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寶馬等車企再陷醜聞:用猴子做尾氣活體試驗

2020-12-0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德國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等汽車生產企業近日再陷醜聞,媒體相繼披露,由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等德國車企出資成立的機構曾在汽車尾氣試驗中,讓猴子甚至人吸入尾氣來測試其危害。受醜聞影響,德國國內對禁售柴油車以降低尾氣排放危害的討論再次升溫。

  所謂的「歐洲交通領域健康研究聯合會」(EUGT)實際上是由以大眾為首的幾大德國汽車生產商資助的汽車行業遊說組織。據悉,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在消息曝光之初,對有關的試驗予以譴責,希望撇清與歐洲運輸業環境與健康聯合會(EUGT)的關係。但媒體隨後發現,大眾汽車公關部經理託馬斯·斯特格早在2014年試驗開始前就已經知情。目前,斯特格已引咎辭職。辭職之前他承諾,將調查這些猴子究竟怎麼被試驗,試驗後狀況如何。

  在醜聞被披露後,德國國內對大眾方面強烈批評。大眾執行長米勒1月30日表示,大眾將承擔一切必要後果,並承諾今後絕不再進行動物試驗。米勒當天致信大眾全體員工,表示用動物做尾氣試驗「不道德、令人生厭、可恥」,對錯誤行為深表歉意。他承諾,大眾會徹查此事,同時將完善公司機制和文化,杜絕再發生類似醜聞。大眾集團監事會成員阿爾圖斯曼對媒體表示:「我確信,大眾監事會將全力配合此次調查,因為整個事件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必須有人對此負責。」

  此外,德國《南德意志報》還報導稱,歐洲運輸業環境與健康聯合會(EUGT)2017年解散前,還委託了另一項試驗,共有19名男性和6名女性參加吸入柴油汽車尾氣的試驗。據稱,試驗在德國亞琛大學進行,25名健康的年輕人在數小時內分別吸入不同劑量的二氧化氮。根據2016年發布的試驗結論稱,二氧化氮對人體健康影響不明。

  對此,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說,無論是在人還是猴身上測試尾氣影響,都不合倫理。德國交通部長施密特也表示,他對於汽車生產商利用動物或人測試汽車尾氣的做法表示強烈譴責,政府方面絕不接受這種行為。「這一事件再次導致汽車製造行業遭遇嚴重信任危機,我們不得不努力挽回影響。作為交通部長,同時也是動物保護機構的負責人,我絕對不接受任何的類似行為,我已經要求涉事公司,對利用猴子測試尾氣的事件儘快給出詳盡的解釋。」

  2015年9月,大眾在美國被曝為部分柴油車安裝尾氣作弊軟體,為氮氧化物排放數據造假以通過尾氣測試。兩年多來,大眾為「排放門」善後需支付的罰金、賠款、維修費等各項金額估計達到300億美元。

  而對於與尾氣相關的這又一樁醜聞,大眾執行長米勒坦言,大眾的危機還沒結束,「要想贏回信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醜聞】用中國猴子做尾氣實驗,德國大眾做錯了什麼?
    原標題:【醜聞】用中國猴子做尾氣實驗,德國大眾做錯了什麼?         近日,德國汽車巨頭們被曝出拿「猴子和人」做柴油車尾氣試驗而引起全球轟動,當中涉及到大眾集團、戴姆勒、寶馬和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在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下事件變得尤為重大,繼「柴油作弊門」後德國車企的又一重大醜聞。
  • 用猴子被做活體實驗!德國巨頭再次陷入醜聞
    德國汽車巨頭連續不斷的醜聞如同海浪一般,挾帶著泥沙衝刷著自己的信譽。德國汽車巨頭的尾氣排放醜聞還沒完全消散,又再一次因「活體實驗」被推到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德國著名三大汽車生產廠商寶馬、大眾以及戴姆勒,利用猴子充當「小白鼠」,以來測試柴油車的尾氣排放是否達標。此消息一經曝出,立即引起民眾譁然,眾多媒體也紛紛對此給予譴責。「活體實驗」是什麼?
  • 大眾集團被曝用猴子做尾氣實驗,猴子買自中國,每隻3500歐元
    2月8日,據德國《商報》報導,大眾集團CEO馬修斯·穆勒(Matthias Mueller)將推掉一個汽車論壇的主題演講,參加由Piech和Porsche家族等大眾集團控股股東召開的會議。其中有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討論因「猴子試驗」讓大眾集團再度陷入輿論漩渦的「猴子門」。
  • 大眾汽車製造商使用猴子做秘密實驗?除了猴子還有狗、豬、老鼠等
    大眾汽車製造商使用猴子做秘密實驗。他們把猴子鎖在一個充滿柴油排放氣體的房間裡連續四個小時。為了證明他們的柴油車比市場上的其他車輛更清潔,大眾在2014年資助了一項令人厭惡的實驗:他們把10隻猴子關進了一個密閉的房間裡,並在房間內裝滿了柴油發動機廢氣。連續四個小時,讓猴子們在電視上觀看卡通片以保持它們的冷靜,因為他們吸入了一輛柴油大眾甲殼蟲的尾氣。
  • 大眾首席代表因「猴子實驗」事件被停職
    大眾汽車公司首席代表託馬斯·施特格(左)【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在利用人和猴子進行汽車尾氣危害測試的實驗被曝光後,德國汽車巨頭——大眾汽車公司首席代表託馬斯·施特格已被停職,直至事件調查清楚為止。據德國《時代周報》30日報導,施特格成為「猴子實驗」後首位被停職的大眾高層。日前,多家德國媒體曝出,由大眾、戴姆勒、寶馬等德國汽車生產企業資助的機構——歐洲運輸業環境與健康聯合會(EUGT)曾於2014年委託有關機構,利用10隻長尾獼猴進行汽車尾氣危害的測試。《時代周報》稱,作為大眾的高層,施特格早在2013年就對這項實驗計劃有所了解,但卻一直知情不報。
  • 盤點2015年國內車企 118位高管職位變動
    2015年德系車企在華高管調整情況(26人) 車企 姓名 現任職 曾任職 華晨寶馬 海森 華晨寶馬總裁兼執行長 華晨寶馬技術及生產高級副總裁 楊美虹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公共關係及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 大眾汽車集團(
  • 德系車企電動化發展史:第一輛電動車的售價可在帝都買套房
    德系車企們為了應對這場石油危機帶來的損失,像大眾、寶馬、奧迪、奔馳都在紛紛轉頭發展電動車這項塵封已久的業務。其中像大眾和寶馬屬於比較有先見之明的車企,分別在 1972 年便展開了電動化戰略的布局。■ 20 世紀後期德系開始發力電動化,但產量卻「曇花一現」1.
  • TUV萊茵上海汽車電子EMC實驗室獲德國大眾授權認可
    上海2019年4月16日 /美通社/ -- 近日,國際領先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位於上海的汽車電子電磁兼容(EMC)實驗室,正式成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以下簡稱「德國大眾」)授權可承接其EMC檢測試驗的第三方實驗室。此前,TUV萊茵廣州EMC實驗室已獲得德國大眾授權認可。
  • 「汽車人」2021年打開了跨國車企「破壞性」轉型的加速器
    中國對歐盟承諾,向歐洲企業提供史無前例的準入便利,這意味著歐洲車企特別是大眾、奔馳、寶馬將徹底擺脫政策限制,未來在華經營業態必定發生重大改變。其二,2021年第一天,特斯拉宣布,國產Model Y起售價為33.99萬元,比國產前降低了足足16.51萬元。這引發了國內車企強烈關注,受影響的不僅是新能源車,傳統豪華車企業也開始遭受衝擊。
  • 自主車企產業升級迎拐點 汽車風洞試驗將成為新選擇
    20世紀中葉,歐美等發達國家與地區已經建立了多個專業的汽車風洞試驗基地,其中德國斯圖加特內燃機與車輛研究所(FKFS)是最早且風洞配套設施最為完整的第三方機構,其每年服務的汽車廠商多達數十家。不僅如此,國外眾多車企也紛紛將新車新技術的開發工作前移,僅美國福特(Ford)和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公司就分別擁有8座和7座風洞試驗室。而通用、寶馬、奧迪、沃爾沃等跨國車企也各自擁有獨立的風洞試驗室。
  • 德國聯邦環境署:柴油車排放導致實質性健康損害
    騰訊汽車訊 北京時間3月11日消息,據歐洲汽車網報導,德國聯邦環境署(UBA)周四表示,由於汽車柴油發動機產生的有毒氮氧化物顆粒物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實質性危害,柴油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環境汙染造成德國每年有大約6000起相關死亡病例。
  • 有理有據,大眾為什麼不感冒氫燃料電池車?| 技術
    有些車企喜歡純電動車,而另一些則認為燃料電池作為未來的零排放技術更有前途。   說到後者,日韓車企可以說在這方面最領先也最積極。豐田汽車不但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面向家用車市場的量產版氫燃料電池車Mirai,去年還把這款車升級到續航裡程更長、空間表現更好的第二代產品,新車也將於今年正式上市銷售。   緊隨豐田的腳步,現代汽車則在2018年推出首款氫燃料電池SUVNexo,並且也進入了銷售市場。至於以技術聞名的德國車企方面,奔馳與寶馬也都有涉獵氫燃料電池車的計劃。
  • 猴子實驗加上克萊斯勒柴油排放官司讓柴油車雪上加霜
    上周一紐約時報披露三家德國車廠涉嫌不人道利用猴子進行柴油車廢氣實驗,事件的風波愈演愈烈,不過涉嫌資助一家研究機構的德國汽車公司,其中戴姆勒和寶馬都將事情推出他們自家的某一名員工,戴姆勒已確定有一名員工渉案,而寶馬則表示,他們已目前已進行內部調查,並解除一名員工的職務。
  • 數字解讀十大中國車企財報
    行至9月初,主流車企基本都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而15家上市乘用車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北汽集團尚未披露),66%的企業盈利水平不及去年同期水平,7家車企陷入虧損泥潭,眾泰、力帆、海馬三家企業還因大幅下跌的業績等「披星戴帽」。那麼在受疫情波及且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又有誰賺到錢了呢?本期文章讓我們先行走近排名Top 5的企業一探真相。
  • 他們拿動物做活體實驗,虐殺無數後數據全靠編?
    最近,德國的一家實驗公司LPT,被動物權益組織爆出虐待動物的新聞。調查者用隱蔽攝像頭的方式記錄下了實驗室裡面可怕的景象。 LPT是一家私有的實驗公司,簡單的說就是幫其他科研機構(大學、研究院)等外包做實驗的公司。他們把待試驗的藥品在猴子、狗等動物身上做實驗,來確定它們的療效和安全性。
  • 國企民企集體布局高端新能源品牌 傳統車企新品牌不夠新logo湊
    同樣,站在今天再去回顧2020年的汽車圈,相比於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這些新勢力車企在股價和銷量上的風光,傳統車企給大眾留下印象最深的事件更多是負面的——東風雷諾宣告「終結」、華晨破產重組、眾泰破產、吉利接盤力帆……更多車企降薪、裁員等等。
  • 全球車企瘋狂湧入,豐田寶馬都上船了
    在汽車產業,豐田、寶馬、本田、日產、現代、大眾等國際主流車企已經紛紛開始布局固態電池領域,國內長城、比亞迪、天際汽車、蔚來汽車、愛馳汽車與眾多動力電池供應商也已入局,並亮出了固態電池的落地時間表。不過,眾多押寶固態電池的車企顯然是相信固態電池技術將會迎來飛躍式突破的。自2012年豐田正式宣布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研究成果之後,寶馬、本田、日產、現代、大眾等國際車企以及國內長城、比亞迪、天際汽車、蔚來汽車、愛馳汽車等車企紛紛宣布自身的固態電池布局。在車企規劃的時間表中,2020年開始,固態電池將會初步投入使用。
  • 車企的禦寒「新方」:與供應商共成長
    談及這十多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變化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用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進行描述。  正如薛旭所言,近兩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從「增量時代」轉入「存量時代」,一方面銷量增速放緩,競爭日益激烈,淘汰速度加劇;另一方面,人們的消費能力升級,對於汽車品質、品牌、性能、外觀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也在考驗著中國汽車產業和車企發展的質量。
  • 英國用猴子做活體實驗 每年上千隻成犧牲品(圖)
    英國用猴子做活體實驗  每年上千隻淪為犧牲品    據《每日郵報》近日報導,從2008年至今,已有數千隻猴子被運往英國,成為了英國各個實驗室的犧牲品,其中大部分是從模里西斯和越南進口的長尾獼猴。
  • 大規模數位化培訓 一汽-大眾是車企第一個
    經銷商,但如此大規模、全脫產的強化培訓,只有為數不多的三次,每一次都有著大的戰略轉型背景,一次是科研人員去德國培訓,一次是選派各部門骨幹去上海、天津學習德語,這一次堪稱公司實現全面數位化一次大手筆。頂尖車企與頂尖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作培訓,在這種環境下,很難不帶著思考度過每一天,每天都很充實,每天都在見證著自己的變化。」成都質保部測量技術科陳哲,雖然畢業快10年了,學生氣十足。他說:「重新回到教室上課,既熟悉又特別。每周五晚上考試就是之前高三式的學習模式,遇到小組做項目的時候,經常晚上1點、2點才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