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桌子這麼亂:熵

2020-12-04 電子通信和數學

熵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人說它可以衡量物理系統中的混亂程度。其他人則說這是一種信息量度。還有其他人在蒸汽機的背景下談論它。那麼,這是什麼?如何將不同背景中談到的熵聯繫起來

蒸汽機:

讓我們從頭開始。十九世紀見證了蒸汽機的興起,但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個不便的事實:那些蒸汽機效率極低。這激發了一位年輕的法國工程師Sadi Carnot制定出熱機效率的理論極限(熱機的工作原理是將從熱庫轉移到冷庫的熱量轉化為功)。1824年,卡諾(Carnot)出版了一本書,題為《對火的動力的思考》(Reflections on fire of fire),在書中他指出,無論多麼完美,熱機都不可能達到100%的效率。發動機中傳遞的一些熱量總是會浪費掉。

卡諾(Carnot)誕生 40年後,魯道夫·克勞修斯(Rudolf Clausius)下定決心,要解決這種固有的不能將熱量完全轉化成功的問題。他找到了一個數學表達式(請參見方框),以量化物理系統中無法工作的能量。他稱這個數量為系統的熵。

紊亂

卡諾(Carnot)提出了他對熱機的想法,儘管他認為熱是一種流體,但事實並非如此。多虧了克勞修斯(Clausius),開爾文勳爵(Lord Kelvin)和 詹姆斯·克萊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等人,我們現在知道熱是一種能量形式,來自構成材料的分子和原子。它們振動,旋轉,或者在液體或氣體中隨機運動,並隨著運動而相互反彈。他們做得越積極,他們的平均動能就越高,並且它們所屬於的材料就越熱。每當有東西融化時,您都可以看到。例如,在一個冰塊中,單個分子被鎖定在一個剛性的晶格中,但是一旦加熱,它們就會開始四處晃動,最終斷裂其鏈,使水變暖,也變液態。

麥克斯韋(Maxwell),路德維希·博爾茲曼( Ludwig Boltzmann)等人繼續意識到,熵可以視為系統中無序的一種度量。要想知道這是如何工作的,請想像其中有一個燃燒著的蠟燭的房間。蠟燭的熱量可以轉化為功。例如,您可以使用從中升起的熱空氣為那些頂部帶有風扇葉片的聖誕節玩具之一供電。現在,想像一下蠟燭燒完並且整個溫度均勻之後的同一個房間。在這種情況下,您將無法進行任何工作,因此,如果您將熵視為衡量無法完成工作的指標,那麼很明顯,蠟燭燒盡時,房間的熵要比仍在燃燒時的熵高。

在分子水平上,第二種情況隨著蠟燭被燒毀,也變得不那麼有序。整個過程中空氣的溫度均勻,這意味著快慢運動的分子會完全混合在一起:如果以某種方式將它們分離開,那麼您的房間中就會出現溫度梯度。實際上,房間所處的熱平衡也是最大無序狀態。相比之下,當蠟燭仍在燃燒時,快速分子聚集在火焰周圍,從而使情況更加井井有條。

麥克斯韋(Maxwell)和玻爾茲曼(Boltzmann)提出了一個公式,用於量化由多種成分(例如氣體)組成的系統中的無序量。它基於這樣的思想,即系統的順序越少,重新排列其小組件的方式就越多,而又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外觀(請參見方框)。事實證明,這種關於無序的熵定義等同於克勞修斯關於溫度和能量的原始定義。

信息

那麼,信息連結是什麼?如果系統井井有條,那麼您就不需要太多信息來描述它。例如,您可以用一個句子描述分子在冷凍冰塊中的規則排列,但是要給出氣體的精確描述,該氣體中分子隨機嗡嗡作響,您需要知道每個個體的精確位置和速度分子,這是很多信息。混亂程度越大,熵越高,描述系統所需的信息也越多。

這就是熵的概念如何將引擎的效率低下與混亂和信息聯繫起來。熵還牽涉到自然的基本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說,一個孤立系統的熵永遠不會降低。它只能保持不變或增加。對於發動機而言,這意味著任何發動機都不會因直覺而變得更加高效。就無序而言,這意味著任何留給自己設備的系統都只會變得更加混亂,而且還會因直覺而發出聲響(例如,您的廚房或辦公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凌亂的事物比有序的事物更難以描述,這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提供了信息角度。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桌子真的那麼亂嗎?
    也有人拍過愛因斯坦的辦公桌,他的辦公桌看起來和他的頭髮一樣凌亂,各種書籍材料亂七八糟地放在桌子上如果按照「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標準,愛因斯坦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他為什麼能夠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呢?你覺得愛因斯坦的桌子凌亂,但他未必會那樣認為。如果你想做好事給愛因斯坦整理一下桌面,一定會被他拒絕。愛因斯坦能夠透過雜亂的宇宙現象抓住隱藏在背後的科學規律,那麼凌亂的宇宙都可以被他用幾個簡單的方程馴服,桌子上的文件又算得上什麼?你覺得愛因斯坦的桌子很凌亂,但是愛因斯坦一定能夠找到他寫的某一份手稿在哪裡,他要查閱的某本文獻在哪個位置。
  • 兩個世紀前的科學家已經證明,家只會越來越亂
    我們說這也亂,那也亂,整了還會亂……那麼到底什麼叫做「亂」呢?早在十九世紀,物理學家們其實就給亂這件事下了準確的定義:熵。Ursus Wehrli《就是要整理-生活》插圖「我說熵啊,既然科學家們都這麼說了,就不能怪我了
  • 房間又亂了?這是物理的錯,是熵的錯
    變大,變亂但熵絕不是一種不懷好意的「力量」,它只是統計學的產物,它在暗中玩世不恭地策劃著我們的滅亡,它很可能也是賦予時間概念意義和方向的東西。要想使房間更加整潔,就必須要對房間這個系統做功,房間「吸收」能量,熵減小。通過半天的忙活,房間的熵減小了為了更具體地了解熵這個概念,我們必須簡單知曉一下概率。每個系統都有一個宏觀狀態(形狀、大小、溫度等)和幾個微觀狀態。微觀狀態定義了系統中所有分子的排列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每種微觀狀態都有存在的機會。而熵是一種量化系統當前微觀狀態可能性的方法。
  • 熵的世界你不懂?----熵的概念辨析(1)
    (不要給提熵,提起熵,我就傷腦筋,腦子裡的熵就增大了,腦子裡的混亂度增大了,腦子就成漿糊了。傷腦筋。)熵的定義式:這個克勞修斯提出的熱力學狀態函數。克勞修斯在造這個字的時候,就取了「轉化」(tropy,源於希臘文)和「能量」(energy)的組合。
  • 生活中的熵增定律&信息維度的熵減
    關鍵詞:熵、熵增、熵減、信息工具。 解答問題:為什麼生活中有那麼多越來越亂的現象?人為什麼需要自律? 比如: (1)非生命現象:地攤不管會引發混亂,屋子不收拾會變亂,耳機線放口袋會凌亂,熱水會慢慢變涼,太陽會不斷燃燒衰變直到宇宙的盡頭…… (2)生命個體:自律總是比懶散痛苦,放棄總是比堅持輕鬆,變壞總是比變好容易。
  • 答案會讓你明白熵與信息的含義
    設想一個如下的場景:你剛打牌回來,手氣不錯,贏了1000個硬幣。當你將全部硬幣倒在桌子上,你心想這太亂了,需要整理一下,於是你又將所有的硬幣全部整齊地碼在一起。你清點完數量,看著碼放整齊的硬幣,總感覺還有點凌亂(A型血?)
  • 深究熵的概念和公式以及最大熵原理
    提到熵必須要提到資訊理論鼻祖香農(Shannon)我們都知道信息熵計算公式是H(U)=-∑(p logp),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下面我們深入熵的本源來證明這個公式假設下圖是一個孤立的由3個分子構成一罐氣體
  • 「增熵」是什麼鬼?為什麼任正非會如此強調
    是我在這兩天刷爆朋友圈的《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中注意到的一個詞,文中任正非是這麼說的:」堅持奮鬥的目標與方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創新不動搖,絕不允許隊伍熵增。「那麼這個熵增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任正非要用到這個詞?
  • 全球熵etv怎麼吸金?為什麼這麼火,怎麼加入
    今天,全球熵作為以上項目的升級版,採取熵增熵減控盤原理加上區塊鏈衡量發行信任機制,項目方在設計時的初心就是要創造出一個超越SMI與AGK的新作品!那麼全球熵ETV平臺的生命周期從研創到上線註定就是一個可以走5年以上的理cai路線。
  • 熵:道出自然規則的熱力學單位,所以對抗自然規則的你很難自律!
    比如我們的房間需要我們去收拾或者平時有物歸原位的習慣去對待,不然只會越來越亂,亂雖然不會導致我們不能生活下去,但肯定對生活質量有所影響; 我們的身體需要我們去鍛鍊,不然身體就會越來越差,雖然我們靠著平時必要的行動(比如走路等),還是可以保持健康或者是在亞健康的狀態,但肯定會在某個時候生病;減肥也需要堅持鍛鍊,不然就會反彈,也就是反覆熵增
  • 思維之熵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房間,正常情況下,如果不去收拾它,它一定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亂、越來越髒,這就是一個高熵的混亂狀態。那如何讓它變成低熵的有序狀態呢?熱力學告訴我們,這就需要進行能量的交換,亦即對這個孤立系統注入能量。
  • 科普,熵到底是什麼?
    冰為什麼融化?巖漿為什麼冷卻?奶油為什麼會融入在咖啡中?這個概念就是熵。一個系統的混亂度越高它的熵就越高,這是一種很恰當的解釋,但不幸我們對這種解釋總是摸不到頭腦。 二、熵增現象理解熵 儘管我們還是很難理解熵,不過熵增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系統由有序轉變為無序被的過程是熵增,比如系的鞋帶會開;家中鋪的很整齊的床單睡過後會變亂...這都是熵增現象。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能量控制著「熵」?
    但如果按照科學家的理論來講,宇宙的終極或許就是一個叫做「熵」的東西。「熵」是什麼?大部分人不知道「熵」是什麼。而「熵」的概念又異常的強大且不那麼容易理解。在19世紀初期,物理學家們發現,使得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並且成功地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既能量的總和是不變的。
  • 熱力學三大定律與熵
    寫成公式就是:能量的總和 = 有效能量 + 無效能量;「有效能量」指的是,可以被利用的能量;」無效能量」指的是,無法再利用的能量,又稱為熵。所以,熵就是系統中的無效能量。考慮到宇宙的能量總和是一個常量,而每一次能量轉化,必然有一部分」有效能量」變成」無效能量」(即」熵」),因此不難推論,有效能量越來越少,無效能量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所有的有效能量都變成無效能量,那時將不再有任何能量轉化,這就叫宇宙的」熱寂」(Heat Death)。所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一個重要推論就是:熵永遠在增加。
  • 生命的混亂:讓我們了解熵
    我敢肯定,你會在網上找到很多有關該列表中前兩件事的文章,但是這是第三篇。這項法律最初由薩迪·卡諾(Sadi Carnot)於1824年在思考有用的但神秘的蒸汽機實際上是如何工作的方式時確定,如今屹立不倒,引以為傲,成為一成不變的事實。無論你多麼努力,你都無法擺脫其冷酷無情的結論:在孤立的系統中,熵不會降低。那什麼是熵?為什麼會改變?
  • 為什麼你的家裡常年又髒又亂?因為從裝修時就做錯了
    當初為什麼會選它!打掃一次衛生需要一天,關鍵是還保持不了幾天。其實如何保持家居的清潔,在裝修就應該注意了。它特別容易落灰,而且髒的話顏色特別的黯淡,它不像平常的窗簾能放到洗衣機裡洗,百葉窗擦的時候你得拿著布一片一片的擦,真的是考驗你耐心的時刻到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本不選擇它。
  • 思維之熵-虎嗅網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房間,正常情況下,如果不去收拾它,它一定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亂、越來越髒,這就是一個高熵的混亂狀態。那如何讓它變成低熵的有序狀態呢?熱力學告訴我們,這就需要進行能量的交換,亦即對這個孤立系統注入能量。
  • 熵——奧妙無窮的概念,支配宇宙的萬事萬物
    簡單地說,這意味著熵度量了你可以重新排列一個「物體」的原子和分子的組合數。沙堡是一個低熵系統。這是一個熵增加的過程。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冰塊在一杯水中。冰塊會融化,直到杯子裡只剩下水。整個物理「系統」(由水和冰組成)的分子數量是一定的。
  • 物理學定律告訴你,為什麼房間亂了也不用收拾
    無論多麼努力,你都無法擺脫它那無可動搖的結論的控制:在孤立系統中,熵永遠不會減少。那麼,熵是什麼呢?它為什麼會變?如果給你一盒空氣,讓你測量它的一些性質,你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拿出尺子和溫度計,記錄一些聽起來科學的重要數字,比如體積、溫度或壓強。這樣的第一反應是合理的,因為你知道像「空氣」這樣的東西實際上是會四處亂竄的,它們是雜亂的微觀分子的集合。
  • 「熵」為什麼一直增加?不能減少嗎?
    在熱力學中引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熵」,在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表示中也可稱之為熵增原理。那麼熵是什麼呢?「熵」字當然是我們中文對這個概念的表示,熵字的中文意思是熱量被溫度除的商,所以創造了「火」字偏旁加一個「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