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界雌雄同體動物的奧秘?這些動物是如何產生的?

2020-12-04 宇宙的狂想曲

暴雨過後,蝴蝶總愛聚集在喬治亞州西北部鴿子山中的泥窪邊。詹姆斯·亞當斯和歐文·芬克爾斯坦手持捕網悄悄埋伏。突然間,一隻很奇特的蝴蝶從兩人身邊飛過。它的左翼呈黃色,右翼呈黑色,就如同有人將兩隻不同的蝴蝶撕成兩半又完美地拼接了起來一樣。芬克爾斯坦不禁叫出聲來。詹姆斯抑制住自己內心的興奮,追了幾步捕到了它。詹姆斯立即意識到,自己剛剛捕到了一隻雌雄同體蝶——一種一半雌性、一半雄性的生物。

蝴蝶收藏者喜愛雌雄同體蝶,是因為它們罕見而且特別,是造物主創作的對稱樂章中的意外之作。科學家也愛雌雄同體蝶,因為它們為雌性、雄性及雌雄同體生物的研究提供了絕好的實例。

幾百年來,生物學家一直記錄著他們所發現的雌雄同體生物,包括昆蟲、蜘蛛、龍蝦、鳥類。近年來,利用複雜精密的實驗手段,通過對雌雄同體生物的研究,研究者推翻了傳統的性別形成理論。

現實和科學史都已證明,這些生物看似怪異、奇特、不對稱,無法被歸入任何生物門類,卻最能揭示生物的生長模式。這樣的結論並非來自科學家對大量正常小鳥的研究,而是來自對極少數雌雄同體小鳥的研究。

這一切還要從一隻斑胸草雀說起。

雄鳥籠中的鳥蛋

20世紀末,洛克菲勒大學實驗室的一名飼養員發現,在一個只有雄性斑胸草雀的鳥籠中接二連三地出現了鳥蛋。為了找到「元兇」,這名飼養員將它們分別移入單獨的鳥籠觀察,發現這些蛋來自一隻很特別的鳥。這隻小鳥和其他斑胸草雀很不相同。從右側看,它具有所有雄性斑胸草雀的特徵:臉頰上的橘色羽毛、頸部的斑馬紋,還有漂亮的棕底白點翅羽。而從左側看,它是一隻典型的雌性斑胸草雀:幾乎全灰的羽毛、面部少量的黑白斑紋及淺黃色的胸脯。這個鳥類實驗室的負責人是洛克菲勒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名叫費爾南多·諾特博姆。當他意識到這隻特別的鳥是雌雄同體時,便把鳥交給了他原來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阿特·阿諾德。他認為,阿諾德主要研究性別差異,或許可以從這隻鳥身上研究出點兒什麼。

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鳥類的性別形成過程與哺乳類動物的性別形成過程相同。起初,一隻小鳥只是一個無性別的胚胎。之後,在性別染色體的主導下,小鳥長出一對睪丸或卵巢。從睪丸或卵巢中釋放的荷爾蒙又會促使小鳥按照某種性別特徵繼續生長。但是,後來的一些研究似乎表明這個解釋版本過於簡單了。

順著這條線索,阿諾德和他的同事決定對這隻斑胸草雀的腦部細胞進行深入的研究。通常來講,雄性斑胸草雀大腦中的神經迴路網是為其學習求偶歌曲而設計的,要比雌性的同一區域大得多。如果性別形成主要由荷爾蒙決定,那麼這隻雌雄同體鳥的大腦左側和右側就應具有相近的結構。說到底,從其睪丸或卵巢中釋放出的雌雄同體型荷爾蒙性激素應遍布其體內的各個器官。

然而,阿諾德的研究小組發現,這隻斑胸草雀大腦右半部的情歌學習區域要比左半部的大82%。為進一步研究,研究者將其大腦切片並浸泡在充滿放射性核糖核酸的溶液中,這些具有放射性的核糖核酸會吸附於Z或W性染色體中的一種上。將其置於感光板後,科學家發現其腦部的右半球充滿了由兩個Z染色體組成的雄性細胞,而左半球則充滿了包含Z和W兩種染色體的雌性細胞。這就說明是性染色體,而非荷爾蒙主導了大腦中每個細胞的命運。阿諾德說:「那隻雌雄同體鳥顛覆了一些我頭腦中的所謂經典的科學認識。腦細胞組織並非一個任由荷爾蒙書寫的白板,它在生物出生前就已被設定。」

性染色體改變細胞

2015年前後,愛丁堡大學的發育生物學家邁克·克林絲開始收集英國周邊農場中的雌雄同體雞,並對它們加以研究。從一側看,這些雞是雄性,羽毛為白色和金色,下頜有紅色的大肉垂,腿部有角狀的長刺;從另一側看,它又像雌性,羽毛為棕褐色,下頜的肉垂和腿部的長刺也都小得多。克林絲的研究團隊對雌雄同體雞的血液、皮膚以及肌肉細胞中的DNA進行了檢測。他們發現,雌雄同體雞不僅僅在外表上呈現出兩種類型,就像之前那隻斑胸草雀一樣,在細胞層面上,其整個身體也基本上可分成兩種不同的類型——大量ZW雌性細胞在一側,ZZ雄性細胞在另一側,但也有一部分兼有兩種細胞。這就好像一個分隔瓶裡裝著兩種口味的糖豆,它們大都是分開的,少量也會混在一起。

這些雌雄同體生物證實了鳥類的性別是通過細胞的逐個改變而最終形成的,並不像哺乳類動物那樣在荷爾蒙的統一影響下形成的。但是,目前尚不清楚每個細胞內的性染色體具體怎樣使性別形成免受荷爾蒙的影響。或許,從受精那刻起,ZW染色體組合就開始促成某種表現基因的改變——讓DNA周圍的分子促進或抑制其各種活動。克林絲和他的同事發現,正常發育的雌性或雄性鳥類胚胎,在其性器官形成以前就已經按不同的基因模式生長了。

哺乳動物的性別形成

現在,阿諾德和他的團隊希望知道,他們在鳥類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否也同樣適用於哺乳動物。為了確定荷爾蒙和染色體在哺乳動物性別形成中的作用,阿諾德的團隊一直在研究一些特殊的老鼠——儘管從基因上看,它們都屬於雄性,有的卻擁有特別多的X或Y染色體,有的會釋放雌性荷爾蒙。阿諾德希望他的研究可以為一些人類疾病提供新的解決辦法,因為很多硬化症、癌症、心臟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都有著特定的性別傾向。阿諾德說:「如果我們可以弄清為什麼某種性別在疾病形成的過程中會受到保護,就可以找到新的治療辦法。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決定性別差異的各種因素。在過去,我們一直以為荷爾蒙是決定性別差異的唯一因素。」

很多硬化症,比如一種神經系統受到免疫系統攻擊和摧毀的嚴重硬化症,在女性患者中更普遍,但是,一旦患病,男性患者的惡化速度會更快。阿諾德對基因為雄性但釋放雌性荷爾蒙的特殊老鼠的研究表明,面對同一種疾病,是XY染色體的組合(而非荷爾蒙)使得細胞更易受到攻擊。

對雌雄同體斑胸草雀和雌雄同體雞的研究使其他領域的研究者感到震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生長學家尼帕姆·帕特爾說:「有關脊椎動物的細胞如何獲得其性別的問題,雌雄同體生物的確顛覆了人們長久以來的固有想法。」

除了以上這些研究,帕特爾對獨特的雙性蝴蝶的研究同樣改變了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歷經十幾年的苦心鑽研,帕特爾認為,在某些情況下,雌雄同體生物並非僅是一個兼有雌性和雄性器官的生物,而是兩種類型生物的融合體。

許多科學家把雌雄同體蝶的出現歸因於細胞分裂時產生的差錯。像鳥類一樣,雄性蝴蝶的每個細胞內都含有兩個Z染色體,而雌性蝴蝶則是一個Z和一個W染色體。按照傳統的解釋理論,當一隻毛毛蟲開始蛻變,最終形成雌雄同體蝶翅膀的分裂細胞也會分裂其染色體,從而使其中一個得到一個Z和一個W染色體並成為雌性,另一個則得到兩個Z染色體並成為雄性。這兩個子細胞會生長為蝴蝶的左右翅膀,因此,蝴蝶會呈現出以中線為界的雌雄同體的外表。

另一種雌雄同體蝶

科學家清楚地闡釋了這樣的過程,但帕特爾收集到的一些圖片使他認為雌雄同體的產生還另有原因。每隔一段時間,帕特爾就會碰到一種奇異的蛺蝶。這種蝴蝶色彩繽紛,雌雄兩性的外表看上去很相似。帕特爾之所以能發現它們之中的雌雄同體者,是因為雌雄同體蝶的腹部在大小和結構上略有差別——腹部左右兩側分別長著雌性和雄性的外生殖器。

於是,帕特爾想到,它們除了是兩性體,也許更是混合體,其兩個翅膀上不同的花紋樣式暴露了它們基因的不同,而這種差異僅用雌雄細胞混合體這樣的說法無法解釋。比如說,Optix基因負責賦予蛺蝶後翅以紅色,WntA基因則像一支黑色記號筆一樣負責賦予其黑色,而Z和W染色體中並沒有這兩種基因。傳統解釋認為,雌雄同體蛺蝶兩側的基因差異只存在於Z和W染色體上,但它們的翅膀在色彩組合基因上也明顯不同,這表明它們有兩套完全不同的基因組。在帕特爾看來,既然雌雄同體蛺蝶的差異不僅存在於性別特徵上,那麼,就可以將之看作雌雄兩種動物的合二為一體。

怎麼會這樣呢?昆蟲的卵細胞其實有一個比它小的姐妹細胞——極體。極體是在生成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有時,兩個精子可以在卵細胞內分裂,並使卵細胞的細胞核和極體同時受精,這樣便生成兩個胚胎,就像是連體雙胞胎。然而,這兩個生命的細胞界限並不總是那麼涇渭分明。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雌雄同體生物外表的不對稱嚴格依據中線而分,有的則不然,會出現越過中線的馬賽克花紋。儘管之前也有專家用雙受精理論解釋雌雄同體生物的產生,但是,帕特爾提供的資料是目前為止最清晰的證據之一。

相關焦點

  • 自然界中的雌雄同體動物:雌雄同體蝴蝶最常見
    第6頁: 第7頁: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雌雄同體是指一個動物同時具備雌雄兩種性狀的現象最常見的雌雄同體動物是昆蟲和蜘蛛類,但這種奇特的現象在甲殼類動物、蟹類、紅雀和雞等較高等動物中也會出現。
  • 雌雄同體的動物怎麼交配繁殖?想知道這個,還得從人類兩性出發
    追究到極點,就算只在高等動物上,也可以找到一點兩性同體的影子,人類也不能被排除在外面。這就引發出了這些問題:雌雄同體究竟是什麼?世界上有哪些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的動物如何繁殖後代?為什麼會有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究竟是什麼雌雄同體不是一種很簡單的性質,可以三言兩語表示明白。它有各種形式和各種等級,有的屬於形態方面,有的屬於生理方面。
  • 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 一起來看看吧
    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11-23 06:43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 一起來看看吧 哪種動物是雌雄同體?這是森林驛站2020年11月22日森林小課堂的問題,該問題給了蚯蚓、蜥蜴、蟑螂三個選項,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 介紹幾種雌雄同體的動物,看它們是怎麼玩雙手互搏的
    在自然界裡有大量的雌雄同體的動物,比如蝸牛和蛞蝓就是雌雄同體的動物。
  • 雌雄同體是咋回事?
    雄性的機能或性狀和雌性的機能或性狀同時或者先後存在於一個生物體中的現象叫雌雄同體現象。動物中存在雌雄同體現象,同時存在雄性的機能或性狀和雌性的機能或性狀的叫常期雌雄同體現象,先後存在雄性的機能或性狀和雌性的機能或性狀的叫鄰接雌雄同體現象。
  • 自然界中的動物只有雌雄兩性嗎?錯,這些動物甚至沒有性別
    下面我們就來列舉幾種雌雄同體動物以及無性動物。雌雄同體的動物在大自然中,生物的種類數不勝數,僅僅是動物(動物界)就有超過100萬種不同的種類。大多數的動物在性別上都有著明顯的分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雌性和雄性。但是,對於雌雄同體的動物來說,它們既不是雌性也不是雄性,而屬於第三個性別。
  • 雌雄同體的神赫馬佛洛狄忒斯
    古希臘神話故事——雌雄同體的神赫馬佛洛狄忒斯在動物王國中
  • 罕見的雌雄同體蝴蝶
    但是左邊的兩片蝶翼則更小、更暗,上面有著綠、藍、紫的斑點(這些是雄蝴蝶的體徵)。Johnson是賓州Swarthmore的一名退休化學工程師,他在給蝴蝶展覽清理蛹室(蝴蝶孵化、化蛹的地方)時發現的它。它慢慢張開自己的翅膀,展開它與眾不同的翅膀,一眼就能從同伴中發現它是個另類。Johnson馬上和他的主管David Schloss聯繫,再把它單獨養著。
  • 動物界的雌雄同體 是遺傳失誤還是繁衍策略
    一般來說,動物的性別通常分為雌雄兩種形態和兩個不同個體,但也有例外。 國際期刊《膜翅目研究雜誌》近日報導,美國康奈爾大學昆蟲學家艾琳·克裡奇爾斯基帶領研究人員,在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夜間蜜蜂中,發現了第一隻活的雌雄同體蜜蜂。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 這種動物雌雄同體自己就可以與自己交配,被人們稱作海兔子
    通常意義下只有雌雄雙方通過交配才能夠繁衍後代,但是這世界上卻有一種可以自己與自己交配的動物。這種動物的名字就是海蛞蝓,在沿海地帶又被漁民們稱為海兔子。但無論是海蛞蝓也好,海兔子也罷,其實這倆名字都沒有描述清楚這是一種什麼動物。
  • 盤點動物十大最奇特交配方式 蝸牛雌雄同體(圖)
    1.蝸牛:雌雄同體  蝸牛是雌雄同體動物。但是由於它們不能給自己受精,因此也需要一些性愛。一旦它們找到交配對象,前戲就開始了。它們背的那個鈣化的「房子」上會撒滿精子。兩個「房子」碰來碰去,其實很危險,有時候會刺穿蝸牛的心臟或大腦,導致死亡事故發生。
  • 生物界雌雄同體現象很普遍,內因外因共同造就這一現象
    一般來說,動物的性別通常分為雌雄兩種形態和兩個不同個體,但也有例外。國際期刊《膜翅目研究雜誌》近日報導,美國康奈爾大學昆蟲學家艾琳·克裡奇爾斯基帶領研究人員,在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夜間蜜蜂中,發現了第一隻活的雌雄同體蜜蜂。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稀有深水海兔,不僅能產生葉綠素還是雌雄同體
    海兔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我們都知道我們動物的細胞一般只存在線粒體,不會存在葉綠體,葉綠體是植物細胞才會有。葉綠體也是判斷生物是動物還是植物的依據,但是這一依舊就要在海兔這種動物中打破,海兔是動物,一般來說是不可能存在葉綠體,但是海兔把海草海藻吃進去以後,居然可以將這些植物的葉綠體儲存於自己的體內,這些葉綠體甚至可以在海兔的體內產生葉綠素。所以海兔是世界上發現第一種存在葉綠體的動物。
  •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文字記錄雌雄同體的生物的國家,最早發生在廣東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類似我們說的靈異事件,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爭論。就我個人而言,《山海經》也是一本方志史上難得的全國性的總志。《山海經·南山經·亶爰山》:又東三百裡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
  • 美國雌雄同體雙性人,孩子都有5個月!
    在這個世界上,你或許從未見過,亦或從未得知,雌雄同體的動物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這種動物肯定很稀少。根據數據顯示,雌雄同體的動物只有六萬五千種,也就是佔所有動物的5%,可以說是冰山一角。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常見的蝸牛就是雌雄同體,這是它們在自然進化過程中演化出來的繁殖策略。因為蝸牛行動非常緩慢,一輩子遇到異性的概率很低,如果不雌雄同體,那很有可能會絕種。要是哪一天蝸牛基因突變,移動速度飆升到蟑螂一樣快,那蝸牛內部也會出現雌雄分化。
  • 我們也是雌雄同體嗎?
    藍頭瀨魚有三種性別:雌性、雄性以及一種可以實現雌雄轉化的性別。當這個群體失去了唯一的雄性藍頭瀨魚,最大的那隻雌性藍頭瀨魚就會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發育出能夠產生精子的精巢,最終成為雄性。實際上,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現象在自然界非常普遍,蚯蚓、藤壺、蛞蝓、海兔等等都是雌雄同體動物。甚至有科學家猜測,與雌雄異體相比,雌雄同體或許才是一種常態。
  • 斑鬣狗雌雄同體嗎?為什麼雌性會長著長長的雄性的生殖器?
    斑鬣狗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它們雌性比雄性要大,其實這還正常,很多動物雌性都比雄性要大!但斑鬣狗和其它動物不一樣的是,雌性居然長了一副雄性的生殖器,2014年時韓國贈送給日本北海道札幌円山動物園一對雌雄斑鬣狗,希望能繁殖出一大堆斑鬣狗,結果兩隻斑鬣狗天天打架,動物學家一查,居然都是公的!
  • 雌雄同體?原來你是這樣的小丑魚!
    雌雄同體?原來你是這樣的小丑魚!還記得《海底總動員》裡那隻勇敢又可愛的小丑魚Nemo嗎?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名字與實物嚴重不符的小丑魚,扒一扒它們拼命賣萌遮掩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身為一種身嬌體弱的海底動物,海葵經常會有一些壞死組織,一些寄生蟲也是不由分說的往海葵身上鑽。身為小弟,大哥有難小丑魚當然應該挺身而出了。他們遊出來遊出去,幫大哥帶走壞死的組織和寄生蟲,同時進進出出也為大哥提供了更多的捕食機會。真是應了那句「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呢!小丑魚有很強的控制欲:我的海葵只能我和我老婆住!
  • 組圖:美國可愛小鳥「雌雄同體」 半紅半白
    雌性同體的小鳥(網頁截圖) 人民網1月1日電 美國伊利諾州北部洛克島生活著一隻「雌雄同體除鳥外,蝴蝶和甲殼類動物也經常出現雌性同體現象。(高軼軍)
  • 這些動物會轉換性別
    來源:【科技日報】一般情況下,一種動物是什麼性別,那麼它終生都是什麼性別。而轉化性別的能力貌似只有在動漫或者是科幻片中才能看到,但實際上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是可以轉化性別的,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序列性雌雄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