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演化史關鍵「拼圖」現身!

2020-11-21 澎湃新聞

這是在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骼 韓源源攝

文 | 張文靜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首發於2020年11月14日,原文刊於《瞭望》新聞周刊2020年第46期,原標題為《人類演化關鍵拼圖現身青藏高原》。

現代人的古人類祖先是誰?人類如何走上青藏高原?這一系列人類演化問題,一直是科學界的待解謎題。

部分答案可能就藏在海拔3200多米、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白石崖溶洞裡。自2019年第一次走到聚光燈下,今年10月30日,這個小眾景點再次引發關注。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第二期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白石崖溶洞遺址重要考古成果。

中科院院士陳發虎帶領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並聯合多個境內外科研單位,通過對這個洞穴和出土於此的化石開展多年研究,證實此前只發現於阿爾泰山地區的一支新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曾在世界屋脊留下清晰足跡,並將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提前至距今16萬年,甚至距今19萬年。

1

神秘古人類現身青藏高原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白石崖溶洞,2019年5月之前,和人類演化的謎團看似毫無關聯。

將二者聯繫起來的,是一塊長約12釐米、頜骨形態粗壯原始、臼齒較大的人類右側下頜骨化石。

20世紀80年代,一位僧侶在白石崖溶洞中發現這件化石。從表面特徵看,科學家初步判斷這可能是一個古人類化石。但屬於哪個人種?距今多久?它代表了人類演化史上的哪一環?都需進一步科學考證。

正式研究於2010年啟動。起初,陳發虎團隊難以確定化石在溶洞內的具體出土位置。他們走訪周邊十幾個山洞後發現,只有白石崖溶洞恆溫恆溼最適合古人類生活,不僅是化石的出土點,還可能保存更多古人類生活遺存。

轉機出現在2016年——研究團隊在白石崖溶洞考察時發現了石製品。這成為科學證明白石崖溶洞中有史前人類生活痕跡的直接證據。同年,團隊制定了完善的化石研究方案。

臺灣大學教授沈川洲對化石外的碳酸鹽包裹體進行了鈾系測年。結果顯示,該化石形成於至少16萬年前。

遺憾的是,由於年代太久,化石中的古DNA已深度降解,並未提取到。蛋白質比DNA結構更穩定,保存時間更長,研究者採用古蛋白質分析,最終提取到了古蛋白。

「這件化石保留的蛋白質信息包含了丹尼索瓦人特有的變異蛋白質。通過構建演化關係,我們將這件化石歸入丹尼索瓦人或其近親種。」共同與國外合作者開展古蛋白分析的蘭大博士生夏歡說。

關於這件化石的研究成果2019年5月發表於《自然》期刊,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認可和肯定。

丹尼索瓦人,一個2010年才被確定的一支新的古人類種群。彼時唯一的已知線索,僅是發現於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穴裡的一節指骨化石和幾塊破碎的牙齒。它們的重要性並不因此削弱。丹尼索瓦人與約30萬~3萬年前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由最晚同一祖先衍生的兩個分支),對現代大洋洲、東亞、南亞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遺傳貢獻。人們期待尋找更多丹尼索瓦人與現代人的關係。丹尼索瓦人與早期現代人的基因交流及其傳播遷徙路線成為關注熱點。

但西伯利亞出土的指骨化石太小,科學家未能建立起完整的丹尼索瓦人體質形態信息等諸多信息。

白石崖溶洞的發現,無疑為此拼上一塊關鍵拼圖。研究團隊骨幹成員張東菊教授表示,這是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白石崖溶洞也成為青藏高原目前已知最早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研究結果不僅將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歷史由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還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為丹尼索瓦人在東亞分布提供了化石證據。

2

先進科技破解古人類密碼

相比基因而言,由基因編譯的蛋白包含的遺傳信息較少。研究者期待進一步的發現。2018年,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白石崖溶洞進行首次正式考古發掘,並邀請國內外多個團隊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

張東菊介紹,團隊共發掘2個1米×2米大小的探方,其中T2探方出土有豐富的石製品和動物骨骼,其地層分為10層,每一層位均有石製品和動物骨骼出土,第10層尤為豐富。通過開展綜合的地層學、考古學和分子考古學等分析,一條重要線索進入研究人員視野——白石崖溶洞的晚更新世沉積中發現了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

沉積物古DNA分析技術是得到這項新成果的關鍵技術之一。其可通過分析沉積物獲得曾在遺址活動的古人群信息,彌補人類化石可遇不可求的缺憾。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古DNA分析技術在我國考古遺址沉積物中提取到古人類遺傳信息的成功案例。

負責開展沉積物古DNA分析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介紹,在多個沉積物樣品中,團隊嘗試一次性捕獲了242個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線粒體DNA。其中,沉積物古DNA分析發現的動物種屬包括犀牛、鬣狗等,與白石崖溶洞發現的動物骨骼遺存初步鑑定結果一致,驗證了沉積物古DNA分析的可靠性。更令人驚喜的是,進一步分析顯示,捕獲的人類線粒體DNA是丹尼索瓦人的線粒體DNA。

張東菊告訴記者,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主要發現於T2探方的第2、3、4、7層,結合地層年代,顯示丹尼索瓦人主要出現於距今約6萬年和10萬年,證實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並再次論證了丹尼索瓦人在東亞廣泛且長期分布的推測,為理解東亞古人類演化歷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研究於今年10月底發表在《科學》雜誌,獲得國內外同行認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幼平認為,新發現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歷史研究,對中國古人類研究有著重要意義。這種多學科交叉融合可以成為舊石器考古遺址研究新的範式。

3

藏族人高原適應能力或找到來源

白石崖溶洞遺址的考古發現不僅填補了丹尼索瓦人研究的諸多空白,也推進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的研究進展。

青藏高原生存條件惡劣。古人類何時擴散到青藏高原腹地?他們又如何適應了高原環境?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學界。關於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或許能給出更多線索。

研究顯示,EPAS1、EGLN1和TMEM247等基因的適應性突變對高原人群環境適應有著重要貢獻。張東菊告訴記者,西伯利亞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含有EPAS1和TMEM247等基因,表明他們可能已適應高海拔環境。白石崖溶洞遺址的考古發現表明,他們可能是在更早期向青藏高原擴散的過程中,獲得了高海拔環境適應基因。

陳發虎、張東菊等認為,相比海拔僅有約700米且遠在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洞,白石崖溶洞更有可能是高海拔環境適應基因的起源地。

不僅如此,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散布在現代亞洲人等人群中,尤其是丹尼索瓦人可能對現代藏族人群和喜馬拉雅山兩側的夏爾巴人貢獻了能提供適應高海拔缺氧環境能力的EPAS1基因。

研究團隊表示,關於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揭示了高原人類演化歷史和其對高海拔環境的適應歷史。而摸清早期人類挑戰極端環境的方式和適應過程,或可為人類應對環境變化提供參考。

「這些內容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項目的重點。」張東菊說,團隊將繼續開展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開展多學科、多領域合作,不斷深化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歷史研究。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人類演化史關鍵「拼圖」現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類演化「關鍵拼圖」現身青藏高原
    ◆ 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第二期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白石崖溶洞遺址重要考古成果◆ 通過對這個洞穴和出土於此的化石開展多年研究,證實此前只發現於阿爾泰山地區的一支新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曾在世界屋脊留下清晰足跡,並將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提前至距今16萬年,甚至距今19萬年人類演化關鍵拼圖現身青藏高原
  • 最古老四足魚現身 將四足動物演化史提前1千萬年
    (記者 劉冕)最古老的「四足魚」現身我國雲南,該化石將四足動物的演化史又提前了一千萬年。昨日,這項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研究員領導完成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知名學術研究刊物美國《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迄今最古老的「四足魚」,學名叫做奇異東生魚。
  • 《人類起源的故事》:混血融合是人類演化史的主旋律
    致敬辭對人類起源問題的探究史,幾乎與人類文明發展史等長,由此誕生的宗教、神話、科學、考古構成蔚為大觀的人類起源故事。隨著對古人類DNA研究的突破,人類起源和演化史正在被重寫,《人類起源的故事》正是該領域的奠基之作,它通過對古人類DNA的研究考察探索世界各地區人群的演變史,並揭示出混血融合才是人類演化的主旋律。
  • 科學網—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歷經15年,尋得6塊5億年前稀有化石「麒麟蝦」—— 5.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到來,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成為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從達爾文開始,生命如何「突然」發生,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也成為一代代古生物學家執著破解的難題。 11月5日,《自然》報導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研究團隊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特的化石——「章氏麒麟蝦」(以下簡稱麒麟蝦)。
  • 中科院古脊椎所發布古DNA探源華夏族群重要成果 填補人類演化史中...
    這是古今中外人類探究自我的終極發問。這不僅僅是一個哲學話題,更是個嚴謹的科學問題。科學界對於人類不同族群演化的研究從未停止。作為人類演化史的重要一環,中國南北方人群從何而來、如何演化,一直以來學界沒有定論。而現在,中國科學家給出了更明確的答案。5月15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團隊獨立主導、多家單位參加的研究成果。
  • 夢幻拼圖小程序:拼圖遊戲的船新版本!會動的拼圖!
    《夢幻拼圖 會動的拼圖》遊戲小程序好玩嗎?  《夢幻拼圖 會動的拼圖》小遊戲怎麼玩?  怎麼進入《夢幻拼圖 會動的拼圖》?  文章下拉到底部,  點最後一個圖片進入遊戲!  上次給大家推薦了一款難到爆炸的拼圖遊戲,  有小夥伴在後臺問沐沐:還有沒有好玩的拼圖遊戲啊?  今天沐沐給大家推薦這款遊戲叫  《夢幻拼圖 會動的拼圖》。
  • 涼山彝史人類演化史:雪子十二支
    在西方傳說中,人類由夏娃偷嘗禁果而產生。現在,彝族文史中記載著天地演化,人類繁衍的傳說。根據彝文經書看彝族歷史,三次轉變成人並且人由雪變。遠古的時候,天庭祖靈掉下來;掉在恩傑傑列山,變成烈火在燃燒;燃燒九天到晚上,燃燒九夜到早上;亮白天成煙柱,晚上成火光。
  • DNF十周年拼圖活動10副拼圖攻略 拼圖活動怎麼拼
    DNF十周年拼圖活動10副拼圖攻略 拼圖活動怎麼拼 北京時間6月19日,DNF在今天開啟了很多的十周年活動,其中最為頭疼的恐怕就是這個拼圖活動了,不僅要集齊碎片,還要完成拼圖,
  •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  15年找到並解析關鍵「過渡化石」  黃迪穎告訴《中國科學報》,現今的節肢動物(又稱真節肢動物)具有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等特徵。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節肢動物起源的研究源源不斷。
  • 疫情下,歐美拼圖玩具賣瘋了~
    為了遏阻疫情擴散,美國許多地區都實施全面居家限制令,傳統的娛樂方式——拼拼圖,迎來了百年難得一見的春天。NPD之前追蹤到的數據,截至3月21日的一周,玩具銷量增長了26%。其中,遊戲和拼圖遊戲增長了228%!而eBay公布的疫情期間美國站點熱銷產品中,拼圖增長幅度最大,達到1395%!
  • 影子拼圖
    影子拼圖是一款十分考驗玩家智商的休閒益智類手機遊戲,開始的關卡難度比較小,隨著玩家通過的關卡數量越多,難度就越大,卡通的遊戲畫面非常簡約,清新自然的遊戲界面讓玩家沉浸在遊戲的世界中,快來看看如何拼圖吧!
  • 【廣州日報】熊貓完整演化史繪出
    12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熊貓種群演化史及適應性相關成果在《自然·遺傳學》上在線發表。該研究通過基因組學和群體遺傳學方法描繪出了熊貓完整的演化史輪廓,並指出人類活動是造成熊貓瀕危的主要因素。
  • 任戰利研究團隊:銀額盆地構造熱演化史與油氣成藏
    沉積盆地構造熱演化史是盆地動力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其控制著油氣生成及成藏。沉積盆地熱演化史研究不僅對盆地動力學、大地構造及演化有重要理論意義,而且對油氣等多種礦產資源形成研究有重要實用價值。以任戰利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我國沉積盆地熱演化史恢復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顯著創新成果。
  • 賀建奎現身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
    11月28日中午,備受爭議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現身正在香港大學舉行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這也是他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的首次公開現身。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11月28日中午,備受爭議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現身正在香港大學舉行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
  • 李開復:人類的演化史就是一部生物智能的訓練史
    但認為量子計算對大數據的處理可以趕上或超越生物大腦對神經元和突觸的計算量,而得出AI將達到人類大腦的水平,機器終將超越並取代人類智慧(人工智慧奇點論)。這種推測在科學上是不成立的。觀點二:人類的演化史就是一部生物智能的訓練史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副院長王嘉平認為,人類的進化不單單包括大腦和神經系統突觸的進化,而是整個世界的進化相統一,與人類的欲望相一致。人類的感知系統、運動系統,乃至情感和創造力,都是在生存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深度學習僅僅是一個工具。
  • 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示熊貓種群演化史及適應性
    新華社深圳12月17日電(記者 王攀)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熊貓種群演化史及適應性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美國《自然·遺傳學》上。該研究通過基因組學和群體遺傳學方法描繪出了熊貓完整的演化史輪廓,並指出人類活動是造成熊貓瀕危的主要因素,同時也為其他瀕危動物建立了一種較好的評價和保護方法。
  • 拼圖遊戲挖掘寶寶的綜合學習潛能,怎麼選?怎麼玩?
    不得不說,拼圖真的是很好的益智玩具,剛開始我給琪琪玩拼圖就想鍛鍊他的專注力,沒想到我太小看拼圖了,拼圖真的可以鍛鍊寶寶的綜合學習潛能。拼圖可以培養寶寶的哪些能力?另外,拼圖是沒有嚴格的年齡標準的,如果寶寶覺得太難,可以考慮降維,先拼片數比較少的,再依次增加難度,那麼,寶寶在什麼階段應該對應玩什麼拼圖呢?①我是在琪琪8個月左右嘗試引入拼圖的。②最簡單的拼圖一般是類似於下面這種,把一個凸起的形狀放入一個圓形空洞,孩子在拼這類拼圖的過程中,不需要複雜的旋轉拼塊的角度。
  • 月圓之夜拼圖怎麼拼?拼圖技巧介紹
    月圓之夜拼圖怎麼拼?這是一個困擾著許多小夥伴的問題,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份月圓之夜拼圖技巧介紹,希望可以幫上大家的忙。回憶拼圖技巧  由於在拼好之前是看不到完整圖片不知道正確是什麼樣子的,每一塊拼圖都是可以旋轉的。所以建議大家先找到所有的邊框並把所有的邊方向旋轉到一邊。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邏輯一致,不至於拼著拼著思維混亂越拼越亂。
  • dnf拼圖怎麼玩 dnf十周年慶典拼圖活動玩法攻略
    開啟碎片禮盒,可隨機獲取5塊拼圖碎片,最多擁有30種不同的拼圖碎片,所有拼圖碎片都屬於消耗欄內道具。使用5個多餘的拼圖碎片可以兌換1個拼圖碎片。 註:當前天空之城拼圖時的圖案是曾經韓服開放該活動時的圖案,在全部拼湊完成後恢復為國服的圖片,後續可能會修復。 拼圖總共分為10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一張十周年紀念圖片與一個獎勵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