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技產品現在火遍全球,就應該是這樣

2020-11-01 臺海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

參加這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大學校長分論壇的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徐學敏認為,高校作為鼓勵和倡導原創性研究的沃土,應該第一時間響應國家對科技創新的號召,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高校人才的創新活力。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徐學敏:我們有了原創的東西,它的發展的潛力就是無窮的,而且我們有了原創的東西,我們就不會被人家「卡脖子」,這個是非常之關鍵。那我們國家就真正就強大起來了。所以我們對基礎學科、基礎科學的研究,我們會更加去強調,去推進。

作為大亞灣中微子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的王貽芳院士曾經獲得2016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在這次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他在談及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時認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就需要加強國家的基礎科研能力,這樣可以更有信心地參與國際合作。

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 王貽芳:希望加大對基礎科學的知識,和各個國家加強這個基礎科學的研究。因為這個基礎科學關係到全人類的共同命運,這個是大家共同的這個發展方向,所以這個方向應該堅持下去。希望能夠得到各國政府和這個社會公眾的這個大力支持。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英才交流活動啟動

在昨天(30日)的論壇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和副主席麥可·萊維特稱讚論壇在特殊時期實現了全球科學家的一次難得的交流。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2006年,因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羅傑·科恩伯格獨享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親亞瑟·科恩伯格也曾在1959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共有6對父子獲獎,他們就是其中之一。同樣出席本次論壇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麥可·萊維特是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已經73歲高齡的他卻是一名十足的科技弄潮兒,喜歡上網衝浪,他聲稱自己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麥可·萊維特: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我對中國的技術特別著迷,我熱愛中國的技術,我喜歡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滴滴,我都在使用。如果你在中國有一部手機,你都不需要會說中文,事情就全能搞定,我用手機做翻譯,我非常喜歡中國的技術。就像美國加州設計的蘋果手機來到中國,中國的這些科技也能夠走向世界,就像現在的抖音一樣紅遍全球,就應該是這樣。

相關焦點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20-11-01 14:06:22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的非常出色。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稱自己是中國科技頭號粉絲
    中國公司的微信、支付寶不僅讓國人覺得方便,也圈粉外國人了,包括諾獎得主。央視報導,日前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 中國公司的微信、支付寶不僅讓國人覺得方便,也圈粉外國人了,包括諾獎得主。
  • 諾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頭號粉絲,喜歡用支付寶、滴滴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 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的非常出色。
  • 諾獎得主自稱中國科技產品頭號粉絲:微信支付、支付寶我都在用
    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的非常出色。
  • 諾獎得主自稱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點讚微信、支付寶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2日 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在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時自稱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麥可稱他非常喜歡用微信、支付寶和滴滴。
  • ...73歲的麥可·萊維特是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在參加世界...
    2020-11-01 22:52:59來源:FX168 【諾獎得主自稱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73歲的麥可·萊維特是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杜家毫會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萊維特
    1月20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長沙會見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萊維特。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新國 攝華聲在線1月20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賀佳 周帙恆)今天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長沙會見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萊維特一行。成立於2017年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聚集了一批科學原創的引領性人物,著力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致力青年成長。
  • 每經專訪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未來兩三個月是新冠...
    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對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iithrich)教授的獨家專訪。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iithrich)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理性主義與科學精神是否陷入了某種衰退?又如何看待中國科技的發展?
  • 3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被聘為南京大學名譽教授
    「搞科學研究要有激情,要像畢卡索那樣達到瘋狂的境界,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會得到回報。」本科生比研究生更有創造力夏普裡斯此前與中國學生有過接觸,印象非常好。他認為中國的大學生非常出色,具有不可預測的潛力。「我更樂意去教本科生。」夏普裡斯坦言,研究生在與導師的接觸中,思想無形中會受到約束。
  • 溫江區牽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共建四川大學硒核酸諾貝爾創新中心
    來自海外內近300位生物醫藥領域的諾獎得主、院士專家、企業高管雲集論壇,圍繞大健康產業、精準醫療、生物醫藥創新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問題和未來發展走向進行探討。本次高峰論壇由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約娜斯(Ada Yonath)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她分享了以色列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模式及創新成果,闡述了世界核酸前沿研究及產業化進展情況
  • 日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小研究也能產生大價值
    日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小研究也能產生大價值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9-10-30 16:55 來源:澎湃新聞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點讚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借鑑
    長江網11月13日訊 11月12日,在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院士論壇上,參會院士們不約而同為武漢點讚,「現在的武漢每個細胞都充滿著創新和活力」。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和她的中國學生
    阿諾德(Frances H.Arnold)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消息後,趙惠民曾嘗試向恩師道賀,但直到十一點才和她取得聯繫。彼時弗朗西斯正在達拉斯機場,準備赴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做報告。結果,她的行程也因為得獎而發生了變化。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中國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
    值得一提的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詹姆斯·弗雷澤·斯託達特(Sir James Fraser Stoddart)也在微博發文慶賀。 英國/美國 詹姆斯·弗雷澤·斯託達特,男,1942年5月生,英國美國雙國籍,有機超分子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第370期】李遠哲|中國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遠哲,祖籍福建南安,1936年11月29日出生於臺灣省新竹市,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化學學會的哈裡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國能源部的勞倫斯獎、美國國家科學獎、英國皇家化學佰法拉第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德國哥廷根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宗座科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榮譽退休教授。
  • 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做到了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大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尤納斯、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5日晚,泰州市委書記韓立明、市長史立軍專程會見出席第九屆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的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尤納斯、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託馬斯·蘇德霍夫。她說,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和國家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人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給大健康產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當前,泰州正搶抓歷史機遇,舉全市之力打造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加快由生物醫藥向「藥、醫、養、食、遊」全產業鏈的大健康產業拓展,全力打響「健康城市」品牌。
  • 盤點近十年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組圖)(全文)
    10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儀式現場播放的幻燈片顯示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為了捍衛自己的發現,他甚至曾被要求離開研究小組,」 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會說,「不過,他鍥而不捨的努力最終迫使科學家們開始重新考慮他們對於物質本質的認識。」其實,在發現的最初階段,謝德曼自己也覺得難以置信。「不可能有這樣的物質存在,」謝德曼對自己說。在記錄這一發現的筆記本上,謝德曼一連標記了3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