」(Alucia)在民宿網站愛彼迎(Airbnb)上線 ,三位有幸遊客將會免費獲得在科考船「阿盧西亞號」兩夜的入住資格,巴哈馬群島跟隨專家團隊一起探索神秘而深邃的海底世界
  • 身體互換OR靈魂互換?動漫也開始玩交換的梗
    其實動漫本身就是一個腦洞滿天飛的世界,不僅如此,她有時候能夠滿足我們對夢想的渴望和對純潔情感的寄託,當然,這僅僅局限於一般的腦洞,對於大一點的腦洞就有些招架不住了,例如互換身體這個梗,男女主在動漫中互換身體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相比於影視作品,動漫作品畢竟少數,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四部男女主互換身體的動漫
  • 記者體驗: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
    記者體驗: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 科技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6年08月15日 22:28 A-A+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量子很神奇?其實還不止於此,神奇的量子還有兩個怪癖,不可分割、不可克隆。別嫌它古怪,要想做量子保密通信還真得靠它的這兩個不可以。
  • 青島海底世界新推「太空魚缸」
    青島海底世界成為遊客的樂園  生活日報訊 近日,記者從青島海底世界獲悉,清明節前夕,山東省內首個採用負壓原理設計的神奇「太空魚缸」將在青島海底世界亮相,屆時遊客可以從魚缸伸進手去給魚餵食,與魚兒親密接觸;更為神奇的是,魚缸裡兩噸重的水不會從開口處溢出。
  • 神奇!「皮卡丘細菌」能放電!黃河三角洲已發現!
    2018年3月,微信公眾號《中科院之聲》上一則「黃河三角洲發現會放電的『皮卡丘細菌』」的原創新聞,把劉芳華及其研究團隊帶入公眾視野。追尋並揭示這些在溼地自然環境中會放電的細菌,就是劉芳華及其研究團隊堅持原創的源動力。
  • 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海底民族:不適應陸地生活,在海底卻能正常行走
    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海底民族:不適應陸地生活,在海底卻能正常行走!世界那麼大,總會存在一些你所不知道的奇聞趣事。雖然我們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將近數百萬年之久,而人類的足跡也早就遍及全世界,像什麼崇山峻岭的地方、熾熱的沙漠地區、以及貧瘠的高原苦寒地,都有我們人類族群生存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