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將怎樣影響整個社會結構的信任體系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去年伊始,區塊鏈的概念逐漸開始被世人所熟知。雖然其催化因素是多方面的,無論是越來越高的比特幣價格,還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聯盟如R3的成立,這些都讓人們原本駐足在比特幣的視野逐步轉向了區塊鏈。而區塊鏈是什麼?

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大概可以這樣來理解。區塊鏈是在無需互信的環境下,通過密碼學技術讓系統所有參與方協作,來共同維護一個可靠帳本的系統。區塊鏈的特性具體有哪些呢?「四大」審計公司之一的德勤對區塊鏈技術基本觀點如下:

第一,系統自身保證其真實性,不需要外在信任背書主體介入。具有去中心去中介化信任特性。

第二,整體的技術架構方面有著更強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持續性,因為它是一個分布式的網絡架構,不存在單點故障。

第三,區塊鏈強安全的加密機制、共識機制不需要第三方的進入,而是通過技術中介,來達成整個交易。

第四,因為鏈上數據只能增加,不能修改的特性,從而決定了交易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性。

在了解了區塊鏈特性後,我們這個無需互信的系統給我們能夠帶來哪些思路,我們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兩個模型進行系統性的思考。下圖中左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交易信任模型。右為我們的人際交往模型。

比較左右兩圖,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簡單的模型幾乎都有相同的元素,模型參與者雙方,信任度及對應的反饋促進下一次的交易或者交往。但兩個模型的區別在於,對於交易,我們更相信通過客觀因素或數據來決定我們這個行為。如買賣雙方歷史信任信息、買賣雙方公司體量、交易政策法規約束、成本利潤核算、品牌影響力預估數據等因素。而對於我們的交往活動,我們更容易受到主觀因素來影響我們的決定或結果。如對方的第一印象、社會背景、性格因素、預期交往收益預估、心性心智、情商智商等因素。

將視野由個人擴展到世界,整個社會結構的信任體系大致是由如下圖中所示的層級構成。

綜合上面兩圖的信息,我們可以挖掘出目前社會信任體系中至少存在以下四個痛點。

其一,個人信任體系的建立在於過多的主觀因素,影響對個人客觀信息的綜合評判。

其二,家庭和家族成員間的信任體系,考慮家庭內在親情和血緣關係間利益博弈。

其三,公司企事業單位之間信任體系的構建,不僅僅在於其業務中所處的上下遊位置,同時也要考慮其日常業務對接中職員之間的溝通渠道和信息,雙方成交反饋和戰略的一致性等。

其四,國家國際信任體系的完善,在建立對話溝通渠道,協同作業體制,共建項目之外,還要打通內部溝通渠道,通過建立平臺,構建統一數據生態,以此來建立類似更多的歐共體的合作範本。

對於以上四個痛點,我們進行分析,抽取出以下痛點應對策略。

一,如何設計模型結構,合理的將主觀信息轉化為相對較準確的可觀數據。

二,如何打通更多的信息溝通渠道,建立合理的信息公開、公平、共享的機制,實現更全面的信息透明。

三,需要考慮更好的博弈機制,建立相對較公平的利益分配體系。

四,如何構建一個可持續,正向激勵的信任體系,改善現實生活中出現如經濟學中的「劣幣驅逐良幣」 現象,實現最終自組織,正向循環的良好信用生態。

那麼這些策略,如何結合區塊鏈的特性來進行系統性的設計和實施來解決呢?我認為,至少可以給出以下這些思路。

第一,通過評分制來動態評估主觀因素對交往結果的影響程度,建立一個相對較準確的個人信任評估模型。

第二,協商建立統一的信息溝通平臺,包涵信息的抓取、存儲和分析。構建底層以區塊鏈存儲技術為核心,來實現多方參與、信息透明、可回溯的的信息處理體系。

第三,任何一個系統的利益分配體系的合理性與否,決定了其系統的可持續性。根據區塊鏈的多方協作參與原則和共識原則,需要參與各方在整個體系建立之前,充分的商討好符合各方利益的作業體系及利益分配體系。

第四,一個自組織的生態系統,必定不能有太多的人為決策幹預。比較好的方式為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在既定的規則上讓其自動執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就比較適合一個高度自組織的生態系統。

第五,一個持續正向激勵的體系必然是一個天然自我進化的信任生態。如何建立更好的激勵機制,通過激勵來引導整個生態對形成共識的信息和行為進行認同和執行。區塊鏈中對整個生態的維護者礦工的激勵,如比特幣的挖礦金幣獎勵和以太坊中交易費用回饋就是很好外在的經濟獎勵。我們可以考慮各個維度個人、組織、企事業公司、國家之間正向多樣化的激勵機制來維護我們整個去中心化的生態信用基礎。

根據以上這些思路,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總結:針對整個交易體系中的信息、交易和價值轉移,以及對其構建的整個鏈式信用經濟生態——我們暫定其為 「鏈信生態」 ——不僅僅只是著眼於我們整個信息溝通的渠道和方式,還在於藉助信息技術,通過考慮各方博弈因素,經濟學方式,來建立一個能夠高度自治,自組織,正向激勵的信用經濟生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一個鏈信生態是符合目前通過「後網際網路+」的方式,通過國家倡議的高科技方式來反哺社會本身,提高社會信用,來最終實現一個互惠共贏,誠信富強的中國信用社會。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工信部電子五所相裡朋:區塊鏈成為加速社會變革的「技術奇點」
    作為深耕產業區塊鏈的媒體,鋅連結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看到限制與瓶頸,使得區塊鏈並不如它所被期待的那樣——減少信任摩擦,提升社會效益,往往在大多數場景中,仍需要個人、機構等主體的信任背書。當前,以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呈現了一些新的發展特點。
  • 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來提升菸葉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水平
    近幾年,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一項顛覆式創新成果,是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本帳簿」的可靠技術方案。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匿名性以及數據不可篡改的特性,貼合菸葉質量追溯體系構建的設計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籌謀思考「區塊鏈+菸葉質量追溯」,可以提升菸葉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水平,對行業跟上時代趨勢、抓住機遇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 區塊鏈技術與治理方式變革
    不過,與2017年比特幣熱炒不同,這次社會更多關注的是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不少人認為,區塊鏈技術將帶來世界的深刻變革,其中不乏這樣的觀點: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自組織」特點,現有的中介機構將逐步被取代;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業務流程的「自組織」,公司沒有存在的必要,最終形成一個無中心(無政府)、無中介,自我治理、自主運行的「美好世界」。區塊鏈真的這麼厲害?
  • 「九章」問世-量子計算將如何影響區塊鏈技術?
    鄒均認為,目前存在公認的兩個算法會對區塊鏈產生影響:一個是破局公鑰系統的Shor算法,該算法能對基於大整數質數因子分解難題(RSA)算法,或者基於橢圓曲線的對數分解難題(ECC)算法有指數級加速,也就是說,Shor算法能將經典算法的指數級複雜性降低到多項式時間複雜度,從而破解公鑰系統。另一個是Grover算法,該算法能將經典搜索算法降低一個開平方根的層度。
  • 四萬字乾貨 | 《高博士區塊鏈觀察18講》文字稿 帶你系統了解區塊鏈
    區塊鏈是什麼?從技術角度來看,區塊鏈並不是新的技術,至少在中本聰的比特幣系統裡不包含任何新的技術。區塊鏈是一種新的技術體系。區塊鏈所用的底層技術,包括非對稱密碼、哈希函數、P2P對等網、安全多方計算,都是早已經成熟的技術,這些已有的技術按照特定的結構被組合在一起並被賦予了新的功能,從而發現了新的應用空間。
  • 區塊鏈技術的難題三元悖論該如何解決
    「區」動世界,「鏈」接未來,區塊鏈正將人類社會帶入了下一個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價值網際網路時代:它以網際網路為邊界,凡是網際網路存在的地方,它亦無所不在。它以機器構建信任,無需信任背書,即可確信賦權。它以去中心化對抗威權,人人都不是這世界的主宰。它以分布式帳本紀錄這個世界,人人都有權利監控世界。 1.
  • 基於區塊鏈,vtoken打造屬於自己的信任之源,價值之泉
    密碼學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沒有密碼學就沒有區塊鏈,沒有密碼學支撐的區塊鏈不可能安全。區塊鏈發明者站在了計算機科學、密碼學、博弈論這三個「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區塊鏈用到的密碼學技術不安全,那麼所有這些區塊鏈都會崩塌,不再有價值。密碼學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防止數據被不該知道的人知道,二是讓別人可以驗證數據是真實的。
  • 區塊鏈技術如何助力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區塊鏈技術以特有的分布式帳本技術、集體維護的技術機制、新型信任機制為其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教育者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學習記錄區塊鏈、去中心化學習成績單、共享式學習資源庫、新型學習信任體系,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
  • 區塊鏈思想是現代社會的非線性動態重構
    近年來出現的很多新技術,特別是以區塊鏈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則是研究系統的非線性和隨機因素及其影響。區塊鏈思想在本質上是研究現代社會的非線性動態關係,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重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智能理論與複雜智能系統協同創新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鄭志明院士率領自己的科研團隊,在區塊鏈智能安全領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記帳的權力——論區塊鏈的數學共識及與人類社會的構建
    帳戶在未來將成為整個經濟社會變革的策源地和風暴眼。他在梳理分析了帳戶、帳戶關係及帳戶體系之後指出,帳戶體系的巨大變革是數字網絡經濟的現實支撐點和未來發展的觀測點。六綜上所述,我們從國內外這些學者的理論研究,和貨幣的實際運行中,可以進一步確認貨幣是記帳符號,是純信用,而不是某種特殊商品的結論。
  • 【FBS觀察】區塊鏈追蹤及溯源:重構食品安全監督體系 | 18013
    區塊鏈追蹤與溯源將確保食品的安全性。「食品溯源,吃起來才放心!一、食品溯源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從數量需求提升為質量需要。食品安全危機、食品的信任危機以及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追求推動了食品溯源技術的發展。
  • 報告:區塊鏈技術是整個產業和經濟變革者炒作的萬精油
    網絡犯罪每天都在上升,有人需要保護無辜者免受這種公共不良影響。區塊鏈承諾的是一個「信任協議」,這是一種防止黑客入侵並提高安全性的技術。區塊鏈在雲(計算機的專用網絡)上工作,並在每個交易從分布式帳本鏈沿著分類帳(塊)移動到另一個帳戶時驗證和批准。由於系統會在每個鏈中檢查和存儲交易,因此在鏈條的每個部分在不知道加密密鑰的情況下都很難破解部分鏈。
  • 「智能+」時代,區塊鏈技術助力電子質量管理升級
    隨著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的「智能+」時代的到來,全球新一輪的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正在逐步推進,人們對產品質量的需求將不斷提高,電子產品和服務的形態也因此將被重新定義,這對質量分析和管理手段帶來了新挑戰。
  • 為什麼說網際網路時代將要結束,區塊鏈時代即將來臨?
    區塊鏈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自由的化身。區塊鏈的本質就是去中心化,該技術不依賴中央集權就能自發地實現大規模社會協作。那麼,區塊鏈是如何讓人類突破束縛走向自由的呢?目前智付、招行、阿里等巨頭都在研究區塊鏈跨境金融技術,相信技術發展迭代速度將不斷加快。銀行業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能夠改變銀行業100多年來一直沿用的轉帳結構。區塊鏈技術能夠把轉帳化繁為簡。
  • 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區塊鏈的八大價值
    在《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什麼是區塊鏈?》中,筆者對區塊鏈的基本概念做了詳細介紹,今天來著重解析:我們為什麼需要區塊鏈?區塊鏈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下文將從八個方面進行闡述。
  • 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研究
    本文針對當前第三方傳統中心化數據共享平臺和機構上存在的數據管理、多方交互數據不可信以及當前區塊鏈共享平臺交易公開等關鍵問題,將醫療數據共享中患者體檢報告中的各項指標數據作為本文的數據分析主體,研究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基於屬性加密的訪問控制算法、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算法等,探索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
  • 區塊鏈溯源:防偽狹縫市場中的突圍之路
    從結構上看,區塊鏈溯源技術應用基本上都採用了聯盟鏈的設計,一方面可以擁有高TPS滿足業務需要,另一方面將原本的「一個中心」,變為「多個中心」的架構,由多個中心組成一個可信任的「生態圈」,對數據的真實性進行背書。
  • 技術重構未來世界丨區塊鏈與金融不得不說的秘密
    到「區塊鏈」的未來發展和應用場景,我們肯定已經有了大概的認知。「區塊鏈」與比特幣不分家,那麼,未來要說「區塊鏈」影響最大的領域,莫過於「金融」了。目前國內企業融資三大問題:①中小企業融資難,成本高。因為銀行其實依託的是核心企業的控貨能力和調節銷售能力,因為風控的原因,供應鏈金融的業務量受到限制,而中小企業得不到及時的融資易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會傷害整個供應鏈體系。
  • 區塊鏈技術如何才能實現社會價值
    區塊鏈技術如何才能實現社會價值 淘氣包 發表於 2019-11-04 10:29:53 隨著國家對區塊鏈技術的推崇,千家萬戶都開始關注這項技術,對於大多數小商戶來講
  • 區塊鏈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為啥這麼火?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各種加密數字貨幣本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可謂是區塊鏈1.0版本。但2014年前後,業界開始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重要價值,區塊鏈逐漸從數字貨幣中剝離出來,應用於數字貨幣外的經濟社會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