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眼看這暑假馬上就要過去了。對於上班族來說,早已沒有了寒暑假的概念,有的只是日復一日辛勤的工作。但對於學生來說,暑假的結束意味著新學期的到來。對於很多即將踏入高校的大一新生來說,這個新學期意義非凡。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一臺計算機顯得必不可少。又到了新學期的裝機高峰,看來筆者有義務有責任為準備裝機的同學們分析裝機所應注意的問題。
大學生活中,計算機都能派上什麼用場呢?既然是學生,瀏覽課件,寫作論文等等自然不必多說。此外,目前高校幾乎都採用網上教務系統,諸如選課,查詢成績等均採用計算機操作。
但是在大學,如果沒有娛樂項目,豈不是顯得有些乏味?娛樂活動必不可少:上網,聊天,看電影,網遊,聯機,單機遊戲......這些都是筆者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經歷過的。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會選擇筆記本電腦,的確,筆記本擁有極強的便攜性,且應對大部分文本工作可謂毫無壓力。但是筆記本的問題存在問題:性能低下,散熱困難。這就使得筆記本在應對大型娛樂項目時力不從心了。
學生裝機門道多,到底哪些設計才是實用的?
為了追求張揚的個性、良好的性能、暢快的散熱,組裝臺式機則變得必不可少。
目前的PC DIY可謂花樣異常,不同的廠商都在追求個性化和差異化。而龐大的產品數量讓人眼花繚亂,不同的產品擁有不同的定位,規格和參數。關注中關村在線的朋友們經常會看到針對某某用途或者擁有某某特色的產品如何實用,不同的定位的產品適用於不同的人群。那麼學生究竟適合什麼樣的硬體來組裝PC呢?
有很多硬體,儘管規格強大,且特色鮮明,但他們也許並不適合學生在學校使用。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細數那些對於學生來說的硬體「坑爹」設計。在開噴之前,筆者先告訴大家學生裝機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註:文中提到所謂的「坑爹」設計並非針對品牌及產品,也並非批判產品有「缺陷」,只是說明「何種設計適合」,「何種不適合」。特此說明!
》現在去主板頻道轉轉《 | 》看看今日最新文章《
》主板精彩美圖匯總《
●裝機宗旨:夠用就好 低調行事
首先,我們要確定學生裝機的原則,那就是:「夠用就好,低調行事」。首先來說後半句,什麼是「低調行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炫麗的DIY主機還是讓發燒友留在家裡享用吧
當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想必大家都會說「哇!好炫!」。確實,如此個性化的DIY充斥著諸多元素:燈光、水冷、3卡、開放式、科幻......沒錯,當看到這臺機器時,沒有人會說它不炫,沒有人會說它不強,而且無論從設計理念到手藝程度,均能代表製作人的專業程度。但是這樣的MOD作品,他最好的歸宿是安靜的放在家中,留給自己欣賞。原因自然也好解釋,在大學宿舍,學生們都過著集體生活,每天出入宿舍的人很多,相比家裡來講,宿舍環境較為「混亂」。而如此炫麗的開放式MOD作品的「安危」也時時刻刻受著威脅。所以怎樣的主機才算「低調行事」呢?來看下圖:
看起來略「土鱉」的低調外觀或許才是學生在校裝機的最佳選擇
看到這臺主機,可能很多人腦中閃過一個詞語「土鱉」。的確,這臺主機樣貌平平,和剛才為大家展示的MOD作品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是,恰恰是這樣簡單實用的主機才是學生在校裝機的首選。不出彩的外觀不會招惹過多「眼球」的矚目,同時較厚的鋼板,較好的質量也能應對學校宿舍複雜的環境。
夠用就好,切勿盲目貪圖性能
而「夠用就好」這條宗旨,相信大家都明白。本身學生在校學習,還未工作,資金有限,本著省錢的角度來講,過度發燒的配置也不應被倡導。另外,目前主流的配置幾乎都能夠流暢運行市面上的遊戲,以滿足自己主要娛樂項目的需求為前提選購合適的配置才是學生裝機的思路。
好了,以上就是學生在校裝機的指導思想。究竟哪些配置對於學生來說是「坑爹」不實用的?現在為你解答。
●坑爹1:我要能SLI&CF的主板!
對於一些高端玩家來說,如果追求極致遊戲畫面效果,單卡——即使是旗艦單卡,也無法滿足他們對於視覺的渴求。因此,NVIDIA的SLI及ATI的CrossFireX(CF)多卡互聯功能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選擇。雙卡,三卡,四卡......只要能達到效果,錢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
很多人的觀點是「主板一定要能SLI&CF的!」
而想要組建多卡,先決條件是需要主板的支持。在稍早的時候,能夠支持多卡的主板均定為高端,且售價比較昂貴。而目前,很多主板均支持SLI&CF功能,就拿目前的Z77主板來說,幾乎全部支持多卡功能,甚至一些H77也開始支持。
越來越多的主板開始支持SLI&CF,這使得多卡的先決條件非常容易滿足,這說明多卡正在慢慢走入普通用戶的生活。但是相對的,一些並不支持多卡功能的主板地位日顯尷尬。很多人在挑選主板的時候經常會問「這主板支持SLI麼?」,當得到否定回答後,便會撇下一句「連SLI都不支持?也太次了吧。」
買SLI主板嗎?你確定會這樣組建平臺?
依筆者之見,學生裝機,大可不必在是否支持多卡的問題上糾結。因為學生裝機,首先考慮的是經濟型,而多卡則可以看做對發燒性能的一種訴求。在前文的學生裝機中心思想中,筆者也提到,發燒性能並不是學生裝機的思路。
有些人可能會想:「我現在支持SLI的主板,然後現在先買一塊顯卡,等日後顯卡便宜了,再買一塊組建SLI也不遲呀!」話雖這麼說,但實際上,學生裝機使用周期一般較長,在買完一塊顯卡後不會輕易換代。而顯卡更迭速度很快,就算同樣核心的顯卡,廠商也會不停的推出不同版本。這樣的結果就是,當你想要購買第二塊顯卡的時候,市面上已經沒有與手頭型號一致的顯卡了,最終只好單卡繼續跑。
所以,在顯卡的選擇上,筆者還是建議學生用戶購買性能恰當的單卡。對於設想美好,卻最終也沒能付諸行動的「多卡計劃」,購買SLI&CF主板顯得毫無必要。另外,每一塊支持SLI&CF的主板,都會向NVIDIA和AMD交納不同額度的授權費,而這部分費用實際上也被計算在主板內。如果根本用不到這部分功能,那我們為什麼要為這從來用不到的功能買單呢?
宿舍電都讓你用光了......
在這裡再插一句:要知道,高校宿舍幾乎都是有用電功率限制的,而多顯卡的功耗卻是不能忽略的問題。所以嘛,你懂的......
●坑爹2:i7處理器就是比i5牛X!
我們都知道,在Intel CPU的產品定位中,檔次由低到高分別為賽揚、奔騰、酷睿i3、酷睿i5及酷睿i7。當筆者曾經的大學同學有裝機需求的時候,經常會尋求筆者的幫助。而在選擇CPU的時候,當筆者給他們推薦某款i5處理器後,他們便會說道「i5?怎麼才i5啊?不是i7最好麼?你說這款我玩遊戲的時候不會卡吧......」
i7的確強悍——但這只是在一定前提條件下的結論
的確,i7處理器的規格要比i5高。為了讓大家直觀了解它們之間的差距,筆者找出了兩款CPU——i5 3570K及i7 3770K,為大家做了規格對比。具體如下表所示:
處理器規格對比 | ||
| Intel Core i5 3570K | Intel Core i7 3770K |
主頻 | 3.4GHz | 3.5GHz |
睿頻 | 3.8GHz | 3.9GHz |
核心&線程 | 4C4T | 4C8T |
超線程 | 否 | 是 |
3級緩存 | 6MB | 8MB |
從規格中看,3570K在主頻上比3770K低0.1GHz,而兩款處理器的核心數一樣,不同的是後者支持8線程且支持超線程技術,前者只支持4線程且不支持超線程技術。另外在三級緩存上,3770K的8MB強於3570K的6MB。
那麼在實際使用中,這兩款處理器能夠帶給我們怎樣的差別呢?一起來看看他們在《魔獸世界》中的性能區別:
在WOW的測試中,i7敗下陣來......
看到這個結果,大家是不是都非常驚訝呢?沒錯,這的的確確就是最真實的結果。在《魔獸世界》的測試中,3770K的實際遊戲幀數竟然還要低於3570K,儘管只是2fps,但依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究竟原因幾何?其實這恰恰是i7「引以為傲」的超線程技術在作怪!那麼什麼是超線程技術呢?簡單來說,超線程技術就是一種硬體指令,它會將邏輯內核模擬成物理內核,使得單個處理器能使用線程級並行計算。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4核心,i7 3770K卻擁有8線程的原因。
可看起來,超線程應該是一項很厲害的技術,它可以提升硬體性能,怎麼會出現遊戲中不升反降的情況呢?這是因為,超線程技術的實現,不但要硬體夠強,軟體也同樣需要支持。就拿《魔獸世界》來說,該遊戲並不支持超線程技術,甚至在之前的版本,它連處理器的多核心運算都不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升性能自然不可能。提升不可能,那為何會下降呢?這是由於超線程技術是線程級別的並行處理命令,且按照線程動態分配處理器資源。當系統運行的程序及軟體沒有在設計上優化線程化的話,那超線程技術就無法達到提升性能的目的,相反還會消耗一定系統資源。
渲染及視頻製作才會發揮i7處理器超線程技術的威力
當然,超線程技術是可以在BIOS中關閉的,但筆者不禁要問:買i7就是為了奔著超線程技術而來,而你現在卻要關閉它,這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況且在絕大多數主流遊戲中,i7處理器相比i5幾乎沒有優勢,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把因為買i7而多花的冤枉錢投入到對體驗遊戲效果更明顯的顯卡中去呢?
i7的確強悍,但這是在一定前提下的。如果你是藝術生,或者視頻專業類的學生,筆者會毫不猶豫的推薦i7處理器,因為渲染及視頻處理等工作將會完美發揮超線程技術的優勢。而如果你僅僅是一名遊戲愛好者,i5才是你更好的選擇。
●坑爹3:要Z77!帶K盒裝CPU!
目前DIY市場的晶片及產品定位還是非常明了的。就拿Intel 7系列晶片組來說,規格最強的Z77主板功能最為全面,超頻,快速存儲技術,智能響應技術,多卡互聯等等。而依次向下的H77及B75則分別在不同規格上略有縮減。
B75主板:SATA3,USB3.0,1600MHz內存......你還不夠用?
就像之前提到的「主板是否支持SLI&CF」的問題上,筆者就強調,用的上功能才有價值,用不上功能則一無是處。Z77儘管規格最高,但有多少是學生在校娛樂能夠用到的?而反觀Intel 7系列晶片組最為低端的B75主板,儘管定位低端,但關鍵功能及規格均沒有縮減。SATA3,USB3.0,1600MHz內存頻率,甚至PCIE3.0......這些功能全部擁有,而這些不恰恰就是最實用的麼?
散包CPU與盒裝CPU在質量上沒有任何區別
另外,很多人迷信「原盒」,認為散包CPU質量不佳。在這裡筆者告訴大家,因為CPU屬於精密配件,沒有假貨,無論散包還是原裝均為Intel工廠出品,因此二者在質量上沒有任何的區別。而由於一些原因,國內相當大一部分所謂「原盒」的CPU實為經銷商「後封」後充當「原盒」出售(並非全部)。這就相當於我們花「原盒」的錢買散包,外加附送一個高仿劣質散熱器,得不償失。
流暢運行主流遊戲,又可小超提升性能,APU平臺非常值得學生選購
對於超頻的學生來說,選擇Z77主板+帶K處理器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限於宿舍條件比如室內極為炎熱,不利於超頻,那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盲目的選擇帶K處理器了。筆者曾經遇到過一位裝機用戶,他選擇的CPU是i7 2600K,但說的直白一些,其實這位用戶就是一位電腦小白,他甚至連超頻是什麼都不知道。當筆者詢問為何不超頻還要選擇2600K時,這位用戶充滿鄙夷的對筆者說「又沒差幾十塊錢,幹嘛不買好的?」
對於「帶K」CPU,一定要組建一套對得起它的平臺,並「大力狠超」!
筆者聽了這話,真的是不知道如何表達當時的心情。DIY的意義在於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創造自己所應得的。顯然,該用戶僅僅是位冤大頭,僅僅是一個「傻多速」,他曲解了PC DIY,也讓他手中的i7 2600K飲恨。
有些扯遠了,讓我們再把話題拉回來。在主板的選擇上,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而CPU無論散裝還是盒裝均與質量無關。此外對於大部分不超頻的用戶來說,選擇不帶K的處理器是必然。既想獲得較為不錯的遊戲體驗,又想通過適當超頻提升性能且學習超頻,那麼APU平臺則是你不二的選擇。
●坑爹4:板載開關!裸奔最高!
很多用戶在搭建PC的時候會採用「裸奔」的方法——即不適用機箱,只將硬體組合後裸露放置於桌面。一般採用這種方式的用戶,要麼是需要頻繁更換硬體的發燒友,要麼是超頻愛好者。筆者在測試硬體性能的時候,也會採取「裸奔」的方式,因為平臺需要頻繁更換,每次從機箱拆裝硬體則顯得過於麻煩。
宿舍隨時會發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一幕......
板載開關更加適合硬體發燒友及超頻愛好者
但對於在校學生來說,「裸奔」平臺則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選擇。在前文筆者曾經提到,計算機放在宿舍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採用裸奔平臺,今天誰不小心碰到了板載開關,明天哪個哥們心情不好按了清CMOS,那大家真的就只有抓狂的份了。而且宿舍環境相對狹小,杯子、臉盆、暖壺、「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具一應俱全,這樣的結果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如果為了平臺的「生命安全」著想,奉勸各位在校學生還是要採用「裸奔」的方式為秒!因此在主板的選擇上,同樣沒有必要產品究竟有無板載開關了。
●坑爹5:電源一定要模組的!
隨著國內諸多機電廠商的崛起,電源效能越來越高,技術也愈發成熟。而我們也經常能夠聽到一個詞語:模組電源(模塊化電源)。那麼究竟什麼是模組電源呢?既然有模組電源,就一定有非模組電源,那模組與否是怎樣定義的呢?一起來看下面的圖:
(左)全模組電源與(右)非模組電源
從圖中大家都能看出兩款電源的不同:左側的全模組電源沒有提供由電源內部延伸出的電源線,而右側的非模組電源,所有電源線均從電源內部延伸出來。前者只能通過接駁模組線的方式使用,而後者則只能使用由內部延伸出的電源線。這就是全模組電源與非模組電源的區別。
全模組電源會提供極多的線材
模組電源的好處是用戶可以自由、任意的接駁自己需要的線材。比如用戶小A的電腦使用集成顯卡且無風扇電源D口,當他使用全模組電源時,那麼他僅僅需要接駁3跟電源線即可:主板供電、CPU供電以及硬碟供電,這便是模組電源的好處。
但模組電源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基本上功率很高,價格偏貴。因為模組電源的誕生就是為了滿足高端DIY玩家的需求,因此定位相對非模組電源要高。如果僅僅追求可以少插1、2根電源線,花冤枉錢買昂貴的模組電源,對學生來講顯然是不划算的。
正好夠用的電源線能夠提供清爽的機箱內部環境
再者,模組電源一般附送非常豐富的模組線材,因此很多購買模組電源的人有很大原因是為了獲得豐富的模組線,獲得極佳的擴展性。而如果購買模組電源卻是為了相反的思路——少插線,那豈不是背離了模組電源存在的意義,本末倒置呢?
筆者在這裡需要強調一下,那就是電源的質量好壞,和它是否是模組電源沒有任何關係。學生裝機,一般簡單暴力,沒有太多擴展配件。因此,找到一款適合功率適合自己,且線材幾乎都能用到的實惠非模組電源才是明智之選。
●坑爹6:光電垃圾!滑鼠我只要雷射的!
說完了硬體方面,再來說說外設。在90年代,我們使用的滑鼠均為機械結構,即在滑鼠底部有一個軌跡球。後來,滑鼠發展到了光電階段。而最近幾年,滑鼠邁入了雷射時代,甚至出現了藍光滑鼠。雷射滑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外設水平的發展,因此很多人在買滑鼠的時候都會問:「是雷射的麼?」
往往高端雷射滑鼠對於配套設施相當挑剔
雷射滑鼠相比普通光電滑鼠確實有優勢,比如單一波長的雷射(相干光)在經過較長距離後依然能夠保持強度及波形,從而更加容易辨別行動表面,獲得更加精準的定位。同時隨著顯示器的尺寸越來越大,解析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的DPI也是滑鼠引擎的發展趨勢。
普通光電滑鼠往往兼容的滑鼠墊材質更多
但是,雷射滑鼠同樣存在問題,比如相比普通光電滑鼠,雷射滑鼠對於普遍材質的滑鼠墊兼容性不佳,甚至個別雷射滑鼠需要專門配套的滑鼠墊才能完成工作,要求十分苛刻。而雷射滑鼠的優勢之一高精度高靈敏度有時候也會害了它,如果搭配不恰當的滑鼠墊,那麼滑鼠指針抖動、丟幀都是經常發生的事。
光電滑鼠並沒有被淘汰
在宿舍,我們經常是抄起隨便一個東西就墊在滑鼠下面用作臨時滑鼠墊了,因此在兼容性方面才是應該格外注意的。因此,在學生選擇滑鼠的時候,千萬不要迷信「雷射滑鼠比光電滑鼠好」這條歪理,一切情況還要具體分析之後再做定奪。
●針對學生較為實用的設計
說了這麼多學生裝機的誤區,那麼究竟哪些設計相對於學生來講是實用的呢?目前,我國高校宿舍,每個房間的居住人數為4-8人(貴族學校單間的除外),條件好一些的學校可能配備的網口較多,而條件一般的學校往往不能保證每人一個網口。在筆者上大學的宿舍,6人一間房,每間房只有2個網口,但是大家都想上網,怎麼辦呢?路由器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在大學宿舍均會採用路由器上網方案
對於筆記本電腦來說,無線網卡和藍牙可以說是標配,但誰說臺式機就不如人呢?目前,已經有很多主板配備了無線網絡&藍牙模塊,這相當於賦予了臺式機「左膀右臂」。也許在家中,桌上型電腦是否有無線和藍牙確實是無所謂,HTPC或許還是有那麼一些用處的。但是在宿舍,無線和藍牙的意義就非凡了。剛才提到,當網口數量不夠用的時候,路由器成為唯一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話臺式機再也不需要拉出一根長長的「尾巴」阻礙同學們在宿舍中的通行了。而藍牙功能也大大方便了同學們使用行動裝置而進行數據傳輸。同時目前,無線藍牙鍵鼠外設也越來越多,有了藍牙模塊,外設的連接也更加方便了。
在宿舍,無線網絡&藍牙模塊變得非常實用
防塵功效顯著
在宿舍,由於人員進出數量多、次數多,且常年處於開窗通風狀態,因此學校宿舍相對於家中來說更髒。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揚塵現象非常嚴重。經常是只半天的功夫,桌子上就一層灰塵。而電腦機箱也有空氣流通問題,一旦風道暢通形成對流,那麼勢必會將灰塵帶入到機箱內部的硬體上。因此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帶有防塵設計的主板以減少灰塵對硬體的損害。
「洞洞」很多的機箱在宿舍也需謹慎選擇
既然談到了防塵,這裡再延伸一下。在機箱的選擇上,我們應儘量避免開孔過多、風道複雜的機箱。在宿舍,我們不光要考慮到防塵及清潔問題,當然還有如上文所說的「安全」問題。如果一杯牛奶下來,頂部帶有出風口的機箱怕是要去見上帝了。
●總結:不買貴的,只選對的
有從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的人;也有從超市買盒裝半成品飯菜回來再加工的人,更有懶得自己下廚,直接去飯館吃飯的人。
第一種人,他可以根據家人及自己的喜好,採用任意口味進行烹飪,做出讓全家都滿意的可口飯菜;第二種人,他可以根據半成品原先有的口味進行烹調,在一定程度內獲得讓食用者較為認可的飯菜;而第三種人,他們只能夠選擇「去哪吃」和「吃什麼」,對於廚師將做出何種口味的飯菜則並不知情。當做好的飯菜端上來後,他們只能接受這唯一的口味,而他們能決定和改變的,只是下次還是否在這家飯館吃飯,以及下次是不是點別的菜進行嘗試。
真正的DIYer,就是第一種可根據自己口味任意「烹調」「飯菜」的人
說這些有什麼用呢?也許有人看出了筆者的用意。沒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進行DIY的人就好像第一種人。而那些了解一些DIY知識,但並非完全從自己需求的角度盲目裝機的人,則是第二種人。全盤接受整機用戶,則是第三種人。究竟哪種人更聰明,哪種人更值得學習,在這裡無意分出孰優孰劣。畢竟,生活理念及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人類不同的行為表現。筆者希望,如果你選擇了DIY裝機這條路,那麼通過這篇文章,能夠有所收穫並獲得啟發,成為第一種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的人,就再好不過了。
選購硬體的時候還要考慮到「物理兼容性」哦
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配件固然重要,而在硬體的組裝環節同樣不容小視。很多硬體在組裝到一起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兼容性問題,只可惜硬體產品眾多,筆者無法在文章中一一為大家分享。但當我們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經驗後,這些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外觀低調,內部實用
「坑爹」誤區說了不少,實用例子也講了幾個,口水部分到此也要告一段落了。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學生裝機的關鍵字:夠用就好,低調行事,安全,實用,結實耐用,省錢,簡單,暴力!還是那句話,希望每一位選擇DIY的學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配置,組裝神機,徵戰校園。
》主板頻道更多最新文章《 | 》中關村在線硬體論壇《
》中關村在線硬體DIY官方微博《
又到一年開學時,本文為學生朋友列舉了許多裝機時容易進入的誤區和需要充分注意的問題,讀完本文,您可以重新檢討一下之前定下的配置單,並可以輕鬆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