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寫過幾篇文章專門介紹時間,其實我們認為熟悉的事物未必真的熟悉,比如我問你「什麼是時間?」你仔細思考後會覺得難以回答,因為關於時間的定義本身就涉及非常深奧的哲學和科學。但是有一點很肯定:時間也是有速度的,時間的流逝速度也是會變化的。
如果你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觀點也許會驚訝,但是如果你已經熟悉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那麼就對這個觀點見怪不怪了。對於「時間的速度」這個概念其實前面我寫過文章來講解,因為我們對速度的理解通常都是以「單位時間內某操作或量增加」來定義。由於我們定義速度本身就用到了「時間」這個概念,所以一旦我們要理解「時間的速度」就非常困難了。
但是正如我之前寫的文章所講,我們要看時間的速度是否有變化,不一定非要用「單位時間XXX」這種方式來表達,可以選擇一個參考系來比較。舉個例子,假設一對雙胞胎同時出生,暫時命名為A和B,如果A和B經歷不同的操作,那麼兩者的時間流逝速度就會不一樣,最後可能B比A老上10歲,時間的流逝速度會造成兩者歲數上很大差距。
那麼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對A和B做啥操作,能夠使得兩者時間流逝速度不一致呢?其實很簡單,第一種方法就是讓B以接近光速運動(這裡不考慮加速過程B是否能承受,也不考慮風速造成的巨大壓力),根據狹義相對論觀點「運動物體時間變慢」,所以B時間會慢,A時間也就比B走得快,最後A先走到老年,B還是年輕人。具體A和B相差多少歲,就看B到底有多接近光速,以及B高速運動多久。
但是這種「運動物體時間變慢」這種觀點到底是否正確呢?其實是正確的,因為狹義相對論本身就是經過無數科學驗證過的,但是為啥「運動物體時間會變慢」?其實我們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來理解。當你處於靜止狀態時,你的空間速度為0,但是時間速度卻是光速C,也就是說你雖然空間上沒動,但是時間上是以最大速度在動。
當你空間上擁有一定的速度v時,由於你空間速度和時間速度加起來必須永遠等於光速C,所以你時間上的速度肯定就會小於C了,也就是C-v。這意味著你時間上的速度已經比靜止的人慢了。所以當你空間速度等於C,那麼時間上的速度就是C-C=0,換言之你時間上已經沒有在動了。
你可以這樣假設一個場景,假設此時有一個機器人叫「時間」,它正在以光速C的速度往左走,此時你靜止於地面,那麼這個機器人相對於你的速度就是C,但是此時如果你往左有一定的速度V,那麼這個機器人相對於你的速度就是C-V,當你的速度等於C時,這個機器人相對於你的速度就是C-C=0。而這個機器人是啥?不就是我們假設的「時間」嘛。所以你可以理解成,當我們開始運動時,我們其實是在朝向運動的方向追「時間」。
只不過「時間」的運動方向是所有方向,也就是說不論你朝向哪個方向運動,你都是在追趕「時間」這個機器人,時間的運動方向是空間裡的所有方向,這裡的所有可不僅僅是包含上下左右前後,左上、左下等等任意角度的運動,都是時間運動的方向。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