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與港科大合作 首次揭示DNA複製解旋酶立體結構

2020-12-05 觀察者網

據香港文匯報8月4日報導,由清華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的研究團隊最近完成一項研究,首次揭示了DNA外複合體的高解析度的立體結構,為人類了解及修復細胞運作揭開新一頁。

香港科技大學4日召開記者會,科大生命科學部訪問教授戴碧瓘介紹,此次科大利用清華大學的先進儀器與團隊配合,首次用影像拍攝的方式,親眼見證了MCM2-7複合體近乎原子般大小的立體結構,為雙鏈DNA在複製過程中的解鏈機理揭開新一頁。這項突破性發現已於權威科學期刊《自然》中刊登。

DNA複製是一種在所有的生物體內都會發生的生物學過程,是生物遺傳的基礎。DNA在複製的時候出現錯誤,易造成細胞病變。港科大生命科學部及香港賽馬會高等研究院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冷凍電鏡技術,首次揭示MCM2-7複合體的高解析度的立體結構,令科學家能夠更深入了解結構極其穩定的雙鏈DNA,在自我複製的過程開始時分裂的原因。

MCM2-7雙六聚體複合物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及中央孔道結構示意圖。梯狀為雙鏈DNA

可建DNA「解鏈」過程模型

戴碧瓘表示,清華大學擁有一套價值高達1億元的冷凍電鏡技術設備,鏡頭能捕捉快速移動的DNA分裂過程,相關影像可進行全面的結構解析,最終揭示了接近原子般大小的DNA立體結構,解析度近3.8A。以往DNA結構解析度一般為18A,影像相對粗疏,科學家只能再從生物化學層面推敲其大致的結構,故未必完全準確。

此外,這次「超高清」的影像,令團隊可建立出DNA「解鏈」過程的模型。科大生命科學部研究助理教授翟元梁解釋,雙鏈DNA的兩個環狀的MCM2-7複合體,因DNA在中央通道轉動而張開,會令DNA分裂為二,由此反映出MCM2-7複合體在DNA最初的「解鏈」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

清晰影像助發現基因突變

戴碧瓘說:「我們要知道DNA的結構及它們是如何運作,才可以跟進研究DNA出現複製異常時是如何運作。」她解釋稱,若DNA複製異常會導致基因不穩定或突變,與許多人類疾病直接相關,例如MCM4基因突變可以導致乳腺癌,另亦會影響胎兒發展、影響人體器官生長等。

戴碧瓘表示,雖然上述研究屬基礎階段,難以預計其影響力,但團隊找到的「超高清」立體結構,為解開DNA複製機理奠定研究方向,在醫學界及生物界將會掀起廣泛的應用研究,例如為科學家研究癌症藥物提供嶄新的方向。

相關焦點

  • 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寧研究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研究組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新聞網7月31日電 7月29日,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和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研究組共同在《自然》(Nature)雜誌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MCM複合物的3.8
  • 港科大與北大合作首揭DNA複製新機制
    香港科技大學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該校與北京大學合作,首次測定具原子解析度的DNA複製機器三維結構。此項研究為設計和篩選抗癌藥物提供不同角度與方向,已於7月初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發表。  科學界在半世紀前已經提出DNA複製概念,但DNA雙螺旋如何分開並啟動複製機器的原理卻仍是未解之謎。
  • 港科大破解大腸桿菌致癌機制 促大腸癌預防及藥物研發
    中新網9月18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日前,香港科技大學學者透過合成生物學方法,成功大量複製帶毒性化合物「大腸桿菌素-645」,並揭示其損害DNA雙螺旋結構的機制,確定該化合物是致癌元兇之一,為推動大腸癌預防以至相關藥物研發提供新的基礎。
  • 港科大(廣州)預計2022年開學
    港科大(廣州)預計2022年9月1日正式開學。  兩校學位課程不重疊  港科大校長史維表示,港科大(廣州)未來將著眼於培養跨學科人才。該校首階段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  同時,港科大將加強廣州校園和清水灣校園的雙校雙向合作,所有學生都能修讀兩校的課程,讓兩個校園的學生可以雙向學習、互相合作,發展創新領域。史維表示,這不僅對香港科技大學,對全球高等教育來說,都是一個新嘗試。
  • 港科大團隊揭示藍綠藻被病毒殺死的機制 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新華社香港10月6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環保細菌藍綠藻被一種名為噬藻體的病毒殺死的機制,這項新發現有望提升藍綠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未來將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據科大研究人員介紹,藍綠藻在海洋中進行光合作用為海洋生物提供氧,地球逾20%的二氧化碳經由藍綠藻吸收。
  • 港科大(廣州)首次公布辦學細節,5年全球招聘400名教師
    「在學術上,我們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國際領先的學者,他們許多人是從港科大的助理學者做起;在校友層面,許多從港科大畢業的學生取得了不錯的創業成績,將港科大的科研優勢成功轉化到市場。」史維在介紹港科大(廣州)項目前,回顧了港科大的發展史。「3、4年前,我們就開始反思高等研究與教育的趨勢,未來的港科大如何發展?學術發展與科研轉化,如何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進行融合創新。
  • 港科夜聞丨香港科大研究人員開發出交互式工具ATMSeer
    1、香港科大研究人員開發出交互式工具ATMSeer。6月1日,香港科大、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為ATMSeer的交互式工具,首次讓用戶能夠查看以及控制自動化機器學習系統的工作方式。
  • 港科大(廣州)擬全部跨學科,將設這些前沿研究領域
    港科大還在清水灣校園連續3年開展「先導計劃」,試行廣州校園課程,目前共招收約260名研究生。新一年(2021-2022學年)招生正在報名進行中。預計2022年9月1日正式開學。 港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表示,港科大教學未來將著眼於培養跨學科人才。港科大(廣州)位於廣州南沙,毗鄰廣深港高鐵慶盛站,距離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只需30分鐘,首階段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
  • 中國科大合作研究揭示地幔中部結構成因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吳忠慶教授合作研究揭示,下地幔礦物中鐵的自旋轉變會導致地幔中部的縱波波速對溫度變化不敏感,解釋了多個地震層析成像觀測到的不尋常波速結構的成因,從而為利用自旋轉變效應認識地球內部結構打開了一扇門。
  • 科大訊飛未來港啟用
    12月3日,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科大訊飛是亞太地區知名的智能語音產業上市公司和中國人工智慧的領軍企業,是青島發展人工智慧產業重要的城市合伙人。儀式上,還進行了科大訊飛大企業聯合創新中心項目、高校合作項目籤約儀式。
  • 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
    清華大學顏寧研究組取得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重大突破 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  清華新聞網6月6日電(記者 顧淑霞)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
  • 香港校園 | 港科大再獲越秀集團慷慨捐款八千萬元 支持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繼2019年獲內地大型綜合性企業越秀集團(越秀)捐贈港幣一億元後,2020年再獲慷慨捐贈港幣八千萬元,用於支持大學在「港科大一體
  • 元聚帆茂捐贈並冠名港科大兩位教授!
    元聚帆茂捐贈並冠名港科大兩位教授!) 8月10日,香港科技大學第五屆冠名教授席就職典禮在線上舉行。帆茂投資董事長、元聚資本董事長黃立偉先生向母校香港科技大學捐款,並設立「黃立偉商學教授席」。
  • 港科大擬2022年正式招生,先招碩士博士生,授雙學位
    一同發布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披露,港科大(廣州)計劃自 2022年開始正式招生,首六年將在重點交叉學科領域,先行招收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最終達到10000名在校生規模,其中研究型研究生6000人,本科生4000人。
  • . | 中科大研究團隊揭示第一個來源於植物的鉀離子通道結構
    . | 中科大研究團隊揭示第一個來源於植物的鉀離子通道結構 2020-09-24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校長:清華對一流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中國科大一期兩篇Science
    整理 | 李濯清 聚 焦 清華校長:清華對一流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 10月8日,清華大學召開第一次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
  • 港科夜聞|香港科大牽頭研究量子晶片低耗電提升運算,獲國家撥2千萬港元開發
    近年多國致力開發量子技術應用,香港科大自去年12月,牽頭展開「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下的一項專項研究,利用現存的二維物料,開發低耗電的量子計算機晶片器件,以提升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等,為本港首項獲國家科技部直接資助的量子研究項目,獲批經費1,758萬元人民幣(約2,100萬港元)。有參與研究的本港學者指這次是少有兩地科學家合作研究的量子研究項目,意義重大。
  • 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出爐,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在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大學超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位列第一。雖然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簡稱)的知名度沒有清華北大高,但是辦學實力強。國科大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校是新中國批准的第一所研究生院,雖然近年來有招收本科生,但是學校的基礎很紮實,以研究生為主,在接受研究生方面佔據優勢。
  • 我國揭示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教育部多舉措解決留學生就學...
    (來源:中新社 黃冬 攝)新發現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課題組供圖●9月16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來源:科技日報)研究團隊對WD 1856b的參數分析。
  • 港科大(廣州)建設有新進展,計劃明年9月投入使用!
    2020年12月31日,廣州市南沙區迎來多個關鍵工作節點: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建設指揮部揭牌;港科大據羊城晚報消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建設指揮部由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南沙產業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學校方共同組建而成,旨在充分發揮建設單位、港科大校方及其技術團隊、全過程諮詢等單位深度融合的優勢,實現「專業化+扁平化」管理,高效協調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一期工程、慶盛區塊「七通一平」配套道路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