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眼睛,也能看到東西?

2020-08-28 新發現雜誌

2016年,藉助於新一代神經視覺植入物,人們將能直接用大腦而非通過雙眼「看見」。這無疑是邁向「強化人」的一大步。

科幻中的賽博格已然來到我們身邊。

人們已擁有多種能夠改善體力和感知能力的外骨骼和植入物。今天,旨在向人體嵌入機器以提升其能力的「強化人」運動(transhumanism)又開啟了一條新途徑。一條更加激進的途徑:把促進感官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晶片直接植入大腦!人機融合將迎來一個輝煌的新階段。

儘管聽上去尚充滿未來主義色彩,但相關項目已然推進迅速:一個澳大利亞研究小組將在數月後把數組電極直接植入病人的大腦灰質,使病人不用通過眼睛,就能直接在腦中看見世界!

對於這一消息,業內專家並不怎麼驚訝。因為,直接刺激視覺皮層是使某些盲人重見光明的唯一方法。

「當連接眼睛和大腦的視神經由於外傷或者神經退行性疾病受損的時候,目前可提供的視網膜植入物起不到任何作用,而這種情況涉及我們10%以上的患者。」巴黎視覺研究所所長約瑟-阿蘭·薩埃爾(José-Alain Sahel)表示,「因此包括我們所在內的全球最頂尖的幾個研究小組對於全新的腦部植入物都非常感興趣。」

日趨成熟的領域

稍稍查閱醫學書籍,便能發現這項技術始於上世紀30年代。當時一些至少可算超前的研究人員證明,直接刺激視覺皮層的區域,個體會覺察到所謂「光幻視(phosphene)」的光信號。

到了六七十年代,一些醫生試驗了腦部植入物,但都沒有取得成功。那時的裝置體積都很龐大,還有一根粗電纜從頭頂穿出。不僅視覺改善非常有限,而且令患者極為痛苦。

如今,隨著電子設備的微型化,這一領域已經趨於成熟。

學習時間較長

2009年,以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工程師、計算機專家為主,聯合其附屬醫院與兩家科技創新公司相關人員的莫納什視覺團隊(MVG)開始研究一種裝置。

該裝置包含一部嵌入「眼鏡架」的微型攝像機、一臺置於腰帶上的手機大小的微電腦、固定在腦後鏡架延伸段的天線,以及植入腦後部的473個電極。這些電極分別固定在9毫米見方的11塊陶瓷片上。

攝像機拍攝四周環境,把圖像傳送到微電腦。微電腦分析圖像並轉換為電信號,通過接線發送給天線。天線將信號通過無線網絡透過腦殼傳送給電極。隨後,電極直接剌激視覺皮層的神經元。

「說實話,我們並不完全清楚患者將看見什麼!」參與了該項目的墨爾本艾爾弗雷德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喬佛裡·羅森菲爾德(Jeffrey Rosenfeld)坦言,「先前的研究證明,刺激視覺皮層會產生閃光。但目前還難以知道這些信號會被如何辨認與解讀。」

根據設計,裝置會將環境中的人與物轉換為一連串能反映其輪廓的點。植入電極的數量愈多,大腦感受到的點便愈多,解析度也就越高。

「患者將觀測到障礙物、移動物體的輪廓、房間的牆壁和房門。」項目主任亞瑟·洛厄(Arthur Lowery)解釋說,「我們估計,他們看到的所有一切都呈虛線狀,有點像火災逃生路線圖!」

約瑟-阿蘭·薩埃爾補充說:「別忘了,這僅是對神經元的基本刺激,而神經元通常接收完善的信號,來處理顏色、方向、深度、形狀……除非引入複雜編碼,否則效果肯定不如視網膜植入物。」

患者想要成功理解這些信號,一段漫長的學習之旅是必需的。「這段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通過患者的反饋和進步,可以使裝置得到極大改進。」喬佛裡·羅森菲爾德預測,「臨床試驗志願者不能是先天失明的人。先天失明者的大腦為了在沒有視覺的情況下運行已有所重組,所以感受不到光信號。」

已用動物驗證

研究人員已經用齧齒動物和羊驗證了裝置的電氣性能和安全性、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電極植入與取出的可操作性。亞瑟·洛厄指出:「我們不能保證裝置完美無缺,或是適合終身。不過,它很可能於數年後就被推薦給患者使用。」

對於這個項目,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應該頗感興趣。因為,該署研究人員正在秘密研究更為前衛的抗記憶障礙植入物。他們設想將晶片植入大腦負責記憶的海馬區,來傳輸神經元之間的信息,以便幫助或改進神經元工作。

可以想像,未來有些植入物將能促進計算能力,或者具有感知外部世界的新手段(紅外線、磁場)。這便會帶來各種倫理問題,例如,怎樣與擁有超凡心智的賽博格相處?還會產生些頗具科幻色彩的議題,比如,控制患者思想和回憶的微電腦有沒有可能被黑客入侵?

目前,言之尚早……但從公布的有關神經視覺植入物的試驗來看,將改造人帶進現實的關鍵一步已在腳下。

撰文 Alexandre Pihen

編譯 王師

相關焦點

  • 都說看到東西"用腦不用眼",那眼睛的意義在哪裡?
    在我們日常的知識儲備中,大家都知道人類以及大部分動物都是用眼睛來看東西的。然而有人對眼睛感興趣的話,又一定會得到這樣一個知識點——"看東西,其實用的是腦而不是眼。"當然,其實這句話在很多雞湯文中都出現過,大家聽到也覺得不足為奇了,無外乎就是讓人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或者降低自己的疑心病之類的。
  • 你眼睛所能直接看到的東西,都是假象!
    其中最需要弄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你眼睛看到的都是假象,你用心看到的才是真相!當你徹底明白這個道理後,你就能一眼看透所有事物的真相!1世界上有一半的事情,明明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大家都把它當成真的。世界上的另一半事情,明明大家都知道是真的,但是大家都對它視而不見;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 貓的眼睛在夜晚會發光,它真的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
    引言:相信很多家裡養貓的人都有大半夜被貓的眼睛驚嚇到的經歷,因為它們的眼睛在黑暗中確實十分詭異,看起來像是在發光,實際上這是它們在放大瞳孔搜索光源。貓的瞳孔比人類的瞳孔大,那麼它們是否能夠看到人類看不見的事物呢?
  • 近視度數低,不用戴眼鏡,眯眼睛就可以看到——銅仁八中學生
    但我們眯眼睛看東西的時候可以限制光線進入眼睛的量,減少像差,這樣就可以看得清楚一些。昨天就有一位銅仁八中的學生到易明眼鏡(體育館店)配眼鏡,就問道驗光師一個問題,「我近視度數不高,只有100度,平常也可以看到,有時候看不到,眯眯眼就可以看到了,所以就可以不用戴眼鏡了?」
  • 我看到了!我的眼睛能看到了!(圖)
    「我能看到了!我的眼睛能看到了!」張影激動地說道,身旁的父親也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據安徽省紅十字會眼角膜庫負責人屈志國介紹,兩位女孩的眼角膜移植手術非常成功,視力恢復良好。劉文靜右眼裸視恢復到0.25  「感覺到紗布在眼前鬆動,我想阻止護士姐姐,因為我怕睜開眼後還是看不見東西。 」劉文靜說,「但是紗布解開的一瞬間,我終於看到了光亮。」
  • 動物的眼睛能看到顏色嗎
    動物的眼睛能看到色彩嗎?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
  • 闢謠:蝙蝠不用眼睛看東西?眼睛是無用的?
    那麼,它們鎖定獵物和辨別方向靠的就只能說眼睛和鼻子,這些蝙蝠的眼睛比食蟲蝠的眼睛要大一些,而且視力也更加的好,除了眼睛外,在黑夜中,大多數食果蝠尋找果子的方法是通過靈敏的嗅覺。因此,嗅覺和視覺的配合,讓食果蝠不需要依賴回聲定位。
  • 【心理的一般規律】為什麼我閉著眼睛也能看到光點?
    就是你看某樣東西看久了,然後轉移視線不看了,但看到的還是這個東西的影像。因為這個物體的影像並沒有馬上從你的腦海中消除,而是停留了一會兒。雖然你已經在看別的東西(白色牆壁)了,但你的大腦仍然告訴你,你現在正在看原來的紅葉綠花。所以你會看到綠葉紅花,也就是原來顏色的補色。
  • 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最小的東西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看到原子?
    同時,光具有動態質量,其質量可以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來計算。其實在如今,也沒有人真正理解什麼是「光量子」,包括愛因斯坦本人。人體視覺結構我們知道,人的視覺器官主要由眼睛、視神經和與大腦有關的部分組成。眼睛就像照相機。它的瞳孔就像照相機的光圈,瞳孔周圍的虹膜起著光圈的作用。
  • 狗能看到人看不到的東西嗎?狗:我不僅能「看到」,還能感覺到
    你一定碰到過這幾種情況:狗狗走著走著,突然站立不動,眼睛直視一個方向,目不轉睛若有所思。狗狗在地上趴著,小眼珠滴溜亂轉,耳朵一抖一抖的。狗狗向著一個方向抽動自己的小鼻子。主人剛剛進樓道,在樓上好幾層的狗狗,就能做出反應跑到門口迎接。甚至主人剛剛進小區,有些狗狗就開始表現出亢奮。有人說,狗狗可以看到人看不到的東西。
  • 失明患者也能用,這項大腦植入技術不用眼睛也能「看到」字母 | 硬...
    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新模式,將電流傳送到大腦,幫助失明者看到不存在的字母。這項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研究表明,這種方式對於視力正常的人和成年後失明的參與者都有效。儘管該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植入的設備在未來有可能用於刺激大腦並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人們的視力。
  • 人類的「第3隻眼睛」?印度小女孩閉眼後,依然能看到東西!
    我們通常把眼睛比作人類心靈的窗戶,每個人都擁有著一雙眼睛。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二郎神是有著三隻眼睛的,本來以為這是神話故事所編撰出來的橋段,沒想到在世界上,竟然真的有一個小女孩真的擁有了第3隻眼睛,即使她閉上雙眼,也依然能夠感知到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這是真的嗎?
  • 眼睛裡飄動的東西是什麼鬼?
    眼睛裡飄動的東西是什麼鬼?時間:2018-04-15 12:48   來源:愛問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眼中的小黑點是什麼? 眼睛裡飄動的東西是什麼鬼? 如果你曾長久的45度仰望晴空,或是對著漆黑的電腦屏幕思考過人生,沒準你會注意到視線前飄過一些怪怪的色塊。
  • 人類竟然有第三隻眼睛!原來這樣就能看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
    據俄羅斯網站4月2日報導,一名來自西伯利亞的女中學生確信自己把眼睛蒙上也能夠看見東西。近日在一段視頻中,一名13歲的女孩達莎•阿布莎莉莫娃帶著眼罩和同學們一起玩捉迷藏。人擁有第三隻眼睛,這一點在科學界已經被證實了。科學家透過對大腦解剖和對現代胚胎學理論的研究發現,在大腦中的松果腺體,就是神秘的第三隻眼所在之處。在松果體的前方有一個生物磁場,它可聚集射線,並能起到掃瞄圖像的作用。
  • 看到紫外線雖然壽命縮短,卻看到更絢爛的色彩,鳥的眼睛有多奇特
    這讓人們錯以為鳥兒的眼睛呆呆的,或許它們視力不好,或許它們眼睛裡看不到這個東西本來的樣子。實際上它們眼睛裡看到的,跟我們看到的還真不一樣。它們的眼睛可以看到紫外線。簡單來說就是,能不能在一堆東西中抓到重點、晚上能不能看清東西、眼中能看到多少顏色。鳥類的這三種細胞,比其它動物都強很多。
  • 從鴿子眼睛,可以粗略看出哪些東西?
    鴿眼這個部位,有的鴿友說不用看,有的鴿友說很重要。其實鴿眼確實也可以告訴我們鴿友一些東西,完全不看其實也是不合適的。那麼從鴿子的眼睛,我們鴿友可以大致看出哪一些東西?第一,看鴿子的瞳孔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斷鴿子適應天氣的情況。
  • 所謂"雙瞳孔",看的東西有什麼不同?難道會看到不可思議的東西?
    我們的眼睛是人體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我們想要最初了解一個事物的話,最先使用的就是眼睛的視力了。沒有看這個能力,那麼很多工作都是無法實現的。一般人的眼睛都是一隻裡有一個瞳孔了,但是你一定聽說過雙瞳孔的存在了。因為雙瞳孔不管從書中還是影視作品裡,都是有一定的介紹。相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其實他們對雙瞳孔的人,也是非常好奇的,會奇怪:雙瞳孔看到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的嗎?
  • 人們看一樣東西的時候,或許看到的是不同的顏色
    眼睛是感光的,我們可以認為光是由許多不同波長的波構成的。我們能看到的波長最短的光是紫光,波長最長的光是紅光。還有很多波長我們看不見,它們創造了我們甚至無法想像的顏色!我們周圍的大多數物體本身是不發光的,不過來自太陽、月亮或者人造光源的光線會照射到它們。
  • 魚類的眼睛
    這是因為眼珠子的細胞組織非常脆弱,需要保持溼潤,眼液能起到潤滑的作用,而眼瞼的作用就是保持溼潤。魚類的祖先一直就生活在水裡,它們不需要進化出眼瞼來保持眼睛的溼潤。比如某些鯊魚有一層薄而透明的瞬膜覆蓋眼睛起到保護的作用,有些北梭魚有一層脂肪覆蓋眼睛,有的魚眼睛裡有光敏色素,通過色素的調節,可以擋住光線,睡覺都不用關燈了啊。
  • 親耳聽到的東西不等於親眼看到
    「老師,我知道,是先有閃電,因為每次打雷時,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聽到轟隆隆的雷聲。」一位同學踴躍的回答。「同學們,老師告訴你們,其實呢!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的。為什麼我們會先看到閃電呢?因為光的傳播速度快,聲音的傳播速度相對慢。所以我們就先看到了閃電,然後才聽到雷聲。同學們,你們說,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呢?」「老師我知道,說明看到比聽到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