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的一天,隋永清突然收到宋慶齡秘書的加急電報,這一刻,她意識到出大事了!於是,遠在福建劇組拍戲的隋永清決定,立刻趕回北京,回到母親宋慶齡身邊。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宋慶齡不僅出了大事,還接連發生了兩件至今都無法解釋的怪事。
那麼,這個隋永清是誰?她為何稱宋慶齡為母親?宋慶齡究竟出了什麼大事?而接連發生的兩件怪事又是什麼?
眾所周知,宋慶齡一生並未生養。雖然她與孫先生婚後曾經身懷有孕,可在那個特殊的環境下,為了保護孫先生的安全,宋慶齡不幸流產,最終失去了那個未曾謀面的孩子。那麼,這個稱呼宋慶齡為母親的隋永清又是何許人也呢?
溫暖一笑,成了宋慶齡的女兒
1957年12月18日,宋慶齡警衛秘書隋學芳的大女兒出生了,取名隋永清。因為知道宋慶齡喜歡孩子,所以隋學芳不等孩子滿月,就趕緊把女兒隋永青抱到了宋慶齡面前。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平日裡哭鬧不停的小永清,一見到宋慶齡不僅不哭也不鬧,還一反常態地衝著她笑個不停。
也許是對自己未曾出世的孩子的思念,也許是常年膝下無子的孤寂,宋慶齡對這個衝她散發溫暖笑容的嬰兒非常喜愛,冥冥中的母女情緣就從這時開始締結。
兩年後,隋學芳喜得二女,宋慶齡便收養了隋永清,從此,這個愛笑的小女孩走進了她的生活,給當時已經64歲的宋慶齡增添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天倫之樂。
兩歲養女,為宋慶齡獨創愛稱
剛被收養過來的時候,兩歲的隋永清,也跟著大家一起叫宋慶齡"太太"。但是,年幼的小永清根本無法領會到,極度喜愛孩子的宋慶齡想從她口中聽到的稱呼,絕非和他人一樣。
或許仍是那股冥冥中註定的母女緣分,兩歲的小永清無意間竟然自創出一個,讓她的宋慶齡媽媽十分中意的稱呼。
這一切還要從一幅畫說起。宋家的餐廳裡掛了一幅宋慶齡母親的畫像,宋慶齡經常會指著畫像告訴隋永清說:"這是我的媽媽。"有一天飯桌上,保姆逗小永清,問她畫像裡的人是誰。小永清本來想說:"是太太的媽媽。"結果因為年齡實在太小,說話還說不順溜,結果就說成了:"媽媽太太。"
"媽媽太太"一出口,不僅成功把大伙兒集體逗樂,還讓宋慶齡覺得十分喜歡。於是,"媽媽太太"成了隋永清對養母宋慶齡的獨創愛稱,一直叫到她長成二十多歲的大姑娘。
"媽媽太太"催養女回家,必定是有大事發生
收到電報的這一年,隋永清也只有24歲,在"媽媽太太"的精心培養下,她早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電影演員。她的"媽媽太太"平時最常對她說的就是:"你工作了,我不會打擾你。"可這次,"媽媽太太"卻主動催她回家,這就說明,家裡一定是出了大事。
果不其然,當心急如焚的隋永清馬不停蹄地趕到家中時,身患重病的養母宋慶齡已經昏迷不醒。她在母親的耳邊不斷地輕喊著"媽媽太太",可病榻上的宋慶齡卻沒有一絲反應。
看著孱弱的養母,昔日"媽媽太太"傾盡全部的疼愛和母女間歡樂幸福的各種片段,都如同放電影一般在腦海中迅速閃現。
思緒飛回隋永清四弟出生的那一年。為了減輕隋家的經濟負擔,也為了讓隋永清有個伴兒,宋慶齡又收養了隋家二女兒隋永潔。有了親妹妹的陪伴,隋永清的童年變得更加開心。
宋慶齡把隋氏姐妹當成自己的親生骨肉一樣疼愛,不僅讓姐妹倆接受全方位的教育,還經常帶著姐妹倆出席外事活動。很多次和國外領導人的會面,小姐倆都在場。周總理也經常牽著兩個人的手,在花園裡散步。
為了養女,宋慶齡遭遇經濟危機
在那些物資緊張的歲月裡,宋慶齡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不讓兩姐妹感到一絲物質上的虧欠。孩子們時髦的衣服做了一套又一套,而宋慶齡平日裡卻總穿著洗到發白的舊衣。
姐妹倆長大後,宋慶齡把能歌善舞的老大隋永清,送進了總政文工團;又想方設法為老二隋永潔,爭取到了出國的機會。即使平日裡省之又省、節衣縮食,但宋慶齡為了兩個養女,寧願傾盡所有,最後竟出現了經濟危機。無奈之下,她只能伸手向好友借錢,以供女兒們繼續學習深造。
像鳥兒一樣越飛越高的女兒們,每每傳回來的近況消息,都成了宋慶齡在別人面前自豪驕傲的資本:"永潔今年18歲了,拿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獎學金。我的孩子優秀得很。"就在隋永清趕回來的前一個月,忍受著病痛折磨的宋慶齡,還驕傲地挨個對身邊的朋友們說:"永清已經演了好幾個電影角色了,非常有藝術氣質。這次拍的電影演的還是女主角。"
想到母女間的這些種種過往,隋永清不禁把母親的手握得更緊了些,望著她瘦弱的臉龐淚流不止。病床上的這位為了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的"偉大戰士",卻在她們姐妹倆身上傾注了無私的溫柔的母愛。隋永清不禁跪在床前,放聲大哭,一聲聲地呼喊著"媽媽太太"。
或許是聽見了孩子的呼喚,病床上的宋慶齡突然睜開了眼睛,用僅有的力氣牢牢握住隋永清的手,輕輕地說:"我的孩子,我的寶貝,你可回來了……"
至親養女也無法解釋的怪事
遺憾的是,1981年5月29日晚8點18分,宋慶齡先生帶著對兩個女兒的無限牽掛於北京逝世。令人欣慰的是,離世之前,她如願見到了兩個女兒的最後一面。
當天,在宋慶齡先生逝世的瞬間,發生了兩件怪事,這兩個奇怪的現象,就連陪伴她二十多年的養女都無法解釋清楚其中的緣由。
第一件怪事是宋慶齡家的掛鍾,從她離世的那一刻起,掛鐘的時間就定格在了晚上的8點18分。現在,這個掛鐘被珍藏在北京宋慶齡故居。
第二件怪事是宋慶齡生前養的鴿子,從她離世的那一刻起便突然絕食,直到宋慶齡火化後才恢復正常。
種種怪相的出現或許純屬巧合;或許是想給宋慶齡先生的一生,畫上一個略顯神秘的句號;或許是想提醒眾人,要時刻銘記住這位把光輝的一生,都奉獻給國家和人民,奉獻給婦女兒童事業的偉大人物。又或許是並非生母勝似生母的宋慶齡,對讓她成為母親的女兒們的無限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