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阿童木」50歲生日展出的「珠寶阿童木」全身上下所綴寶石超過32克拉,價值超過一億日元。 |
今年,是日本著名卡通形象阿童木誕生50周年,世界各地的阿童木迷們舉辦了各種活動為他祝壽。50歲高齡的阿童木影響了全世界幾代人,在中國觀眾心中,他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卡通形象之一,時至今日,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在想起阿童木的時候仍然激動萬分。
阿童木在中國
80年代初期,為了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廣告,日本東芝公司出錢購買了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播放權在中央臺播出。
在中國,現在沒多少人會記清楚在8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這部動畫片的具體情節,但「十萬馬力,七大神力,無私無畏的阿童木」的旋律在很多中國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科技的種子,因為幫助阿童木飛翔的不是雲和翅膀,而是可以噴火的裝置。
在《尼爾森騎鵝旅行記》之後,《鐵臂阿童木》是中國引進的第二部長篇動畫片,也是在中國觀眾中知名度影響力最大的日本科幻卡通形象,《鐵臂阿童木》這部卡通片引進中國的過程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80年代初期,日本東芝公司想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由於之前從沒有外國公司在中國的電視中做過廣告,因此中央電視臺也不知該如何處理,最後經過雙方的協商籤訂了一個交換協議,中央電視臺播出東芝公司的廣告,而東芝公司則出錢購買了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播放權在中央臺播出。這時候,阿童木已經30歲了。
於是剛剛經歷了文革寒冬的中國觀眾忽然發現電視裡多了一位神通廣大的機器人少年阿童木,和虛假枯燥呆板的中國卡通人物相比,阿童木是如此的生動有趣、自然親切,從第一次播出起《鐵臂阿童木》就在觀眾尤其是兒童觀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當每個星期日的晚上6點半中央臺播放阿童木時,再淘氣的孩子也會乖乖地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屏。不久,鐵臂阿童木的原版漫畫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結集出版,進一步增加了阿童木的影響力。
《鐵臂阿童木》作者的本意並不在「培養孩子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但在中國卻陰差陽錯地在孩子和家長那裡同時獲得了認同。
在當時,任何一個孩子都能如數家珍地告訴你「阿童木有十萬馬力、七大神力,他能飛上天空,眼睛是探照燈,耳朵能聽到極微小的聲音,屁股上有機關槍」。而家長們對這部卡通片的看法也相當有趣,剛開始時他們覺得片子光怪陸離,甚至是無法理解,但當報紙上說這部卡通片可以對兒童進行科普教育,培養他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對學習有好處時,家長們也就不管了,相反他們最後也被吸引到電視機前和孩子一起欣賞。可實際上《鐵臂阿童木》當中,「科學」只是推動情節發展、增加故事趣味性的催化劑,作者的本意並不是什麼「培養孩子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但經過中國媒體用中國式的思維方式對其進行詮釋後,卻陰差陽錯地使片子在孩子和家長那裡同時獲得了認同,只不過二者認同的角度是不同的。
阿童木在日本
1989年2月,阿童木之父、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臨終之際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給我鉛筆……」
日本漫畫之父手塚治虫,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的一個白領家庭。他的父親是個電影迷,這也深深影響了手冢,據說光是《白雪公主》和《小鹿斑比》,手冢就看了一百遍以上。14歲的時候,中國萬氏兄弟仿照《白雪公主》製作的《鐵扇公主》在日本公映了,這給手冢以極大的震撼,並促使他走上了漫畫創作的道路。
戰後的日本,流行起一種新興的小畫書,被稱為「紅皮書」,也是最早的漫畫單行本雛形。1947年一部名叫《新寶島》的紅皮書封面上出現了一個新名字——手塚治虫,這一年手冢才19歲。1950年手冢開始在《漫畫少年》上連載個人的第一部長篇連載漫畫《森林大帝》,這部作品在思想深度上大大超越了同時代的漫畫。
1951年,中篇《阿童木大使》開始在《少年》上連載,在這時,阿童木只是手冢塑造的眾多角色裡的一個配角,過了兩年手冢經過重新構思將他變為了新長篇連載的主角,《鐵臂阿童木》開始正式連載。手冢還為阿童木親自選定了一個生日——1953年4月7日。
1961年手冢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後開始全身心地向漫畫進軍,一個打破迪斯尼神話的東方漫畫大師從此出現。
手冢一生中,創作的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便是阿童木,他在這部漫畫中第一次將電影的拍攝手法引入漫畫,這個創意成為此後幾乎所有漫畫效仿的模板。手冢相信一部好的漫畫和卡通主要是靠情節來打動人,於是他確立了簡易的口動、眨眼創作系統,大大節省了製作成本,使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令我們感動的是,1989年2月,當手冢臨終之際,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給我鉛筆……」
1963年,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在富士電視臺播放,收視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七,當時,整個日本每兩臺電視機中就有一臺在收看這個節目。
1963年,第一部日本電視版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在富士電視臺連續播放,收視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七,當時,整個日本每兩臺電視機中就有一臺在收看這個節目,是日本動畫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
由於該片的成功,日本的許多動畫藝術家都獲得了空前的信心,紛紛創作日本自己的漫畫和動畫,日本的動畫產業由此確立。今天的動畫公司裡,大家仍舊在使用手冢創造的「口動、眨眼系統」來製作動畫,電視版動畫也仍舊在遵循著一周播放一集的規律,這一切一切都還是遵照當年《鐵臂阿童木》的模式,遵照手冢的想法。
《鐵臂阿童木》雖然受歡迎,但是當時動畫產業巨大的風險卻使得許多商家不敢輕易投資。手塚治虫窮則變,變則通,他別出心裁地組建了「鐵臂阿童木會」,徹底把鐵臂阿童木商品化,將阿童木製作成各種各樣的商品,用得到的利潤補貼卡通製作費用。於是,我們不僅能在屏幕和圖書中看到阿童木,還能自己擁有或大或小的阿童木玩具,幾十年來,阿童木產品久盛不衰。
到了1980年,《鐵臂阿童木》相隔13年再次在日本播出,觀眾的反響依然十分強烈。但是這次,阿童木的人物更加豐富了。不僅「年長」的阿童木變得更加短小精悍,還有鐵臂阿童木的博士等新造型的出現,他的王國裡多了很多新的家庭成員。 本版撰文 信報記者 王菲
鏈 接
中日著名DJ同慶阿童木50大壽
今年,阿童木50歲大壽使得阿童木迷們興奮異常,現在,在一些著名的門戶網站上,已經開闢了阿童木專欄,供阿童木迷們交流、探討他們對阿童木的心得體會。一些民間的小範圍的漫畫聯盟還專門創作了一些阿童木的漫畫,其中不僅有他們模仿手冢原創的作品,更有他們最新創作的造型和故事情節。
為紀念阿童木50歲大壽,9月20日晚,CD CAFé俱樂部將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慶祝活動,屆時,眾多耳濡目染阿童木連環畫、動畫片長大的年輕人將歡聚京城著名的現場音樂表演聖地——CD CAFE俱樂部,與來自阿童木故鄉日本東京的著名TECHNO DJ西村真和北京著名DJ楊兵及翁嗡一起慶祝阿童木的誕生,阿童木與科技舞曲的珠聯璧合,必將給所有阿童木迷們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刺激和音樂感受,本次活動上還將呈現今年在日本熱播的新版《鐵臂阿童木》動畫片的精彩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