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基礎醫學人才培養,1651件參賽作品亮相這場大賽

2020-12-03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見習記者 孫小鵬 通訊員 黃瑤 日前,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在廣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14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參加了本次大賽,展示了自己設計的1651件參賽作品,最終共產生50項一等獎、102項二等獎、153項三等獎。據悉,本次活動的參校數和參賽作品數是歷年來最多的一屆,並首次採用大規模的「線上答辯+線下評審」的方式進行。

本次活動由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基礎醫學組主辦,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承辦,包括基礎醫學創新論壇和實驗設計大賽兩部分組成。國內100餘所高校的100多位領導、嘉賓和評審專家出席了論壇,圍繞培養創新人才等熱點話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日新,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論壇上,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南方醫科大學鍾世鎮教授希望,高校學子展示出更多的實驗創新成果,早日成為國家創新卓越人才。

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李平表示,在以大數據、雲技術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時代,大家面臨的最迫切的燃眉之急就是基礎學科的理論突破及創新拔尖卓越人才的培養,這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南方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蔣鴻指出,強大的基礎醫學研究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基石,創新思維和實驗設計是基礎醫學研究的源頭活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必須依靠基礎醫學的引領推動,保障人民健康更離不開基礎醫學的研究創新。重大疾病機制研究、靶點開發、新藥創製以及動物模型是推動現代醫學發展的「四大基礎引擎」。在抗擊新冠中,基礎醫學研究更是在明確病原和傳播途徑、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南方醫科大學始終把基礎研究和學術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學校基礎醫學學科快速發展,還牽頭建設了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整合大灣區優質資源,開展原始創新、關鍵技術研發與轉化研究。

據了解,從首屆26所高校170件參賽作品,到今年的114所高校1651件參賽作品,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的參校數和參賽作品數是歷年來最多的一屆,並首次採用大規模的「線上答辯+線下評審」的方式進行。經過篩選和評比,有507件參賽作品進入決賽,分為創新研究和實驗設計兩個組進行比賽,兩個組又分別下設機能組、分子醫學組、綜合與交叉學科組、病原組和形態組五個小組,在十一個直播室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比賽。本次大賽共產生50項一等獎、102項二等獎、153項三等獎。

圖片:通訊員供圖

編輯:孫小鵬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舉行
    1651項作品參賽,507項作品進入決賽,是歷屆大賽中參會單位和參賽項目最多的一屆。本次比賽內容涉及生物學與醫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分為實驗設計組和創新研究組兩大類,根據相關學科設置5個分組,分別為機能組、分子醫學組、綜合與交叉學科組、病原組、形態組。本次大賽的507個項目都經過參賽學校遴選產生,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後,實驗設計組評選出一等獎29項,二等獎58項,三等獎88項,優秀獎58項。創新研究組評選出一等獎21項,二等獎44項,三等獎65項,優秀獎44項。
  • 錦州醫科大學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創歷史性新佳績
    11月28-29日,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在南方醫科大學舉行。經過初賽,我校有四個項目進入決賽線上答辯環節。一等獎獲得者 楊馨二等獎獲得者 丁佳興二等獎獲得者 丁佳妍三等獎得者 李香雨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比賽內容涉及生物學與醫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是全國基礎醫學教育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大學生創新設計競賽活動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舉行,廣東醫科...
    由高等學校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基礎醫學組主辦,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聯合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日前舉行,包括基礎醫學創新論壇和實驗設計大賽兩部分組成。記者了解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14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參加了大賽。
  • 河南中醫藥大學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
    本網訊(文圖/侯俊林)2020年11月28日,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在廣州舉行,河南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選送的4件作品脫穎而出,分獲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和優秀獎。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是全國基礎醫學教育領域影響力極大的大學生創新設計展示活動和基礎醫學學科競賽平臺,旨在推進高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及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本屆論壇由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基礎醫學組主辦,來自全國114所院校的1651件作品參加比賽。
  • VR創新創業大賽頒獎盛典在榕舉行 123件作品斬獲大獎
    9月27日,VR創新創業大賽在福州圓滿結束,123件作品從上千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大獎。各地VR行業專家及協會代表共聚一堂,圍繞整個VR行業發展展開討論並為獲獎作者頒獎。本次大賽由網龍網絡公司承辦,以「創新·創業·創見未來」為主題。
  • 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由貴州省科技廳牽頭,與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科協、當代貴州傳媒集團共同舉辦,大眾科學雜誌社承辦的「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12月28日在貴陽揭曉。
  • 2018四川青年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參賽作品達2317個
    比賽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內江10月21日消息(記者賈宜超)作為2018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峰會的子活動,2018四川電子商務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於10月19日在四川內江舉行,從四川2000
  • 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參賽報名正式啟動,呼籲全社會...
    大賽以「海洋時空下航行器」為主題,旨在發現國際化海洋科技創新人才,加深參賽選手對海洋的認識程度,培養參賽選手的海洋情懷、國際化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據悉,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圍繞時下熱門的海洋航行器,開展海洋工程裝備的創意、設計、製作、完成工程任務等方面進行競技。
  • 宿城家具創意設計大賽吸引全國376件作品參賽 優秀作品都可「京東...
    而在這場比賽中,當一件件有「溫度」的設計作品通過PPT演示後,設計師獨具匠心的設計理念、巧奪天工的表現手法,讓不少現場觀眾重新感受到設計美學所帶來的賞心悅目。、設計機構、設計師、家具企業在內的376件作品。
  • 「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莆田一作品獲創新潛力獎
    莆田網訊 近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萌芽賽道創新潛力獎名單揭曉,莆田華僑中學學生蔡哲宇、梁嘉媛的科技創新作品《空調冷凝水霧化機》上榜。  據悉,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立萌芽賽道,參賽對象為普通高級中學在校學生,旨在推動形成各學段有機銜接的創新創業教育鏈條,發現和培養創新創業後備人才。此前,《空調冷凝水霧化機》作品榮獲福建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創新潛力獎,並參加全國總決賽的角逐。
  • 傳統變時尚,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45件獲獎作品精彩亮相
    在昨日舉行的月亮城杯「2019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上,45件作品從6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相比上一屆,本屆參賽作品更加豐富,設計更加精美,巧妙將各種揚州傳統元素變身「時尚作品」,其中有5件作品更是順利籤約,成為了「產品」。文昌閣變燈具,「小獅弟」代言獅子頭揚州傳統元素變身「時尚作品」讓文化走向市場,為傳統注入時尚。
  • 30個參賽作品獲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11月20日至22日,第十九屆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大亞灣第一中學舉行,我市各縣(區)和市直學校8支代表隊682名師生,帶著604個項目前來參賽。經大賽評審委員會科學、嚴格的評審,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基於北鬥系統的自動路況監測車及道路監測預警系統」、仲愷高新區第三中學「疫情下的無接觸電梯系統」等30個參賽作品獲得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 江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展太驚豔~
    11月6日下午,在第五屆江海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展現場,創作者新民小學學生黃明樂向參觀展品的嘉賓介紹道。>本屆大賽以「倡響科技,暢想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大賽形式,以賽代訓,以賽促學,搭建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成果展示交流平臺,選拔培養優秀科技創新型後備人才,培養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IGI JEWEL 2020珠寶設計大賽30件入圍作品亮相昆明石博會
    部分獲獎作品記者 龍彥 攝 雲南網訊(記者 龍彥 實習生 陸儒芬)9月20日,在昆明石博覽會上,全球權威寶石鑑定評估機構——國際寶石學院(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以下簡稱「IGI」)首次亮相昆明,並在博覽會現場接連兩天舉辦了有關天然彩色寶石鑑別、天然鑽石鑑別的專業分享沙龍。
  • 2020第三屆大學生創新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徵集
    」的重要組成部分,倡導科技創新創業服務社會、改善人類生活,引導和激勵青年勇於創新,為實現智能製造2025計劃和工業4.0發現與培養一批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大賽的目的是通過創新創意設計,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創新創意專業領域內的交流學習,引導全國大學師生成為創新意識、藝術素養和知識技能兼備的複合型人才。此次大賽是以專題賽形式進行的,以工程美學訓練、藝創實踐結合、學科交叉培育為方向的大學師生創客競賽,並旨在踐行美育教育,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發掘與培育新時代具有優秀素質的大學生和藝術設計從業者。
  • 「探知未來」2017年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北京站完美收官
    北京賽區由北京、天津、內蒙古三個地區組成,前期通過地區推廣、校園推廣、現場比賽、網絡報名等多種方式,共招募了約2200支團隊報名,徵集了約1400件參賽作品,通過科普實驗單元排行榜、創意作品單元專家評審審議等方式,最終65支團隊脫穎而出,進入北京賽區現場複賽。
  • 「第六屆上海市大學生新材料創新創意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舉辦
    本屆大賽自3月1日啟動以來,歷時6個多月,收到參賽作品200多件,最終有來自14所高校的150多項作品入圍決賽,內容涵蓋石墨烯、環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節能環保材料等材料前沿領域。評委由來自行業、企業、高校等領域的專家組成。通過評委分組審閱參賽項目書面材料、現場評審與質詢、集中打分、項目集體答辯等環節,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5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43項。
  • 石拐區舉辦中小學科技創新大賽和機器人競賽
    圖片來源:石拐區文明辦日前,石拐區中小學科技創新大賽和機器人競賽在蘇蒙實驗學校舉辦。此次活動由區商務和科技局、區教育局主辦,蘇蒙實驗學校、內蒙古九方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全區各中小學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參加,參賽作品要求堅持自己選題、自己設計研究、自己製作撰寫「三自」和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三性」的原則。
  • 西南交通大學承辦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
    大賽主題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由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全國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全國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金工研究會、北京中教儀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西南交通大學為大賽決賽承辦單位。
  • 江蘇大學生創新競賽百餘件作品亮相玩轉高科技
    江蘇大學生創新競賽百餘件作品亮相玩轉高科技     東南大學的參賽學生展示通過收集交通道路上機動車行駛產生的氣流來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