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裡,農民的一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時太陽一落山整個世界就黑暗了,儘管有蠟燭和油燈,但是一來微弱的光亮不起多大作用,二來燒燭費蠟,點燈費油,天天如此也是一筆不小的生活開支。
所以古時人們尤其是窮人家就在白天幹活,儘量把活都幹完了,到晚上就不用點燈耗油了。
可是,夜晚那麼長,也不可能說睡就睡了。所以,在漫長的黑夜裡,古人為了應對夜晚的無聊,自行創造了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讀書、比如飲酒、比如賞月。
讀書
在古代,「士農工商」的觀念深入人心,只有讀書才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唯一正途。所以,讀書就成了古代人們常做的事情。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的《勸學詩》可以作證。夜晚,安靜而祥和,沒有人的打擾,只有自然美好事物的陪伴,實乃讀書的好時間。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夜晚雖有千萬孤獨,卻也能悟萬千寧靜。
其實比起現代人,我覺得古人更能靜下心來讀書學習。現代社會所代表的快節奏和浮躁的生活,使得我們失去了夜貧燈燭絕,明月照吾書的優美意境。對古人而言,有月色相伴,就連讀書都變得有趣起來了。
飲酒
酒在中國古代歷史裡,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存在。人們喜歡飲酒,詩人更是如此。他們高興時飲酒、痛苦時飲酒,好似沒有什麼事情是酒不能解決的。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當你的好友如此誠心地對你下邀請,你真的忍心拒絕嗎?
更何況,這首詩的前面: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麼美的意境:寒冬臘月,暮色蒼茫,風雪大作,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只等你早點到來,你還忍心拒絕?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如果不是蘇軾醉酒,也許我們就看不到《水調歌頭》這首名篇了,也就不會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樣的名句了。
下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夏夜是如此美麗又安靜,自當要做點雅致的事兒,比如與好友博弈。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棋坪如戰場,落子無悔,舉止言談間見品性。得失本是身外事,嬉笑怒罵開心顏。下棋,是古人們鍾愛的一項晚間活動。
唯共嵩陽劉處士,圍棋賭酒到天明。你看,白居易可是要通宵下棋的。
賞月
古人們似乎很喜歡賞月,這與月亮本身所代表的美好寓意有關。而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不再是單純的崇拜,於是人們就漸漸把圓月當成了一種美麗的自然景象進行欣賞。所謂的「良辰美景」心態,便是如此。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王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李白。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這是張若虛。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這是劉方平。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是歐陽修。
相思
夜晚似乎是思念一個人的好時機。沒有人打擾的話,痛哭一場也未嘗不可。
我們常用來形容相思的也無非就是「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等句子。但是這些詩句都沒有說明是否是夜晚。因為夜晚的相思會更加濃烈。不信,你來看!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詩人的思念之情有多深呢?也不過就是想念了一個晚上,想到看見偷偷伸進窗子裡的梅花,都覺得是思念的那個人回來了。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我思念的人,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
古人晚上喜歡做什麼?
有的人忙於學習,「懸梁刺股」、「鑿壁偷光」;有的人忙於工作,「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有的人忙於打仗,「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所以,其實古人們的夜晚生活也是很豐富的。就算沒有網際網路,照明設施不完善,他們也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
仔細想想,也許古人們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正是現代人所羨慕的呢!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