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卓克索大學的志願者Chris Johnson近日發現了一隻不同尋常的蝴蝶——它半雄半雌。
這隻蝴蝶的右邊兩片蝶翼具有典型的雌性特徵——更大,棕黃色的翅膀上有白色斑點。但是左邊的兩片蝶翼則更小、更暗,上面有著綠、藍、紫的斑點(這些是雄蝴蝶的體徵)。
Johnson是賓州Swarthmore的一名退休化學工程師,他在給蝴蝶展覽清理蛹室(蝴蝶孵化、化蛹的地方)時發現的它。它慢慢張開自己的翅膀,展開它與眾不同的翅膀,一眼就能從同伴中發現它是個另類。Johnson馬上和他的主管David Schloss聯繫,再把它單獨養著。
後來經蝴蝶專家證實,這是一個常見的律蛺蝶屬大蝴蝶,因同時帶有雌雄雙性徵而變得稀奇。它嚴格來說和雌雄同體還是有些不一樣,一般雌雄同體的生物是同時擁有男女的生殖器,但這隻蝴蝶連外部特徵都呈現雙性特點。
這種情況最易發生於鳥類和蝴蝶身上,因為這兩種生物的雌雄的表色有區別。可能是在早期發育時期,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分裂失敗導致。因為染色體分離失敗,所以這個動物的細胞裡既有雄性基因型又有雄性基因型,這樣共同發育就產生了一個具有兩種性別特徵的生物。
因為有些動物的兩性外表看來區別不大,所以科學家無法統計像這樣兩性共存的生命體佔的比例是多大。
據學校工作人員介紹,這隻蛺蝶科的蝴蝶原本生活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是在去年10月從馬來西亞檳城島的蝴蝶農場產的一批蛹裡帶到卓克索大學。
達爾文提出,任何生物的雌雄區別都是經過「性選擇」的過程得出的結果,其中某一個性別(通常是雌性)依據某種特定性狀來從其他性別中挑選交配對象,由此代代相傳,幾千年之後就形成了固定的雌雄體徵。
這隻罕見的蝴蝶已經被保存固定,將於1月17日-2月16日期間在卓克索大學自然科學院展出,供遊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