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子將會成為諾貝爾獎化學獎有力競爭項目,中國科技工作者有希望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20-11-20 11:59:27 來源: 情感二鍋頭

舉報

  長江網11月19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黎小雙)11月19日,「5G+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首個國家級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武漢舉行。在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黃維表示:中國人將引領柔性電子產業,甚至在該領域最接近諾貝爾獎。

  

  「我個人並不贊同所謂的換道超車和彎道超車,這些超車方式既不科學也不合理,都是重複別人的道路,走別人走過的路。」黃維說,國人應在創新領域走出中國道路,而柔性電子領域中國已從並跑到領跑。

  「去年10月份我到三星電子去做一個演講,在臺階上都坐滿了人。」黃維介紹,20多年前中國產業界俯視三星,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學生。但是20多年之後我們看三星要平視了,因為他們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做得非常突出,引領整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尤其三星鑽研的柔性電子,已經成為全球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技術前沿和研究熱點,這個方面中國也當仁不讓,實現追趕。

  他認為,柔性電子是智能時代的關鍵核心科技,是可以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科學技術前沿領域。黃維認為,在矽基材料和電子過程高度融合基礎上形成的微納電子產業顯然是美國引領,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這樣一個時代即將終結,而碳基材料和光電過程融合基礎上形成的柔性電子產業,將無疑由中國人引領。美國在50年前建設的矽谷,鞏固了美國的強國地位,未來我們一定要追趕超越,靠的是柔性電子。

  「我們非常自豪,在柔性電子領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全球具有較大比較優勢的研究領域。我國在柔性電子的關鍵方向已經取得創新性、引領性的突破,而且是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他有這麼一個預見,如果有機會在企業家、金融家的關心支持下,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有一定的政策引導,有可能實現規模的產業應用,柔性電子將會成為諾貝爾獎化學獎的有力競爭項目,也是目前中國科技工作者唯一有希望在近期獲得諾貝爾獎的項目。

  【編輯:張穎惠】

  【來源:長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  參加這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大學校長分論壇的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徐學敏認為,高校作為鼓勵和倡導原創性研究的沃土,應該第一時間響應國家對科技創新的號召,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高校人才的創新活力。
  • 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頒發第二屆菁青化學獎
    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頒發第二屆菁青化學獎 2020-11-24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諾貝爾獎4華裔科學家有望上榜 獎項揭曉時間公布
    而目前,諾貝爾獎4華裔科學家有望上榜。張首晟、楊培東、鄧青雲、錢澤南四位華裔科學家成奪獎熱門人選。而與此前獲諾獎的華裔科學家不同的是,張首晟、楊培東是改革開放後在國內接受教育的新一代,兩人成為今年諾獎熱門人選更令國人期待。楊培東和鄧青雲此前曾分別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講學。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的非常出色。
  • 日本有望連續3年獲諾貝爾獎,今年的有力人選是他們……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諾貝爾獎即將在下周公布。自然科學的3個獎項:生理學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將分別於10月5日、6日和7日發布。2018年京都大學的本庶佑特別教授獲得生理學醫學獎,2019年旭化成的吉野彰名譽特別研究員獲得化學獎,這讓日本在科學領域內的存在感極強。日本人能否連續3年博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 馬化騰拿10億發起「科學探索獎」,能否成為中國的「諾貝爾獎」
    獎項設定主要是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個公益性獎。還有很多中國的出國留學生,學成之後大部分留在國外做科研,這對中國的科研來講是不小的損失。不回國主要是顧忌中國的學術環境。國內的科研費用主要是政府出資,機制難免不夠靈活,容易僵化,就像有些科研工作者爆料國內的科研環境不夠好,論資排輩、學術造假、以論文數量和職稱獲得研究經費等等一些問題。這都要求中國要有更好的科研力量,以及科學家能專心於科研的環境。
  • 日本有望連續3年獲諾貝爾獎,今年的有力人選是他們
    諾貝爾獎即將在下周公布。自然科學的3個獎項:生理學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將分別於10月5日、6日和7日發布。2018年京都大學的本庶佑特別教授獲得生理學醫學獎,2019年旭化成的吉野彰名譽特別研究員獲得化學獎,這讓日本在科學領域內的存在感極強。日本人能否連續3年博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 日本有望連續3年獲諾貝爾獎,今年的有力人選是他們……
    諾貝爾獎即將在下周公布。自然科學的3個獎項:生理學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將分別於10月5日、6日和7日發布。2018年京都大學的本庶佑特別教授獲得生理學醫學獎,2019年旭化成的吉野彰名譽特別研究員獲得化學獎,這讓日本在科學領域內的存在感極強。日本人能否連續3年博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 日本有望連續3年獲諾貝爾獎,今年的有力人選是他們
    諾貝爾獎即將在下周公布。自然科學的3個獎項:生理學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將分別於10月5日、6日和7日發布。2018年京都大學的本庶佑特別教授獲得生理學醫學獎,2019年旭化成的吉野彰名譽特別研究員獲得化學獎,這讓日本在科學領域內的存在感極強。日本人能否連續3年博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我們在這篇文章裡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年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研究者。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技產品現在火遍全球,就應該是這樣
    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透明導電膜將成為柔性觸控屏幕的理想材料
    打開APP 透明導電膜將成為柔性觸控屏幕的理想材料 微晶科技2013 發表於 2019-09-04 11:17:16 (文章來源
  • 日本今年獲諾貝爾獎無望,以後希望更加渺茫?
    10月5日以來,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已陸續揭曉,只剩經濟學獎尚未公布。在連續2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此前輿論曾熱切期待連續3年獲獎,但這一願望極可能落空——被寄以厚望的日本候選者在前幾個獎項中均無斬獲,尚未公布的經濟學獎上獲獎可能性更低。
  • 關注丨外媒:更多女性獲得諾貝爾獎彰顯女科學家力量
    這項技術過去已多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不過沙爾龐捷通過電話向瑞典記者表示,接到通知獲獎的報喜電話依然很驚訝。她告訴記者,她首先視自己為一位科學家,希望這個獎項能向年輕女孩發出真正強大的訊息。杜德納則表示,最大的希望是利用這項技術來做有益的事,揭開生物學的新奧秘並造福人類。
  •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做強柔性電子 打造「中國碳谷」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黃維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柔性電子是高度交叉融合的顛覆性科技,「十四五」期間,柔性電子信息產業孕育著巨大的科技創新機會。我國迫切需要對柔性電子信息領域進行重點布局,加強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加速孕育顛覆性技術變革和群體性技術突破,為強國戰略提供堅實基礎和支撐。
  • 諾獎得主盛讚柔宇科技與眾不同:"將科幻變為現實"
    "為主題,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齊聚一堂,在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信息、數學等基礎科學領域,人工智慧、轉化醫學、精準治療、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領域,探討科技發展方向,為人類未來命運描繪藍圖,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都為論壇開幕做了致辭。
  •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柔性電子產業分會成立 柔宇領頭強化產業鏈
    柔性電子以其獨特的柔軟性、延展性正成為全球電子技術研究的熱點,新型柔性電子產品也不斷湧現:可反覆摺疊或彎曲的柔性屏幕,在滿足更優視覺效果的同時兼具便攜的優勢;柔性儲能可避免傳統鋰電池等剛性儲能產品因彎折而出現的短路問題。
  • 柔性屏幕應用前景廣闊,透明導電膜成為理想的電極材料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型手機摺疊屏未來將從一側拉出屏幕,也可摺疊為雙屏使用,還能直接攤平成平板電腦。若能實現手機屏幕的摺疊彎曲、柔性捲曲的電子終端形態,實現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智慧化將不再是夢,從多種角度來看,將方便人們的日常使用,以及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被生物學家搶走,最尷尬一幕發生在1998年
    不少人都知道,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但如今的諾貝爾化學獎被不少科學家調侃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因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甚至農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獲得過這一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