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全過程[組圖]
【
大 中 小】 【
列印】
登月先鋒: (自左至右)尼爾-阿姆斯特朗、麥可-柯林斯和埃德溫-奧爾德林
1969年7月16日早晨9點32分,阿波羅11號飛船連同它的三十六層樓房高的土星5號火箭在甘迺迪角的39A綜合發射臺發射了。在飛船上的是民航機長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兩個空軍軍官小埃德溫-「嗡嗡叫」奧爾德林上校和麥可-科林斯中校。土星號的第三級把他們送進了一條一百一十八英裡高的軌道。把一切工作系統檢查了兩個半小時之後,他們再度發動了第三級火箭,這使他們獲得了每小時二萬四千二百四十五英裡的速度,脫離地球大氣層向二十五萬英裡外的月球前進。
在離地球五萬英裡處,科林斯操縱名為「哥倫比亞」的指揮艙,使它與稱為「鷹」或簡稱L-M-的脆弱的登月艙正面相對。「哥倫比亞」和「鷹」互相一鉤住,土星號的第三級就被拋棄了。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們開動了「哥倫比亞」的發動機,使他們進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六十九英裡之內的一條軌道上。在甘迺迪角時間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爬過兩個運載工具之間的管道,進入了登月艙「鷹」號,那天黃昏,太空人們就進入了月球的重力場。這時他們離月球已不到四萬四千英裡,速度越來越快了。
星期六下午,他們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時三千七百三十六英裡,進入了繞行月球的軌道。航控臺(它們與設在休斯敦的國家宇航局載入宇宙飛船中心聯繫的無線電報機)於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點零2分鐘叫醒他們,因為這一天是預定在月球上著陸的一天。在「鷹」艙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把登月艙著陸用的四條難看的腿伸展出去。航控臺告訴他們說:「你們完全可以駛離船塢了。」於是,登月艙就和「哥倫比亞」分開,這時阿姆斯特朗說,「『鷹』已經長了翅膀了!」下午3點零8分,他發動了宇宙飛船的引擎,於是他們朝著月球上的靜海飛去。
他們在離月球表面九點八英裡處進入了一條低軌道,在一片可怕的滿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飛行。這時,休斯頓的一部計算機開始在他們的儀錶盤上閃光,向他們發出警報。現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們當然不能回頭,於是他們就根據在休斯頓的一個青年指揮官員的指示向前飛去,阿姆斯特朗掌握著操縱器,「嗡嗡叫」奧德林不停大聲讀出儀器上顯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他們在下降的最後時刻,遇到了一些麻煩。當阿姆斯特朗發現他們將落在廣闊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處於他們的目標之西四英裡處,故有此稱)時,「鷹」艙月球之間的距離已不到五百英尺了。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飛去,但這計劃外的延長旅程,意味著他快要用完燃料了;他必須立即作出決定,要麼轉向那邊去,要麼冒墜毀的危險。就在這一剎那,他前面的儀錶盤上發出兩道白光,顯出接觸月球字樣。「鷹」艙已經著陸了。
他說,「休斯頓,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著陸。」這時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東部日光節約時間下午4點17分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