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臂阿童木,小機器人給你帶來的故事,你知道嗎?

2021-01-13 迎彤說動漫

各位朋友們,你們好啊,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中午,時間就是這麼奇妙,當它消逝的時候,你不會有任何感覺,那寫這篇文章的時間已經告訴你了,只是不知道你看的時候又是哪一天的哪個時間段呢?這句話說的好像很神秘的樣子,但是當你細細想來,真的會給你一種非常神奇的感覺。

小編多餘的話也不說了,直接開始咱們今天的主題吧,你們也已經看過這篇文章的題目了,叫什麼呢?鐵臂阿童木這個小機器人給你帶來的故事有哪些呢?這時候可能有許多朋友出來問了,你們先不要說,讓小編猜一猜你們想說的是什麼吧,在你們的眼裡,這個動漫形象怎麼可能是機器人呢?

在你的印象中,他就是一個小孩子,一點也沒有機器人的影子啊,那小編剛剛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怎麼樣,你對這句話是不是有這樣的誤區呢?其實這很正常,小編在剛開始接觸這部動漫的時候也覺得他的外形跟普通的小孩子一樣,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是一個機器人,但是在真正了解了之後,才發現了這一點,所以說小編並沒有說錯,而是各位在剛開始看的時候就已經錯了,不過好在你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你也終於知道了這個小細節了。

小編不知道各位對這個動漫人物有著怎樣的印象,可能每個人對他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小編認為,無論是誰,只要一看到他,即便是多壞的心情也會變得舒暢起來,而這個人物形象就具有這樣的一個特點,所以在你心情很差的情況下,這部動漫可能就是你最需要的了。

其實在我們以前,跟這部動漫的接觸並不多,可能是因為這部動漫來自日本吧,國內的電視機上根本很少出現他的影子,偶爾出現一下,可能還只是廣告,這一點讓當時的我們非常難受,所以小時候基本上沒有看過這部動漫,再大一點以後,家裡也有一定的條件了,記得有了電腦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這部動漫,即便是到了現在,自己還有一些印象,不知道屏幕前的你還記不記得這部動漫呢?

可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吧,那小編就給你講一下吧,看看能不能讓你想起來一些什麼!這部動漫講的是有一個來自未來的小機器人來到了現在的時代,成為每個人的朋友,他甚至比所有的小孩都努力,是小孩中最勤奮的一個了。

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人類身上的所有品質,可能所有美好的詞用在他的身上都不過分,是每一個小孩子的榜樣,而且,在他的身上一共有著七種特殊的能力,他就是運用這些能力來幫助自己身邊的人,在你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幫著你解決這些麻煩,可以說是每個人最好的夥伴了!小編也已經講完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起來呢?

不知道你對這部動漫有著怎樣的印象呢

相關焦點

  • 80年代最著名卡通人物鐵臂阿童木今年50歲 (圖)
    於是剛剛經歷了文革寒冬的中國觀眾忽然發現電視裡多了一位神通廣大的機器人少年阿童木,和虛假枯燥呆板的中國卡通人物相比,阿童木是如此的生動有趣、自然親切,從第一次播出起《鐵臂阿童木》就在觀眾尤其是兒童觀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當每個星期日的晚上6點半中央臺播放阿童木時,再淘氣的孩子也會乖乖地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屏。
  • 小時候、鐵臂阿童木,遊泳蛋和丟失的襪子的故事
    許多年前,在江南水鄉的小鎮上,一些生命片段留在記憶中在浩瀚的天空中,啦啦飛向遙遠的恆星,100000馬力七次冪,無私阿童木……觀察鐵臂阿童木和茶水博士長大的孩子們,與天線寶寶,喜羊羊灰芋頭的孩子們真的不同
  • 綜述:從阿童木到小丸子--日本動漫40年(上)
    --日本動漫40年(上)     日本動漫(1950年—1980年)    那個讓人著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許多當年看過《鐵臂阿童木》的小孩如今已經當上了爸爸媽媽。那時的《大鬧天宮》、《哪吒》、《鐵臂阿童木》、《花仙子》等故事,構築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小時候對動畫的疑問是:為什麼動畫片這麼少呢?每天只有可憐的半小時。當我們還在一個勁地回味《大鬧天宮》、《鐵臂阿童木》的時候,國內漫畫和動畫的熱潮像地火般席捲所有青少年,但日本動漫仍然是其中的主流,國產作品還居於二、三線甚至更低的位置。縱觀彼邦數十年的動漫成就,其魅力作品的旋渦早在半世紀前已經開始形成。
  • 三部片子告訴你機器人動畫並不只是給小孩看的
    一提到「日本機器人動畫」,就總受到別人輕蔑的嘲笑:「你看動畫無所謂,可怎麼看這麼幼稚的定西」,仿佛機器人動畫就是給小學生看來增加想像力的東西似的。可你知道嗎,機器人動畫並沒有那麼簡單,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你的生活,這可是小孩子所理解不了的。本文例舉三部動畫跟大家闡述下日本機器人動畫的另一面,或許你應該再看一遍了。
  • 五星推薦,科幻老番「大鐵人」,當年同鐵臂阿童木平分天下的作品
    早期的橫山光輝的科幻作品也很好,他的成名作「鐵人28號」那可是當年與「鐵臂阿童木」平分天下的作品,今天介紹的「大鐵人」同樣是科幻題材。故事發生在不久的將來,五名科學家發明出了能夠循環利用的綠色新能源——西斯馬引擎,急功近利的他們建設了一個試驗發電站,沒想到實驗站爆炸,全球焦土化,導致2/3的人類滅絕,五名科學家中有四人逃離。日本的科幻動畫都喜歡營造一種末日感覺,動不動就是人類滅亡的幻想,雖然說有點誇張,但想想核彈,反而覺得還真有可能一個實驗毀滅世界。
  • 機器人也是「相由心生」嗎?
    你相信人是「相由心生」的嗎?那機器人呢?你也許覺得,機器人明明就是由人設計製造的,樣貌怎會隨著「心」來改變?但從歷年來科幻影視作品看來,人類想像中的機器人似乎也符合「相由心生」的原則。機器人「面相學」:越「人性」,越危險?幻想家和創作者,近乎無一例外地,都會為他們認為最高級的機器人賦予像人一樣的外觀。
  • 日本動漫之父奠定動漫事業開端,阿童木成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
    這兩部都是以冒險為題材的動漫,此時的東映公司的故事模式已經有了很重要的特點。第一,都是以主人公冒險或旅行為題材。第二,都有和敵人作戰的場面。第三,內容都積極向上。1951年在《少年》雜誌中連載了《阿童木大師》,次年以配角阿童木為主角開始連載《鐵臂阿童木》,深受讀者喜愛。1960年手塚治虫受東映動漫的邀請製作長篇作品《西遊記》,在東映動漫公司學會了動漫製作的基本知識後,手塚治虫開始著手創作自己的動漫作品。成立了自己的手塚製作公司,這個公司後來更名為蟲製作株式會社。
  • 這21個經典的科幻機器人形象 你認識幾個?
    我們從來不知道這個小機器人用它的特別聲音說了什麼,但有必要通過「交談」了解它對生活的態度。R2-D2來自納布星,是一個宇航技工機器人。    2、 HK-47   HK-47出現在電子遊戲《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中。毫無疑問,它是一個傳奇的科幻機器人。作為殺手機器人,HK-47具備出色的作戰技能。
  • 回憶九零後動漫的經典機器人,這些怕是最早的機甲番
    在動漫領域中,機甲戰士或者機器人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例如《超時空要塞系列》、《魔神英雄傳》系列以及《高達》系列(都屬於操作型的機器人),在這一類動漫作品中,總是能夠為我們展示出很多經典的機器人形象,其實對於九零後的小夥伴們來說,真正經典的機器人形象必定是下面這幾位!
  • 記憶中收藏的經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機器人動畫片
    機器貓這個在傳說中來自22世紀的機器人,當年可沒有人叫它多啦A夢也沒有人叫它藍胖子,它就是一隻人見人愛的機器貓,我從來不關心大雄被人欺負的日常,每一次最關心的重點就是機器貓它的口袋裡還能變出什麼寶貝。鐵臂阿童木外表可愛的科技之子,但它是一臺機器人,是一個有十萬馬力的小怪物。
  • 日本機器人技術為什麼那麼強?看看這些人走過的路就知道了
    去印度之前看到《鐵臂阿童木》,想成為天馬博士那樣的高人。但,他崇拜的對象是下面這幾個動畫片的技術牛人。古田對鐵臂阿童木很感興趣,但希望得到的不是鐵臂阿童木,而是製作鐵臂阿童木的天馬博士。因為即使得到了鐵臂阿童木,也僅僅是一個機器人;而得到了天馬博士,就可以得到很多機器人。這就是當時古田所理解的本質。三歲的時候,古田就決定要研究機器人。
  • 最愛拍科幻電影的西方國家,為什麼最怕機器人?
    如果你想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這位機器人僧侶,你只需要稍微想想就能猜到它在日本,是的,這位機器人僧侶所在之處正是日本京都的高臺寺(Kodai-ji Temple)。一直以來,日本都被認為是比其他國家都更熱衷於建造人形機器人並熱衷於運用人形機器人的國家。
  • 90後愛看的十部日本動畫,都知道有個藍胖子,誰還記得這個小超人
    大家好,我是小神秘星,喜歡每天跟大家分享最新的娛樂圈的資訊,或者讓帶來最好看的電影的解析,每天都是不重樣的,希望給你每一天枯燥的生活帶來一點樂趣。《名偵探柯南》柯南的故事是多少人都愛看的?那麼去哪裡哪裡就會發生命案的小孩子現在還是那樣,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變回去啊,但是變回去的話,故事應該就會完結了吧。《中華小當家》小當家每次做好飯,掀開蓋子的那一刻都會發光,小時候還這樣的模仿過呢。
  • 機器人帝國(日本異化篇)
    我猜機核網上機戰飯肯定不在少數,對機戰上登場的機器人和其作品恐怕比我了解的還要深。但是作為「蘿蔔控」的諸位可曾知道其實日本的機器人文化誕生背後的歷史環境因素嗎?您可知道最早的日本超級機器人形象是跟一隻大怪獸有關聯?原來第一隻以變形合體為賣點的機器人居然是在堵車的時候想出來的?日本機器人的演進路線為什麼從「超級系」變成「真實系」,最後往「神棍系」的方向發展?
  • 7年暴漲8倍的並聯市場,阿童木機器人是如何做到國產佔比第一的?
    ,中國的人口紅利下,沒有太多人認識到機械行業在未來將對各行業帶來的巨大改變。而中國傳統的4、6軸串聯機器人已逐漸發展成熟,每年的安裝量雖然在穩步增長但也碰到了越來越多的瓶頸;而並聯機器人也受到國內更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在勞動密集型的包裝領域,並聯機器人由於其產品特性,在產品數量多、體積小,生產能力強勁的場景,並聯機器人因為輕負載、高速、高精度的特點,很容易能滿足這類行業的需求,促使並聯機器人市場高速增長體現出很大的應用前景。
  • 動漫中的那些天才科學家,你最欣賞誰?
    排在第五位的是天馬博士,本名叫做天馬午太郎,來自《鐵臂阿童木》中,是一位機器人科學家,他最偉大的發明,無疑就是製造出了阿童木,排在前面的第四位角色,就是茶水博士了,也是一位機器人科學家,對阿童木的了解,比天馬博士更深。
  • 機器人電影(54部)
    小徐原是英雄黨的一分子,後來對自己團夥的所作所為 深感不滿而在師傅的擔保下脫離了該組織。一次小徐在酒吧偶遇了專為警方開發戰爭機器人的專家阿毛(岑建勳 飾),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好朋友。豈料太陽黨因此懷疑小徐出賣了自己,因此派出新研製的機器人——外形和瑪利亞一模一樣的「先鋒二號」追殺小徐;更糟糕 的是,警方亦因此懷疑阿毛出賣了政府,因而同時派人前來捉捕他們。一對好兄弟,能否逃出生天?
  • 燃燒吧小宇宙!80年代經典動畫片回顧
    眾小編隨著連結看去,只見一張圖片正中站立一個威風凜凜的機器人,身邊環繞三艘飛船,正是80年代動畫片《星球大戰》中的主角麥克倫1號:  「鐵臂阿童木」是由漫畫家手塚治虫(1928—1989)於1952年起在月刊《少年》等雜誌上連載的。1963年,「阿童木」成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國產電視動畫系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