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在太空遇難後,屍體為什麼不能運回地球?只能進行太空葬禮

2020-08-25 孤影瀟湘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宇宙浩瀚、神秘,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

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在太空中踏出了飛船艙門,宇宙第一次留下了人類的腳印,太空人成為人類進軍宇宙領域的先鋒。

太空人英文為Astronaut,直譯為「宇宙」「船員」,如同海上劈浪斬荊徵服大海的船員一般,太空人意味著要對抗惡劣的宇宙環境,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幾十年來,為航空事業犧牲性命的太空人不少,那麼他們的屍體是一直漂浮在宇宙嗎?為什麼堅決不能從太空運回地球呢?

屍體難以收集

1967年,美國原計劃2月21日發射土星IB號運載火箭,執行第一次阿波羅太空船載人環繞地球軌道的飛行任務,為了確保飛船已經為發射準備就緒,於1月27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進行例行測試。

就在太空人完成他們的任務清單時,太空船內電線產生火花,在船艙純氧環境中迅速蔓延,發生火警,17秒後三名太空人均已死亡,屍體已經和太空衣溶在了一起。

1967年4月24日,蘇聯航天員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搭載聯盟1號載人飛船於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升空。

原計劃在聯盟1號後,再發射聯盟2號與聯盟1號交會相接。

但聯盟1號太陽能帆板未能打開,電力供應不足,導航系統也出現故障,手動作業系統受到損壞,恰逢當時風雨交加,阻礙了聯盟2號發射,斷絕了在空中對聯盟1號進行搶修的可能,飛控主任只能讓聯盟1號緊急返回地球。

飛船飛到第18圈,科馬洛夫開始作業系統返航。

在飛船下降時,意外發生了,降落傘主傘和備用傘纏繞成一團,根本無法張開,以致飛船最終墜毀在哈薩克斯坦。

40米/秒的速度使返回艙在地球上空燃燒起來,發生了爆炸,金屬製成的返回艙和科馬洛夫的遺體溶在了一起。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搭載來自六個國家的學生的科學實驗項目前往太空實測,返程途中飛機左側被不知名力量推動,左翼前端保護層損壞,機身翻滾著失去控制,在半空中爆炸解體,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

事故後救援人員在飛機解體下方搜集到的哥倫比亞號殘骸超過2.8萬塊,而這僅僅為整體機身的機身的19%,太空人的屍體更是毫無蹤跡,航天金屬尚且四分五裂,更何況太空人的血肉之軀呢?

但凡在航天飛行遇難的太空人,生前都受到極為嚴重的傷害,大多屍體不是被炸成碎片就是和溶化,連分辨屍體都是一件難事,更何況運回地球呢?

帶回屍體代價太大

載人航天飛船大多為三艙式。三艙式指的是推進艙、軌道艙、返回艙,返回艙就是飛船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太空人安全返程的保證。

返回艙直徑大約為2.2米到2.5米,長2.00米,呈鐘形。

為了保護太空人在極端環境下不受傷害,它的外層是厚厚的特質航天材料,艙內還必須有可供一位航天員操作光學瞄準鏡駕馭飛船的空間和其他太空人斜躺的空位才能保證安全。

假如有航天員不幸遇難,想要帶回他的屍體,飛船上就一定要有可以給屍體「保鮮」的冰櫃,不然屍體腐爛滋生的細菌足以影響其他航天員的健康。

可飛船上空間緊張,無論是軌道艙、推進艙都載著數百臺儀器設備,更別提「擁擠」的返回艙了,哪裡都擺不下冰櫃。

不止空間是一個難題,宇宙環境的影響也要考慮進去。

許多植物種子去過太空後就會產生變異,就連人也會有所反應,美國航天局一項研究表明,航天員返回地球後會有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縮、內臟損傷,身高會增高5釐米左右,要經過幾個月的調養來恢復。

屍體受到真空中的太陽輻射,本就會加速腐爛,再加上宇宙有很多我們還未探索的區域,屍體上會不會沾染到有害的微粒物質?所以從大局著想,太空人的遺體是堅決不能帶回地球的。

特別的葬禮

生前為了人類科研探索作出巨大貢獻,死後就只能悄無聲息地漂浮在宇宙裡,直到分解成塵埃嗎?他們的屍體要如何處理?

這就不得不提一個「特殊」的事故了。

20世紀70年代美蘇之間爆發冷戰,兩國競相發展軍事、科技,包括航天領域也是「比賽範圍」。1971年蘇聯聯盟11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進行對接,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生活23天並完成所有任務返回地球時,悲劇發生了。

返回艙壓力閥門被震開,艙內空氣洩出,壓力迅速降低,成為了真空環境。

短短15秒內,3名太空人承受不住內部壓力,血液中的氧氣被壓迫出,肺部開始破裂,身體大出血,意識變得模糊;40秒後,身體膨脹變大,徹底死亡失去了生命體徵。

這場事故原本可以避免,但蘇聯航天負責人急功近利,強行把3名太空人塞入只能容納2人的返回艙內,太空人們被迫捨棄了用於平衡內外氣壓的太空衣,失去了最後一層保護,再也沒能回到地球。

悲劇發生後,NASA航天局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委託了瑞典負責生態葬禮的Promessa機構研究舉行太空葬禮。

葬禮開始前需要把屍體裝進密封袋裡,用機械臂懸浮在真空中1個小時,屍體就會凍結變脆,之後再大幅擺動,讓屍體變成塊狀物的冰骸,保存在太空站或者撒在宇宙裡。

阿波羅1號太空人生前說過,「如果我們死了,請大家當作一件普通的事,我們的工作十分冒險,即使發生了意外也不要耽擱計劃進展,徵服太空是值得我們冒險的。」

人類每一項科技探索的背後都離不開貢獻和犧牲,從諾亞方舟到太空飛船,人類一步步將神話變為現實,太空人便是其中的「推進艙」。

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忍受狹小和孤寂,用生命作探索宇宙的基石,永遠留在了黑暗的宇宙中,至死不能回到故鄉,令人心酸流淚。

他們值得擁有最浪漫盛大的葬禮,日月為其照明,星辰伴其長眠。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太空人在太空遇難後屍體不能運回地球上?看完頓感心酸
    為什麼太空人在太空遇難後屍體不能運回地球上?看完頓感心酸太空人被稱為是開拓太空之路的先鋒,他們在無邊無際的宇宙太空中進行著探索,看看空中充滿的各種位置,理解與行人移動,在太空中遭遇不測,為什麼他們的屍體就是能永遠留在他們空之中?
  • 為什麼遇難太空人的屍體,不能從太空運回地球?背後真相令人落淚
    太空探索是非常神秘的,能引起無數人的好奇心,由此也產生出很多奇妙的遐想,而神秘往往伴隨著風險,這也讓很多人對太空人的安全感到擔憂,由此也引申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太空人在太空遇難,能否將其屍體運回地球?」
  • 為什麼在太空中遇難的太空人屍體不能帶回地球?看完後沉默了
    有不少人都好奇,人都有生老病死,有生必然有死,人類在地球死亡後,要麼土葬,要麼火葬。那麼在太空中的太空人一旦遇難死亡,太空人的屍體是否要回到地球處理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這個是有規定的,太空人在外太空遇難後,屍體是不允許帶回地球的,而要在太空中進行處理。這主要是人類對太空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的,太空中有著各種輻射,太空人遇難後屍體一旦在太空中暴露在外,屍體腐爛的速度是比地球上快很多的,而且也不知道是否會攜帶不知名的病毒。
  • 太空人太空遇難後,遺體能不能運回地球?真相讓人心痛
    導語:太空人太空遇難後,遺體能不能運回地球?真相讓人心痛1961年4月12日,蘇聯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成功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他是偉大的,他為航天事業的發展打開了一個歷史性大門。自此,越來越多的國家派遣太空人進入太空,人類對宇宙的奧秘了解得越來越多,太空人也逐漸被關注。對於太空人,我們是心存敬畏的。太空畢竟不同於地球,我們對其裡面的環境一無所知,危險重重,下定決心當太空人,就意味著要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 航天員太空遇難後,為何遺體不能運回地球?原因很簡單
    可宇宙總是那樣危險而又使人著迷,作為人類探索宇宙的急先鋒,已有二十多位太空人為了人類探索的事業英勇現身,讓人好奇的是,這些已故英雄的屍體,在太空遇難後卻並不能運回地球,那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前蘇聯當局採用的這種方式確實最正確的決斷,三位太空人的屍體就這樣在大氣層中自然消失。
  • 為何太空人在太空遇難,遺體卻不能運回地球?
    各國之間的較量也在暗自進行,航空技術能夠探知宇宙的未知秘密,首當其中的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從1961年4月12日第一個登月的加加林到現今,無數太空人為航天事業獻出了自己的一生。當太空人在太空遨遊之時,採集到的數據和泥土便成為了下一個研究對象,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是實質性的勝利,具有十分深遠的研究意義,且對國家在世界的發言權具有重要影響。
  • 在太空遇難後,太空人的屍體為何不能帶回地球?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太空遇難後,太空人的屍體為何不能帶回地球?看完你就知道了如今隨著各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探究領域已經擴展到了太空之中。但是對於這樣一種未知的環境,就避免不了意外的發生,有不少的太空人在太空中遇到了意外導致自己失去了生命。有不少小夥伴會感到疑問,為什麼航員的屍體為何不能帶回地球?是人們太過於冷血麼?其實當然不是這樣的。因為太空中的環境和地球是完全不相同的,在太空中有著很強的輻射,人死後會在強大的輻射作用下產生細菌。
  • 在太空遇難後,太空人的屍體會怎樣?這樣處理你能接受嗎
    自古以來人類對太空的好奇都未曾減少,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神話故事都表明了我們對未知空間探索的嚮往,1783年人類第一次坐熱氣球升空,1903年人類第一次駕駛飛機飛翔,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進入太空,終於在1961年加加林代表人類成功進入太空。
  • 為什麼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不能被運回地球?
    唯一一場太空悲劇  「聯盟11號事故」是人類史上唯一一次太空人太空遇難的事件。  「聯盟11號」是在莫斯科時間1971年6月6日發射升空的,按計劃聯盟11號要與蘇聯發射的世界第一個長期在軌空間站對接,讓太空人進入到空間站內。聯盟11號雖然完成了多項人類的航天壯舉,但是卻也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死亡,屍體如何處理?
    照理說,太空人都會在艙內穿上太空衣,做好雙保險,但當時正處於美蘇太空爭霸時期,蘇聯為了能領先,完成更多的科學實驗,將原本只能容納2名太空人的空間,硬塞進3名太空人,而只有都不穿太空衣才能擠出空間多容納一人,蘇聯急於求成選擇了這種最危險的方法。3名太空人最後被診斷為減壓死亡,但在距離地球170公裡的太空,暴露在真空中的死亡過程才是最可怕的。
  • 屍體在太空中如何處理?只有一名太空人遇到了…
    但是把人送上太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太空中安全的活下來顯得更是困難重重。 像蘇聯的「聯盟11號」飛船就因為閥門漏氣導致了三名太空人在太空遇難。那麼如果太空人在太空遭遇了不測,他們的屍體應該怎麼處理呢?其實,太空人在太空遇難了,屍體絕對不能運回地球。這句話並不準確。迄今為止,遇難的太空人有21位。
  • 為什麼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不能被運回地球?
    這也許是最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萬一太空人死亡,可以把他的屍體連同第一批可用的貨物一起送到地球。然而,只有執行國際空間站的任務才是可能的。事實上,飛船已經裝載了太空人,沒有足夠的空間來運送屍體,其他太空人受到汙染的風險將非常高。如果考慮到整個火星任務至少需要三年,送葬遺體是不可能的。太空人到達國際空間站時身體健康。事故可能會發生,尤其是在太空行走期間。
  • 太空人在太空遇難怎麼辦,NASA設計的「屍體回歸」方案讓人心酸
    當他被鋼鐵俠用計甩出太空,瞬間凍僵,隨後屍體將會遭到抽空分解。值得慶幸的是,在人類航天航空歷史上,還沒有一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遇難,已經犧牲的22位太空人都是在模擬實驗階段、升空階段和返回地球著陸階段遇難的。
  • 在太空探索不相遇難的太空人,屍體只能永遠地留在太空,這是為何
    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藍色星球裡,這一個星球看起來很大,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這一個藍色星球只是茫茫宇宙裡一個非常普通的存在,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巧合下誕生了生命,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宇宙裡還會有類似地球的星球,上面也存在著類似人類的外太空生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在太空探索不相遇難的太空人並不能回到地球得到安息,他們的軀體只能夠一直停留在外太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真的不能被運回地球嗎?
    如果真的是在太空站喪命的話,那肯定會被運回地球,有什麼不能被運回來的理由呢?太空站不過是距離地表數百公裡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只是所處的環境是真空、微重力罷了,大家不要把太空想得多可怕,不要被一些科幻電影代入,一旦出現太空人在太空站死亡的情況,那首先就是要安全處理好屍體,之後再被帶回地球妥善安葬,而且犧牲的太空人還得給予榮譽。
  • 太空人在太空不幸遇難會怎麼樣?他們的屍體會經歷什麼?
    阿貓一直都對一切事物感到好奇,從地面上的灰塵到外層空間的宇宙,浩瀚宇宙中藏有許多未知的秘密,這些無一不是想要探索的目標,而我們人類也在不停的探索中,現在人類飛入太空的夢想已經實現。然而,探索宇宙的過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那麼太空人在進入太空後會有危險嗎?這是不可避免的,會因事故而死於太空。
  • 在太空遇難的太空人還能回來嗎?如果不能,他的結局會是怎樣?
    在電影《地心引力》中,有一個片段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悲慘的航天事故——在美國太空站,一位名為員Matt Kowalsky的男太空人和他的一名女同事Ryan Stone在出艙執行修復望遠鏡任務時,俄羅斯的衛星被一枚飛彈擊中後產生的碎片撞擊到了太空站,除了兩位主角在不幸中的萬倖存活下來外,其他航天員全部不幸喪生。
  • 太空人在太空站喪命後,為何不能被運回地球?屍體將如何處理?
    人類從探索宇宙開始,逐漸興起了一個全新職業,便是太空人。太空人的全稱是宇宙航天員,是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這是一份光榮而神聖的職業,看上去光鮮亮麗,還能體驗飛向浩瀚星空的夢想。事實上,宇宙飛船裡面的空間並不大,在已經裝了太空人後,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再運送屍體。而且,就算將屍體也搬進去,其他太空人受到感染的風險反而會增加。此外,每次太空人執行的任務都是長期的,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從時間上來看,將屍體運回地球再送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 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不能被運回地球?這是真的嗎?
    從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全世界共有18名太空人在執行任務時犧牲。這些重大的航天事故都發生在天空中,而且殘骸都墜落在了地球上,目前也並沒有發生在太空站的事故。如果有太空人在太空站中喪生,那他的屍體該如何處理呢?有些人說不能運到地球上,這是真的嗎?
  • 在太空不幸遇難的太空人,屍體若掉到別的星球,會帶來新生命嗎
    筆者-小文太空人是一份讓人們肅然起敬但又時常與危險作伴的特殊職業,太空人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它們不僅代表著國家,有時候還代表著全人類去探索宇宙的秘密,但在歷史上,因為事故而在太空不幸遇難的太空人也不在少數。