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拿繁殖這項機能來說吧!通常意義下只有雌雄雙方通過交配才能夠繁衍後代,但是這世界上卻有一種可以自己與自己交配的動物。這種動物的名字就是海蛞蝓,在沿海地帶又被漁民們稱為海兔子。
但無論是海蛞蝓也好,海兔子也罷,其實這倆名字都沒有描述清楚這是一種什麼動物。事實上它們不是蛞蝓更不是兔子,雖然確實是一種軟體動物,但是卻是屬於後鰓目、海兔螺屬(價格類軟體動物)。並且海蛞蝓是典型的雌性同體生物,它們不需要與其他的個體交配,自己就能繁育後代。因為海蛞蝓體內雌雄兩個生殖孔間有卵精溝相連。
除了雌雄同體這一特殊的身體構造以外,海蛞蝓另外一個神奇的地方在於它們繁多的種類。至今為止已經被人類發現並命名的海蛞蝓就有多達十一種。而且這十一種不同的海蛞蝓形態差別之大,簡直不像是一類物種。如果把不同的海蛞蝓擺在一起,告訴你它們是一家的,你肯定會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除了形態、顏色等特徵差異極大以外,海蛞蝓所生存的環境差異也非常大。有的海蛞蝓分布在溫暖的海域(比如我國以及日本出產的海蛞蝓),有的海蛞蝓卻生活在寒冷的極地海域;有的海蛞蝓生活在潮間帶的沙地,有的海蛞蝓卻生活在五千米以下的深水海底。總之,海蛞蝓這種動物的環境適應能力之強,使其成為了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的水生物之一。
在眾多不同的海蛞蝓之中,長相最奇特的可能要屬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了。這是一種形態非常奇特,渾身披著藍色皮膚的海蛞蝓,又被人們稱作藍龍。算起來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算是海蛞蝓家族中最擅長捕獵的了,雖然它們的體型不大,但是卻可以捕食僧帽水母、紫螺等海洋生物,有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情況。並且其分布範圍也是海蛞蝓中最廣泛的,雖然它們的名字叫「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但是太平洋、印度洋的熱帶泛熱帶海域也不乏它們活動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海蛞蝓還具有像變色龍一樣的變色能力。只不過這些海蛞蝓並不能像變色龍那樣隨時變換顏色,而是需要通過進食不同顏色的海藻。比如吃墨綠色的海藻,它們的體色就能變成墨綠色,吃紅色的海藻,它們的體色就能變成紅色。而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可以說是動物們最佳的保護自己的手段了。別的不說,吃雞的時候披一件吉利服是不是會有一種特別的安全感?
面壁思過:
由於環境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快,所以海蛞蝓算不上是什麼稀有的海洋生物。但是這種長相怪異的海產,在我們大食國依然被研究製作成了美食。甚至沿海地區的漁民還發明了一種「海兔醬」,用的就是海蛞蝓的肉。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