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發展史簡述

2020-08-29 晨陳辰沉

衛星發展史

第一章 世界航天發展簡史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美好夢想。我國在遠古時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話。公元前1700年,我國有&34;之說,還繪製了飛車騰雲駕霧的想像圖。外國也有許多有關月亮的美好傳說。

自從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以來,到1990年12月底,前蘇聯、美國、法國、中國、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國等國家以及歐洲航天局先後研製出約80種運載火箭,修建了10多個大型航天發射場,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測控網,世界各國和地區先後發射成功4127個太空飛行器。其中包括3875個各類衛星,141個載人太空飛行器,111個空間探測器,幾十個應用衛星系統投入運行。目前航天員在太空的持續飛行時間長達438天,有12名航天員踏上月球。空間探測器的探測活動大大更新了有關空間物理和空間天文方面的知識。到上世紀末,已有5000多個太空飛行器上天。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航天活動,利用航天技術成果,或制定了本國航天活動計劃。航天活動成為國民經濟和軍事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

航天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結晶,它以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為基礎,匯集了20世紀許多工程技術的新成就。力學、熱力學、材料學、醫學、電子技術、光電技術、自動控制、噴氣推進、計算機、真空技術、低溫技術、半導體技術、製造工藝學等對航天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這些科學技術在航天應用中互相交叉和滲透,產生了一些新學科,使航天科學技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航天技術不斷提出的新要求,又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一、 火箭技術

火箭技術推動了人類航天發展的歷史。

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火箭是在火藥發明之後中國人發明的。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唐福獻應用火箭原理製成了戰爭武器,13世紀初傳到外國。傳說在14世紀末,中國有個學者萬戶在坐椅背後安裝47支當時最大的火箭,兩手各持大風箏,試圖藉助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升空。但是一聲爆炸之後,只見煙霧瀰漫,碎片紛飛,人也找不見了。為紀念這位世界上第一個試驗火箭飛行的勇士,月球表面東方海附近的一個環形山以萬戶命名。18世紀,印度軍隊在抗擊英國和法國軍隊的多次戰爭中曾大量使用火箭並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推動了歐洲火箭技術的發展。曾在印度作戰的英國人康格雷對印度火箭作了改進。他確定了黑火藥的多種配方,改善了製造方法並使火箭系列化,射程達3公裡。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成了近代火箭技術的基礎。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近代火箭技術和航天飛行發展起來,先驅者的代表人物有前蘇聯的齊奧爾科夫斯基,美國人戈達德和德國奧伯特。

齊奧爾科夫斯基畢生從事火箭技術和航天飛行的研究。在他的經典著作中,對火箭飛行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論證,最早從理論上證明用多級火箭可以克服地心引力進入太空。他建立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數學方程,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首先提出了使用液體推進劑火箭的倡議,經過了短短的30年就實現了。他預想到現代火箭的真實結構,並論述了關於液氫-液氧作為推進劑用於火箭的可靠性,設想用新的燃料(原子核分解的能量)來作火箭的動力。他具體地闡明了用火箭進行航天飛行的條件,火箭由地面起飛的條件,人造地球衛星及實現飛向其他行星所必須設置中間站的設想。他還提出過許多的技術建議,如建議用燃氣舵控制火箭,用泵來強制輸送推進劑,以及用儀器自動控制火箭等,都對現代火箭和航天飛行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戈達德博士在1010年開始進行近代火箭的研究工作。他在1919年的論文中提出了火箭飛行的數學原理,指出火箭必須具有7.9km/s的速度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他認識到液體推進劑火箭具有極大的潛力,1926年3月他成功在研製和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推進劑火箭,飛行速度103km/h,上升高度12.5米,飛行距離56米。

奧伯特教授在他1923年出版的書中不僅確立了火箭在宇宙空間真空中工作的基本原理,而且還說明火箭只要能產生足夠的推力,便能繞地球軌道飛行。同齊奧爾科夫斯基和戈達德一樣,他也對許多種推進劑的組合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真正的近代火箭的出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法西斯德國。早在1932年德國就發射A2火箭,飛行高度達3公裡。1942年10月發射成功V-2火箭(A4型),飛行高度85公裡,飛行距離190公裡。V-2火箭的發射成功,把航天先驅者的理論變成現實,是現代火箭技術發展史的重要一頁。

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前蘇聯俘虜部分德國火箭技術人員,繳獲了幾枚V-2火箭和有關技術資料。在此基礎上,1947年前蘇聯仿製V-2火箭成功。1948年自行設計了P-1 火箭,射程達300公裡。1950年和1955年又先後研製成P-2和P-3火箭,射程分別達到500公裡和1750公裡。1957年8月,成功發射兩級液體洲際飛彈P-7,射程8000公裡,經過改裝的P-7於1957年10月4日,發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quot;人造地球衛星1號&34;東方&34;聯盟&34;宇宙&34;質子&34;能源&34;紅石&34;丘闢特&34;先鋒&34;丘諾&34;號、&34;號、&34;號和&34;號等運載火箭。

中國於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近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我國有&34;號(CZ)系列運載火箭,主要有CZ-1、CZ-2、CZ-3、CZ-4四種基本型運載火箭和CZ-1D、C(CZ-2C)、CZ-2C/SD、CZ-2D、CZ-2E、CZ-2F、CZ-3A、CZ-3B、CZ-4B等幾種改進型。

1990年4月7日,中國CZ-3 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美國製造的&34;衛星。長徵火箭成功地進入了國際商業發射衛星的行列,至今已將27顆外國衛星發射上天。

法國從50年代開始自行研製探空火箭和飛彈,並在此基礎上研製&34;號運載火箭。1965年11月至1967年2月,法國&34;號火箭將A-1、D-1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法國積極推動西歐國家聯合發展歐洲航天事業,它是歐洲空間局的主要成員國,並承擔&34;號運載火箭的大部份研製工作。

歐空局正式成員國有比利時、丹麥、法國、聯邦德國、愛爾蘭、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和英國;非正式成員國有奧地利和挪威;加拿大為觀察員國。由歐空局研製的&34;1號運載火箭於1979年12月24日首次發射成功。迄今已研製有&34;1-5號五種基本型和多種改進型火箭。&34;4號為歐空局主要運載工具,至今已發射80餘次,失敗7次,成功率在世界商用衛星運載工具中名列前茅。

日本自1963年開始研製&34;系列固體運載火箭,共有4代。1970年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決定引進美國&34;號運載火箭技術,以發展本國的N號運載火箭。1975年9月,日本首次用N-1火箭成功地發射了&34;1號技術試驗衛星。1994年試驗成功帶有氫氧燃料裝置的N-2火箭。印度自行研製成功運載火箭系列SLV,ASLV,PSLV和GSLV。2001年4月同步軌道衛星運載火箭GSLV發射成功。

此外,還有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印度、巴西、以色列、韓國、朝鮮等國均有利用本國製造或租用他國運載火箭來發射人造衛星的能力。

二、衛星時代

人造地球衛星的計劃設想早在1945年就在美國出現,美海軍航空局已著手研究一種把科學儀器送入太空的衛星,次年美國陸軍航空局在審?quot;蘭德計劃&34;實驗性環球空間飛行器&34;衛星&34;萊伊卡&34;月球&34;先驅者&34;水手&34;金星&34;水手&34;海盜&34;水手&34;先驅者&34;哈勃空間望遠鏡&34;原始星系&34;探路者&34;號,第一次拍攝到火星的彩色三維立體圖像,傳回地球大量的火星表面的照片。

四、載人航天

載人航天在航天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儘管太空飛行器攜帶裝置精確、靈敏度高、能自動觀察、操作、儲存、處理數據,但它們不能代替人的思維。初期載人太空飛行器一方面研究航天技術,另一方面進行生物學和醫學試驗,研究航天員在長期失重條件下的反應,航天員在密閉艙中的工作能力,太空飛行器對接時和走出太空飛行器時的人的生理反應。

前蘇聯自1961年4月到1970年9月共發射了17艘載人飛船(&34;號6艘、&34;號2艘?quot;聯盟&34;上升&34;聯盟&34;禮炮&34;聯盟&34;進步&34;和平&34;和平號&34;水星&34;雙子星座&34;水星&34;雙子星座&34;阿波羅&34;雙子星座&34;雙子星座&34;阿金納&34;雙子星座&34;阿波羅&34;天空實驗室&34;阿波羅&34;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上天,11月21日飛船順利回收,我國航天技術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中國航天員遨遊宇宙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相關焦點

  • 航空發動機介紹及其發展史
    ,作為飛機的心臟,不僅是飛機飛行的動力,也是促進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人類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變革都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進步密不可分。以下,將為大家具體介紹其發展史及作用、原理。 P1 20世紀初期:活塞發動機 對航空發動機而言,最先使用的就是活塞式發動機,其工作原理是指活塞承載燃氣壓力,在氣缸中進行反覆運動,並依據連杆將這種運動轉變為曲軸的旋轉活動。
  • 蘇州醫工所開展「航空知識簡述」科普報告活動
    蘇州醫工所開展「航空知識簡述」科普報告活動 2017-12-05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語音播報   11月29日,受蘇州市陽山初級實驗中學的邀請,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科學傳播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張寅,為初一年級的600多位同學作了題為《飛行的秘密——航空知識簡述
  • 圓孩子一個航空夢,深圳開承航空研學基地正式開業
    據了解,該基地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位於龍崗區坪地街道崇德南路8號,是一個以航空航天體驗教育為主,集「知識性、趣味性、科技性、創新性、互動性」為一體兼具國防教育和實踐教育功能的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機場運控和航空管制、應急逃生等多種主題的沉浸式航空體驗,傳播航空知識,培養航空興趣,弘揚航空精神。
  • 嵐山航空小鎮航空科技教育基地正式啟航
    嵐山航空小鎮--嵐山區青少年航空科技教育基地,位於嵐山區文化服務中心,規劃面積6000平米,由山東馭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和嵐山海洋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基地主要包括四大體驗實踐項目,嵐山區文化服務中心--嵐山青少年航空科技教育基地、嵐山科技館、嵐山機場--馭風航空飛行基地、飛機製造廠等。
  • 西安航空基地:「夢想起航」航空研學暑期夏令營正式開營
    去解密、去探索去求知、去體驗你會發現航空世界,如此精彩!從課堂走向自然從陸地走向天空一個神奇的航空世界正在向你招手在這裡你可以擁有各種遊覽項目活動體驗項目此次航空研學夏令營孩子們將會體驗學習航空發展史02沉浸式體驗活動,身臨其境此次夏令營將為所有參與學員提供航空展覽、模擬飛行、機艙參觀等多種主題的沉浸式航空體驗活動及項目,讓青少年們身臨其境感受航空世界。
  • 中國64年航天發展史,我們,並不比別人差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外太空的國家。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裡程碑,飛船上的楊利偉也成為無數人心中無可替代的航天英雄。 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自主研製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同年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成功對接,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太空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 電風扇工作原理是什麼 電風扇發展史
    但是若是說到電風扇工作原理或者是電風扇發展史,想必就有許多朋友不清楚了吧!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電風扇工作原理是什麼以及電風扇發展史內容。但是若是說到電風扇工作原理或者是電風扇發展史,想必就有許多朋友不清楚了吧!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電風扇工作原理是什麼以及電風扇發展史內容。
  • 風鵬正舉 未來將來——泰迪航空俱樂部熱氣球首飛儀式在瓊舉行
    ,落戶定安旅遊明珠-南麗湖國家溼地公園,打造泰迪(定安)熱氣球航空體育飛行營地,致力創造視覺勝景、浪漫氛圍與航空文化的完美結合,推動定安航空體育文化及低空旅遊產業發展。泰迪航空俱樂部將在縣委、縣政府的統籌下,以創造「海南的定安、中國的定安、世界的定安」的定安航空體育文化生態為願景目標,分階段為定安引進全國及國際熱氣球節會及賽事活動
  • 2020年國家公務員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國家公務員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是「中國航天發展史」相關常識介紹,讓考生更好的備戰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世界...
    揭示社會發展規律,探索人類解放道路,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最偉大革命  人類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思想的發展史。為了探索世界發展的秘密,人類皓首窮經,誕生了無數的思想家,也催生了無數的思想學說。而在這之中,馬克思主義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 《走進中科院科考主題篇》 航空航天與航天攝影邀您來
    (1月9-13日、16-20日)小記者走進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航空博物館與航空航天科學家面對面,下午  【與航空航天專家面對面】---科學家主題報告與科學家交流互動,合影留念【航空航天科普課程】航空與航天發展史,太空飛行器的分類,飛行器的分類,國內外航空航天發展對比。讓你全面了解航空航天,一場航空航空科普盛宴等你來。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將打造航空高科技最高專業學府。
  • 中國航空發展史歷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製作出簡易飛行裝置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風和空氣動力的作用,並且創造了各種利用空氣動力的方法和器械。 自漢唐時代起,特別是元明兩代,中國與外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逐漸增多,中國的絲綢、陶瓷、紙、火藥、羅盤針、印刷術等先後傳播到亞洲和歐洲。
  • 新能源電池結構及工作原理簡述
    新能源電池結構及工作原理簡述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新能源電池,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戲說程式語言發展史
    積小拼給大家講一講,編程的發展史看懂了什麼是程序,我們就開始講講千奇百怪的程序發展史!從1951年2014年,人類一共發明了幾百種程式語言,每一種語言的出現都帶有某些新特徵。於是「咻」的一下,這個世界清淨了!終於有了簡單,直觀的編程工具!花朵們只需學習編程思維和編程邏輯。其他由系統自動完成。
  • 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共建的揚州航空館建成開館
    111年前的這一天,中國航空第一人馮如,駕駛著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航空推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最前沿,開啟了中國航空事業的大幕。在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之際,由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共同建設的揚州航空館在位於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的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建成開館。
  • 編程是什麼——我國的計算機發展史
    之前我們用了好幾篇文章介紹了計算機的發展史,不過那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計算機發展史,那時候美國有著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美國才能領先世界,下面我簡單的講一下我國的計算機發展史。說到我國的計算機發展,就離不開華羅庚教授。華羅庚教授是我國計算技術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開拓者之一。
  • 山西航空,世界最小的航空公司
    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知道中國四大航(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和一些知名的航空公司,比如四川航空,廈門航空等等。不少人的老家也有本地的航空公司,比如青島航空,桂林航空等等。但有一個航空公司大家一定都不知道,那就是山西航空。是的,你可能不相信,但它真實存在。
  • 錢塘江畔,將建一座航天航空科技城!杭州這個地方,已做好「起飛」準備
    杭州日報訊 「想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世界等著我去改變……」 就像歌裡唱的那樣,飛上藍天,是人類永恆的夢想。 憑虛臨風,足以抒懷。 也正因為這樣,航空航天產業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誌。 在中國航空的發展史上,杭州是一座繞不開的城市。
  • 中國70年航天發展史,再回頭去看,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這是我們對於火星的首次嘗試而天問系列也將是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但我們的夢想卻不僅於此從1970年到2020年的五十年時間裡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大步邁前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在眾多科學家仰望星空不計付出的努力下正一步步變為現實這是一部中國航空航天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