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創新、體驗、快樂、成長。11月20日至22日,第十九屆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大亞灣第一中學舉行,我市各縣(區)和市直學校8支代表隊682名師生,帶著604個項目前來參賽。經大賽評審委員會科學、嚴格的評審,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基於北鬥系統的自動路況監測車及道路監測預警系統」、仲愷高新區第三中學「疫情下的無接觸電梯系統」等30個參賽作品獲得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682名師生攜604個項目參賽
據了解,科技創新大賽是集中展示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的最高規格一次科技盛會,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的具體舉措。
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我市面向廣大青少年開展的一項大型科技教育活動,旨在為全市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搭建一個科技創新活動成果展示、交流的平臺,不斷提升我市青少年科學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優秀科技創新型後備人才,推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目前國家和廣東省已成功舉辦了3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我市成功舉辦了18屆,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成為我市科技教育活動的一個閃亮品牌。
本屆大賽主題是「創新·體驗·快樂·成長」,內容分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兩個板塊,全市7個縣區和市直學校共8支代表隊682名師生攜604個項目參賽,其中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197項,少年科幻畫項目232幅,科技實踐活動項目36項,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項目科教方案類42項、科教製作類97項。
大賽展示項目在大亞灣第一中學大禮堂舉行。不少優秀參賽作品非常接地氣,既有基於當前疫情防控的結合,也有對未來科技創新的思考。
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參賽學生甘嘉儷的作品「基於北鬥系統的自動路況監測車及道路監測預警系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本項目已經申請專利。」甘嘉儷介紹,該系統路況可以隨時掌握路況信息,既可及時將問題道路信息發給管理部門,也能給普通駕駛員提供信息預警,提醒司機安全行車。
「本屆大賽作品科學規範性、地方特色性、專業技巧性都有一定提高。」惠州學院教授、大賽評委周立斌點評說,本屆參賽作品製作水平、完整性有了大幅提高,作品原創性、創新點也有很大進步,部分優秀選題能抓住當前熱點,多視角展現參賽選手對現實的思考。
他希望教師能將自己的作品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紮實提高教學質量並及時申請專利;也希望青少年在未來的研究、創新和展示過程中能有更現代化的題材、更深刻的觀點 更新穎的視覺 更精彩的答辯。
青少年科技教育已進入全省先進
據了解,近五年,我市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8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獲省賽一等獎45項、二等獎105項、三等獎52項。
本屆科技創新大賽接受申報項目600多項,大賽評審委員會根據「三自三性」和「公平、公開、公正」原則,評出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30項、二等獎75項、三等獎90項;科技實踐活動項目一等獎5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20項;少年科幻畫項目一等獎45幅、二等獎75幅、三等獎106幅等,並從中選出優秀創新項目參加第36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同時還評出一批優秀科技輔導員、優秀組織獎。
市委、市政府一貫重視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近年來,我市建立健全了全市青少年科普工作網絡,形成了以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為目標,學校教育為主渠道、課外科學教育活動為補充,普及與提高兼顧、素質與能力並重、創新與實踐相長的良性工作機制。「科普大篷車進校園」、「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報告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科技館雙進」、「科普遊」等普及性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實效性,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積極響應,影響越來越廣,參與人數不斷增多,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水平和質量得到不斷提升,惠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已進入了全省先進行列。
第十九屆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科學技術局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同主辦。
來源 | 惠州頭條APP
惠州教育公眾號
掃一下就「惠」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厲害!30個參賽作品獲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